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实践研究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26631891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7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实践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实践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实践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实践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实践研究(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实践研究摘要: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流传至今,其中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思想观念,彰显了不同时代的文化印记与特色,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位中国人的使命。在这样的背景下,在高职院校语文教学中积极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诵读经典,感受经典著作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坚持文化自信,真正实现为中华民族崛起而读书。本文就高职语文教学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论述,明确其必要性所在,立足国情提出有效应用措施并落到实处,提升高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关键词:高职教育;中华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文化热爱;文化自信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传承悠久的国家,在长期累积中形成

2、了更具特色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心中。语文作为一门母语学科,自身承担着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职能,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有助于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热爱,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素养,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故此,语文教师应该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协调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根据实际需要组织语文实践教学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热情的同时,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通过对高职语文实践教学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研究,改善教学不足的同时,为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深化指明新的方向。一、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渗透的必要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精神思想,是中华民族屹立于民族之

3、林的根本,同时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也是我国近代最伟大的梦想。而很多高职院校由于自身的教育水平较之普通高校有所不足,学生素质水平偏低,忽视传统文化的渗透和融入,导致很多学生缺乏文化自信和文化热爱,影响到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的根本所在,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文化土壤之中,蕴含着很多深刻的价值观和精神思想,与我国国情相契合【1】。在高职语文教学改革持续深化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创新力度进一步提升,很多新式的教学理念渗透到教育教学中,力求打破传统课堂以教师为主体的格局,营造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式课堂格局,对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具有积极作用。鉴于此,推动高职

4、语文教学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驱动力,创设良好的氛围无形中熏陶和引导学生行为方式,自觉投身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中,对于实现中国梦具有积极意义【2】。二、高职语文教学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合的不足阐述(一)课程定位模糊不清,受重视程度不高。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由于高职院校自身定位性质,主要是以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而语文作为一门综合性人文素质教育学科,主要内涵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学生文化内涵,树立正确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3】。但是,纵观现行的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情况来看,语文学科多表现为汉语言文学相关专业,语文课则是一种公共课存在,受重视程度不高,处于学科边缘

5、地位。而很多高职院校将多数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到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培养方面,学生对考下外语证书兴趣较高,语文课程兴趣不高,极大的影响语文教学效果,自然无法深层次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完善。(二)未能创新型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高职语文教学中,教师多以课堂为中心,学生自身并没有自主选择学习内容的权利,由于死板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式听从教师安排,师生交流不充分,盲目的以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4】。教学方法不够灵活,针对性不足,难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需要,极大影响到语文教学成效发挥。与此同时,教学内容方面,更新频率不高,与时代发展趋势相背离,导致学生所学的内容无法在实际生活

6、中应用,知识结构陈旧,长此以往将丧失语文学习兴趣。(三)语文教师整体素质水平滞后。由于语文学科在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占据地位不高,所以很多从事语文课程教学活动的教师素质水平不高,专业水平不高,或是错误的认为语文教学很容易胜任,不需要过分深入的研究专业内容,种种因素的限制,致使高职院校的语文教学队伍不稳定。加之语文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良莠不齐,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知和理解不深刻,甚至存在崇洋媚外的现象,以学习西方文化为自豪,缺少本民族文化自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语文教学活动展开【5】。高职院校语文教学活动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建立相应的平台,并注重提升语文教师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以身作则为

7、学生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三、高职语文实践教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途径(一)学习传统文化,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在高职语文实践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先需要转变理念和教学方法,立足实际情况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潜在的文化元素,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在构建嵌入式课堂基础上,针对性提升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养成良好的人文素养【6】。由于教材内容中关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有所欠缺,教学中需要结合实际教学要求来筛选教材内容,丰富语文课程文化底蕴,指导学生后续学习活动顺利展开。如可以组织学生观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和成语英雄电视节目,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知和热爱。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汉字大赛活动,分为两轮

8、,实行团体积分制,题型多样,包括诗词填空、形近字、猜谜语等,主要目标是为了考察学生汉字水平,保持高度学习兴趣,深入感受和体会汉字魅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设计趣味性猜字谜活动,缓解比赛的紧张,通过汉字比赛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促使活动更加生动形象,使学生保持持久的学习兴趣。另外,如果是广告文案内容,可以列举儒家文化和地域文化的案例,适当的设计联想思维训练游戏,即成语接龙;在课前让学生在街边店铺和广告中找出字词不规范的现象,在课堂上分析点评,无形中提升了学生对于汉字的敏锐力【7】。(二)诵读古代经典,组织体验式教学活动。为了促进高职语文教学活动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可以通过诵读古代经典名著的

9、方式,从中汲取文化元素,积极组织体验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素养。由于很多高职学生的基础知识薄弱,视野狭窄,对优秀传统文化缺乏足够的热爱,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甚至只能死记硬背。如何改善此类问题,促使学生积极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一个重要内容是优化现有语文课堂教学形式和内容,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井然有序地开展教学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名著阅读鉴赏,证明讨论与分享交流等方式,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深入融合优秀传统文化,缩短师生距离,丰富课堂活动形式和内容同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不能仅仅依靠教师单一讲解,创设良

10、好的体验环境氛围,需有目的性的引导学生深入感悟和体验,在体验式活动中加深文化内涵理解,与学生人生接轨。高职语文教学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联系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有助于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诸如,可以组织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演讲会和古诗文朗诵比赛,活动形式和内容多样,包括古代物品、传统节日、书法、建筑、饮食和服饰等,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形式呈现出来,可以选择多种方式互动交流,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三)课下自主搜索资料,创设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在高职语文教学中,为了提升语文教学有效性,应该整合教育资源,进一步拓宽课堂教学深度和广度,创设能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氛围,无形中熏陶和感

11、染学生的行为方式。组织经典晨读活动,在每日早晨第一节课的前十分钟,全班同学共同诵读中华经典名著。或是组织优秀传统文化的知识大闯关主题活动,共同分享和交流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学生的文化热爱和文化自信。例如,在讲解渔父中,主要是讲解屈原和渔父之间的故事,通过一问一答的形式展开。教师可以进一步拓宽教学深度和广度,提问学生对屈原的了解有多少?屈原和端午节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布置课下作业,学生通过网络搜集相关资料,并建立新媒体平台互动和交流,创设良好的优秀传统文化氛围。通过学生自主查找资料,了解到端午节正是为了纪念屈原而设立,人们在江中投入粽子来喂鱼,不让鱼吃掉屈原的身体。在此基础上,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

12、习兴趣,教师引导下进一步分析文章中的写作手法,通过对比手法来彰显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和观点,渔父劝诗人与世俗同流合污,而诗人则宁赴湘流,葬于江鱼腹中,感受诗人高尚的品格和情操。通常种方式,在学习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四、结语综上所述,在高职语文教学中对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入融合,应加深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整合教育资源,实现语文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的融合,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落到实处,因材施教,提升高职语文教学有效性。参考文献:【7】刘和存.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数字展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路径研究.现代交际,2019(5):154+15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