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点四边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上传人:Wo****Z 文档编号:26630089 上传时间:2021-08-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中点四边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中点四边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中点四边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中点四边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点四边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中点四边形”教学设计教学反思“中点四边形”教学设计的得与失-“中点四边形”的教学反思广州市47中学汇景实验学校 刘莓第部分 学案(第一稿)课题:中点四边形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点四边形的概念2、灵活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研究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的关系。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研究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的关系;2、难点:找出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的形状的变化规律。三、学习过程:(一)、复习: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利用右图用几何语言表示(二)、练习:1证明:顺次连结四边形的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简称中点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已知:求证:2、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证明方法。从以上

2、的证明过程中可知:中点四边形的边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密切关系。3、通过画图猜想:顺次连结矩形的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形状?请证明你的结论。4、回味刚才的证明过程,想一想:要使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原四边形一定要是矩形吗?由此可得:只要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 ,就能使中点四边形是菱形。5、通过画图猜想:顺次连结菱形的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什么形状?请证明你的结论。6、回味刚才的证明过程,想一想:要使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原四边形一定要是菱形吗?由此可得:只要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 ,就能使中点四边形是矩形。7、讨论一下:要使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原四边形要符合的条件是 8、小结:(1)中点四边形最起码

3、是一个 ;(2)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与中点四边形的边有密切关系: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中点四边形的邻边也 中点四边形是 形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垂直 中点四边形的邻边也 中点四边形是 形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垂直且相等 中点四边形的邻边也 中点四边形是 形作业:1、顺次连结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证明你的结论。2、中点四边形的面积与原四边形的面积之比是 。第部分 反思一、教材地位与学案的设计思想这节课的内容安排在华东师大版教材的九年级下册第27章«证明»一章后的课题学习,这样的安排很恰当,学生刚刚学完了用推理的方法研究三角形和四边形。这节课的内

4、容是三角形中位线的应用,也是对特殊平行四边形性质、判定的巩固,还是对学生研究变式图形能力的训练-这是一个动态图形的系列问题:无论原来的四边形的形状怎样改变,顺次连结它各边的中点所得的四边形最起码是平行四边形。而且平行四边形又包含了矩形、菱形、正方形,这时,原四边形要作怎样的变化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对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的形状的变化规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学生往往不重视课题学习或找不到方法去研究这个课题。而这节课的学案设计就是为学生研究这个课题在方法上搭建了一个平台。在使用旧人教版的时候,为使学生对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的形状的变化规律有一个系统的认识,也曾这样设计:在每个学生一台电脑的网络

5、室利用几何画板教师先做两个页面,第一页原四边形设计为平行四边形,第二页原四边形设计为任意四边形。学生只需用鼠标拖动原四边形或中点四边形的一个顶点,就可实现动画。两页都有辅助线(原四边形的对角线)的显示/隐藏按钮。每个同学须填写一份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问题设计如下:在学生完成前12分钟的实验后,教师利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一些同学的证明过程、小结实验情况、对比证明方法,让学生明确“四边形EFGH的形状的变化与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有着密切的关系”-为下一阶段的实验铺路。第二阶段的实验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操作,而且绝大多数同学能遵循题目的暗示将中点四边形EFGH进行动画,通过中点四边形EFGH形状的改变来观

6、察原四边形ABCD的变化。所以第1题完成情况良好,又为第二题铺平了道路。最后由同学自荐所出题目,公认最好的作为作业布置。二、课堂实施情况对比两种设计方案的实施情况:实验报告的设计没有在文字上给学生具体方法的指导,普通班相当一部分学生在实验的第二阶段中不知怎样证明自己所得的结论,也正因为如此给成绩好的学生留下了较大的思维空间;学生不用自己画图节省了时间。但也留下了缺憾-怎样画出符合题意的示意图也是要训练的,而且在画图的过程中还能对题意有更深的理解。当时在重点班的实施效果较好,普通班的实施情况不理想-大约一半学生达不到实验的预期目的。学案(第一稿)的设计弥补了实验报告的不足,由于设计时多种情况都让

7、学生从熟悉的图形:矩形、菱形入手,证明它们的中点四边形分别是菱形、矩形。然后通过“回味刚才的证明过程,”让学生注意到在证明过程中运用了矩形、菱形的对角线相等、对角线互相垂直的性质,而没有用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从而把图形变式,将特殊情况予以推广。这种过渡层层递进,分散了难点,课堂上进行的较为顺利。而且学案的设计由始至终在研究方法上贯穿一条主线: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与中点四边形的边有密切关系-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若垂直、相等,中点四边形的相邻边也垂直、相等。课堂上,学生的证明方法较为多样,如下图,学生通过证明图形、全等来证明中点四边形是菱形,但大多数学生遵从学案中的“暗示”,连结两条对角线,利用中位

8、线证明。通过讨论和展示多种证明方法既开拓了学生的思路又始终引导学生沿主线展开研究。在实施过程中,由于要落实画图、写已知、求证及证明,普通班两节连堂方可完成,重点班一节课可完成。三、课后作业反馈第1题:有少部分学生把课堂小结的图形变化规律当作定理直接应用于证明过程中;有少部分学生没有写已知、求证;有少部分学生的图形太特殊导致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而在证明时又把菱形的识别当作正方形的识别;第2题:在课间与学生的口头交流得知,大部分学生知道可用特殊值法并求出了正确结果,但其中有些学生对于一般情形下的解法是没掌握的。四、学案改进给出学案中1、3、5、中的示意图并将写“已知、求证”删去以免冲淡主题;改为要

9、求学生画4、6、的示意图,让学生更好地理解4、6、是3、5、的深入与推广(教师注意巡堂,发现学生画出的是3、5、条件下的图形应予以纠正)。作业的第2题要求学生交流解法。第部分 学案(改进稿)课题:中点四边形姓名 班级 学号 一、学习目标:1、了解中点四边形的概念2、灵活应用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研究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的关系。二、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研究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的关系;2、难点:找出中点四边形与原四边形的形状的变化规律。三、学习过程:(一)、复习:三角形的中位线性质:利用右图用几何语言表示(二)、练习:1、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任意四边形,点E、F、G、H分别为AB、BC、C

10、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2、与周围的同学交流一下证明方法。我们把顺次连结四边形各边中点所成的四边形叫中点四边形从以上的证明过程中可知:中点四边形的边与原四边形的对角线有密切关系。3、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矩形,点E、F、G、H分别为AB、BC、CD、DA的中点。顺次连结EF、FG、GH、HE,猜想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4、回味刚才的证明过程,想一想:要使中点四边形是菱形,原四边形一定要是矩形吗?由此可得:只要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 ,就能使中点四边形是菱形。请画出符合此命题的示意图。5、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点E、F、G、H分

11、别为AB、BC、CD、DA的中点。猜想四边形EFGH是什么形状的四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6、回味刚才的证明过程,想一想:要使中点四边形是矩形,原四边形一定要是菱形吗?由此可得:只要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 ,就能使中点四边形是矩形。请画出符合此命题的示意图。7、讨论一下:要使中点四边形是正方形,原四边形要符合的条件是 8、小结:(1)中点四边形最起码是一个 ;(2)原四边形的对角线与中点四边形的边有密切关系: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中点四边形的邻边也 中点四边形是 形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垂直 中点四边形的邻边也 中点四边形是 形原四边形的两条对角线垂直且相等 中点四边形的邻边也 中点四边形是 形(看屏幕上的动画演示)作业:1、顺次连结等腰梯形的各边中点所组成的四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吗?证明你的结论。2、中点四边形的面积与原四边形的面积之比是 。与其他同学交流一下研究此问题的方法。第 10 页 共 10 页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