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一)

上传人:xin****ome 文档编号:26430315 上传时间:2021-08-10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6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一)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一)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MRI诊断和鉴别诊断(一)(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 MRI 诊断和鉴别诊断 (一 )【摘要】目的探讨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 和 MRI 表现及鉴别诊断。方法搜集11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的CT和 MRI 影像资料, 全部病例均行头颅MRI 平扫及增强扫描, 其中 5 例有 CT检查。 结果 11 例海绵状血管瘤均位于海绵窦区,呈单发病灶, 右侧4 例,左侧 7 例。平扫为稍高密度影,增强扫描呈明显强化;MRI 平扫表现为长 T1 均匀性或不均匀性低信号,明显长T2 高信号,增强后病灶明显强化8 例,中度强化 3 例, CT 和MRI 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 CT 定性诊断正确率为 20( 1/5

2、), MRI 定性诊断正确率为54.5( 6/11 )。结论 CT 表现与其它实体肿瘤相比无特异性,定性诊断困难;MRI 表现呈底向外的哑铃型或类园型长T1 长 T2 信号改变较具特征性, 增强表现为非常显著的强化, 对定性具有决定诊断的作用。【关键词】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体层摄影术;X 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AbstractObjectiveTostudyCTandMRIfindingsanddifferentialdiagnosisofcavernoussinusCavernousa ngioma.Methods11caseswithcavernoussinuscavernousangio

3、maswereallprovedbyoperationandpa thology,11caseswereexaminedallbyMRIplanscanandenhancementscan,5caseswereexaminedbyCT.Results11casescavernousangiomasalllocatedinthecavernoussinus,Thetumorswerealittlehyperden sityonCTplanscan.OnMRIplanscan,thetumorsdisplayedlongT1low-signalandhigh-signalintensityon T

4、2WI.8casesintensifiedobviouslyand3casesintensifiedmoderatelyafterstrengthening.TherateofCTa ndMRIincavernousangiomasqualocationwas100%,therateofCTquadiagnosiswas20%(1of5),therate ofMRIquadiagnosiswas54.5%(6of11).ConclusionTheCTresemblesincarvenousangiomashasnoparti cularitycomparedwiththeotherentity

5、tumors.TheMRIimageofthebottomoutivardlyofbottlegourdfo rmorsimilarroundandlongT1andlongT2signalchangeswasthecharacteristicofcarverousangiomas.It enhancesremarkably.MRIcanmakequalitativediagnosisofcarverousangiomas. Keywordscavernoussinus;cavernousangioma;tomography;X-raycomputed;magneticresonanceim

6、aging颅内海绵状血管瘤 ( cavernousangioma,CA)是一种血管畸形性良性肿瘤,分为脑内型和脑外型两种类型, 脑外型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约占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0.4%2.0%1,常位于海绵窦, 影像上常与此处的其它肿瘤混淆,导致临床的误诊和误治,本文总结笔者近 5 年来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1 例脑外海绵状血管瘤的CT 和 MRI 资料,分析其CT和 MRI 表现,目的为提高该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材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 11 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海绵窦海绵状血管瘤患者,均位于海绵窦,其中右侧4例,左侧 7 例,男 3 例,女 8 例,年龄 26 58 岁,平均 41 岁。病程

7、2 月 9 年,临床表现为头胀痛 11例,视力下降 8 例,面部麻木6 例,一侧眼睑下垂 5 例,复视、眼外展受限4例,眼球突出4 例,内分泌功能失调2 例。2.检查方法 CT 检查 5 例,采用日立PRATICO螺旋 CT机,扫描参数为120KV,200MA ,常规头颅扫描, 层厚 510mm ,螺距 1,重建间隔5mm 。其中 3 例行增强扫描。 MRI 检查 11 例,采用 GE0.2T 永磁型MRI 扫描机,用标准头线圈作为发射和接收线圈,自旋回波(SE)脉冲序列 T1WI:TR/TE=340ms/17ms,快速自旋回波 (FSE)脉冲序列 T2WI:TR/TE=4000ms/90ms

8、 ,ETL=12,常规头部体位, 横断面、 矢状面和冠状面 T1WI、T2WI 成像, 11 例均行 Gd-DTPA增强检查,用量 15ml,经肘静脉快速注射后行T1WI 扫描,病灶处延迟多次扫描,层厚2.5 5mm ,间隔 0.5 1mm ,采集次数4 次,结果11 例病灶均位于海绵窦与颞叶之间,呈单发性,其中右侧4 例,左侧7 例,病灶直径最小2.5cm 3cm,最大直径 7cm 9cm,病灶形态呈圆形或类园形7 例(图 1),哑铃型 3 例(图 2、3),分叶状 1 例(图4), 3 例有骨质破坏或吸收。1.CT表现 5 例中平扫呈高密度3 例(图 1a),等密度 1 例,混杂密度1 例

9、,增强扫描 3 例中,呈明显均匀一致性强化2 例 (图 1b),不均匀强化1 例,病灶内钙化 1 例,病灶边缘清楚4 例,病灶边界不清 1 例。2.MRI 表现 11 例中 T1WI 呈稍低信号8 例 (图 1c、2),等低混杂信号3 例(图4a), T2WI 均匀高信号 9 例(图 1d),混杂高信号2 例(图4b),增强检查中,8 例为明显强化,6 例为均匀性 (图 2), 2 例为不均匀性强化(图3、 4c),中度强化 3 例,其中 2 例为均匀性, 1 例为不均匀性强化, 病灶边缘清晰 9 例,不清晰2 例,颈内动脉受压2 例,垂体及垂体柄受压移位 3 例(图 3)。3.定位及定性诊断

10、 CT和 MRI 定位诊断正确率为100%, CT 定性诊断正确只有1 例,正确率为 20%(1/5 ),MRI 定性诊断6 例,正确率为 54.5%( 6/11 ),术前误诊为脑膜瘤2 例,三叉神经瘤、垂体瘤和脊索瘤各1 例。讨论1.病理特征及临床表现近年来研究证明CA是一种不完全外显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2,与真性血管畸形不同,肉眼下病变由界限清楚哑铃状或葫芦状的一簇高度扩张的血管所构成,切面呈海绵状或蜂窝状,腔内充满血液 ,扩张的管腔之间为菲薄的间隔,并可相互通连。 肉眼病灶虽有界限性 ,但镜下却没有包膜 ,血管壁仅由菲薄的胶元纤维和内皮细胞所构成,无肌肉和弹力组织。根据肿瘤表面形态和

11、有无纤维假包膜,周良辅等 3将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分成2 型 : 海绵状型 :肿瘤表面光滑,有完整假包膜 ,触之囊性感 ,血压降低或穿刺肿瘤抽血后张力降低 ,瘤体可缩小 ,血压回升或停止抽血后瘤体张力很快恢复原状,并可见针眼处出血。 桑椹状型 :肿瘤外观呈结节状,假包膜不完整或缺如 ,触之实质感 ,肿瘤张力不受血压等影响,用此方法对本组病例对照,有9 例为海绵状型, 2 例桑椹状型。海绵窦CA 由于生长在脑外 ,有一定的生长空间 ,因此在瘤体生长到足够大而压迫邻近重要组织结构之前,临床往往无任何症状 ,当临床出现相应症状时说明瘤体的截面多已超过3cm,肿瘤向海绵窦内生长可压迫、V、对颅神经 ,向前生长可压迫视神经管,向鞍上池内生长则可压迫视交叉,所以临床症状多见为头痛、一侧面部感觉缺失、复视、眼外展障碍和视力下降等,肿瘤突入鞍内压迫和刺激垂体的增生肥大可引起停经和泌乳等内分泌失调症状,上述症状在劳累、孕期加重,休息、妊娠终止后缓解。有人认为与雌、孕、促性腺激素水平有关4,也有人认为是高血流状态、收缩压升高所致 5。本病多见于中年女性可能与此有关,本组 11 例中有 8 例为女性, 平均年龄41 岁与文献报道一致。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海绵窦区其它良性肿瘤如脑膜瘤、垂体瘤及神经鞘瘤也可出现上述类似症状。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