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课评价方式

上传人:精****料 文档编号:26356861 上传时间:2021-08-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地理课评价方式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地理课评价方式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地理课评价方式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地理课评价方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课评价方式(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课标下初中地理课程评价方式初探北京市第二中学分校 包燕论文摘要:地理评价方式要全面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评价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评价方式决定着教学内容与学习方式。我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了新颖、灵活的评价方式和评价内容,不以学生的一次性的考试定终身,而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愉快的参与到学习中来,真正体现主体地位,真正享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地理学习评价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学习过程,以及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我对于学生地理终结性评价是这样设定的,学生的地理终结性评价=试卷评价+作业评价。保持作业的新异性,是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作业方式的新异性不同,对学习的吸引力是

2、不同的。新异性较强的作业方式,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关键词:评价方式、学生能力吴传钧院士在谈地理教育改革问题时说:“地理教育是一件头等大事。它不仅关系到发展地理学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问题。”传统地理教学的评价方式主要为单元测试、学期考试,评价焦点集中在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读图填图能力的提高上。这种重终结性评价而轻过程性评价的单一标准,主要弊端在于强调学生对书本知识的记忆,忽视对地理知识的深刻理解和灵活运用。而新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

3、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1)因此,新课程标准不仅把分数评判看做是课程学习的有机组成部分,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更多的是发现学生各方面潜能,力求通过评价达到交流信息、鼓励学生上进、发展能力的目的,以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我对于学生地理终结性评价是这样设定的,学生的地理终结性评价=试卷评价+作业评价。一、试卷评价:由于初中地理只有在初一、二年级中开设,不是主科,学生平时不重视,只有在地理期末考试时,教师给出复习范围,学生才回家背诵,学生经常说的是“考前背,考后忘”,学生在高中学习地理时,初中地理的知识基本完全忘记了。地理期末考试成为简单记录成绩,

4、而没有太多的实际意义。因此,我考虑是否可以把最后的期末考试转变成章节测验或平时的小测验,原因有三:原因一这样可以测验的知识面更广泛;学生可以经常记忆而不是突击记忆;原因二不与其它学科在期末挣时间,学生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复习;原因三学生可以经常记忆,而不是突击记忆。1、平时测验和章节测验相得益彰。平时测验和章节测验可以按照不同的比例在期末评价中占到50%的成绩。学生的记忆可以分成有意记忆和无意记忆两种,学生在测验前的记忆就是有意记忆,而遗忘与保持是相对的,所以要利用平时课前小测验来加强学生的有意记忆,利用章节测验保持他们的记忆,达到落实基础知识的目的。平时测验和章节测验相伴出现,可以将学生的短时记

5、忆转变为长时记忆,达到落实知识点的目的。地理试题要更多的设计问题情境,创设问题情境,首先要求教师熟悉教材,掌握教材的结构,了解新旧知识间内在联系。此外,要求教师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已有经验及智能水平。从严格遵守从已知到未知,由表及里,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等循序渐进的原则。这样才能创设问题情境,学生的做题兴趣才能有效的提高,当然对教师的要求相对较高。2、地理基础知识竞赛发挥作用。学生都不喜欢考试,而教师认为如果没有考试学生的基础知识又不能很好的落实,怎么办呢?我考虑可以在初中展开地理基础知识普及竞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竞赛通常被认为是用来鼓励进取、反对懈怠的诱因之一。在学习上开展竞赛,

6、也是提高学习积极性及学习成绩的有效手段。当然在竞赛标准方面,应体现鼓励进步与团结互助,从而有利于使学生先进更先进,后进变先进。妥善的竞赛活动对学习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开展地理基础知识普及竞赛,要求全体学生都参与,当然里面的部分试题可以让他们自己设计,教师挑选部分,教师在设计部分试题,这样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不仅可以记录成绩同时也进行地理知识的普及,达到对基础知识落实的目的。 毕竟地理考试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能力,地理新课标以培养学生能力为主,所以要用地理作业来检测学生的地理基本技能是否掌握。二、作业评价我设计的作业评价在地理终结性评价中占到50%,告诉学生地理终结性评价中考察学生能力、过程等和

7、试卷评价同等重要。使学生更加重视地理学习能力、地理基本技能。我针对学生学习的心理特征、学习形式和学习特点等差异,设计多种作业评价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口头表达、描绘地图、绘制地理图表、读图分析、实地观测观察等能力的培养。我在这里设计的地理作业具备这样几个特点:地理作业形式多样化;地理作业内容多样化;地理作业可选择性等。我设计的地理作业分为必选和可选两项,可选会给学生提供两种作业供学生选择。我在本学年设计的地理作业主要有这样几项:1、(必选)地理课前评述提高学生对地理概念、区域的自然和人文特征的理解水平是地理知识教学的重点。评价应把重点放在学生的理解水平上。我设计的地理课前评述,学生以个人为单位,介

8、绍自己去过的某个地区,并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加以说明或说说自己去那里的感受,着重分析自然与人文地理的关系。2、(必选)区域地理探究作业评价学生对科学方法的掌握状况,应着重了解他们对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是否细致、全面、敏锐,区域分析与综合、地理比较等方法的运用是否合理、有效,能否进行合理的推测、想象以及大胆的猜测。我设计的探究作业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小组89人)填写教师提供的探究报告,探究中国的主要地形区的自然条件之间的关系,如气温、降水和地形的关系等,自然条件与人文条件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建立自然地理要素、人文地理要素等之间是有联系的观念。3、(可选)资料收集或绘制地理图表收集地理资料,并分析

9、提取有效地理信息在初中地理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提取信息的能力。如,我让学生收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资料,给学生提出的问题是“什么是发达国家”“什么是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是怎样划分的”,学生需要查询资料,有效地提取信息,才能回答我的问题。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教师应重视让学生阅读地理图像,同时也要重视要学生绘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绘图的基本技能。如,让学生绘制人口折线图、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扇形图等。4、(可选)辩论会或地理试题编写学生参与辩论,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让学生的观察、应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好的训练,在辩论中受到熏陶,养

10、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如:“中国在21世纪中叶是否能成为发达国家辩论会”。 关于地理试题的编写,可以让学生以个人为单位,教师指定内容让学生编写地理知识普及竞赛试题(不同学生的内容不同),并告诉学生如果你编写的试题好的话,会进入我校地理知识竞赛试题库中,并有可能成为地理知识竞赛试题。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编写试题的兴趣,同时也会激发学生参与地理知识竞赛的兴趣,也可以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成就感。总之,变更作业的内容与形式,保持作业的新异性,是激发学习动机,引起和保持学习兴趣的重要条件。作业方式的新异性不同,对学习的吸引力是不同的。新异性较强的作业方式,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根据耶尔克斯-道德逊定律,最佳激起(学习

11、动机)水平的位置,取决于要完成作业的难度。完成容易任务时,最佳激起水平位置较高;完成中等难度任务时,中等激起水平最佳;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位置越低(2)。因此要根据各班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不同程度的作业,同时作业的形式也要发生变化,才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达到学生主动地学习,主动的落实教学重点难点。新课程标准给了教师更大的教学空间、想象空间和评价空间,在教学中更注重知识传递的过程而非结果。因此,对整个过程的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以上各种评价方式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质量好坏给出评价结果,而不以一纸定终身,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体现了教学评价的公平、公正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情况、教学内容等设计行之有效的评价方式,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参考资料:(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地理课程标准P2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2004年9月第8次印刷。(2)冯忠良结构化与定向化教学心理学原理P198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4月。4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