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本科院校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汇编

上传人:艳*** 文档编号:26330303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8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本科院校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新版本科院校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新版本科院校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新版本科院校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本科院校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汇编(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版本科院校自然科学“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汇编 摘 要 随着00后走进大学校园,大学生群体思维活跃、思维敏捷、个性多元、主体意识强等特点愈发显著,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实施“课程思政”,是落实高校党委思想政治工作主体责任的直接体现,是办好*大学,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需要,是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现实需要。本文从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重难点问题及实施路径多方面探讨了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实施策略,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强的实用性。 关键词 自然科学 课程思政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坚持把立

2、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高等教育的全过程,实现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思政课程作为青年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主阵地,长期发挥着显性思政教育不可替代的核心作用。尽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不断改革创新适应新形势,但其与综合素养课程(包括通识教育课和公共基础课)、专业课程(包括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和自然科学课程)之间“两张皮”,“孤岛化”的现象未能根本改变。实施“课程思政”,是高等教育利用课堂主渠道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大思政教育體系的必由之路。 1“课程思政”发展现状 “课程思政”这一

3、理念的提出基于上海高校实行的全课程育人框架,这种全课程育人方式将传统的思政教育与专业课程和课堂教学进行有效对接、有机融合,将思政教学队伍与专业教学队伍进行师资团队整合,形成了一种显性思政与隐性思政相互补充、互相渗透、一体化推进的全新育人模式。所谓课程思政,就是指高校所有的课程都要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课程思政”既不是增开一门课程,也不是增设一项活动,本质是一种课程观,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方方面面。课程思政的实施应该覆盖综合素养课程和专业课程。目前,“课程思政”研究中实践探索和局部探索居多,未完全形成完整的制度设计体系。 202x年12月4日,*教育部党组印

4、发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纲要中将“课程育人质量提升体系”作为构建“十大”育人体系的首要任务,提出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优化课程设置,修订专业教材,完善教学设计,加强教学管理,梳理各门专业课程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和所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课堂教学各环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实施“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改革的内在要求。 2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自然科学是研究无机自然界和包括人的生物属性在内的有机自然界的各门科学的总称,具有科学知识的客观真理性、科学认识形式的抽象性、科学内容的无阶级性、科学劳动的探索性

5、、科学理论的解释性和预见性等特性。 自然科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是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全学科、全方位、全功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一环,是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的重要举措,对于高校坚持*办学方向,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自然科学知识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唯物论具有同向性,为其“课程思政”实施提供了充分的可能。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劳动具有探索性,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论具有同行性,为自然科学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之间的协同共进提供了基本的前提。自然科学的内容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

6、的辩证唯物主义具有同理性,为自然科学实施“课程思政”提供大量的理论支撑。自然科学的内容还具有无阶级性,这就使得以自然科学知识为载体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深度又有广度,具有强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自然科学的科学理论的解释性也为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提供了生成途径和实现方式。 3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挑战 综合素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可以把通识教育作为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课堂,在讲授知识的同时,阐释知识背后的逻辑、精神、价值、思想、艺术和哲学,在潜移默化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显而易见的双重属性:既是知识体系,又是价值观念;既是科学,又是*。这种属性决定了哲学社会科学具有天然

7、的育人功能,本身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内涵,理应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力支撑。 相比通识教育课程和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中蕴含的育人元素具有隐蔽性,其教育教学过程存在“重智轻德”的问题。如何深入挖掘专业知识和技能中的价值元素和内涵,对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实施提出了挑战。 4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4.1自然科学实施“课程思政”的理念和思路 自然科学实施“课程思政” 要以*提出的“办好*大学,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为指引,紧紧围绕构建全方位、全过程、全员育人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的总要求,从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激发教师育人的自主和自觉

8、,激活学科育人的潜力和魅力等多方面,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的课程建设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把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以及自然学科的特征、属性,研究自然科学课程的价值意蕴及价值聚焦,研究自然科学 “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开发其“课程思政”课堂教学的实施方式。 4.2自然科学实施“课程思政”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是要明确自然科学“课程思政”是为了什么而做,可以做什么,最终为了实现什么。通过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要在学生心中树牢*核心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政

9、治修养、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进而补齐自然科学课程育人的“重智輕德”,实现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目标。比如说,在专业说课时,介绍电子技术的发展,既会讲到国际发展趋势,也会讲到国内发展现状。通过国内外横向对比,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报国之志;通过国内纵向对比,以“中国创造”取得的成绩来引导学生树立“中国自信”。 二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专业技能训练与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人的全面发展是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要以德为先,重视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有所专长。在教学过程中,个别大学生身上能看到“精致利己主义者”的影子,这些同学在校园学习生活中就懂得“趋利避

10、害”,对自己有益有利的事争着抢着不遗余力,看不到直接收益的事表现漠然不闻不问。特别是,个别学生成绩优异的同学,远离党、团、学组织,无论在品德修养、意志品质、人际交往等方面有待完善或进步的空间都很大。比如,天才工科少年走上犯罪道路案例中的主人公都在专业技术领域有所成却误入歧途,因此教育学生“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尤为重要。 三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主导性和课程丰富多样性之间的关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成果在*领域的主导地位,根据不同类型课程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侧重,使主导性与多样性紧密结合。在全面实施“课程思政”的环境中,各门课程“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依据课程特点,挖掘各门课程孕育着的不

11、同的价值维度,把握不同的侧重点讲好各自的“思政课”, 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观的同频共振,使得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发挥有效的协同育人效果。比如,软件设计开发时要面向对象强调实用性突出人性化注重资源节约,这就需要教育学生“以人为本”,增强工科生的人文素养。 4.3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及重点难点问题 自然科学课程实施“课程思政” 要从高等教育“育人”本质要求和国家*战略高度出发,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中获取理论源泉和学术支撑,以自然科学课程中的知识、学理、技术、方法为研究对象,提取、凝练、确立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价值维度和价值元素。以自认科学专业知识和实践方法为基本,从每一章、每一

12、节、每一个知识点入手,梳理相应的价值条目,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明确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增进内容的知识性、学理性以及方法的多样性。 应把握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关系,做到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在知识传播中强调价值引领。需聚焦育人价值的本源,找准自然科学的价值指向,深入挖掘自然学科价值元素和内涵,重点强化学生的科学思维、创新意识、职业素养和人文精神教育。 一是以教师为主体,由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组成专业团队,协同合作。首先,要提高专业课教师的德育意识。专业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有自觉的育人意识,不仅要“授业”,还要“传道”和“解惑”。其次,专业教师要主动学习相关知识,提高德育能力。再者,思

13、政教师要积极融入,与专业教师一同挖掘梳理自然科学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形成体系严密、科学合理的指导性教学材料,例如专业课程“课程思政”教学大纲、专业课程“课程思政”课堂教学指南等。 二是以自然科学知识、学理、技术等为基础,探索理论教学、实验实践两位一体的自然科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实施方式。首先,要抓住科技创新等热点问题,应用好新媒体技术,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嵌入式的加入思政教育元素,而不是浮于表面的单一说教或说理。其次,要把握育人规律,教学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从课堂内容自然过渡到思政教育内容,达到智育和德育的无缝对接,真正实现“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比如,从基础化学运动与“质量互变规

14、律”,引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使学生深入理解知识积淀的重要性。 三是以服务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特点,重点探究如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工匠精神及责任意识。首先,可通过讲授本专业特有的工匠精神形成*过程、具体内涵、外在表现等,讲述行业内敬业担当的代表人物、经典案例等,使学生感受专业魅力,培养职业特质。其次,在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和实习实训中,通过严谨的专业锻炼、严格的过程管理、严肃的成果反馈等,以教师的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研究中需重点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如何选择正确的恰当的价值维度,对学科中的

15、价值元素进行统筹规划,避免出现重复说教现象和价值引领空白区;在自然科学与思政理论间建立起有机联系,避免为说理而说理的生搬硬套。 二是如何把握教育教学规律、人才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和学生需求,建立起学科知识与人、与生活多向度的交融关系,探索总结出有说服力、有良好育人效果的自然科学“课程思政”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 三是如何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实践理论再实践”的反复研究过程中,探索出有理论依据、教育实效、推广价值的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 总而言之,“课程思政”是培养可靠接班人和合格建设者的根本要求,是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通过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实施,发挥出专业教育课程在隐性育人过程中的深化和拓展作用,构建起内容完善、运行科学、更具实效的课程育人体系,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作者简介:安婧(1984-)女,汉,甘肃徽县人,硕士,兰州文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信号处理、模式识别。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