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七夕节美好寓意和风俗习贯是什么?汇编

上传人:刀*** 文档编号:26313469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七夕节美好寓意和风俗习贯是什么?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版七夕节美好寓意和风俗习贯是什么?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新版七夕节美好寓意和风俗习贯是什么?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新版七夕节美好寓意和风俗习贯是什么?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七夕节美好寓意和风俗习贯是什么?汇编(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版七夕节美好寓意和风俗习贯是什么?汇编 【达达文库编辑按】 七夕文化歌颂了 忠贞不 渝的婚爱观,体现了 人们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和追求,它传承发扬了 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不 同于优秀范文网为您整理了七夕节的美好寓意和风俗习贯是什么?,给您在日常工作学习中借鉴。 七夕节的美好寓意和风俗习贯是什么 1 七夕文化歌颂了 忠贞不 渝的婚爱观,体现了 人们对理想爱情的憧憬和追求,它传承发扬了 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体现的是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不 同于西方文化中更多的浪漫色彩的爱情观。在农耕社会中,家庭不 但是一个基本的生产生活单元,而且是社会构成的细胞,夫妻恩爱 家庭和睦直接

2、影响着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弘扬牛郎织女故事传说倡导的追求美好生活和坚贞爱情的婚姻爱情观,在当前西方文化的冲击下,具有 重要的现实意义。 谈到中华民族的婚爱观,就提起宋人秦观的鹊桥仙中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句话,既是对中华民族婚爱观的一个概括,又对它产生了 强盛的推动作用。他不 是单纯地对牛女悲剧的同情,而是以一个新的视角,讴歌真挚 清纯 坚贞的爱情。在责任心的驱使下,虽远隔万里,长期分离,却还能够保持婚姻的稳定性 长久性,不 仅在中国的封建社会,即使在此刻这都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在这里责任与爱情达到了 统一。从另一个视角看,这也是导致中国封建社会中妇女婚爱悲剧的重要原因。 2

3、七夕文化中的乞巧 祈福活动体现了 中华民族勤劳智慧 自强不 息 勇于创新,不 断追求更加幸福美好生活的精神。 文化精神就是在历史上起了 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文化精神既具有 强盛的凝结力和向心力,为大多数人民所接受领会,又是一个民族的生命之所在。一个失去精神支撑的人如同一具僵尸,一个失去文化精*民族就等于该民族的消逝。七夕文化中的乞巧 祈福就是这种文化精*集中体现。乞巧活动的开展就是激励人们追求聪慧才智,不 断创新,自强不 息,创新更加美好的生活,年年创新,代代传承,从而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是社会生产力的第一要素,故人的素养的提高,是社会发展的第一要素,乞

4、巧活动恰恰就是为了 提高人的素养而开展的。 假如让乞巧活动进一步适应现代社会生产生活的需要,将会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乞巧看重的是人们素养的提高,而祈福更体现了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 断追求。祈福从根本上讲就是祈求平安 幸福 和谐 和平,它深刻体现了 中华民族和合文化的精神实质。从某种意义上说,儒家文化精*价值取向是中和,道家文化和墨家文化精*价值取向亦是中和,而民间文化追求和合圆满的精神更是以上文化精*根源。因此,和合是中国文化精*精髓。从最近接触的资料来看,日本韩国及东南亚各国民间在七夕祭活动中也非常看重祈福,祈求平安 幸福 和谐 和平。足见七夕文化中的乞巧 祈福活动的开展对于当前构建和谐社会

5、。 七夕节的习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 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 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 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 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 细如丝 直如轴蜡,此拙征矣。”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 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 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小

6、小蛛网,历代验巧之法也稍有 不 同,南北朝视网之有 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穿针乞巧 可以说,穿针乞巧本是来源于七夕的爱情婚育文化,而后发展成为最主要的七夕节俗游艺活动。乞巧风俗日渐兴盛,还发展出了 许多“流派”。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记载最早见于东晋葛洪的西京杂记:“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荆楚岁时记有 :“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家人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 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

7、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 “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 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 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查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种生求子 旧时习俗,在七夕前几天,先在小木板上敷一层土,播下粟米的种子,让它生出绿油油的嫩苗,再摆一些小茅屋 花木在上面,做成田舍人家小村落的模样,称为“壳板”,或将绿豆 小豆 小麦等浸于磁碗中,等它长出敷寸的芽,再以红 蓝丝绳扎成一束,称为“种生”,又叫“五生盆”或“生花盆”。 南方各地也称为“泡巧”,将长出的豆芽称为巧芽,甚至以巧芽取代针,抛在水面乞巧。还用蜡塑各种形象,如牛郎 织女故事中的人物,或秃鹰 鸳鸯 等动物之形,放在水上浮游,称之为“水上浮”。又有 蜡制的婴儿玩偶,让妇女买回家浮于水土,以为宜子之祥,称为“化生”。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