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庄浪县地摊文化研究汇编

上传人:陈** 文档编号:26277328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4.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庄浪县地摊文化研究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新版庄浪县地摊文化研究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新版庄浪县地摊文化研究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新版庄浪县地摊文化研究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庄浪县地摊文化研究汇编(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版庄浪县地摊文化研究汇编 摘要庄浪县地摊活动是一种在农历春节或庙会期间当地人为迎春、祭神、驱疫和狂欢等而举行的具有自发性质的夜间大型文艺表演活动,是社火中的一部分。本文运用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对地摊文化内涵进行探讨。在地摊的诸多文化要素中,小曲是文学、民俗学研究的重点对象,其来源、内容分类、音乐特点等也是本文的研究重心。笔者期望通过对庄浪地摊文化的个案研究,将其作为认识中国社火文化的一个切片,并以此为契机,积极呼吁保护和抢救正在消失的珍贵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 关键词庄浪县;地摊文化;夜社火;小曲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2x)06-0041-02 社

2、火在中国农村社会兼有迎春、祭神、驱疫和狂欢等重要意义,这一古老的民间风俗是伴随着数千年来中华农耕文明的兴盛而发展成熟的。中国西北地区的社火文化积淀极为丰厚,不仅有人们所熟知的白天社火,更包含着被人们逐渐淡忘的夜间社火,即当地的地摊活动。以庄浪县为代表的地摊活动,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在民俗、文学及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庄浪社火的起源与发展 庄浪县地处关山(即陇山,六盘支脉)西麓,属甘肃省平凉市。庄浪自古民风淳朴,历史积淀浓厚,又与宁夏毗邻,一方面吸取了中原文化的素养,另一方面又借鉴少数民族的文化精华,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庄浪地方群众文化社火。每年春节,正值农闲,人民群众满

3、怀喜悦的心情,集结起来耍社火,喜庆新春佳节,预祝来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无病无灾、生活美满,久而久之,即成习俗。社火按演出时间可分为夜间社火、白天社火两种,而地摊即为夜社火,也叫作夜故事、地摊子。与白天社火相比,其最大的不同在于主要内容是唱小曲,比白天社火更多了一层民俗、文学的展示与传承。 二、庄浪地摊活动的表演内容 小曲、笑摊、旱船、舞狮子、吆牛、纸马、鹬蚌相争构成夜社火的主要内容,同时,还有舞龙灯、说熟嘴(快板)、说相声、仿戏剧演出的上天官、摆阵以及耍杂技(如滚灯、口技)等节目,多为补场之用,可有可无。夜社火以文为主,以武为辅,文武结合,所有的节目都由钹、鼓串连起来,开场通常就来一通十二紧

4、,称作“轰场子”。从讴歌村庄景色优美、邻里团结的进庄曲开始,边舞边唱,以道谢曲结束,感谢房下的好意。 三、庄浪小曲 庄浪小曲(下文简称小曲)音调苍凉悲壮,格律整齐规则,内容深刻广泛,从音乐性、文学性及其社会意义等层面看,实属民歌中难得的奇葩。本文所界定的庄浪小曲,即指目前当地地摊中保存的有固定唱调和唱词的民间歌曲,包括地摊中配秧歌舞的纯歌舞戏目中的小曲,也包括文武地摊中各种故事中穿插的有固定形式的小曲。 (一)小曲的来源 根据相关文献史料和具体文本特点来看,小曲产生于明代,在清代中叶以后完成最后定型并达到繁荣时期。它的来源具有多元色彩,和古老的祭祀活动、当地各种民间歌谣、历史说唱以及外地相关民

5、歌等有着密切关系。 庄浪地摊戏属于地方小戏,与农村和小乡镇的各种巫觋活动有较密切的关系。庄浪民间敬神风气十分浓厚,每一次庙会社火就是一场民间综合艺术的集会。其中,阴阳先生和法士的祭神活动“打醮”或“做醮”中就有许多固定的和即兴的经文歌和巫术歌。这种似歌非歌的的咒词经文很有可能被小曲吸收,变成了地摊中专门用于神庙演出或祭祀中专用的曲子。此外,地摊小曲中的秧歌也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迎神驱邪活动,最后发展成为民间吉庆活动。带有这种色彩的曲子在小曲中占的比重极少,只能算是小曲的一个源头,而并非小曲的主要构成。小曲一旦形成,就告别了“神气”,走向抒情和“娱人”的道路,朝更丰富、更有生命力的方向发展。 乌

6、丙安先生认为,民间小戏的形成具体表现在它们与民间歌谣、民间舞蹈的血缘关系上。庄浪当地山歌主要是陇中花儿,从内容、结构等方面来看与小曲大相径庭。来自花儿的的曲子占小曲数目的绝大多数,而且还是小曲中的优秀者。首先,小曲中以爱情婚姻、家庭关系(尤其是婆媳关系)以及抒发自我感情为题材的曲子,内容与花儿十分相似;其次,这类小曲多借物起兴,而后再铺陈抒情,与花儿的手法十分相似;再次,十二月花、十对花等小曲里以花为主要内容的男女对唱形式结构也非常像花儿的对歌形式;最后,从结构形式看,小曲也与花儿有相通之处。 来源于历史神话故事和取材于当地史实的一类小曲,其典型特色是文学艺术水平很高,有明显的创作加工痕迹,篇

7、幅是小曲中最长的。从内容看,这些曲子当脱胎于民间历史说唱艺术,在吸收过程中明显经过文人改造,因而结构严谨,形式整齐,讲究押韵和修辞。这些曲子大量吸收了流传的各种神话故事和历史传说、英雄故事。十里亭是小曲中篇幅最长的曲目,达21段95行190句,取材于崔莺莺的爱情故事,穿插了王宝钏与薛平贵的故事、秦香莲的故事、赵玄朗送京娘的故事、*故事、水浒故事、八仙故事等18个历史神话故事,吸收了大量“交人要交真君子,栽树要栽古松柏。交下君子常来往,栽下的松柏四季青”等花儿唱词。这类小曲有的句句带典,行行有故事来源。如果说表达爱情的小曲在内容上是小曲艺术的代表的话,那么这些曲子则在艺术形式代表小曲的最高*。

8、劳动号子主要起协调力量和调整节奏的作用,除此之外,它还有解闷和消乏的作用,也正因此,劳动号子增加了神话历史故事以及个人抒发感情的内容,成了劳动歌谣。劳动歌谣被小曲大量借鉴吸收,形成诸多相关曲子,如割大麦、扬燕麦、织手巾等。有的小曲甚至直接是在原来劳动歌谣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如割韭菜。 庄浪人很讲究各种节日和传统仪式,在各种仪式的宴席上就有很多仪式歌谣,比如宴席上有丰富的酒歌,婚嫁仪式上有婚嫁歌、嫁女歌等,这些宴席仪式歌谣也成为小曲创作的一个丰富源泉。如小曲中十杯酒、骂媒歌等都有宴席仪式歌的痕迹。 此外,由*带来的外地民歌对小曲的产生也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庄浪属人口迁入地区,*把自己家乡的民歌带

9、入庄浪地区,并互相吸收融合,为小曲的产生和丰富起了极大的作用。正因如此,庄浪东部小曲与陕西眉户有些相似,而西部小曲则与定西小曲有很大部分完全相同。顾颉刚先生1937年在甘肃调查民歌时发现,甘肃花儿中有“茉莉花”字眼,他认为“此地无茉莉花,知此歌必初移之民所遗留,至少亦是根据初*之遗留语而咏歌者”。小曲中也有这种情况,甚至有一首曲子就叫茉莉花,开头连续重复两句“好一朵茉莉花”,*遗留可见一斑。另外,小曲中.出现大量外地地名,也显示出*痕迹,如“苏州来的扇子杭州来的花手巾”(五更调)、“单等南阳张三哥来”(绣荷包)、“苏州办货徐州里卖”(卖货)中提到的地方,依据当时庄浪的经济和社会文化环境,不可能

10、与这些地方有密切的联系和认识,毫无疑问这些小曲为*引进。 (二)小曲的内容分类 庄浪小曲曲牌丰富,庄浪县文化馆采访整理出162首,有反映阶级压迫、男女爱情、历史故事、劝善行孝等多种内容。曲调节奏自由,旋律悠扬婉转,悦耳动听,易学易唱,脍炙人口,流传经久不衰。 反映旧社会农民阶层生活现实的小曲数量不少,包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具体为农事、家庭、祭祀、节日、婚丧嫁娶等,也包括一些歌颂人物的作品,歌颂的对象大多是勤劳贤惠的妇女,如割包谷、十月怀胎、十柱香、一树梨花、姑娘看丈夫等。 爱情是一个*的主题,在庄浪民间小曲中当然也不例外,有很多反映爱情的小曲,有的语言很委婉,有的大胆泼辣,如盼五更、六月花、

11、绣荷包、梁山伯与祝英台、茉莉花等。 反映旧社会战争出兵的小曲数量也不少,主要写的是战争给生产生活带来的灾难以及给人们的心灵造成的创伤,还包括一些闺怨类的作品如四季出兵、七对兵、行兵曲、送亲人等。 专门描写自然景色的小曲数量不多,但在其他题材的小曲中经常或多或少地有一些景色描写,大都写的是当地的自然风光。唱词大凡出自乡土文人之手,且注重修辞。这些作品由农民群众长期使用,由于难以理解融会,故而变形严重,有不少断句词不达意,有时用几个谐音词代替,使人无法推理,实为憾事。 (三)小曲的音乐特色 小曲的音乐特色主要为曲小词大,一般四个乐句,填10段、12段词,甚至36段词;小调式多由上下两个乐句或两个以

12、上乐句组成,对仗工整;由朴素的音乐段组成的单段体,旋律结构简单;节奏自由,多装饰,多滑音;是一曲一词,专曲专用。 四、结语 作为一种博大的民间艺术景观,庄浪地摊文化历史悠久,表演内容丰富多彩,其独特性、地域性与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传统风俗等密切相关;同时,地摊文化深刻地展现着庄浪人世世代代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朴实生活理念,体现着人们淳朴的精神风貌,是鲜活的的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随着当代社会文化的日益多元化,古老的地摊文化日渐走向它的黄昏,如何能将它更好地保护、传承下去,还需要我们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 参考文献 1乌丙安.民间文学概论M.沈阳:春风文艺出版社,1980. 2张紫晨.中国民间小戏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5.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