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篆与小篆[学习]

上传人:xin****ome 文档编号:26274874 上传时间:2021-08-08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大篆与小篆[学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大篆与小篆[学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大篆与小篆[学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大篆与小篆[学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篆与小篆[学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大篆与小篆 学习 篆书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秦始皇大统后,统称为 小篆 , 也称 秦篆 ,所谓篆书,其实就是掾书,就是官书。是一种规范化的官方文书通用字体。据文献记载,秦以前汉字书体并无专门名称,而小篆是由春秋战国时代的秦国文字逐渐演变而成的。由于是官书,小篆只适合于隆重的场合,如记功刻石、叔量诏版、兵虎符之类。标准篆书体的体式是排列整齐、行笔圆转、线条匀净而长,呈现出庄严美丽的风格,与甲

2、骨文、金文相比,具有这样一些基本特征 : 字形修长、而且紧画、向下引伸,构成上密下疏的视觉错感,这与自上而下的章法布局也有关系。线条匀称无论点画长短,笔画均呈粗细划一的状态。这种在力度、速度都很匀平的运笔,给人以纯净简约的美感。加之字体结构的趋简约固定的倾向,小篆书体的章法布局更能形成纵横成行的序性。秦篆有圆笔方笔之别,圆笔以秦刻石为代表 ; 方笔以秦诏版权量为代表,为秦篆之俗体。 汉魏之际是秦篆的强弩之末,除用于碑铭篆额和器物款识之外,难得有独立的篆书。 唐篆,因李阳冰出而复苏,但秦篆的浑厚宏伟之气已荡然无存。 宋代金石之学和元朝的复古书风,使用权篆书得以起微潮,以篆书著称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

3、之力。 明代承元之风,步趋持平。清朝篆书百花斗艳,进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荣阶段。大篆有两说 :(1) 指 籀文 ,即史籀篇文字。 (2) 指 隶书 ,清学者多主其说。石鼓文秦刻在十块鼓形石上的文字。唐初在岐州雍县南二十里之三畤原被发现。每鼓一首四言诗,十首为一组,记叙当时渔狩的情况,故亦名 猎碣 。现藏故宫博物院,一鼓已泐无字,其余九鼓亦多漫漶残损。传世著名北宋拓本有明安国十鼓斋 中权 、 先锋 、 后劲 21 三本,已流入日本。 古籀 : 古文 、 籀文 的合称。汉许慎说文解字 ?叙 : 今叙篆文,合以古籀 。 萧籀 : 汉丞相萧何所作,一作 秃笔书 。元 ? 郑杓衍极卷四古学篇刘有定注 :

4、萧何作未央宫,前殿成,覃思三月,以题其额,观者如流水。何用秃笔书,时谓之萧籀。 款识文 。属大篆系统,包括了小篆殷、周青铜器上铭文的统称,旧称 钟鼎文、吉金文 、以前的大部分篆书形体,是研究古代书法的重要实物资料。近人容庚撰有金文篇,较为完备,收可识知金文一千八百九十四字,另附录约一千二百余字。钟鼎文 : 即 金文 。上古青铜器 般可分为礼器和乐器两大类,礼器以鼎为尊,乐器以钟为多,故以 钟鼎 为青铜器之代称。 钟 ,经典多作 锺 。青铜器上的铭文,统称为 钟鼎文 。文选卷五十五刘孝标广绝交论 : 书玉牒而刻钟鼎。 李善注引墨子 : 琢之盘盂,铭于钟鼎,传于后世。 款识文 : 即 金文 。 款

5、识 者,青铜器上所铭之文字也。汉书卷二十五上郊祀志: 鼎大异于众鼎,文缕,无款识。 注: 韦昭曰 : 款,刻也。音式志反。 师古曰 : 识,记也。音式志反。 通雅引卮言谓 : 款 为阴文,凹入 ; 识 为阳文,凸出。博古录谓 :款,在外 ; 识,在内。 凡石、砖、瓦、金等上所刻文字皆可泛称为款识,而狭义专指青铜器上的铭文。又元?吾邱衍学古编八字源七辩以之为六国古文 : 七曰款识。款识文者,诸侯本国之文也。古者诸侯书不同文,故形体各异,秦有小篆,始一其法。 草篆 : 草率急速写就的篆书,故名。有省简结构、纠连笔划的特点。清 ?阮元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卷四乙亥鼎铭 : 草篆。可识者惟 王九月乙亥 及

6、 乃吉金用作实尊鼎用孝享 等字,其余不可尽识,则以其恣意简损之故耳。 古篆 有两义 :(1) 泛指 古代篆书 如清桂馥续三十五举 : 宋人间用古篆作印,元人尤多变态。 (2) 指上古文字,如明赵宦光寒山帚谈卷上权舆一论 九体书 : 二曰古篆,三代之书,目见 ( 左目右见 ) 于金石款识。 古文 ( 古文篆 ) 有三义 :(1) 广义,从文字学的角度说,泛指甲骨文、钟鼎文、石鼓文、古陶文、古泉文和小篆,是为 古文 系统,与秦、汉后以隶、楷为主的 今文 系统相对称。 (2) 指殷、周或更前的上古文字。 (3) 专指晚周、六国所用文字。 小篆小篆 : 篆书之一,与 大篆 对称。亦称 秦篆 ,意指秦始

7、皇统一天下文字而命李 斯所制也。小篆笔划圆转流畅,较大篆整齐。秦时刻石如泰山、峄山、琅琊台等,传为李斯所书,为小篆之代表作品。唐李阳冰、五代徐锴与清代的邓石如均是小篆大家。 小篆又名秦篆,为秦朝丞相李斯所创。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华夏,其疆域广而国事多,文书日繁,甚感原有文字繁杂,不便应用 ; 加之,原有秦、楚、齐、燕、赵、魏、韩七国,书不同文,写法各异,亦亟待统一。乃命臣工创新体文字。于是,丞相李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就大篆省改、简化而成。小篆又名玉筋篆,取其具有笔致遒健之意而名之。小篆较之大篆,形体笔画均已省简,而字数日增,这是应时代的要求所致。从古文到大篆

8、,从大篆到小篆的文字变革,在中国文字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占有重要地位。玉筋篆 笔划丰腴如玉筋的篆书,指小篆 。筋,一作 著 ,即筷子。 玉筋篆 的代表书家,有秦之李斯,唐之李阳冰。 铁线篆 笔划纤细如线而刚劲如铁的小篆,如唐?李阳冰谦卦碑。 铁线 之名,一说取象于 铁线草 。其叶柄细长而黑,有光泽,似铁为之。夏篆 传说中夏代的文字。一般以为周宣王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始为篆字,此 夏篆 所言之 篆 ,泛称也。从考古实物来看,尚未发现确切可靠的夏代文字 ; 如有之,则必较甲骨文更原始一些。古人多有以金文大篆附会夏篆之说,凡此种种,皆依托之伪说。 周篆 周代的篆书,指钟鼎文、石鼓文等大篆系统文字。

9、因小篆又称 秦篆 ,故大篆对称 周篆 。 秦篆 即 小篆 。唐 ?张怀瓘书断卷上 小篆 : 案,小篆者,秦始皇丞相李斯所作也。增损大篆,皆同籀文,谓之 小篆 ,亦曰 秦篆 。清 ?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 : 秦篆简直,如峄山、琅琊台等碑是也 ? 以李斯所书为代表。 汉篆 汉代的篆书。多为小篆,而体格近方,笔法近隶。一般在庄重的场合和金器上使用。 唐篆 唐代书家所写之篆书。有大、小篆多种,以李阳冰为代表。 清篆 清代碑学之风大盛,取法秦汉,一改唐代以后篆书因为以楷入篆而衰微的局势和风气,邓石如、吴让之、杨沂孙、赵之谦等人皆是篆书高手大篆 与小篆的区别 :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书、史书之称。周宣王时,太史籀作大篆十五篇,因其为籀所作,故世称“籀文”。“籀文”乃据古文而作,是在古文基础上整理出来的,故其与古文或1 同或异。今其文散见于说文解字和后人收集的各种钟鼎彝器之中。其中以周宣王时所作石鼓文最为著名。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