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黔南州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发与应用汇编

上传人:刀*** 文档编号:26246271 上传时间:2021-08-07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版黔南州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发与应用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版黔南州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发与应用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版黔南州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发与应用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新版黔南州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发与应用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黔南州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发与应用汇编(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版黔南州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发与应用汇编 摘 要根据黔南州的地域特点与学校的发展要求自主开发的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地理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课程,其教学内容更具灵活性和针对性,能够引导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不断积累知识,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做学习地理的有心人。 关键词黔南州;高中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开发 中图分类号 G633.5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x)13-0086-02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地理课程标准根据高中学生认知能力发展的特点和学业发展的需求,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所学地理知识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

2、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形成研究性学习的意识和基本的科学研究能力。近年的高考题中考查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的题目分值逐年加大,地理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越来越得到地理教育者的重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现象,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黔南州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地方文化资源丰富,目前,黔南州高中已经有一些科目的地方文化课程,但还没有“地理研究性学习”这类教材。 本研究的重点在于从本校校情和教学实际出发,在挖掘地方乡土地理文化资源的基础上,通过教师收集资料撰写教材,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自主训练、课外活动中展开实践,通过校本教材的研究和开

3、发,提高本校地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地理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地理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效,培养核心素养。 二、课程开发的过程 (一)第一阶段:教材开发的前期准备 1.参加人员:黔南民族师范学院的郭治友教授、黔南州教育局地理教研室的周崇启老师、我校地理组的全体教师。 2.地點:学校地理教研室。 3.内容:广泛征求意见,在学校地理组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由教师自愿报名,然后再进行筛选,选出兴趣浓厚,有教材开发研究经验和研究精力的教师加入到该教材开发研究小组中来,成立教材开发研究小组。 (二)第二阶段:教材编写大纲的确定 1.参加人员:教材开发研究小组成员。 2.地点:学校地理教研室。 3

4、.内容:成员交流阶段研究情况,反思研究现状,总结经验和存在问题,调整并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拟定教材开发的提纲。 (三)第三阶段:教材编写 1. 参加人员:教材开发研究小组成员。 2.地点和内容:学校地理教研室、电教室、图书馆。选定的黔南州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课程开发野外考察点:平塘甲茶景区、瓮安朱家山景区、三都产蛋石景区、惠水燕子洞景区、平塘天坑群景区、三都都柳江、都匀斗篷山森林公园、荔波茂南喀斯特森林、福泉瓮福磷矿、都匀螺蛳壳茶园基地、夏蓉高速、贵新高速、贵广高速都匀段、惠水县城、都匀市区、独山县下司镇、贵定县盘江镇等。 (四)第四阶段:教材应用实践 1.参加人员:教材开发研究小组成员。 2.

5、对象:学校高一、高二年级。 3.内容:地理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运用,找出研究性学习课程中的不足,拟定今后课程改进的方向,撰写运用效果并总结。 (五)第五阶段:教材的后期整理 1.参加人员:教材开发研究小组成员。 2.内容:教材处理、出版,撰写研究报告。 三、教材主要内容 该教材主要为黔南州12个县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研究性学习教材,内容包括以下四大部分: 第一部分:走进地理研究性学习。详尽地介绍了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概念、特点、方法、意义,以及实施类型、步骤、要求和注意事项等。 第二部分:黔南州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着重介绍黔南州各县市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知识,并指导学生完成各县市相应的地理研究性学习

6、课题,使学生掌握地理研究性学习的思路,明白收集资料的途径,促进学生地理研究性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三部分:黔南州的交通运输。整体阐述了黔南州的交通运输状况及其发展变化,让学生明白“要致富,先修路”的道理,明白交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第四部分:黔南州主要开发区及工业园区。介绍了黔南州各县市近年来成立并建设的一些开发区和工业区及其工业对黔南经济发展所做的贡献,让学生理解工业是国民经济发展基础的道理。 四、教材使用效果分析 (一)学生有目的地收集相关资料,深化研究性学习 在本教材使用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多种渠道去寻找自己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学会分析、加工、提炼并从中发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能用

7、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如“课前三分钟地理演讲”“我所了解的黔南”“由剑江河污染所想到的”“假如我是环保局长”“农民大量涌进城市是喜是忧”等等,为完成好这些相关任务,学生必须主动查找资料,千方百计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这样得来的例证,既能丰富课本内容,又可引起学生共鸣,容易被学生认可,学生研究性学习的热情高涨。 (二)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合作和竞争,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好基础 在教学中我们采用分组的方法,组内就所选研究性学习内容分工协作,小组间常以公平竞争的形式交流、评价各自协作完成目标的情况。如研究课题的选取、资料的收集、结论的验证乃至小论文或研究成果的展示,无一不是小组同学在合作中齐心协力完成的

8、,从而使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会竞争与合作,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学生研究性学习能力得以增强,培养核心素养 地理研究性学习改变了学生过去以单纯接受知识传授为主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自觉地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相联系,构建自己的知识框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挑战动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和步入社会后成为有知识、有能力、有责任心的建设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大赛,有多人次获奖:学生参加第2631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以黔南地理研究性学习为主题的研究成果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17项、三等奖25项。学生参加

9、第五、六、七、八、九、十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技大赛,以黔南地理研究性学习为研究主题的学生获“地球小博士”称号3人、全国一等奖38人、二等奖47人、三等奖66人。 (四)创设并引导学生步入研究性学习情境 教材中设计了一系列趣味性强、环环相扣、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努力给学生营造一个民主、和谐、探究问题的情境,让学生带着问题去研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研究目标,将研究延伸至课外去查找相关资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如惠水建开发区的原因、都匀市的由来及现状、福泉山体塌方的根源及思考、假如我是黔南州长等等,均可联系时事,并以此作為教学中新的契机,进行启发引导,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

10、对研究性问题的浓厚兴趣。 (五)结合教材内容,联系当地实际,找准研究性学习的着眼点 教师在教学中从更高层面和更高的视角把握教材,挖掘教材,根据研究性课题的内容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做出新的构思和处理,围绕树立正确的“人地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精心设计研究性学习专题、目标、步骤,并预想可能遇到的困难及采取的相关措施。如城市区位一节,结合当前都匀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组织学生考察、研究都匀市剑江化肥厂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增强对环境保护、合理利用资源等问题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组织相关讨论“假如让我来选址”“假如我是化肥厂附近居民”等来引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和思考,培

11、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六)建立师生交流、推介地方特色文化的互动平台 我们创建了以地理研究性学习为特色的研究性平台“黔南综合实践活动基地”,关于黔南名人名胜、风俗及地方风情的多篇学生、老师作品已在活动基地进行交流。研究成果不仅使学生受益,也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了参考价值较高的教学资料。平台成为师生学习交流和向世界介绍家乡、推介地方文化的良好互动平台。该平台建立后,引起一些爱好科技创新活动的教师的浓厚兴趣,他们纷纷与我们联系,交流心得。其中,贵阳实验三中杨再华综合实践省级名师工作室利用我们的平台设立了综合实践名师工作室黔南工作站,该工作站建立后,我们开展地理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思路更加广阔,成果

12、更加丰富了。 五、反思 (一)存在的问题 围绕地方风土人情、地方文化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趣味性有待加强,需要利用课堂教学、课外活动进一步挖掘都匀之外的黔南地区文化资源;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很多设想难以完成;受环境所限,学生出去进行社会调查的时间不够充分;受学校设施所限,有些研究性学习课题的实验过程难以完成,数据不够精准。 (二)完善措施 打破课堂内外时空的局限;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取长补短,进行经验推广,让校本教材更加科学规范,更具有推广价值;在保持学科知识逻辑性和系统性的同时,在教学中适当穿插一些与地理学科教学内容有关的专题研究活动。 总之,随着教材使用的不断深入,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发生了很大转变,由传统的以“满堂灌”为主的教学方式转为以启发引导学生自主研究、互动交流和实践应用为主,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同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由原来的一把尺子量学生向过程性多元评价激励转变。通过教材开发应用,促进了教师的实践与反思,转变了教师的教育观念,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 考 文 献 1 郭遂宁,邓宏,杨晓英.西部地区中学地理校本教材建设研究:以贵阳市为例J.大家,202x(4). 2 张校银.关注发展视角下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以石家庄地质之旅为例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 202x (10). (责任编辑 周侯辰)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