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装的外形线设计

上传人:L****s 文档编号:26105309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3.0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户外装的外形线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户外装的外形线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资源描述:

《户外装的外形线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户外装的外形线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户外装的外形线设计 户外装的外形线设计 户外装的设计包括款式、面料、色彩、图案四大要素,其中款式设计即指户外装外形的变化。户外装外形的变化是具有时代特征的。设计者在创作的时候,对此户外装造型的塑造,首先应该把握住外轮廓的形态。 一、户外装外形线的特性 外形线亦称轮廓或侧影,英文叫silhouette,在许多英语服饰辞典里,往往将各类服饰归类在silhouette或line里,也说明外形于服装款式是何等的重要。 物体的外形能给人以深刻的视觉印象。外形主要涉及的是物体的边界线,美国的美学理论家鲁道夫阿恩海姆在其著名的?艺术与视知觉?中精辟地提到:“三维的物体的边界是由二维的面围绕而成的,而二维的面

2、又是由一维的线围绕而成的。对于物体的这些外部边界,感官能够毫不费力地把握到。服装作为直观形象,呈现在人们视野里的首先是剪影般的轮廓特征外形线。服装外形线不仅表现了服装的造型风格,也是表达人体美的重要手段。因此,外形线在户外装的款式设计中也是居于重要的地位的。 户外装最早的设计者是安德鲁古赫吉,他的设计风格受到体操、舞蹈和音乐的启发,用宽松的鞋子来搭配他所设计的服装,使其具有运动风格。在后来的设计中,他的设计风格逐渐演变成了户外装的风格。受到他的影响,后来的设计师在设计户外装的款式的时候,多是对轮廓线的改变。因此户外装设计师通过把握主外形线的更迭变化,分析出户外装演变开展的规律,进而预测未来的流

3、行趋势。 二、决定户外装外形线变化的主要因素 户外装造型离不开人的根本体形,因此户外装外形变化不是盲目的、随心所欲的,而是应依据于人体的形态结构进行新颖大胆,适体的设计。户外装外形线离不开支撑衣裤的肩、腰、臀线,因此,外形线变化的主要局部是肩、腰、底边和围度。 1、肩 肩是服装造型设计中限制较多的部位,其变化的幅度远不如腰和底边线自如。服装史上有过许多样式的肩部处理,根本上都依附肩部的形态略作变化而产生新的效果。目前户外装流行的宽肩那么是户外装肩部造型的一大突破,这种特别夸大的肩部外形线比一向修身造型的职业装,具有了全新的气质。 2、腰 腰是户外装造型中举足轻重的部位,变化极为丰富。但户外装以

4、舒适、简便的功能为主。腰部的变化相对没有时装那么细致。主要变化相对时装中束腰与松腰来讲,腰节线的上下比重会稍微大一些,腰节线高度的不同变化可形成高腰式、中腰式、低腰式等服装,由于户外装上下局部长度比例上的种种差异,使户外装呈现不同的形态与风格。例如猎装夹克和飞行夹克的区别。从户外装的开展历史看,腰节线的上下起伏变化也是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的。 3、底边线 户外装底边线或长或短,直接影响到外形线的比例和时代精神。从上世纪开始,由于受到流行时装的影响,底边线的长短演变都曾给户外装带来颇具影响的时尚效果。 底边线除在长度上有所变化外,在形态上变化也很丰富,如直线形底边、曲线形底边、折线形底边;对称形底边

5、、非对称形底边;平行底边、非平行底边等等。由于底边线的千变万化,使服装外形线呈现多种风格与形状。 4、围度 围度的大小对户外装外形的影响最大。为了便于活动,此类服装在设计上对于活动部位采用了特殊的预制形状,如肘部、膝部预制的关节弧状,腋下的预制皱折。 三、决定户外装外形线的比例变化 服装在三维空间中,最能扣住人们视线的首先是轮廓线,而轮廓线与人体相结合,显示出肩、腰、臀的各自差异与变化,这些变化甚于人体的比例,同时也可以改变人体的比例,而产生特殊的视觉效果,以致到达户外装的千姿百态。 均称的人体比例是美丽的,通常适合于人体比例的服装称之为黄金比例,即是以腰部按黄金比例分截,服装的长度比例是3:

6、5,5:8为最正确,那么上衣为三,裤长为五,或者上衣为五,裤长为八。黄金比例运用的好那么视觉效果最为理想,反之那么平淡无奇。除了衣服长度轮廓线的比例外,比例还存在于服装各个局部尺寸间的比照关系:如衣领、衣袖与正身之间的尺寸、形态比例,衣袋、扣子与整件服装的形状、大小比例等等均须适当把握。 比例的运用也随着时代的流行与审美变化无常,有时运用悬殊的比例而产生不稳定感成为一种时尚,以便产生户外装的特殊审美观。也可以通过悬殊的比例效果,到达户外装轻便和流动的视觉效果。 户外装的比例还须顾及穿衣人的身材,穿衣者高矮胖瘦等。为了补偿某些形体比例中的缺憾,可通过衣服比例的变化予以调节。如矮胖人的户外装外形线设计应适当缩减宽度,增加长度,以显得较为苗条。具体设计还应因人而异,无一定式。 参考文献 【1】马大力、冯科伟、催善子.新型服装材料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3435 【2】向东、白敬艳.户外运动装:设计须以人为本J. 中国制衣,2006,4546. 【3】袁仄等/编.服装设计学 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 2000.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