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柳词气骨及情景关系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6088405 上传时间:2021-08-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1.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论柳词气骨及情景关系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论柳词气骨及情景关系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论柳词气骨及情景关系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论柳词气骨及情景关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柳词气骨及情景关系(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论柳词气骨及情景关系 读蔡嵩云柯亭词论有感汉语言文学专业2010级 2班贾焕欣学号: 201042697摘要 :柳永是词史上一大家,文采斐然,创作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历来评论众多。现就蔡嵩云柯亭词论中对柳词的评论(柳词胜处,在气骨,不在字面。其写景处,远胜其抒情处。而章法大开大阖,为后起清真、梦窗诸家所取法,信为创调名家。如玉蝴蝶“望处雨收云断” 、夜半乐“冻云黯淡天气” 、安公子“远岸收残雨” 、倾杯乐“木落霜洲” 、卜算子慢“江枫渐老” 、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诸阕,写羁旅行役中秋景,均穷极工巧 。 )分别从气骨及情景关系谈谈自己的观点。关键字: 柳永 气骨 情景关系正文:一 . 俚语

2、俗言中气骨不减陈匪石在声执下卷中说: “柳永(词)高浑处、清劲处、沉雄处, 体会入微处, 皆非他人屐齿所到。 ” 清人谭献在评价柳永的 倾杯乐 一词的时候说: “耆卿正锋以当杜诗。 ” 蔡嵩云 柯亭词论 云:“柳词胜在气骨,不在字面。 ”为何这些词学批评家会给予柳词如此高的评价?这要从“气骨”一词的来源来追寻答案。“风”源于儒家诗教,毛诗序:“风,风也,教也;风以动之,教以化之。”自孟子提倡“养吾浩然之气”之后, “气”便用于论人论文。 “骨”的观念最早由老子提出。在老子第三章中提出: “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 ”五十五章: “肾弱筋柔而握固”老子从人的自然生命的角度指

3、出了 “骨” 与生命力的顽强地密切关系。魏晋时期的人物品评频频使用 “风骨 ” ,三国时刘劭人物志以“骨气”来品藻人物鉴识人物的性格、心理,称“强弱之植在于骨,躁静之决在于气。 ”葛洪的抱朴之辞义把“骨”的概念引入到文学批评之中,谓:“属家之笔,亦各有病其浅者则患乎妍而无据,证援不给,皮肤鲜直两骨鲠迥弱也。 ”刘勰更是系统地提出了“风骨”的美学理论, 文心雕龙多处提及风骨。他肯定了创作主体的人格精神对作品的风格有着积极的影响,文中说: “才有庸隽,气有刚柔,学有浅深,习有郑雅,并性情所铄。陶染所凝,是以笔区云谲,文苑波诡者矣。 ”在刘勰看来“气”是“才力”的源泉,能让柳永得到最多赞誉也最具风骨

4、的词,非其羁旅行役悲秋词莫属。乐章集内共收入柳词 212 首,羁旅行役词占据很大部分有80 首之多,也最能表现词评家们对他的“气骨 ”大肆标榜。 八声甘州是羁旅行役词的代表作。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唯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 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 愁!宋赵令畤侯鳍录卷七:“东坡云:世言柳耆卿曲俗,非也。 如八声甘州云: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此语于诗句 不减唐人高处。”柳词本以柔婉见长,此词却以沉雄之魄,清劲之气,

5、写奇丽之情(郑文焯与人论词遗札),将志士悲慨与儿女柔情结合, 体现刚柔相济的艺术美。这首词章法结构细密,写景抒情融为一体, 以铺叙见长。词中思乡怀人之意绪,展衍尽致。而白描手法,再加通 俗的语言,将这复杂的意绪表达得明白如话。这样,柳永的八声甘 州终成为词史上的丰碑,得以传颂千古。与此词蹊径相仿的卜算子曰:“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 败红衰翠。”所谓“江枫渐老,汀葱半凋”,一如“藏花浙老”、“梧叶 飘黄”;所谓“满目败红衰翠”,一如“是处红衰翠减”。写出了众芳 芜秽之景,引发了 “苒苒物华休”之悲。柳永笔下的羁旅是黯淡的一 切,冷落、凄紧、萧索,满目的疮痍、事物都是残缺的形象,词的上 片写景悲

6、秋,下片抒发离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他的浪迹天涯、 游宦之旅的苦苦追求,是其率真人性里的一份执着。他的坎坷人生,他伤秋怀人的凄苦寂然的心路历程是中国封建社会广大知识分子的普遍遭际和个体生命体验的集体无意识积淀。柳词中的 气骨”是建立在悲苦之中的,不像魏晋世人的慷慨任气,也不似 唐人的兴寄道劲,但是相同的是他的词也拥有着动人心魄的力量。二.写景处含真情,情景交融。早期的诗中,自然景物往往只作为起兴或比喻的作用, 经过长期的创作实践,到了唐代,景物的运用有了较大的突破。唐诗中已经普通使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词中情景交融与诗中的情景交融是一脉相承,并有所发展与丰富。 唐五代词虽有借景抒情词,但这

7、类词数量很少,不成规模,又限于小令,景致多是单镜头的,抒情多是刹那间的感情,显得比较简薄。真正有意在词中开创情景交融的意境,并把这种意境铺展得如此完美的, 当始自柳永。 他把这一技巧的运用推向了成熟的境界。 今人黄雅莉云: 谈宋词情景交融的表现不能不自柳永起。柳永力求以景写情,景中带情,情景相生,从而达到 状难状之景,达难达之情,而出之以自然”的高妙境界。玉蝴蝶 堪称柳永寓情于景, 情景交融, 情景皆长的典范之作。望处雨收云断, 凭阑悄悄, 目送秋光。 晚景萧疏, 堪动宋玉悲凉。水风轻、演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 难忘。文期酒会,几孤风月,屡变星霜。海阔山遥,未知

8、何处是潇湘。念双燕、难凭远信,指暮天、空识归航。黯相望。断鸿声里,立尽斜阳。本词沿袭“悲哉秋之为气也”的宋玉悲秋形式,以登楼远眺一片秋景“堪动宋玉悲凉” ,来表现思念故人的主旨。首句点出望中所见“雨收云断”的落阔秋光,凭栏所见一片“悄悄”的黯淡之景也勾起了词人的忧伤情怀。 “晚景萧疏”句写对景伤怀的情感:向晚的景致如此萧疏,若是宋玉来此,应该和我心之“悲凉”相同。宋玉在某些层面上已成了柳永投射的对象, 在许多其他的词中都或直笔或侧笔写出自己与宋玉的连结。下一句,便承袭着辞赋的铺叙方式,以“水风轻、演花渐老,月露冷、梧叶飘黄” 一连串的萧索的景色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所见的天地景物,藉此再引出思念故

9、人的主题:“遣情伤,故人何在,烟水茫茫”,令人伤心的是,故人早已不知何处,所见只 是一片烟水茫茫。上片几乎全是写景,但是词人融思人之情于凄凉之 景的用心显而易见。下片不再写景,反而直写自己的追忆:回忆旧时 和友人相聚在一起饮酒赋诗的欢乐之景来聊以慰藉。如此却使他感受到更强的今昔对比,实质上是给了词人更强烈的失落感。 这样的反覆 煎熬,将伤怀之情推向极点。“海阔山遥” 一句,把空间扩展到极广 大,与故旧的一切距离之遥远,有如潇湘会合之处不知何处,也如自 己与故人重聚之日是如此的遥遥无期。 而眼前的双燕又无法托付音信 与远方的友人,只能遥指暮天徒然的望着往来船只的归航,大有“过 尽千帆皆不是,肠断

10、白演州”之感。最后在哀鸣的孤雁声中,空自伫 立至到夕阳西尽。最后一语,景、事、情三者融合一体,彷狒电影结 尾的定格,留下余韵无穷的惆怅,使念远怀人的伤感无尽延伸。柳永通过离别当下的时空、景物的背景营造来架设出人物道别的 空间,将思念亲人友朋的情感寄托在秋暮的悲凉景色,由景生情又融情入景,情景浑然交融在一起,并且融思念亲友的深切情感和追悔仕 宦功名的空虚无奈于一体,表里相应,传达出了羁旅行役、临水念远 的复杂情绪,写景传情不可谓不深切。王国维所谓:“昔人论诗词,有景语、情语之别,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即是指所有作家所 描述的景物,都是情感的投射,用以渲染气氛、烘托情感、表现人物 的情态。正如

11、叶慕兰所柳永词研究说:“柳永能把离情别绪的最内在的感觉, 用最足以传情达意的句子传达出来, 即情景交融地写出别情别景,可称淋漓尽致,大气包举,一泻千里,使吾人读之,于哀 怨外亦复有沈痛之感。 ”品读柳词,总有一种身临其境,意境源长之意境。是情感人生的契合,是征程行路的慰藉,是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解读。参考文献:1 柳永 薛瑞垒校注 乐章集校注 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2 第环宁气势论M 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3 郭少虞, 罗根泽 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594 绍虞中国历代文论选M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95 陈庭焯白雨斋词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66 吴熊和唐宋词通论M 北京:商务印书馆7 朱崇才词话史 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8 陈忠柳永词选注 M 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09 王德先宋词鉴赏大典M 吉林:吉林大学出版社 200910 叶慕兰柳永词研究M 台北:文史哲出版社 1983 111 谢 晓芳 柳永 羁旅行役词研究 M .台 北 : 文史哲出 版 社 198312 1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