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资源综合规划合理利用

上传人:卢** 文档编号:26006837 上传时间:2021-08-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7.15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资源综合规划合理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水资源综合规划合理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水资源综合规划合理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水资源综合规划合理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资源综合规划合理利用(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水资源综合规划合理利用论文摘要:针对水资源综合规划中涉及的水资源、水资源可利用量、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需水预测方法、生态环境需水量、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配置一般原那么等概念或方法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探讨性地提出了这些概念或方法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的缺乏和需要深入研究的主要内容。论文关键词:水资源;水环境;规划;可利用量;承载力;短缺;合理配置2002年,水利部和国家开展与改革委员会颁发了,随后又陆续发布了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假设干技术文件。这些文件对于指导水资源综合规划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意义。由于新时期国家治水思路和理念的改变,文件中出现了局部新名词术语,局部原有名词术语(或计算

2、方法)也赋予了新的内涵。在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技术文件中,有一局部名词术语比拟模糊。本文根据国内专家、学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文件的规定,对他们的内涵进行分析,对现行确实定方法提出个人看法,对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提出建议。一、水资源到目前为止,什么是水资源还没有一个公认的非常严谨的文字描述。中水资源定义为:自然界一切形态(液态固态和气态)的水都算水资源。直到1963年英国国会通过的中,改写为“具有足够数量的可用资源。即自然界中水的特定局部。198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IINEScO)和世界气象组织(WMO)定义水资源是“作为资源的水应当是可供利用或可能被利用。具有足够数量和可用质量,并

3、且可适合对某地为水资源需求而能长期供给的水源。在我国,对水资源的理解也不尽相同。1991年编辑部组织了一次笔谈,就水资源的定义和内涵进行了讨论。最后认为:水资源是水体中的特有局部,即由大气降水补给,具有一定数量和可供人类生产、生活直接利用,且年复一年的循环再生的淡水。从上述文字表述可以看出水资源具有如下特征:水资源包含在水体之中,并且是水体的一局部;而水体中的其他局部,在特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转化为水资源;水资源如果保护不好也可能转化为无法利用的水体,而危及社会的平安。根据自然资源的定义及综合以上各家的观点,水资源是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并给人类带来福利、舒适或价值的各种形态的天然水体。因此,不是所有

4、降水都是水资源,只有其中能够被人类开发利用的局部才称之为水资源。对于特定区域而言,降水总量是可以获得的,但是这些天然降水中到底有多少是人类可以利用的即该地区到底有多少水资源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二、水资源可利用量关于水资源可利用量有很多种定义和解释,下面介绍几种:中规定水资源可利用量l2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在统筹考虑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的根底上,通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的措施在当地水资源中可资一次性利用的最大水量。雷志栋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经济合理,技术可行和生态环境允许的前提下。通过各种措施所能控制引用的不重复的一次性水量。胡振鹏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针对不同设计水平年,在一定

5、的来水频率下,考虑对水量、水质的需求,天然储水体和水利工程设施可以为人类生活、社会经济活动提供的水量。翁文斌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指在流域水循环过程中的水文条件不发生明显改变的前提下,从流域地表或地下允许开发的一次性水资源量。夏自强等认为,水资源可利用量是从可持续开展的原那么出发,在扣除维持生态环境用水和水资源总量中局部不能或难以控制的水资源量后,人类可以利用的最大水量。分析上述定义,理论上比拟清晰完善,但实际分析计算时很难操作。水资源可利用量确定要考虑的条件有生态与环境需水量、技术上论证可行、经济上分析可行。从这3个方面来分析,内涵和外延都很大,很难具体操作。同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影响因素

6、有经济社会开展水平、科学技术进步情况、水污染状况、生态与环境状况、天然来水状况、以及技术经济因素等。由于这些因素是动态的,随时间变化的,导致水资源可利用量也是动态的;同时这些因素如何影响水资源的可利用量,尤其是水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受认识水平限制,现阶段较难量化。三、水资源和水环境承载力承载力是一个起源于古希腊时代的古老概念,在生态学中一般被定义为“某一生境所能支持的某一物种的最大数量,它包含着极限思想,并有2个层次的含义:第一是所承受的力因为生境一旦破坏,再重新修复是不可能的。关于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成果较多,目前普遍接受的定义如下:水资源承载能力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和技术水平下,当

7、水管理和社会经济到达优化时,区域水生态系统自身所能承载的最大可持续人均综合效用水平或最大可持续开展水平。水环境承载力是指某一区域、某一时期、某种状态下的水环境条件对该区域经济开展和生活需求的支持阈值。从上述概念出发,水资源承载能力、水环境承载能力的承载体可以是人口总量,生物总量,也可以是经济总量。这个概念有4个层次的内涵。一是生态内涵,它表现为这些承载力具有极限含义,它所承载的综合效用具有生态上的极限,对其开发利用应以不超过这个极限为前提。二是技术内涵,这些承载力并非一个纯粹客观的概念,而是与人类作用有关,具有主观性的一面。它与特定的技术水平有关,随着不同时期总体技术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些承

8、载力具有跳跃性,表现为时间上的技术动态性。三是社会经济内涵,通过社会经济系统结构的优化,社会经济容量或规模会有所不同,从而提高水资源和水环境的承载力。四是时空内涵,表现为水资源承载的综合效用及其约束因素具有区域性;不同的时空尺度,相同水资源和环境条件的承载力是不同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技术细那么中提到了水资源承载力和水环境承载力这2个专业术语,但是关于这2个参数如何确定没有提出相应的方法,因此该参数确实定方法值得研究探讨。四、生活和生产需水的预测方法目前用于需水预测方法较多,如定额法、趋势法、弹性系数法、人均综合用水量法等。分析这些方法,各有特点。定额法需要确定每一行业不同水平年的用水定额、开展规

9、模、以及水的利用系数。要在需水预测之前先要预测这些参数,由于这些变量较多,其影响因素更多,这些参数的预测比需水的预测更复杂,从而导致预测结果误差较大。我国以前假设干个五年方案的需水预测成果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趋势法、弹性系数法需要较多的历史资料,受历史资料的可收集性限制,这些方法应用起来有一定难度。另外兴旺国家用水的经验说明:用水量与人口、开展规模之间的关系不是单一的递增或递减关系,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有所差异,不同开展阶段有所差异,不同产业结构有所差异。因此利用这些方法进行需水预测也有一定困难。人均综合用水量法主要应用于城市需水量的预测。由于城市的产业结构十分复杂,要想弄清楚每一个行业的用水定额

10、及其开展规模难度较大,因此为简化计算,采用人均综合用水量法来进行需水预测。但是这一方法也有其局限性,因为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开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因此到底用哪一种方法进行需水预测能够得出一个可以接受、误差较小的成果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索的问题。五、生态环境需水量生态环境需水是指为维持生态和环境功能和进行生态环境建设所需要的最小需水量。实际上,生态需水与环境需水两者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合的局部,生态需水主要侧重在生物维持其自身开展及保护生物多样性方面,环境需水那么主要表达在环境改善方面。杨爱民、郑红星、王浩、刘昌

11、明等认为“:生态需水应该包括环境需水,所以也称为生态环境需水。生态需水是指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在特定的时空范围内,其生态系统维持良好的稳定状态时所需要的水量(包括:地表水、地下水和土壤水)。鉴于现在对生态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前述界定中的“在一定的生态保护、恢复或建设目标下的“建设二字应该去掉。生态环境需水量是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根本理论和方法也较多,其中大多建立在多学科交叉研究的根底上,现阶段可操作方法主要是基于水文学根底的几个方法,如最枯10月法、Tennant法等。最枯10月法:我国在?制定地方水污染排放标准的技术原那么和方法?(GB3839-83)中规定:一般河流采用近

12、10a最枯月平均流量或90保证率最枯月平均流量作为设计水文条件。该方法原来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而现阶段把它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实际操作上该方法有其局限性,主要表现为局部季节性河流、现阶段断流河道的生态与环境需水量为零,其允许污染物排放量为零(设计水文条件为零)。Tennant法似:是以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的百分数作为生态环境需水量。Tennant提出,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低限,以年平均流量的30作为水生生物生长的满意流量。Montana以年平均流量的10作为最小生态需水量,最正确范围为年平均流量的60一100。该方法适合于大江大河等较大流域,而没有考虑河流流量的年内变化和年

13、际变化,因而有其局限性。此外还有日均流量法、Texas法、N6PRP法、Basiclfow法、月年保证率法、最小月年径流法、ABF法、FDCA法、40准那么等。这些方法计算方便,根本上是经验值,各有其实用性。因此,分析总结前人的成果,提出适应不同对象的水文、生态、环境等条件的生态环境需水量估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六、水资源短缺水资源短缺是一个貌似简单但又存在许多异议的概念。目前国际上通用的判别标准是以人均水资源量进行缺水程度划分。但是这个划分标准下面隐藏着许多问题。首先人口不是区域消耗水资源的唯一指标,尤其是现在随着现代化程度的提高,经济社会开展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而对人力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少

14、。其次生态需水与人口没有直接关系,用人口作为评价标准也不适宜。因此,对于水资源短缺的辨识采用单一的标准或指标是很难概括的。实际上,水资源短缺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具体对于一定区域来说,它所描述的是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区域可供水资源量和水质的时空分布不能满足现实标准下的区域人口、社会经济、生态与环境等系统对水资源需求时的状态。因此对缺水的界定应当拓展到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客体两个方面同时考察。在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方面,人类社会已经从最早的逐水而居,开展到现在的资源水利、可持续水利等理性思索,水资源系统的外延不断被拓展,内涵不断被丰富。同时人们对水资源开发利用的范围应由最初单一的地表水系统拓展到地下水、

15、大气水、海水、劣质水(包括污水、微咸水和咸水)等多个系统,水资源系统承载主体多元化特征日益突出。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是随着社会的开展而更替改变,在无人类活动干扰作用下,天然水资源系统在其循环过程中滋养了丰富多样的天然生态系统。自从人类社会行为作用于水资源系统伊始,水资源系统承载客体的纯自然属性便开始发生改变,水循环系统的社会驱动力持续加大,农业和工业经济系统的需水量和取水量不断上升,水资源系统承载的客体逐渐演绎成生态环境系统和社会经济系统。其社会经济功能得到充分表达。由于水资源系统承载客的多元化,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就存在着竞争与分配的问题从水资源系统承载的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来分析,不简单地将水资源

16、供需平衡的认为不缺水、不平衡的认为水。且不说水资源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关系目前尚未清楚,就是科学合理地确定一定社会经济系统需水量及其节水潜力也存在一定的难度,更有社会经济系统的产结构问题。因此,对于特定的区域和范围,如何科学合理地界定其水资源是否短缺值得研究和探讨。七、水资源合理配置配置是指配备、安排。资源配置是指生产性资产在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资源分配之所以成为问题,一方面是由于社会的资源供给有限,而人类欲望通常又无限,另方面是由于既定资源具有多种不同可供选择的用途。水资源合理配置是指在流域或特定的区域范围内遵循高效、公平和可持续性原那么,通过各种工程与非工程措施,考虑市场经济规律和资源配置

17、准那么,通过合理抑制需求、有效增加供水、积极保护生态环境等手段和措施对多种可利用的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进行的调配。通过以上概念界定可以看出,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有限性而导致的供需不平衡矛盾以及不同用途之间的分配矛盾,关注的重点是多种水源在区域间和各用水部门间的分配。实际上,水资源区别于其他自然资源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它的时程上分布的不均匀性,因此水资源合理配置不仅表达在空间上,同时也表达在时间上;不仅表达在某一水源上,同时也以现在多种水资源的联合配置上。因此,研究和探讨水资源合理配置的技术和方法,对于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科学高效地利用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八、水资源配置的一般原那么

18、前面已经叙及水资源配置问题提出的前提是水资源的相对短缺,即资源有限而需求持续增加导致的供需失衡。当水资源有限,不能满足所有用户的用水需求时就存在着分配水量的优先顺序问题。从水资源方面分析,它具有流动性、随机性、易污染型、利害两重性等不同于其他自然资源的特有属性。在用水户属性上分析,从平面位置上,它们分布在河流的上下游、左右岸甚至跨流域;从用水时间上,他们可以是现在的用水户,也可以是将来的用水户;从用水户的性质上,他们可以是人口、工业、农业、生态环境等;从用水的主体上,它们可以是自然人、社会法人、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如生态环境用水)等。这些属性决定了水资源分配方式较其他自然资源的分配方式更复杂。现阶段,水资源配置时一般原那么:时问上的优先顺序为现状用水户、潜在用水户(将来增加的需水量);在空间上的优先顺序为先上游、后下游,先本流域后外流域;用水产性质的优先顺序为生活用水、生产用水、生态环境用水。按照上述原那么分配水资源有其局限性,表现为:外流域现状用水户对本流域潜在用水户的用水影响,上游潜在用水户对下游现状用水户的用水影响,生态环境用水缺乏造成的生活和生产上有水无用的影响。根据国外的经验,研究水资源配置的优先原那么应与水资源的产权配置结合起来。因此,根据水资源产权配置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技术问题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