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

上传人:灯火****19 文档编号:25908229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4.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台中学2013级高二下期生物导学案 导学案编号:002班级:_ _ 组 姓名_ 教师评价_专题 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课程标准】具体内容标准:进行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活动建议: 用大肠杆菌为材料进行平面培养,分离菌落【学习目标】知识目标:1.举例说明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2.概述无菌操作技术包括的主要内容能力目标:掌握纯化大肠杆菌的基本操作【学习重难点】重点:说出有关培养基的基础知识 难点:微生物培养中的有关实验操作【自主探究案】一、整体感知 (一)培养基1.按照配置成的状态,培养基的种类包括 培养基和 培养基等。2.培养基的化学成分一般都含有 、 、 、 四类营养成分。3.在提供上述几种

2、主要营养物质的基础上,培养基还需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 、 _ 以及 等的要求。例如:培养乳酸杆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 ;培养霉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 ;培养细菌时需要将培养基的PH调至 ;培养厌氧微生物时需要提供_的条件。(二)无菌技术1.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 。避免杂菌污染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四个内容:对实验操作的 、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 。将用于微生物培养的器皿、接种用具和培养基等器具进行 。 为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实验操作应在_附近进行。 实验操作时应避免已经灭菌处理的材料用具与_相接触。 2.消毒和灭菌(1)消毒是指使用_仅杀死物体表面或_的部分微生物(不包括_和_)。

3、常用的消毒方法有 、 。此外,人们也常使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如用 、 等。此外,实验室里还用 进行消毒。(2)灭菌是指使用强烈的理化因素杀死物体_的微生物,包括芽孢和孢子。常用的灭菌方法有 、 、 ,二、实验操作: 1.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 倒平板,往往在灭菌前还需要_2.纯化大肠杆菌微生物接种的方法中最常用的是 和 。(1)平板划线法是指接种环在琼脂固体培养基表面_的操作,将聚集的菌种_到培养基的表面。(2)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指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_,然后将不同_的菌液分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在稀释度 的菌液时,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将被分散成_,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

4、_,它在生态学上属于什么单位?_.三、结果分析与评价1.如果接种大肠杆菌的培养基上生长的菌落颜色形状大小基本一致,说明接种符合要求。2.若培养基上出现了其他菌落,则说明接种过程中_未达到要求。3._(作为对照的培养基),在培养过程中出现了菌落,则说明培养基_不彻底,实验失败。四、菌种的保存1.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我们可以采用 法;利用固体斜面培养基培养后,保 存在4冰箱中,每36个月转种培养一次,缺点_。2.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 法;温度为_。【深入学习】探究一:消毒与灭菌1、无菌技术除了防止培养物被污染外,还具有的目的是什么?2、利用干热灭菌箱对玻璃器皿灭菌时物品不能摆得太挤,目

5、的是什么?3、在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称量操作中,动作要迅速,原因是什么?4、溶化操作中需要不断用玻璃棒搅拌的目的是什么?探究二:有关“倒平板”操作1.培养基灭菌后,需要冷却到500C左右,才能用来倒平板。你用什么方法来估计培养基的温度?2.为什么需要使锥形瓶的瓶口通过火焰?3.平板冷凝后,为什么要将平板倒置?4.在倒平板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将培养基溅在皿盖与皿底之间的部位,这个平板还能用来培养微生物吗?为什么?探究三:有关“平板划线法”操作1. 为什么在操作的第一步以及每次划线之前都要灼烧接种环?在划线操作结束时,仍然需要灼烧接种环吗?为什么?2.在灼烧接种环之后,为什么要等其冷却后再

6、进行划线?3.在作第二次以及其后的划线操作是为什么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探究四: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操作1、 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火焰附近进行,结合平板划线与系列稀释的无菌操作要求,想一想,涂布平板操作的第2步应如何进行无菌操作?2、培养12h和24h后的菌落大小?菌落分布位置?原因?3、在某培养基上出现了3种特征不同的菌落是什么原因?【迁移应用】1.下列措施中不属于消毒的是( )A.酒精擦拭双手 B.向水中通入少量Cl2 C.皮肤受伤处涂紫药水 D.灼烧接种环2.有关平板划线操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使用已灭菌的接种环、培养皿,操作过程中不再灭菌B.打开含菌种的试管需通过

7、火焰灭菌,取出菌种后需马上塞上棉塞C.把皿盖打开,将沾有菌种的接种环迅速伸入平板内,划三至五条平行线即可D.最后将平板倒置,放入培养箱中培养3.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燃烧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菌液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D. 接种环划线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4.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叙述错误的是( )A.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 B.将称好的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C.等培养基冷却至500C左右时进行倒平板 D.将平板冷却凝固5-10分钟后将平板倒过来放置5.细菌培养过程分别采用

8、了高压蒸汽、酒精、火焰灼烧等几种不同的处理,这些方法依次用于杀灭哪些部位的杂菌( )A. 接种环、手、培养基 B.高压锅、手、接种环 C.培养基、手、接种环 D.接种环、手、高压锅6.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首先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 B.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在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C.适宜条件下培养 D.结果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7.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需要进行菌种的保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对于频繁使用的菌种,可以采用临时保藏的方法 B.临时保藏的菌种一般接种到试管的斜面培养基上 C.临时保藏的菌种容易被污染或产生变异 D.对于需要长期保存的菌种

9、,可以采用低温-40C保藏的方法8.(1)在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除考虑营养条件外,还要考虑、和渗透压等条件。(2)在微生物培养操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进行 处理(消毒、灭菌),其中对培养皿进行灭菌常用的方法是;操作者的双手需要进行清洗。(3)若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大肠杆菌活菌的个数,要想使所得估计值更接近实际值,除应严格操作、多次重复外,还应保证待测样品稀释的。(4)通常,对获得的纯菌种还可以依据菌落的形状、大小等菌落特征对细菌进行初步的。(5)培养大肠杆菌时,在接种前需要检测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对于固体培养基应采用的检测方法是 。(6)若用大肠杆菌进行实验,使用过的培养基

10、及其培养物必须经过处理后才能丢弃,以防止培养物的扩散。9.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炭疽杆菌两端截平、呈竹节状排列,菌落呈卷发状。对炭疽病疑似患者,可根据噬菌体的宿主专一性,通过实验确诊。(1)细菌培养:采集疑似患者的样本,分离培养,获得可疑菌落。(2)细菌鉴定:实验流程如下图所示。对配制的液体培养基等需采取 方法灭菌;实验所用液体培养基的碳源为 (填“无机碳”或“有机碳”)。挑选可疑菌落制片后,用 观察,可看到呈竹节状排列的杆菌。接种可疑菌后,35培养24小时,液体培养基变浑浊,原因是 。对照组试管中应加入 ,与实验组同时培养6小时后,若实验组液体培养基的浑浊度比对照组 (

11、填“高”或“低”),则可明确疑似患者被炭疽杆菌感染;反之则排除。对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种炭疽杆菌疫苗,刺激机体产生相应抗体,与产生抗体相关的细胞除T细胞、B细胞外,还有 。专题 2课题1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导学案答案:【自主探究案】一、(一)1、液体 固体 2、水 碳源 氮源 无机盐 3、PH 特殊营养物质 氧气 维生素 酸性 中性或微碱性 无氧(二)1、防止外来杂菌的污染 空间 消毒 灭菌 酒精灯火焰 周围的物品 2.较为温和的物理或化学方法 内部 芽孢 孢子 煮沸消毒法 巴氏消毒法 酒精擦拭双手 氯气消毒水源 紫外线 内外所有 灼烧灭菌 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二、1、计算称量溶化

12、灭菌 调PH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 连续划线 逐步稀释分散 梯度稀释 稀释度 足够高 单个细胞 菌落 种群 三、 无菌操作 未接种的培养基 灭菌四、临时保藏 保存时间较短,容易发生污染和变异 甘油管藏 -20【合作探究案】一、1、防止感染实验操作者 。2、避免妨碍热空气流通。3、防止牛肉膏吸收空气中水分。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二、1、可以用手触摸盛有培养基的锥形瓶,感觉锥形瓶的温度下降到刚刚不烫手时,就可以进行倒平板了。2、通过灼烧灭菌,防止瓶口的微生物污染培养基。3、平板冷凝后,皿盖上会凝结水珠,凝固后的培养基表面的湿度也比较高,将平板倒置,既可以使培养基表面的水分更好地挥发,

13、又可以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4、不能。空气中杂菌会在这些粘附培养基上繁殖,并污染皿内培养基。三、1、消灭接种环上的微生物;消灭接种环上残留菌种防止细菌污染环境和操作者2、防止高温杀死菌种3、划线后,线条末端细菌的数目比线条起始处要少,每次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能使细菌的数目随着划线次数的增加而逐步减少,最终能得到由单个细菌繁殖而来的菌落。四、1、应从操作的各个细节保证“无菌”。例如,酒精灯与培养皿的距离要合适、吸管头不要接触任何其他物体、吸管要在酒精灯火焰周围;等等。2、大小不同;菌落分布位置相同。原因是时间越长,菌落中细菌繁殖越多,菌落体积越大;菌落的位置不动,但菌落中微生物个体数增多。3、有培养基灭菌不彻底或杂菌感染等。【巩固探究案】1-5 DDDAC DD8.(1)PH 温度(2)灭菌 干热灭菌 消毒(3)比例合适(4)鉴定(5)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6)灭菌9.(2)高压蒸汽 有机碳 显微镜 细菌大量繁殖 等量生理盐水 低 吞噬细胞、浆细胞6导学案002: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