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上传人:水****8 文档编号:25896056 上传时间:2021-08-0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33.2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最新 精品 Word 欢迎下载 可修改 教学反思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一、什么是教学反思?-摘自比较教育研究2021年第10期 指专业者在工作过程中能够建构或重新建构遇到的问题,并在问题背景下进一步探究问题,再找出解释或解决问题的方法。“关注”是问题建构或重新建构的一个关键因素,包括对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和对自己内心的关注。提出的两个概念:行动中反思(Reflection-in-Action)和行动后反思(Reflection-on-Action)对以后的研究者产生了重要影响。行动中反思就是个体有意识地或潜意识地不断地对与他以往经验不符合的、未曾预料的问题情境的重新建构。行动后反思是个体对已经发生

2、的行为的回顾性的思考,包括对行动中反思的结果与过程的反思。他更强调行动中反思,强调对个体独特教学情境的深入理解,认为行动中反思的结果实践性知识更为重要。教学反思是分析教学技能的一种技术,是对教学活动本身(尤其教学技能、教学方法)的深入思考,这种深思使得教师能够有意识地、谨慎地、经常地将研究结果(技术层面的)和教育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反思的目的是指导、控制教学实践。他们认为自己能够积极地影响教学实践。还认为新的信息(例如新的教学方法、技能等)只能来源于“权威”(即能够公开发表文章的人)而不能来源于自身的教学实践。反思是对各种有争议的“优秀教学观”进行深入思考并依此做出选择,是对教育观念、教育

3、背景的深入思考。此观点的特征:一是关注教育事件的背景、发展脉络;二是能够对特殊的事件、情境进行反思。教学反思是对教学经验的重新建构。反思是教师理解、评价教学实践的一种手段,是对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建构,并由此达到三个目的:(1)对各种教学活动的背景有新的理解;(2)对自身作为教师和教学活动的文化环境有新的理解;(3)对关于教学的一些想当然的假设有新的理解。研究者认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对于教什么和如何教的问题进行理性的和具有伦理性的选择,并对其选择负责任。 二、教学反思的过程如何?教师反思的过程是怎样的呢?有人以经验学习理论为基础,将教师反思分为以下四个环节:具体经验观察分析抽象的重新概括积极的验

4、证。在此过程中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从而也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1.具体经验阶段这一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情境。在此过程中,接触到新的信息是很重要的,他人的教学经验、自己的经验、各种理论原理,以及意想不到的经验等都会起作用。一旦教师意识到问题,就会感到一种不适,并试图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进入到反思环节。这里关键是使问题与教师个人密切相关。使人意识到自己的活动中的不足,这往往是对个人能力自信心的一种威胁,所以,让教师明确意识到自己教学中的问题往往并不容易。作为教师反思活动的促进者,在此时要创设轻松、信任、合作的气氛,帮助教师看到自己的问题所在。2.观察与分析阶段这时,教师开始

5、广泛收集并分析有关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自己活动的信息,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包括自己的思想、行为,也包括自己的信念、价值观、目的、态度和情感。获得观察数据的方式可以有多种,如自述与回忆、观察模拟、角色扮演,也可以借助于录音、录像、档案等。在获得一定的信息之后,教师要对它们进行分析,看驱动自己的教学活动的各种思想观点到底是什么,它与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是否一致,自己的行为与预期结果是否一致等,从而明确问题的根源所在。这个任务可以由教师单独完成,但合作的方式往往会更有效。经过这种分析,教师会对问题情境形成更为明确的认识。3.重新概括阶段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反思旧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

6、面临的问题。此时,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办法的产生,这种信息可以是来自研究领域,也可以来自实践领域。由于针对教学中的特定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是自我定向的,因而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知识传授。同样,这一过程可以单独进行,也可以通过合作的方式进行。4.积极的验证阶段这时要检验上阶段所形成的概括的行动和假设,它可能是实际尝试,也可能是角色扮演。在检验的过程中,教师会遇到新的具体经验,从而又进入具体经验第一阶段,开始新的循环。在以上四个环节中,反思最集中地体现在观察和分析阶段,但它只有和其他环节结合起来才会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实际的反思活

7、动中,以上四个环节往往前后交错,界限不甚分明。三、教学反思包括那些要素呢?教师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有人提出了教师进行教学反思应注意的三个要素:1.认知成分指教师如何加工信息和做出决策。在人的头脑中,大量的相互关联的有关事实、概念、概括和经验的信息被组织成一定的网络,成为图式,可以有效储存和快速提取,构成了个体理解世界的基础。有人对专家教师和新教师对课堂事件的解释做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专家教师在教学决策过程中体现出更深刻的、具有丰富联系的图式。这些图式使得他们能够准确判断哪些事件是值得关注的,并从记忆中提取出有关的信息,以便选择最恰当的反应策略,这是使得他们能够自动化地处理各种问题的基础。

8、2.批判成分指驱动思维过程的基础,包括经验、信念、社会政治取向以及教师的目标等,更强调价值观和道德成分,比如教育目标是否合理,教育策略和材料中所隐含的平等与权力问题等。它影响到教师对情境的理解,影响到关注的问题以及问题的解决方式。研究者发现,反思过程中,教师不再像以往只关注解决问题,而是更关注提出问题,他们对这些没有确定答案的、非线性的问题更感兴趣。3.教师的陈述有人提出,要反映教师自己的声音,它包括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教师在日常工作中写作、交谈的方式,他们用来解释和改进自己课堂教学的解释系统,这些就是教师的陈述的基本成分。它可能包含一些认知成分和批判成分,但重点是指教师对做出各种教学策略的情境

9、的解释,这种解释可以使教师更清醒地看到自己的教学决策过程。四、教学反思有哪些具体方法呢?教师应当怎样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呢?我们建议大家尝试以下四种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要求教师写下自己的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2.详细描述。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对此进行讨论分析。3.实际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4.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行动方案,教师以及研究者合作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于外部进

10、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说明:本 第23章 圆单元内容分析及教学建议 一、主要内容圆及其有关概念、圆的性质、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圆中的计算问题删除部分内容:弦切角、和圆有关的比例线段、两圆的公切线、正多边形和圆的有关问题,建议可以根据学生情况适当补充。二、教学目标1. 理解圆及弦、弧、圆心角、圆周角的概念,了解弧、弦、圆心角的关系。2探索并了解垂径定理。3探索圆的性质,了解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4探索并了解点与圆、直线与圆以及圆与圆的位置关系。5了解三角形的内心和外心及内切圆、外接圆、内接三角形、外切三角形的概念。6了解切线的概念,探索切

11、线与过切点的半径之间的关系.7了解切线长及切线长定理.8能判定一条直线是否为圆的切线。9会过圆上一点画圆的切线。10.会计算弧长及扇形的面积,会计算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三、教材特点与以往教材相比,强调直观感知和操作确认。与前面的空间与图形的内容相比说理的份量有所加重。今年中考对推理的要求估计有所提高!1圆中有关结论的得出,都不是通过严格的推理论证,而是通过学生观察,操作,实验、说理等方法得出。2加强了数学说理的内容和难度,如教材中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的得出、切线与过切点的半径等结论,都是通过说理得到。3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本章较多内容都是从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来引入相关教学内容,以培养学生

12、的应用意识。4教材中许多结论都留下了空白,意在为学生探索学习和教师教学留下一定的空间。5阅读材料内容丰富,既有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英文阅读材料,又有体现数学文化价值的数学史和数学背景知识的阅读材料,供学生选择。四、教学建议1.合理运用操作确认和数学说理2.加强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如运动变化的思想(直线与圆、圆与圆等)、化归的思想(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分类的思想(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数形结合(点与圆、直线与圆、圆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另外对于旋转对称、轴对称的应用应有新的认识。3.分节内容23.1 圆的认识在“圆的基本元素”中,教材中没有严格

13、定义“弦”、“弧”等概念,而是通过图形直观认识。教学中可适当引入反例,以便学生形成正确的概念。要让学生能从具体图形中识别出圆的这些基本元素。在“圆的对称性”的教学中,要突出“圆的对称性”是圆的一个本质属性,教材中利用圆是一个旋转对称图形的性质来研究圆的圆心角、弧、弦间的关系。(也可以利用它的轴对称性来研究)利用圆是轴对称图形来发现“垂径定理”,教材中只要求能发现结论,但对于较好的同学可以要求说明理由。在“圆周角”中,“圆周角”的概念教材中也没有给出严格的文字定义,而是通过具体的图形直观认识。教学中可举出更多的例子。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从特殊到一般。三种情况实际上就是圆心角的顶点(圆心)在圆周

14、角的“一边上”、“内部”、“外部”上.图中(2)、(3)两种情况的理由尽管要求学生自己完成,但教师要提供必要的指导,如提示学生“(2)、(3)两种情况能否利用(1)的结论?、为什么书上的图形要上加上虚线(即辅助线)”等,从而渗透“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另外,说理的部分对不同的学生应该有不同的要求。23.2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外接圆”等概念是放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中的,向学生讲明“确定”的含义:存在性、惟一性。对于惟一性:可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能否发现过三点有另外一个圆?在“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教学中,可以先回顾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类型再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类型。同样

15、联系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得出直线到圆心的距离与圆的半径的关系的不同,又可以有直线与圆相离、相切、相交三种情况。培养学生类比的思维方法。教材中没有明确其中的等价关系,而是通过教材中的“思考”要让学生体会“反过来”的情况。教学中可举一些简单的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如“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反之却不一定成立等。要让学生体会除了从图形上定义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之外,从数量关系上也可以反映直线与圆三种位置关系的特征。它们反映的是同一件事。对于“切线的判定方法”,只要求通过“做一做”的作图过程,引导学生从直观上总结得出结论。同时通过“做一做”也可以得出一种画切线的方法(不要求尺规作图) 。教材中P58

16、“试一试”是通过轴对称变换的方法来研究切线长的有关结论,可以利用书上的图形,通过说理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教材通过研究P60“试一试”的实际问题来引出内切圆的概念。对于“内切圆”的惟一性,可让学生动手画,看能否画出别的内切圆来,从而得出它的惟一性。对于内接圆和外接圆的饿作土建议可以一步到位,对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是一种锻炼。不必等到尺规作图教学时候才讲。圆和圆的五种位置关系要结合图形辨识,要求学生能根据具体的图形说出相应位置关系的名称.同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一样,圆和圆的位置关系也是通过公共点的数量来决定的。 在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学习基础上,学生已获得探究此类型

17、问题的方法,在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教学过程中,可更多的让学生独立去探索、发现。通过数量关系来判断两圆的位置关系是教学中的难点和重点,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23.3 圆中的计算问题教材由实际的铁轨问题引入,通过直观求解,暗示了这将作为下一步分析探索一般情况的方法,体现了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思考”中,又通过对各种特殊角度的圆心角所对的弧长的分析,逐步推出任意角度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长的计算公式,在此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推理能力.扇形面积的公式推导方式与弧长公式类似,教学中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圆柱和圆锥都是旋转体,它们的侧面都是曲面,而且都可以展开铺在平面上,这种特性使得他

18、们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如工厂的工人师傅要制造各种圆柱、圆锥的工件时,常常要根据工件的尺寸,通过计算,在材料板上画出图形,然后再裁下制作在圆锥的侧面积的教学中要强调它的应用性,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在“想一想”中,让学生复习圆柱的侧面积的知识,以和圆锥的侧面积进行比较和联系. 第23章 圆教学反思案例说明:教学设计略。作为教师,别人的教学反思也许能够对我们的提高有所启发!反思案例1 圆的认识数学教学要由“关注知识结果”转向“关注学生活动”,教师的作用要由“给出知识”转向“引起活动”。在教学中,我注意将活动教学贯穿始终,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例如,我创设了讨论车轮为什

19、么是圆的、“搬”图形(将积木上的图形“搬”到白纸或黑板上)、确定圆心等活动,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加深对这些图形的认识,增强对这些图形的直观体验。同时通过比一比、说一说等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主动与同伴合作、交流的意识。这些活动的创设促使了学生从整体上探索感知这些平面图形的基本形状,获得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感受图形之间的联系,发展了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还使他们在玩中学,让学生不再感到数学是枯燥无味的,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教学过程中,我精心设计好学生的数学操作活动,努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观察、体验、思考,进而探索平面图形的特征,尽管他们不能用

20、语言来表达它们的特征,却丰富了对平面图形的表象,发展了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案例2 圆形碎片圆心的确定数学是研究现实世界中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它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广泛的应用性。而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的阶段。要使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促进思维发展,就需要教师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一座桥梁。而学具操作正是学习数学的这样一座桥梁,在多种教学媒体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实践证明,在教学中适当运用学具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手脑并用,兴趣盎然,思维积极性异常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中,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

21、成数学概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渗透数学方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能力。案例3 扇形的弧长和面积任何新知识获得,都是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这个过程,本身蕴含着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从教学这个意义上来讲,就强调了动手操作的重要性。美国教育家杜威,也曾提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社会”,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引导学生从各种活动中进行学习,“自己动手”、“在做中学”。平日教学中,笔者也有同样的体会。如教学“扇形的面积”这一内容,课前让学生准备好所需要的学具。课堂上提出问题:布置学生剪拼,将圆等分成的四份、八份、十六份,分别拼在虚线图中小组合作拼摆。教师巡视指

22、导后进生。问“拼成图形的面积与剪拼前面积是什么关系?”引导学生往下观察,在此基础上学生合作探讨:1、怎样求扇形的面积?2、扇形的弧长与圆的周长是什么关系?3、如果圆的半径为r,怎样求扇形的弧长和面积?之后各组选代表向全体学生说明讨论结果,并相互补充。教师出示投影再让学生小结,同时总结扇形的求法。这样不仅沟通了新旧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掌握公式由来和计算方法,还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积极性。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案例4 垂直于弦的直径性质应用反思这一教学过程,我很庆幸自己当时没有因一时情急,将这么好的思路扼杀掉,我也深深感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

23、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而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观念就必须加强学生在教学这一师生双边活动中的主体参与,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动脑、动手、动嘴的机会,注重学生在认知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所以课堂上要给学生创设暴露思维过程的情境,使他们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自觉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案例5 圆和圆的位置关系正好上到圆和圆的位置关系这一节,我花了整整一周的时间制作了课件-两圆的位置关系通过老师的操作-直观感受-验证,同学们能迅速填好上述表格,进一步通过例题反

24、馈,自我感觉不错,一种操作-感悟-论证,集直观、运动、美和谐的统一,通过提问和电脑的演示激活相应的知识,感觉上的很好。但是,回去作得作业反馈上来看十分不理想。我冷静下来反思以下几点:(1)教学的设计应以学生为主体,应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建构体系,每一学生都应在学习过程中根据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习概念知识。于是,我让同学们自行设计两个圆研究两圆的位置关系,在学生动手、动脑、动口的操作过程中,感悟新知:他们自己总结出:三大种、五小种圆和圆的位置关系。(2)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师生互动的学习关系,生与生之间合作学习的情感交流。营造一种“协作学习的氛围。(3)在有些情况下,学生动手操作实物和模型

25、,比只用眼观察更容易接受概念。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4)在教学环节设置过程中,合理设置认知的冲突,激活学生的思维,因而学生信心倍增,跃跃欲试的氛围,才能真正激活课堂。案例6 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时有这么一道习题:如图,在ABC中,A68,点I是内心,求BIC的大小。本题主要是考察了三角形内心是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平分线交点这一性质。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我对本题做了改编。如图,在ABC中,点I是内心:(1)若ABC50,ACB70,求BIC的度数。利用三角形内心是角平分线的交点,学生能很快的算出IBC=25,ICB35,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得BIC120。完成练习1后,换

26、一个方式出题,紧接着给出练习2。(2)若A60,求BIC的度数。本题比起第1题,难度要高一些,需要学生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先利用A的度数计算出(ABCACB)的和为120度,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计算出BIC120。学生能在不多时间内计算出来。教师继续给出练习3。(3)若A70,求BIC的度数此时有不少的学生马上给出答案BIC140。究其原因是上一题当A60时BIC120,学生误以为BIC2A了。在另一些学生经过计算后提出了不同意见。生:因为A70,所以(ABCACB)的和为110度,然后利用三角形的内心的性质计算出IBCICB=55,从而BIC125并非120。那些“快速反应”的学生也及时的

27、领悟过来,原来BIC并不是等于2A继续换一个角度进行出题。让学生思考第4个问题。(4)当BIC100时,求A的度数。在经过2,3两题的计算后,学生对这种逆向的计算也能很快的给出答案,A20。通过一番特殊数值的计算,我给出了下面这个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索。(5)A和BIC之间是否存在着数量关系?如果有的话,请你给出,并说明理由。让学生结合前面计算的几个特殊情况进行自主探究,或者是小组合作探究。最终能发现BIC =900.5A。 通过上述这一组题目能让学生进一步理解三角形内心的性质,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能力,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猜想、探究能力。案例7 垂直于弦的直径”反思之一:对实际问题的意义的看法数学来

28、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在实际生活中,数、形随处可见,无处不在。我认为好的实际问题能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欲望,使学生感到数学课很熟悉,数学知识离我们很近.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我感觉到主要困难有两点,一是学生一见到实际问题就畏惧根本不去读题,二是学生对实际背景不熟悉.为此本节课,我设计了一个实际问题,它好在第一确实是具有非常实际的用途,第二,与本节课的内容具有直接关系。这个问题解决了,以后学生再见到类似的实际问题时,就不会感到陌生.如这样的问题:在直径为650mm的圆柱形油槽内装入一些油后,截面如图所示,若油面宽AB=600mm,求油的最大深度.根据几年的教学经验,

29、我感觉到每种教学模式都有其优劣.如果一味地按一种教学模式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并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对于教师来说,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式来上课效果会更好.本节课,由于学生的差异较大,所以我选择了小组合作这种教学模式,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消除畏惧说错的心理压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帮助学生树立学好这部分知识的信心和勇气。反思之二:探究的认识实际问题提出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研究解决水管水深的办法.在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已有知识的不足,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并能用多种方法构造弧AB的中点,把解决水管水

30、深的问题转化成构造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即垂径的构造.解决完具体问题后,引导学生反思,发现其中的基本图形,基本数学问题,进而探索出垂径定理.本节课我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教学,激发了学生探索和发现问题的欲望,垂径定理的提出和证明这一难点自然突破,在出示完例题后,我明显的感觉到举手发言的同学越来越多,我用眼睛的余光看了看有十几个同学,该班共有20几名学生,这让我感觉很欣慰.探究的目的非常重要,探究后对过程的反思也非常重要,探究需要比较充裕的时间,所以一定要选择有价值的问题。反思之三:我还需要更加关注学生在我的教学中,我把尊重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动态始终是放在第一位的,在这节课中,我注重学生间的合作交流

31、,如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求DE这条线段时,开始时有几名学生举手,我没有急着让举手的同学说怎样求的,而是让他们教本组的同学,直到每组的学生都会了为止.再如,给学生多次展示自己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胆量,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及逻辑推理能力,并给予适当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有成功感,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在知识发生发展与应用过程中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办法,使学生学会学习.小节时我注意了提炼,突出了这节课研究的重点. 在课后的小结中,不难看出,学生已经感悟出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数学应用的价值也就不言而喻了。我深知在我的教学中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如这节课,课的开始部分,由于经验的不足,急于修改课件,浪费了三、四分钟和学生交流的时间,课件的问题并不是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真问题,没有弄清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需要老师帮什么?又怕完不成教学任务,我便把解决这个实际问题的台阶端了出来.再如向学生提出问题时,有时目标还欠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学习和探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