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中地理复习--人口城市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5882754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3.4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2019届高中地理复习--人口城市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届高中地理复习--人口城市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届高中地理复习--人口城市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资源描述:

《2019届高中地理复习--人口城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中地理复习--人口城市(3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人口与城市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地理2 运用资料,描述人口分布、迁移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并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必修课程地理2人口的分布人口的迁移人口的容量 自然增长 人口的变化 机械增长出生-死亡增长模式时间差异 空间差异 原因影响 (人口迁移)环境容量人口问题年龄 性别 文化 一、人口的分布1、描述人口分布特点符合图形特征的一般描述,但要结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进行联系。 (2015年成都一诊)13(30分)阅读材料,

2、回答问题。材料一 湖南省地形、矿产(图8)和交通、人口密度(单位:人/km2)(图9)图。据材料一,描述湖南省人口分布特点。(6分)山区人口稀少(西部、南部和东部人口稀少)(2分),平原人口稠密(中部和北部人口稠密)(2分),长沙及附近地区人口最稠 密(2分)。 一、人口的分布1、描述人口分布特点符合图形特征的一般描述,但要结合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进行联系。2、分析人口分布因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河流等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交通、工农业基础、开发历史等 聚落 (2 0 1 1 成都二诊)湖南省人口密度由中部和北部向东部、南部和西部地区减小,呈明显的“U”型分布。湖南省中部和北部地处洞庭湖平原,(

3、地势或地形平坦); 河湖众多; 经济发达(工农业发达); 水陆交通便; 开发时间早;试分析中部、北部人口密度大的原因。(8 分) (2 0 1 2 江苏卷)读加拿大人口、矿产分布示意图。气候适宜(2分);交通便利(2分);开发较早(2分);农 业基础较好(2分);工业发达(2分)等;描述加拿大人口分布特点,并说出其主要影响因素。人口分布不均/地区差异大;纬度低的南部地区、铁路沿线地区,人口密度大;北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人/km);东南部五大湖沿岸和圣劳伦斯河谷地人口密度最大;(2分) 3.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A.甲城市 B.乙城市 C.丙城市 D.丁城

4、市 (12年四川卷)图2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回答35题。 (12年四川卷)(4)图10中M岛人口分布南稠北稀。试分析南部人口稠密的自然原因。(6分)原因:M岛位于北印度洋,南部由西南季风带来丰沛降水(2分),淡水资源丰富;南部地势较高,气候凉爽(2分),适宜人居;沿海平原,地形平坦(2分),利于农业发展。 二、人口的迁移 =自然增长率机械增长率 出生率 死亡率迁入率 迁出率= 人口数量变化 人口增长率 1、迁移的特点2、迁移的原因 (14年课标1)图3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读图3,完成1011题。 移民占总人口比例/移民人数/百万454035302520151050

5、 1614121086420 1910 1930 1950 1970 1990 2010年移民占总人口比例移民人数10图4所示的、四幅图中,符合该国人口增长特征的是 350300250200150100500 191019301950197019902010年人数/百万350300250200150100500 191019301950197019902010年人数/百万350300250200150100 500 191019301950197019902010年人数/百万350300250200150100500 191019301950197019902010年人数/百万11该国人口增长

6、数量最多的时段为A19101930年 B19301950年 C19501970年 D19701990年 (16年课标丙)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l4.77万人,这是近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46题。4.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 B.食品价格大增 C.环境质量下降 D.交通拥堵加重5.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 服务

7、设施齐全 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 适宜就业机会多 生态环境较好 A. B. C. D. (2017年课标2)37.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2分) 白令海峡(图7)宽3586千米,平均水深42米,最大水深52米,海峡两侧为山地。在第四纪冰期全盛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相连,印第安人祖先由此进入美洲。冰后期,温度上升,海平面升高,白令海峡形成,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间联系受到阻碍。即使在冬季白令海峡封冻时,人们仍难以徒步跨越。(1)分析目前在封冻时,人们难以徒步跨越白令海峡的自然原因。(8分)白昼短(或近极夜),极为寒冷,(受低压控制)多暴雪,(海峡狭管效应)风速快。(2)推测冰期全盛时印第安人

8、祖先从亚欧大陆进入美洲大陆的季节,并说明理由。(4分)夏季(暖季)。(当时亚欧大陆与美洲大陆)陆地相连,夏季(暖季)较温和,利于通过。 (2018年课标1)户籍人口是指依法在某地公安户籍管理机关登记了户口在人口,常住人口是指实际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图 1 示意近十年来我国某直辖市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的数量变化,据此完成 45 题。4.根据图示资料推测,近十年来该直辖市 A外来务工人口多于外出务工人口 B老年人口比例逐年下降 C劳动力需求数量增加 D人口自然增长率逐年增加5.该直辖市是 A北京市 B天津市 C上海市 D重庆市 三、人口的容量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

9、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2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必修课程地理2 (18年课标3)大别山区某国家级贫国县农民可分为跨村种田大户农民、种植自家承包地农民、本地务工务农兼业农民和常年外出务工农民等类型,该县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

10、在县城活力较弱,但在中心集镇活力较强,图 1 示意该县居民点的等级结构,据此完成 35 题。 县城中心城镇村主要公路次要公路3.与县城相比,中心集镇以当地优势资源为基础的加工企业活力较强的主要原因是 A基础设施较完善 B更接近消费市场 C资金供应较充裕 D更易招募劳动力4.面向某类型农民的需求,有专家建议在该县推进“村中心集镇双栖”居住模式,这种模式旨在方便该类型农民 A从事商业活动 B留守子女上学 C兼顾务工务农 D扩大种田规模5.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带领农民脱贫致富,该国家级贫困县可采取的有效措 施是推广大规模机械化种植 鼓励外出务工农民回乡创业引导传统农民多种经营 推进中心集镇房地产开

11、发A B C D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运用实例,分析城市的空间结构,解释其形成原因。联系城市地域结构的有关理论,说明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举例说明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地理2 结合实例,解释城镇和乡村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说明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结合实例,说明地域文化在城乡景观上的体现。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必修课程地理2城市空间结构城乡景观城市化 一、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功能区 内部空间结构分布组合土地利用方式 经济因素等地租 (16

12、年课标乙卷)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46题。A BD C4.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 B.服务等级 C.服务范围 D.服务人口5.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 B.空

13、间集聚 C.市场拓展 D.产品升级6.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 B.降低人口密度 C.促进城市竞争 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 (17年课标3)某条城市地铁线穿越大河,途经的主要客流集散地。图2示意该地铁线各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据此完成46题。4.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的高低主要取决于A站点的用地面积 B周边的人流量C站点的信息化水平 D周边的环境质量5. 根据所处区位和地铁站点综合服务等级,推测甲、乙、丙站点沿线区域为 中心商务区 B. 森林公园A. C. 大型住宅区 D. 产业园区6. 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形成最有可能A. 围绕一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B. 沿河流呈条带状延展 C.

14、 围绕多个核心向四周扩展 D. 沿交通线呈条带状延展 (18年课标2)澳门丰岛以低矮的丘陵为主,现在的部分土地是历年填海而成的。图 2 示意澳门丰岛山丘分布、街道格局及部分街道名称,据此完成 45 题。4.由于填海造地,海岸线向海推移距离最长的地方位于澳门半岛的 A.东北部 B西北部 C东南部 D西南部5.澳门老城区少见自行车,原因可能是老城区街道 A狭窄 B曲折 C坡大 D路面凹凸 二、城市化1、城市区位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 (13年四川卷)表1是我国不同时期的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与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统计表。据表回答11-12题。时期(年) 1985-1990 1990-2000 2000-2

15、011城市用地年均增长率(%) 6.49 5.72 6.22城市人口年均增长率(%) 3.77 4.28 3.79111985-2011年我国城市人口人均城市用地总体变化趋势为 A先增后减 B先减后增 C不断增加 D逐渐减少12据表1并结合相关知识可以判断1985年以来我国 A城市新增用地以商业用地为主 B乡村人口数量持续增长 C城市人口增长以自然增长为主 D农业用地面积有所减少 二、城市化1、城市区位2、城市化过程和特点3、城市化的影响城市化 硬化地面平整土地破坏植被 环境 自然环境人文环境 (12年课标卷)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量仍连续增

16、长。据此完成13题。 1. 近年来,我国粮食总产量连续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A. 扩大了粮食播种面积 B. 加大了农业科技投入 C. 改进了农田水利设施 D. 完善了粮食流通体系2. 改革开放以来,下列粮食主要产区在全国商品粮食生产中的地位下降最为显著的是 A. 太湖平原 B. 洞庭湖平原 C. 汉江平原 D. 成都平原3. 河南省和黑龙江省都是我国产粮大省。两省相比,黑龙江省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A. 耕地面积广 B. 生产规模大 C. 机械化水平高 D. 人口较少 (14年课标2)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图1)据此完成12题。 1农民建“握手楼”的

17、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C增加自住房面积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A居住人口减少 B城市房价昂贵 C人居环境恶化 D城区不断扩大 (15年课标2)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全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以花卉、菜基为主。据此完成13题。1该地基塘转就以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B大气降水增多 C近地面风速增大 D气温变率增大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A提高土壤质量

18、B节省劳动力 C促进生态循环 D提高经济收入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15年课标2)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图1示意雨水花园结构。据此完成13题。1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 C吸附雨水污染物 D保持土壤水分2. 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 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 B. 种植土层和砂层 C. 砂层和砾石层 D. 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 3. 雨水花园的核心功能是 A. 提供园林观赏景观 B. 保护生物多样性 C. 控制雨洪和利用雨水 D. 调节局地小气候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