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退役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上传人:L****s 文档编号:25876224 上传时间:2021-08-0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谈谈退役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谈谈退役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谈谈退役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资源描述:

《谈谈退役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谈谈退役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谈谈退役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谈谈退役电子产品的环境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摘要:电子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造成全球退役电子产品的产生量大、增长快,大量的退役电子产品得不到充分循环利用,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及全球环境的严重破坏。为此,各国政府在如何有效防治退役电子产品污染方面都加大防治力度,更有国家用法律制度对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来进行强制性的政策规定。 关键词:退役电子产品;危害;防治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在平时的生活中,那些被我们随手扔进垃圾桶的电池、被当废品卖掉的旧家用电器,甚至一个小小的用坏了的电源开关一旦处理不当,都会对我们的生存环境造成污染。退役电子产品

2、中普遍含有对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如电视机荧光屏中的汞;空调器和电冰箱中的制冷剂CFCS 和发泡剂HCFCS;电脑显示器中的铅、汞、六价铬;印刷线路板中的溴化阻燃剂;机箱和磁盘驱动器中的铬、汞;阴极射线管中的铅;开关及位置传感器中的汞和砷等。假设随意丢弃或进行不合理的回收利用,其中的有害成分将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和人体健康构成严重的危害。 一、目前国内对退役电子产品的处理方法及危害由于电子产品的退役时间和地点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电子产品的退役不是在短时间内产生的,是经过消费者长时间的使用和消耗后才产生的,回收过程相当缓慢。 据调查,现在退役电子产品主要流向两个渠道:一是沿街的废物收购者

3、,即旧货回收市场;一是流向小型拆解作坊。小贩多数是把还有“生命的产品改装或翻新之后再出售,而对于废旧电器那么把玻璃、塑料等拆来卖了,其余的当垃圾随意丢弃。而小型拆解作坊一般规模较小,多为家庭式的,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多是最原始的人工,把拆下的电机等价值高的零件集中出售,其余的废品能回收的那么按废品出售。而对于退役电子产品中的一些有毒害物质,如电冰箱制冷剂等那么是随意倾倒。最后对于回收利润不大的局部那么主要采用两种方式简单处理: 1.直接燃烧:因退役电子产品中含有大量的有机物、多氯联苯、卤化物阻燃剂等,在燃烧的高温下将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如多环芳烃、杂环芳烃、二恶英及呋喃等致癌物质;电子产品中

4、的铅、锡等低沸点金属也会在燃烧的高温下气化,会产生有害气体造成大气污染。 2.直接填埋:因为退役电子产品中的有害成分生物降解很慢,而且假设填埋场地发生意外,其中的各种金属成分会渗入土壤和地下水,且在土壤或地下水中累积,再进入河流和湖泊,对生态环境造成直接污染,最终通过水和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类生存。 二、国外防治退役电子产品污染先进经验兴旺国家在处理退役电子产品方面采取了很多措施: 1.欧盟:欧盟要求其境内的电器制造商对各类退役电子产品有回收的义务,并且严格限制电子产品生产过程中使用限定的有毒原材料。而出口电子产品到欧盟的生产企业,必须支付给专业的回收公司相当于产品价格35%的回收、处理费用

5、。 2.日本:日本在退役电子产品处理方面采用“从商品到商品的模式,即生产企业必须承当回收、利用退役电子产品的义务,销售商有回收退役电子产品并将其送交到生产企业再利用的义务,消费者有处理和再利用退役电子产品的局部义务。日本政府规定生产企业回收再利用退役电子产品有法定的比例:空调达60%以上,电视机达55%,电冰箱、洗衣机达50%等。 3.澳大利亚:从2000 年开始,澳大利亚政府开始大力推进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工作。如:将回收后的废旧 统一集中熔化后制成铺路的材料;将经过加工处理的电子产品的机壳等塑料局部重新加工制成建筑材料;将 电池中的镍和汞等金属提炼出来进行再利用等。 三、防治退役电子产

6、品污染的方案、措施 我国在退役电子产品的再利用、再制造、再循环方面远远落后于兴旺国家,如果任由这些地下工厂和家庭作坊长期开展下去,必将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开展产生巨大的影响,所以要尽快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来标准我国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从行业标准、执行标准、责任明确等方面引导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产业化。 t 1.制定法律标准。政府应尽快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明确退役电子产品的循环再利用模式,标准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再利用配套体系,用法律约束来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全面保护,并逐步取缔和标准对退役电子产品进行低本钱拆解、回收的地下工厂和家庭作坊,提高回收再利用率,防止退役电子产品与生活垃圾一起填埋,

7、尤其是电池、 等小型电子产品。 2.电子产品制造商负责制。把退役电子产品交回给电子产品制造商,由其来负责无污染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是退役电子产品回收的最正确途径。一是制造商可以在从生产到回收的过程中努力改善产品设计,减少有毒物质;二是制造商了解自己产品的结构及所用材质,能到达回收再利用的利益最大化,可以做到从根源上遏制退役电子产品污染。 要形成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的联合机制,逐步完善重点管理的退役电子产品的种类,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国外在退役电子产品管理方面的经验和回收再利用方面的先进技术,实现生产企业、消费者及环保部门三结合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体系。 在政策形成初期,政府有关部门应给

8、予具有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能力的企业优惠政策,刺激电子产品制造企业主动承当起其所生产产品的回收工作,实现生产商负责制,使生产企业成为回收退役电子产品的主力,同时时建立、标准民间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渠道,做到有序回收。 3.由第三方设立的正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机构处理。近年来,各地方政府和生产企业都逐渐意识到退役电子产品的危害,着手建立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处理系统,建立正规的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集散地。这些回收机构的设立,有助于实现退役电子产品的集中回收和专业处理,在电子产品制造商为所生产的产品承当全部回收责任及相关法规政策切实实施之前,利用第三方设立的正规的退役电子产品回收处理机构进行此项处理工作,

9、是个不错的过渡阶段。 4.设立专门的回收点。在超市、效劳中心、社区等地方设立专门的退役电子产品的回收点,同时加大退役电子产品危害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废旧 、电池等易混入生活垃圾的小型电子产品,呼吁全民参与、全民重视,实现从消费源头上杜绝退役电子产品的无序回收状态。 5.防止不法商人非法倾销。全世界数量惊人的退役电子产品中,有80%出口亚洲,这其中又有90%进入中国。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主要的电子产品的垃圾场,面临成为全球高科技垃圾站的风险。但这些极少数是通过合法途径进入的,多是非法倾销。这主要是由三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经济差距,二是管理差距,三是利益驱动。所以我们要全面审视我国退役电子产品管理现

10、状,有针对性的采取措施,杜绝境外退役电子产品流入。 从上面三个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完善我国在退役电子产品进口、流向、销售、加工处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及实施细那么。首先应立法标准退役电子产品的处理,禁止不当处理及随便丢弃;加大法律执行力,各“把关部门站好自己的岗,同时加强我国海关的查防能力,严禁带有退役电子产品的集装箱进入我国,并干预和控制国内外退役电子产品的流向;其次是要制定较高的环境管理标准的门槛,严格监管环境污染隐患;第三是严惩国外向我国“倾倒退役电子产品的不法企业,特别是对那些充当境外不法商人运输工具的国人,要进行法律和道德的双重审判。绝不能使我国变成“世界垃圾处理场。 6.应用环保材料。因

11、为电子产品最终总要被淘汰,所以在产品设计时,生产企业应尽量采用易于回收的、环保的材料,并减少甚至不使用有害物质,并在产品结构上尽量简略化,从而有利于回收时的拆卸处理。 7.全民参与。要想根治退役电子产品泛滥所造成的严重后果,要从教育消费者、引导企业及地方官员真正认识到退役电子产品对环境的危害做起,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和开展观,消除这一大“毒瘤,从而使退役电子产品变废为宝。 参考文献: 【1】吴峰.电子废弃物的环境管理与处理处置技术初探.国外现状综述J.中国环保产业,2001,:34-35. 【2】李长荣,唐建军,洪新.废弃家电的环境危害及其黑色金属的再生资源化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3,25:109-110. 【3】刘育,夏北成.废电池的环境污染与防治对策J.环境科学动态,2003,:12-14.转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