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4

上传人:靓*** 文档编号:25802086 上传时间:2021-08-0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2.3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4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4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4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4(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积累“干瘪、疲惫、簇新、迷惘、绯红、喷薄”等词语。2、了解舒婷的涛在委婉曲折中表达心声的特点。3、感情诵读并背诵全诗。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解诗中的艺术形象,领会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培养学生解读诗歌的能力。2、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3、把握诗歌的情感历程,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献身祖国的精神。教学难点探究诗中抒情主人公“我”的具体内涵,准确把握诗歌中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历程。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爱国是个古老的主题, 也是个永恒的主题。 在中国历史上涌现出了以屈原为代表的众

2、多的爱国诗人。屈原曾长叹“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杜甫曾疾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陆游僵卧孤村之时,“尚思为国戍轮台”;辛弃疾曾想“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他们在诗中抒发的爱国之情总是和忧虑国家的命 运相联系的。经历了 “文革”浩劫之苦的女诗人舒婷,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这首诗 中,以其沉重的历史积淀,抒发了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的拳拳深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舒婷的祖国啊,我亲爱祖国,去体会诗中强烈的爱国之情和历史责任感。(板书文题、作者)二、舒婷及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写作背景一位作家选择什么样的题材,表现什么思想,抒发什么感情,这一切均由他的人生观和生活经历

3、决定的,又与他所处的时代密切相关。因此,我们在鉴赏诗歌时,首先要明晓作者的生平、思想,了解当时的创作背景。这就是“知人论世”,也是我们鉴赏诗歌的第一步,“知人论世”有助于了解诗歌传达的感情。“知人论世”有助于理解诗歌表现的意境。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对作家特别是著名作家的生平、经历、思想等方面注意积累,下面就让我们来了解下舒婷:(大屏幕)1、舒婷,原名龚佩瑜,祖籍福建泉州。当代女诗人,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家之一。致橡树是朦胧诗潮的代表作之一,初中未毕业即“插队落户”(可以问学生知道什么是插队?当时毛主席发出号召: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

4、2年返城。回城后当过多种临时工:水泥工、挡车工、浆纱工、焊锡工。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其时诗已在知青中流传,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双桅船、会唱歌的莺尾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散文集心 烟。所谓“朦胧诗”,其实是指成长于“文革”时期,备受生活冷落与嘲弄的青年诗人创作 的诗歌,在当时的文坛上曾引起激烈的争论。这些诗歌往往采用虚写手法,变具体为抽象, 追求的是诗的内在旋律, 运用象征和隐喻的写法, 使人读起来有一种朦胧的美感。代表人物:北岛、舒婷、顾城。他们的一些诗句我们是耳熟能详,比如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 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顾城的:黑夜给了

5、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2、写作背景: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发表于 1979年7月,即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新 时期的第一个春天.诗人把心中压抑的激情化作了对祖国新兴的讴歌。三、诵读,整体感知诗意1、学生默读,疏解字词,初步感知诗意。2、课前我要求各学习小组成员研读全诗的。现在请小组成员推荐一个代表,诵读第一 节。并说说这样读的原因。3、播放录音,把学生带入诗的氛围,初步感受诗歌表达的感情。为什么和我们朗诵的不同,因为别人带有感情。他把握住了诗歌的情感,要准确把握诗 歌的情感,就必须了解诗歌的意象。意象是熔铸了诗人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诗歌创作是通过创造独特的意象来体现诗人的思想情感的。把握意象

6、,了解意象的含义,是理解诗歌内容的一把金钥匙。如“水车”这个物象,前面加了一个“老”又加上“破旧”这就融入了作者 的主观情感,所以“破旧的老水车”就是一个意象。4、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看每一节诗人选择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什么 象征含义?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应该如何朗诵。同学讨论交流。师生共议,小组代表发言。(一)第一节破旧的老水车,熏黑的矿灯,干瘪的稻穗,失修的路基,淤滩上的驳船一一五个意象表现了什么?师提示:“老水车”“矿灯”会分别出现在哪里?它们可能会象征什么?点拨:出现在农村与厂矿。“破旧”的修饰加重了 “老水车”的破料不堪状况,但它“数 百年”来没有停止“疲惫”地工作。

7、由此,他象征祖国贫穷落后的农业。“矿灯” 一代表工业,但“熏黑”的矿灯仍用来照明,“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 “蜗行”像蜗牛那样缓慢,象征中国工业发展的艰难沉重。“干瘪的稻穗” “失修的路基”的修饰,则表明了收获的空洞、贫困的程度,“驳船”本是装载货物的大船,“淤滩上的驳船”这里象征了灾难深重、停滞不前的祖国,“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说明祖国灾难深重,前行艰难。作者借助这些意象描绘了祖国贫穷落后的 面貌。所以“祖国啊”这呼喊是痛苦的呼喊,这些意象也就表现了祖国长期处于什么状态?明确:贫困、落后状态(板书)师: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明确:痛苦悲哀的感情(板书)那么,怎样才能读出这种

8、难以名状的悲哀心情,才能读这种伤心欲碎的感情?师明确:(屏幕显示)(1)语速:缓慢;语调:低沉。(2)重读对象:修饰语、中心词。方法:声音重,语速慢。(3)注意节拍、停顿。(4)态度要放开,感情要投入。(二)第二节同学们一起来读一下这一节。同学们请思考:这一节的感情与第一小节是否完全相同 呢?如果不同,又是怎样的呢?而下文呢?你是如何看出希望来的呢?还是解读诗歌的意象:“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为什么“飞天袖间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的花朵”能够看出来希望呢?(屏幕展示)1、“飞天袖间的花朵”指的是什么?2、“痛苦的希望”具体含义是什么?明确1: “飞天”是宗教传说中的能在天空飞舞的神,

9、象征了美好、吉祥、希望,在民 间备受尊崇,寄托着淳朴百姓对生活的祈愿。“飞天袖间的花朵”是美丽的,代表了人民的希望。然而“千百年来未落到地面”却表明希望并没有实现。明确2:祖国人民数百年来都有美好的希望,但现实并没有像人们希望的那样(许多理 想都破灭了),所以是“痛苦的希望”。问:尽管是“痛苦的希望”,但人们是否放弃了这个希望?从哪里看出来的?明确:没有。祖祖辈辈。让我们共同回顾一下我国的历史,许多农民起义,许多社会变革都失败了,这些都是“痛苦的希望”这种希望并未因屡次破灭并未因祖国的贫困而丧失。因此,“一祖国啊! ”这声呼喊是为祖国有了希望而不能实现希望的痛苦而呼喊。总结:本节仍表达忧国的感

10、情,虽然痛苦,但有希望,所以节奏感比第一节要强,语调 稍高,但仍要舒缓。(三)第三节生自由读第三节,思考两个问题:(屏幕展示)1、联系本诗写作时间,这节诗的意象反映了祖国什么时期、什么样的形象?2、为什么说“刚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3、“簇新的理想”指的是什么?明确:1979年“文革”后祖国正处于历史转折时期,焕然一新的形象。解放后,我们国家曾走过弯路, 政治上以阶级斗争为纲, 思想上处于盲目个人崇拜状态,“毛主席万岁万万岁” “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毛主席说庆,一句顶一万句,“我们15年就能赶超英美”这些都是“神话”。“四人帮”覆灭后,古老的中国从迷梦中苏醒了,从苦人中开始奋起,所以说“

11、刚从神话的蛛风里挣脱”十一届全会以后,国家的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实行了改革开放,正在逐步实现世世代代梦寐以求的希望,这一切以前从未有过,所以叫“簇新的理想”。师:请发挥想象来描绘这幅画面,把第三节的意象串联成一段话。明确:“从神话的蛛网里挣脱”出来的祖国“挂着带泪的笑涡” ,犹如“雪被下古莲的胚芽”历经磨难,吐发新绿,新生的祖国已经站到“雪白的起跑线”上就要奋斗拼搏了,地平 线上,“绯红的黎明”正在喷薄,照亮了东方,这些意象本身就是那么新鲜,那么富有朝气, 那么微妙地传达着喜悦的出现。这就是祖国,“簇新”的祖国,“喷薄”而出的祖国! 一切都刚刚开始,一切都充满希望!本节写祖国的新生

12、、希望。问:相对前两节,诗人的感情发生了什么变化?明确:由悲哀愁苦变得欣喜、激动。要把欣喜、激励的感情读出来。因此,这里的“一一祖国啊! ”这是为祖国的觉醒振兴而发出的欣喜的呼喊!音调:高昂;节奏:急促。(四)第四节师生共同读第四节,思考:(屏幕展示)1、本节强调了 “我”与祖国的什么关系?2、“我”指代了什么?明确:1、强调了 “我”与祖国血肉相连,不可分割的关系。3、“我”既指诗人,也指整个古老的中华民族。(可以从“我是你的十亿分之一”和“是 你九百六十万平方的总和”看出来。)师:“迷惘”“深思、沸腾”几种状态的“我”写出了我的成长历程, 我既然成长起来的, 那么我就要为祖国的富饶、荣光、

13、自由而奋斗,甚至献出生命,强烈的民族责任感、使命感 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使诗的思想升华感情达到了高潮,本节内容写祖国对我的养育、 我对祖国的献身。师问:本节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明确:深情、热烈。读时,语调要高昂。学生熟读,背诵全诗。(五)请同学梳理整首诗的思路明确:诗人先回顾了祖国贫困、 落后的历史,接写祖祖辈辈痛苦的追求,接着写转折时 期新生希望的祖国,最后写到祖国对我的养育,以及我愿以血肉之躯献身祖国的爱国热情。(屏幕展示)第一节:贫困、落后的祖国。第二节:痛苦、追求的祖国。第三节:新生、希望的祖国。第四节:养育、献身的祖国。总结:本诗感情真挚,全诗的感情由悲哀、低沉向欣喜、高昂,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真正的好诗应该是心底的歌,舒婷以儿女的身份向祖国母亲倾诉情怀,抒发对 祖国的拳拳深情。全体有感情地自由朗读本诗,生推荐一人朗读。四、小结祖国是我们每个人魂牵梦萦的地方,热爱祖国不仅要为祖国骄傲和自豪,还要和祖国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最后,我想以艾青的两句诗做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五、作业课下阅读舒婷的致橡树,体会其中的意象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