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5746367 上传时间:2021-07-31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1.68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4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4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4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资源描述:

《4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4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力构件(7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第 四 章 轴 心 受 力 构 件本章主要介绍:轴心受拉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和构造要求;轴心受压构件的承载力计算和构造要求。本 章 提 要 n 当轴向力作用线与构件截面形心轴线相重合时,该构件即为轴心受力构件。n 承受轴心拉力的构件称为轴心受拉构件n 承受轴心压力的构件称为轴心受压构件n为了计算方便,一般在设计以恒荷载为主的多层房屋的内柱以及桁架的受压、受拉腹杆等时,可按轴心受力构件设计计算。 引 入 : 轴心受力构件 (a) 轴心受拉; (b) 轴心受压; 工 程 实 例压压压拉拉多层房屋的内柱 第 一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受 力 特 点 1. 受 拉 构 件 的 配 筋 形 式

2、纵筋纵筋 b h箍筋 Ncr NcrNc Nc第 一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受 力 特 点 2. 试 验 研 究箍筋N N Nt Nt结 论 :三个工作阶段:开裂前:线弹性;开裂后:开裂至钢筋屈服,裂缝不断发展;破坏阶段:钢筋屈服后,Nt基本不增加首根裂缝出现后还会继续出现裂缝,但裂缝增至一定数量后便不在增加注意:极限承载力取决于钢筋的用量和强度第 一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受 力 特 点 2. 试 验 研 究 llNN N cAs sl lsc c cscsccscsc ssccssccA AEEAEAEEA AEAEAAN 0 )()( )( 第 一 节 、 轴

3、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受 力 特 点2. 试 验 研 究,换算截面面积模之比,钢筋弹模与混凝土弹式中: csEcsE AAA EE 0 开 裂 前开 始 加 载 l lNN,混凝土的割线模量 )( CSE csEcEE AAN 第 一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受 力 特 点2. 试 验 研 究开 裂 前随 着 荷 载 增 加 荷 载 继 续 增 加 , 混 凝 土 应 力 达 到 抗 拉 强 度 ,混 凝 土 即 将 开 裂 , 此 时 变 形 模 量 为 弹 模 的 一 半 ccsE AAN )2( N c= ftAs s Ass(As fy)N tktkscsssctk f

4、fAAAAf 开 裂 后 构 件 上 最 薄 弱 截 面 的 混 凝 土 应 力 达 到 抗拉 强 度 , 裂 缝 开 裂 , 裂 缝 截 面 处 , 混 凝 土退 出 工 作 , 不 承 担 拉 力 , 所 有 外 力 由 钢 筋承 受 , 开 裂 瞬 间 , 截 面 处 钢 筋 应 力 发 生 突变 :第 一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受 力 特 点2. 试 验 研 究注 意 : 构 件 开 裂 , 并 不 意 味 着 丧 失 承 载 力 , 荷载 可 继 续 增 加 , 新 裂 缝 也 将 产 生 sykAfN 破 坏 阶 段当 轴 向 的 拉 力 使 裂 缝 截 面 处 的

5、钢筋 达 到 抗 拉 强 度 时 , 构 件 进 入 破坏 阶 段 第 一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受 力 特 点2. 试 验 研 究 As fyk N n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承 载 力 可 由 公 式 410得 , 而 在 结构 构 件 设 计 时 , 必 须 按 照 第 二 章 的 设 计 原 则 ,n 受 拉 构 件 : NfyAsn 式 中 : N轴 向 拉 力 设 计 值 ; n fy钢 筋 抗 拉 强 度 设 计 值 ; n As纵 向 受 拉 钢 筋 截 面 面 积 。第 二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承 载 力 计 算1. 计 算 公 式 RSd

6、 0 n轴心受拉构件中,与纵向受力钢筋垂直放置的箍筋主要是固定纵向受力钢筋的位置第 二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承 载 力 计 算2. 构 造 要 求纵 向 受 力 钢 筋 的 配 置n箍筋直径一般为46mm,间距一般不大于200mm(对屋架的腹杆不宜超过150mm)。 n 1) 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钢筋不得采用绑扎搭接接头。受力钢筋接头应按规定错开。n 2) 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4%和(90ft/fy)%中的较大值(全部纵向受拉钢筋)n 3) 纵向受力钢筋应沿截面周边均匀布置,并宜优先选用直径较小的钢筋。第 二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承 载 力 计 算

7、2. 构 造 要 求箍 筋 的 配 置 n【例4.1】某钢筋混凝土屋架下弦,其截面尺寸为bh=140mm14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为H RB335级,承受轴向拉力设计值为N=200kN,试求纵向钢筋截面面积As。n【解】由式(4-11)得As=N/fy=666.67mm2 n配置416(As=806mm2)n=As/bh100%=4.11%0.4% n也大于90ft/fy=0.43% 第 二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承 载 力 计 算3. 例 题 n【例4.1】某钢筋混凝土屋架下弦,其截面尺寸为bh=200mm25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钢筋为H RB335级

8、,其端节间承受恒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心拉力Ngk=185kN,活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心拉力为Nqk=70kN,结构的重要性系数为1.1,试按承载力计算所需纵向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并选择钢筋。 n【解】(1)根据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轴心拉力设计值 Nn可变荷载控制组合:n永久荷载控制组合:n故轴心拉力设计值为350kNn (2)按公式4-11求受拉钢筋的面积As kNNNN qkQgkG 352)704.11852.1(1.1)(0 kNNNN qkCQgkG 2.350)707.04.118535.1(1.1)(0 23 117330010352 mmfNA ys n【解】(3)满足构造要求的配筋

9、n故应取1173mm2,选择纵向受力钢筋,查附表23,选得:4 20(As=1257mm2)n箍筋选择H PB235级钢筋,6200 2ytmin 2min mm215250200%30043.190%ff90 200250200%4.0%4.0 AA mmAAss及 62004 20 第 三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裂 缝 宽 度 验 算1. 概 念 解 析n 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钢筋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在正常使用阶段是带裂缝工作的,故裂缝等级为3级。裂 缝 等 级 的 判 定裂 缝 验 算 满 足 条 件 limmax 第 三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裂 缝 宽

10、 度 验 算2. 裂 缝 宽 度 计 算最 大 裂 缝 宽 度 )08.09.1(7.2 max teeqssq dcE 准永久组合计算构件的纵向受拉钢筋的应力sqANsq 混凝土的保护层厚度,取2065纵向受拉钢筋的等效直径10.10.12.02.0 65.01.1;承受重复荷载取,取,取 tetetkf裂缝间纵向受拉钢筋应变的不均匀系数按有效受拉钢筋的截面面积计算的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As/A,小于0.01,取0.01 n【例4-2】第 二 节 、 轴 心 受 拉 构 件 的 承 载 力 计 算3. 例 题 作 业 : P4-9 第 四 章 轴 心 受 力 构 件第 四 节 轴 心 受

11、压 构 件 概 述 受压构件(柱)往往在结构中具有重要作用,一旦产生破坏,往往导致整个结构的损坏,甚至倒塌。(a)轴心受压 (b)单向偏心受压 (c)双向偏心受压第 四 节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概 述 ss d cordcor 在实际结构中,理想的轴心受压构件几乎是不存在的。通常由于施工制造的误差、荷载作用位置的偏差、混凝土的不均匀性等原因,往往存在一定的初始偏心距。但有些构件,如以恒载为主的等跨多层房屋的内柱、桁架中的受压腹杆等,主要承受轴向压力,可近似按轴心受压构件计算。普 通 钢 箍 柱:箍筋的作用?纵筋的作用?螺 旋 钢 箍 柱:箍筋的形状为圆形,且间距较密,其作用? 碎 而 不

12、散 约 束 的 混 凝 土 碎块 撒 开 、 坠 落 n纵筋的作用:提高受压承载力,减小截面尺寸;防止因初始偏心或者其它因素引起的附加弯矩在构件中产生的拉力;减小砼的徐变;提高柱的延性。n 箍筋的作用:与纵筋形成骨架,防止纵筋压屈;箍筋对内部混凝土的约束可以改善构件的延性性能。n螺旋形箍筋:可以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和延性。受 压 构 件 中 钢 筋 的 作 用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分 类初始偏心产生附加弯矩在截面尺寸、配筋、强度相同的条件下,长 柱的承载力低于短柱,(采用降低系数来考虑)受压构件lo/i 28 lo/b 8lo/i 28短柱 长柱 加大初始偏心,最终构件是在M,N共同作用下破坏

13、。附加弯矩引起挠度轴 心 受 压 长 柱 的 破 坏 形 式 轴 心 受 压 短 柱 的 破 坏 形 式 :在N作用下压坏 三 、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的 受 力 分 析 1. 短 柱 b h AsANN 混凝土压碎钢筋凸出oN l混凝土压碎钢筋屈服第 一 阶 段 : 加 载 至 钢 筋 屈 服第 二 阶 段 : 钢 筋 屈 服 至 混 凝 土 压 碎 NccAs ss ss=Essy s,hfy0=0.002o cfc c平 衡 方 程 sscc AAN 变 形 协 调 方 程 sc 三 、 轴 心 受 压 短 柱 的 受 力 分 析 1. 短 柱 三 、 轴 心 受 压 短 柱 的 受

14、 力 分 析 1. 短 柱 Nc cAs fy sycku AfAfN 当 0=0.002时 , 混 凝 土 压 碎 , 柱 达 到 最 大 承 载 力 syccu AfAfN 对 于 高 强 度 钢 筋 若 s=0=0.002,则 2/400200000002.0002.0 mmNE ss 轴心受压短柱中,当钢筋的强度超过400N/mm2时,其强度得不到充分发挥 变 形 协 调 方 程 sc 平 衡 方 程 三 、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的 受 力 分 析 2. 长 柱长 柱 的 承 载 力 短 柱 的承 载 力 ( 相 同 材 料 、截 面 和 配 筋 )原 因 : 长 柱 受 轴 力

15、和弯 矩 ( 二 次 弯 矩 ) 的共 同 作 用 三 、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的 受 力 分 析 2. 长 柱短长cucuNN和长细比直接相关il /0 AIi /计算长度,取值参考规范6.2.20 三 、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的 受 力 分 析 2. 长 柱 blbl blbl bl /012.087.05035/ /021.0177.1348/ 18/ 00 000 时,时,时,试验研究表明: 混 凝 土 结 构 设 计 规 范 中 , 为 安 全 计 , 取 值 小 于 上 述结 果 , 详 见 教 材 表 4-1 )( syc AfAfN 稳定系数:查表4-1应 用 : 设

16、计 、 截 面 复 核 0.9 ( )c y sN f A f A 三 、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的 受 力 分 析 3. 正 截 面 受 压 承 载 力 计 算 公 式 n截 面 形 式:n以方形为主,根据需要可采用矩形、圆形或正多边形n截面最小变长不宜小于250mm,构件长细比为15左右,不宜大于30三 、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的 受 力 分 析 4. 构 造 要 求 n纵 向 钢 筋:n不宜使用高强度钢筋,且不得使用冷拉钢筋作受压筋n纵向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2mm,宜选直径较大的钢筋,减少弯曲n受压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为0.6%,并不宜超过5%n纵向钢筋沿截面周边均匀布置,钢筋之间的筋间

17、距不应小于50mm,钢筋中距不应大于300mm,保护层厚度不小于30mmn钢筋直径小于32mm,可采用非焊接接头,但位置设在受力较小处,搭接长度不应小于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的0.7倍,且不应小于200mm三 、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的 受 力 分 析 4. 构 造 要 求 n箍 筋:n采用封闭式箍筋,以保证钢筋骨架的整体刚度,并保证构件在破坏阶段箍筋对混凝土和纵向钢筋的侧向约束作用n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横截面短边尺寸,且不大于400mm,同时不大于15倍的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n采用热轧钢筋,直径不小于6mm,且不应小于0.25倍的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三 、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的 受 力 分

18、析 4. 构 造 要 求 n箍 筋:n柱每边的纵向受力钢筋不多于3根,可采用单个箍筋,否则设置复合箍筋n配筋率超过3%,箍筋直径不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大于200mm,箍筋末端做成135度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箍筋可焊成封闭环式n在受压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受力钢筋的最小直径,且不应大于200mm,当受压钢筋直径大于25mm,尚应在搭接接头两个端面外100mm范围内各设置两个箍筋三 、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的 受 力 分 析 4. 构 造 要 求 n设计方法 (1)截面设计 已知:轴心压力设计值N,材料强度等级 、 构件计算

19、长度 ,截面面积bxh 求:纵向受压钢筋面积 (2)截面复核 已知:纵向受压钢筋面积 ,材料强度等级 、 构件计算长度 ,截面面积bxh 求:柱承载力cf yf0l sA )(9.0 sycu AfAfNN sA0l cfyf 已 知 、 、 , 求 、 。 计 算 步 骤 : ( 1) 根 据 设 计 经 验 , 初 步 确 定 ( 或 先假 定 和 , 估 算 ) 。 ( 2) 在 表 4-1中 , 由 长 细 比 查 。 ( 3) 由 公 式 ( 4-17) 计 算 。 ( 4) 满 足 构 造 要 求 例 题 4-3N cf yf A sA AA sA 设 计 截 面 已 知 、 、

20、、 , 求 。 计 算 步 骤 : ( 1) 验 算 配 筋 率 , 满 足 构 造 要 求 。 ( 1) 在 表 4-1中 , 由 或 查 。 ( 2) 由 公 式 ( 7 2) 计 算 。uNcfyfA sA 0lr 0lb uN 设 计 复 核 n【例】某现浇底层柱,柱高5m,截面尺寸为bh=300mm300mm,柱内配有4根直径16的H RB400级纵筋,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箍筋为H RB335级钢筋,试求该柱的受压承载力。n【解】(1)验算配筋率:n=As/bh100%=0.89%0.6%,且5%n (2)求:l0/b=5000/300=16.7, 查表=0.849n (3)根据

21、公式417,求得:第 三 节 、 轴 心 受 压 构 件 的 承 载 力 计 算3. 例 题 kNAfAfN syc 1576)(9.0 五 、 配 有 螺 旋 筋 柱 的 受 力 分 析 1. 配 筋 形 式 s s dcor dcor 1、 受 力 分 析 螺 旋 箍 筋 或 焊 接 圆 环 箍 筋 能 约 束 混 凝 土 在轴 向 压 力 作 用 下 所 产 生 的 侧 向 变 形 , 对 混 凝 土 产生 间 接 的 被 动 侧 向 压 力 , 从 而 提 高 混 凝 土 的 抗 压强 度 和 变 形 能 力 。 箍 筋 则 产 生 环 向 拉 力 。 当 箍 筋 外 部 的 混 凝土

22、 被 压 坏 并 剥 落 后 , 箍 筋 以 内 即 核 心 部 分 的 混 凝土 仍 能 继 续 承 受 荷 载 , 当 箍 筋 达 到 抗 拉 屈 服 强 度而 失 去 约 束 砼 侧 向 变 形 的 能 力 时 , 核 心 砼 才 会 被压 碎 而 导 致 整 个 构 件 破 坏 。 五 、 配 有 螺 旋 筋 柱 的 受 力 分 析 1 受 力 分 析 及 破 坏 特 征 2、 破 坏 特 征 当 承 受 轴 向 压 力 时 , 螺旋 箍 筋 阻 止 砼 的 横 向 变 形 , 使砼 处 于 三 向 受 力 状 态 , 轴 向 力增 大 到 一 定 数 值 , 砼 保 护 层 开始 剥

23、 落 , 随 着 轴 向 力 增 大 , 螺旋 箍 筋 应 力 也 增 大 , 最 后 达 到屈 服 强 度 , 失 去 核 心 砼 的 约 束作 用 , 使 砼 压 碎 而 破 坏 。 螺旋箍筋柱轴心受压构件破坏情况五 、 配 有 螺 旋 筋 柱 的 受 力 分 析 1 受 力 分 析 及 破 坏 特 征 五 、 配 有 螺 旋 筋 柱 的 受 力 分 析 2. 试 验 研 究 Nc 素混凝土柱普通钢筋混凝土柱螺旋箍筋钢筋混凝土柱荷载不大时螺旋箍柱和普通 箍柱的性能几乎相同保护层剥落使柱的承载力降低螺旋箍筋的约束使柱的承载力提高间距NcNc 五 、 配 有 螺 旋 筋 柱 的 受 力 分 析

24、3. 承 载 力 计 算 dcorrfyAss1f yAss1约 束 混 凝 土 的 抗 压 强 度 1c c rf f 当 箍 筋 屈 服 时 r达 最 大 值 corssycorcorssycorssyr AAfsd dAfsdAf 24422 0211 核心区混凝土的截面积间接钢筋的换算面积12 y ss r corf A sd而 此 时 , 约 束 混 凝 土 所 受 的压 力 等 于 螺 旋 箍 筋 的 拉 力 五 、 配 有 螺 旋 筋 柱 的 受 力 分 析3. 承 载 力 计 算 10 cor ssss d AA s dcorrfyAss1f yAss11 0 ( ) 2cu

25、c cor y s c r cor y sc cor y s y ssN f A f A f A f Af A f A f A 24dorsor dA 故:根据力的平衡条件,得到:00.9( 2 )u c cor y s y ssN f A f A f A 令2=/2,同时考虑可靠度的调整系数0.9后,故:间接钢筋对混凝土约束的折减系数,=C80取0.85,中间内插法 一 、 凡 属 下 列 条 件 时 , 按 式 417计 算 构 件 的 承 载 力 : l0/d12时 , 此 时 因 长 细 比 较 大 , 可 能 导 致 纵 向 弯 曲 引 起螺 旋 箍 筋 不 起 作 用 ; 按 式

26、424计 算 的 承 载 力 小 于 按 式 417计 算 的 受 压 承 载 力时 , ; 当 间 接 钢 筋 的 换 算 截 面 面 积 Ass0, 小 于 纵 筋 全 部 截 面 面 积 的25%, 认 为 间 接 箍 筋 太 少 , 套 箍 作 用 不 明 显 ; 螺 旋 筋 不 能 提 高 强 度 过 多 , 否 则 会 导 致 混 凝 土 保 护 层 剥 落 ,即 注 意 : 螺 旋 箍 筋 柱 不 如 普 遍 箍 筋 柱 经 济 , 一 般 不 宜 采 用 。 五 、 配 有 螺 旋 筋 柱 的 受 力 分 析3. 承 载 力 计 算 1.5 1.35 ( )c s sN N f

27、 A f A 螺普N N螺普 1、 螺 旋 箍 筋 柱 的 纵 向 钢 筋 应 沿 圆 周 均 匀 分 布 , 不 宜 少于 8根 , 不 应 少 于 6根 , 其 截 面 积 应 不 小 于 箍 筋 圈 内 核 心截 面 积 的 0.5%。 常 用 的 配 筋 率 在 0.8% 1.2%之 间 。 2、 构 件 核 心 截 面 积 应 不 小 于 构 件 整 个 截 面 面 积 的 2/3。 3、 螺 旋 箍 筋 的 直 径 不 应 小 于 纵 向 钢 筋 直 径 的 1/4, 且不 小 于 8mm, 一 般 采 用 ( 812) mm。 为 了 保 证 螺 旋 箍筋 的 作 用 , 螺 旋

28、 箍 筋 的 间 距 S应 满 足 : S应 不 大 于 核 心 直 径 dcor的 1/5, 即 S0.2dcor; S应 不 大 于 80mm, 且 不 应 小 于 40mm, 以 便 施 工 。五 、 配 有 螺 旋 筋 柱 的 受 力 分 析4. 构 造 要 求 已 知 N、 fy、 fc、 A, 求 As、 AssO 。 计 算 步 骤 : ( 1) 计 算 构 件 核 心 截 面 面 积 Acor 。 ( 2) 计 算 间 接 箍 筋 换 算 面 积 Ass0 。 ( 3) 计 算 受 压 钢 筋 面 积 As 。 ( 4) 验 算 公 式 使 用 条 件 , 且 满 足 构 造

29、要 求 ( 5) 绘 制 配 筋 断 面 图 例 题 4-4设 计 截 面 以下为附加内容不需要的朋友下载后可以编辑删除,谢谢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中 央 农 业 广 播 电 视 学 校 刘 天 金20130507 陕西 农业部部长韩长赋: 这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创新性工作,要大抓特抓、坚持不懈。 让更多的农民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目标) 生产更多更好更安全的农产品供给社会(方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三、如何加快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 村 劳 动 力 持 续 转 移 ,“ 人 走 村 空 ” 问 题 愈 演 愈

30、烈 2012年 我 国 农 民 工 数 量 达 到 2.6亿 , 每 年 新 增900-1000万 。四 川 抽 样 调 查 : 26% 举 家 外 出 农 户20% 留 守 农 户转 移 比 例 平 均 60%, 高 的 70-8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 村 青 壮 年 劳 动 力 大 量 外 出 , “ 老 人 农业 ” “ 妇 女 农 业 ” “ 小 学 农 业 ” 问 题 日 益 凸显陕 西 抽 样 调 查 :72% “ 80后 ” “ 90后 ” 青 壮 年 劳 动 力 ( 农 民 工 )55岁 务 农 农 民 平 均 年 龄63% 妇 女83% 初

31、中 及 以 下 文 化 程 度 四 川 抽 样 调 查 : 务 农 农 民 50岁 以 上 54%, 60岁 以 上30%, 70岁 以 上 13%; 妇 女 60%; 初 中 及 以 下 90%。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深刻背景 农 村 新 生 劳 动 力 离 农 意 愿 强 烈 , 农 业 后继 乏 人 问 题 步 步 紧 逼新 生 代 农 民 工76% 不 愿 再 回 乡 务 农85% 从 未 种 过 地( 国 家 统 计 局 2010年 10省 调 查 : 90%的 新 生 代 农民 工 没 有 从 事 过 一 天 的 农 业 生 产 活 动 )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

32、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 “ 谁 来 种 地 ” “ 地 如 何 种 ” ? 党 的 十 八 大 : 坚 持 和 完 善 农 村 基 本 经 营 制 度 , 构 建 集 约 化 、专 业 化 、 组 织 化 、 社 会 化 相 结 合 的 新 型 农 业 经 营 体 系 。 国 务 院 常 务 会 议 : 要 采 取 有 效 措 施 , 使 一 部 分 年 轻 人 愿 意在 农 村 留 下 来 搞 农 业 , 培 养 和 稳 定 现 代 农 业 生 产 队 伍 。 中 央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 中 央 农 村 工 作 会 议 : 要 稳 定 完 善 强 农惠 农 富 农 政 策 , 充

33、分 保 护 和 调 动 农 民 生 产 经 营 积 极 性 ,使 务 农 种 粮 有 效 益 、 不 吃 亏 、 得 实 惠 。 2013年 中 央 一 号 文 件 : 农 村 劳 动 力 大 量 流 动 , 农 户 兼 业 化 、村 庄 空 心 化 、 人 口 老 龄 化 趋 势 明 显 , 农 民 利 益 诉 求 多 元 ,加 强 和 创 新 农 村 社 会 管 理 势 在 必 行 。 十 二 届 全 国 人 大 一 次 会 议 (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 要 采 取有 效 措 施 , 稳 定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队 伍 , 积 极 培 育 新 型 农 民 。 聚 焦 “ 谁

34、来 种 地 ” “ 地 如 何 种 ”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二)紧迫课题 “ 谁 来 种 地 ” “ 地 如 何 种 ” 是 一 个 问 题 的两 个 方 面 农 村 劳 动 力 结 构 性 不 足 : “ 不 是没 人 种 地 , 而 是 这 地 由 什 么 人 来 种 ” 创 新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方 式 : “ 不 是种 不 过 来 , 而 是 怎 么 种 得 更 好 ”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三)历史使命 回 答 好 “ 谁 来 种 地 ” “ 地 如 何 种 ” 的 问题 , 历 史 性 地 落 在 了 培 育 新 型 职 业 农 民上 。 2012年

35、 中 央 一 号 文 件 聚 焦 农 业 科技 , 着 力 解 决 农 业 生 产 力 发 展 问 题 ,明确提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2013年 中 央一 号 文 件 突 出 农 业 经 营 体 制 机 制 创 新 , 着力 完 善 与 现 代 农 业 发 展 相 适 应 的 农 业 生 产关 系 ,进一步强调加强农业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 创 新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方 式( 现 代 ) 家 庭 经 营 +合 作 组 织 +社 会 化 服 务 =新 型 农 业 经 营 体 系新 型 职 业 农 民 新 型 生 产 经 营 主 体 新 型 农 业 经 营 体 系 现 代 农 业 新 型 职

36、 业 农 民 是 伴 随 农 村 生 产 力 发展 和 生 产 关 系 完 善 产 生 的 新 型 生 产 经 营主 体 , 是 构 建 新 型 农 业 经 营 体 系 的 基 本细 胞 , 是 发 展 现 代 农 业 的 基 本 支 撑 , 是推 动 城 乡 发 展 一 体 化 的 基 本 力 量 。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 失 时 机 地 大 力 培 育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 一 是 有 利 于 促 进 农 民 从 身 份 向 职 业的 转 变 , 在 推 动 城 乡 发 展 一 体 化 中 加 快剥 离 “ 农 民 ” 的 身 份 属 性 , 使 培 育

37、 起 来的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逐 步 走 上 具 有 相 应 社 会保 障 和 社 会 地 位 的 职 业 化 路 子 , 解 决 有人 愿 意 在 农 村 留 下 来 搞 农 业 的 问 题 ;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 失 时 机 地 大 力 培 育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 二 是 有 利 于 促 进 农 民 从 传 统 农 业 生产 向 现 代 农 业 生 产 经 营 的 转 变 , 在 加 大强 农 惠 农 富 农 政 策 力 度 中 加 快 发 展 现 代农 业 , 使 培 育 起 来 的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逐 步走 上 专 业 化 、 规

38、模 化 、 集 约 化 、 标 准 化生 产 经 营 的 现 代 化 路 子 , 解 决 务 农 种 粮有 效 益 、 不 吃 亏 、 得 实 惠 的 问 题 ; 一、为什么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四)重大意义 不 失 时 机 地 大 力 培 育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 三 是 有 利 于 促 进 农 民 从 传 统 小 农 生产 向 社 会 化 大 生 产 的 转 变 , 在 坚 持 和 完善 农 村 基 本 经 营 制 度 中 加 快 培 育 新 型 生产 经 营 主 体 , 使 培 育 起 来 的 新 型 职 业 农民 逐 步 走 上 “ 家 庭 经 营 +合 作 组 织 +社 会化

39、 服 务 ” 新 型 农 业 经 营 体 系 的 组 织 化 路子 , 解 决 保 供 增 收 长 效 机 制 的 问 题 。 培 育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的 过 程 , 就 是 激活 农 民 自 身 活 力 和 增 强 农 业 农 村 发 展 活力 的 过 程 , 就 是 培 养 高 素 质 现 代 农 业 和新 农 村 建 设 者 的 过 程 , 就 是 培 育 “ 三 农 ”事 业 发 展 未 来 的 过 程 。 农 业 部 部 长 韩 长 赋 应 对 农 业 后 继 乏 人 问 题 的 挑 战 ,必 须 在 稳 定 提 高 农 业 比 较 效 益 的 基 础 上 ,大 力 培 育

40、种 养 大 户 、 家 庭 农 场 、 专 业 合作 社 等 各 类 新 型 农 业 经 营 主 体 , 让 更 多的 农 民 成 为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 世 界 性 课 题比 如 在 英 国 , 农 场 主 平 均 年 龄 达 到 59岁 。 欧 盟 一 直 关 注 农 民 老 龄 化 和 培 养青 年 农 民 问 题 , 在 CAP新 一 轮 改 革 议 案 中提 出 , 将 2%的 直 接 支 付 专 门 用 于 支 持 40岁 以 下 的 青 年 农 民 从 事 农 业 。 世 界 性 课 题法 国 经 验 统 筹 农 村 劳 动 力 转 留 加 强 农 业 后 继 者 培 养

41、 重 视 农 业 劳 动 力 教 育 培 训 切实把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放在三农工作突出位置予以推动落实。农 村 劳 动 力 向 城 镇和 二 三 产 业 转 移 , 是伴随现代化进程的必然趋势。目 前 我 国 农 业 劳 动 力 供 求 结 构 已 进 入总量过剩与结构性、区域性短缺并存新 阶 段 ,关 键 农 时 缺 人 手 、 现 代 农 业 缺 人 才 、 新 农 村建 设 缺 人 力 问 题 日 显 普 遍 , “ 谁 来 种地 ” “ 地 如 何 种 ” 事 关 13亿 人 的 饭 碗 。 各 级 农 业 部 门 要 把 培 育 新 型 职 业 农民 作 为 一 项重要职责和基本任务,

42、积 极争 取 当 地 政 府 和 有 关 部 门 的 重 视 支 持 ,将 其 放 在 三 农 工 作 的 突 出 位 置 ,坚持“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需求导向、综合配套”的原则,采 取 更 加 有 力 的 措 施加 以 推 动 落 实 , 培 养 和 稳 定 现 代 农 业 生产 经 营 者 队 伍 , 壮 大 新 型 生 产 经 营 主 体 。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一)基本表述 传 统 农 业 向 现 代 农 业 转 型 , 必然 要 求 传 统 农 民 向 新 型 职 业 农 民 转变 。 从 我 国 农 村 基 本 经 营 制 度 和 农业 生 产 经 营 现 状 及 发 展 趋 势 看 ,新型职业农民是指以农业为职业、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的现代农业从业者。 二、什么是新型职业农民(二)主要类型 生 产 经 营 型 : 专 业 大 户 、 家 庭 农 场 主 专 业 技 能 型 : 农 业 工 人 、 农 业 雇 员 等 社 会 服 务 型 : 农 村 信 息 员 、 农 产 品 经 纪人 、 跨 区 作 业 农 机 手 、 统 防 统 治 植 保 员 、村 级 动 物 防 疫 员 等 农 业 社 会 化 服 务 人 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