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手法及其作用

上传人:san****019 文档编号:25659888 上传时间:2021-07-29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258.8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写作手法及其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写作手法及其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写作手法及其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写作手法及其作用(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写作手法属于艺术表现手法(即:艺术手法和表现手法,也含表达手法(技巧)。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也属于写作手法。常见的有:夸张、对比、比喻、拟人;悬念、照应、联想、想象;欲扬先抑(欲抑先扬)、点面结合、动静结合、叙议结合、情景交融、衬托(正衬、反衬)对比、伏笔照应、托物言志、白描、铺垫悬念、正面侧面相结合、比喻象征、借古讽今、卒章显志、承上启下、开门见山;烘托渲染、动静相衬、虚实相生、实写与虚写、托物寓意、咏物抒情等。 常见的写作手法作用 夸 张 :突出事物的本质,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 (1):力拔山兮气盖世。 垓下歌项羽 (2):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2、杜甫 (3):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蜀道难李白 (4):他种的瓜很甜,几十里外就闻到瓜香了。 对比:突出、强调。比喻: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拟人:赋予物体人的情感、动作、神态,形象生动地. 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照应:使文章更严密,突出中心。表达了.的情感,表现.的主题。 设制悬念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与思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文章情节曲折。欲扬先抑(欲抑先扬):深化文章的主题,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文章所渲染的感情色彩更加强烈。 对象是人:突出表现了.(性格特点),渲染了.的情感,表现.的主题。对象是情感或者物:突出表现了的特点,渲染了.的情感,表

3、现的主题。如阿长与中,开篇通过对阿长的饶舌多事、切切察察等描写,与下文阿长为我买山海经来进行对比,表达了作者对阿长的同情和怀念、感激之情。 动 静 结 合 : a化 动 为 静 。 形 象 生 动 地 写 出 .的 特 点 ; +表 达 作者 .的 情 感 , 表 现 .的 主 题 。 李 白 的 望 庐 山 瀑 布 “ 遥 看 瀑 布 挂 前 川 ” 将 流 动 的 水 当 作 静 止 的 布 。 b化 静 为 动 。 拟 人 , 把 静 止 的 事 物 写 活 了 , 形 象 生 动 地写 出 的 特 点 ; +表 达 作 者 .的 情 感 , 表 现 .的 主题 。 社 戏 淡 黑 的

4、起 伏 的 连 山 , 仿 佛 是 踊 跃 的 铁 的 兽脊 似 的 , 都 远 远 地 向 船 尾 跑 去 了 c动 静 结 合 。 形 象 生 动 地 写 出 .的 特 点 +表 达 作 者 .的 情 感 , 表 现 .的 主 题 。 动 静 相 衬 : A以 动 衬 静 ( 反 衬 手 法 的 一 种 ) 。 渲 染 动 态 , 反 衬 出 .的 寂 静 。 “ 蝉 噪 林 欲 静 鸟 鸣 山 更 幽 ” B以 静 衬 动 ( 反 衬 手 法 的 一 种 ) 。 : “ 一 声 已 动 物 皆 静 ,四 座 无 言 星 欲 稀 。 ” 夹叙夹议:议论一般有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的作用。情景交

5、融:指指文艺作品中环境的描写、气氛的渲染跟人物思想感情的抒发结合得很紧密。情景交融包括寓情于景和借景抒情。答题思路:情景交融,蕴含作者.的情感,表达了文章的主题。衬托为了突出主要事物,用类似的事物或反面的、有差别的事物作陪衬,这种“烘云托月”的修辞手法叫衬托。运用衬托手法,能突出主体,或渲染主体,使之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的感受。 衬 托 可 分 为 正 衬 与 反 衬 。 正 衬 : 用 类 似 的 事 物 衬 托 所 描 绘 的 事 物 , 如 用 高的 衬 托 更 高 的 , 用 好 的 衬 托 更 好的 。 桃 花 潭 水 深 千 尺 , 不 及 汪 伦 送 我 情 。 赠 汪 伦 李

6、白 (以 桃 花 潭 的 水 深 衬 托 出 跟 汪 伦 的 友 情 更 深 。 ) 如 爱 莲 说 用 菊 花 来 正 面 衬 托 莲 的 高 贵 。 反 衬 : 用 相 反 或 相 异 的 事 物 衬 托 所 描 绘 的 事 物 , 如用 矮 的 衬 托 高 的 , 用 坏 的 衬 托 好的 。 海 鸥 在 大 海 上 飞 窜 , 轰 隆 隆 的 雷 声 把 海 鸭 吓坏 了 , 企 鹅 胆 怯 地 把 肥 胖 的 身 躯 躲 藏 在 悬 崖 底下 .只 有 那 高 傲 的 海 燕 , 勇 敢 地 、 自 由 自 在地 在 没 起 白 沫 的 大 海 上 飞 翔 。 海 燕 高 尔 基 (

7、以 海 鸭 及 企 鹅 的 懦 弱 反 衬 出 海 燕 的 勇 敢 ) 注 : 衬 托 与 对 比 有 相 似 之 处 , 一 般 情 况 下 , 若 有运 用 对 比 手 法 , 可 答 出 衬 托 ( 反 衬 ) 。 如 爱 莲 说 用 牡 丹 来 反 衬 莲 ( 牡 丹 和 莲 也有 对 比 ) 。 伏 笔 是 文 学 创 作 中 叙 事 的 一 种 手 法 , 指 作 者 对 将 要在 作 品 中 出 现 的 人 物 或 事 件 , 预 作 提 示 或 暗 示 , 以 求 前后 呼 应 。 这 种 手 法 有 助 于 全 文 达 到 结 构 严 谨 、 情 节 发 展合 理 的 效 果

8、 。 在 戏 剧 创 作 中 有 称 伏 线 。 “ 伏 笔 ” 是 写 作 中 常 用 的 一 种 表 现 手 法 。 它 可 以 理解 为 前 段 文 章 为 后 段 文 章 埋 伏 线 索 , 也 可 以 理 解 为 上 文对 下 文 的 暗 示 。 它 的 好 处 是 交 待 含 蓄 , 使 文 章 结 构 严 密 、紧 凑 , 读 者 读 到 下 文 内 容 时 , 不 至 于 产 生 突 兀 怀 疑 之 感 。 使 用 伏 笔 应 注 意 : ( 1) 有 伏 必 应 , 如 果 你 在 开 头 提 到 了 枪 , 那 么 在 第 二或 第 三 段 就 要 提 到 开 枪 , 不

9、伏 不 应 是 败 笔 , 只 伏 不 应 同样 也 是 败 笔 。 ( 2) 伏 笔 要 伏 得 巧 妙 , 切 忌 刻 意 、 显 露 。伏 笔 一 般 做 到 别 人 无 法 轻 易 觉 察 到 , 要 做 到 如 风 行 水 上 ,自 然 成 文 。 ( 3) 伏 笔 要 有 照 应 , 前 后 不 宜 紧 贴 。 如 果伏 笔 前 后 贴 得 过 近 , 反 而 会 使 文 章 显 得 呆 板 , 读 起 来 反而 显 得 枯 燥 。 伏 笔 思 路 : 为 下 文 的 .( 情 节 ) 埋 下 伏 笔 , 使文 章 结 构 严 谨 , 情 节 发 展 合 理 。 托 物 言 志 就

10、 是 通 对 物 品 的 描 写 和 叙 述 , 表 现 自 己的 志 向 和 意 愿 。 如 陋 室 铭 借 陋 室 不 陋 来 表 达 作 者 不 慕 名 利 、洁 身 自 好 的 情 感 。 爱 莲 说 作 者 借 莲 来 表 达 洁 身 自 好 、 不 与 世 俗同 流 合 污 的 情 感 。 托 物 言 志 的 答 题 思 路 : 运 用 托 物 言 志 的 写 作 手法 , 表 达 了 .的 志 向 ( 意 愿 ) , 表 现 了 .的情 感 。 白 描 : 用 最 精 练 、 最 节 省 的 文 字 粗 线 条 地 勾 勒 出人 物 的 精 神 面 貌 ( 事 物 特 征 ) 。

11、 白 描 的 作 用 : 语 言 简 练 朴 素 , 不 加 渲 染 。 突 出 .的 性 格 特 点 ( 事 物 特 征 ) 。 如 湖 心 亭 看 雪 白 描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如 藤 野 先 生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 正面描写就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人物或景物的状态 直接具体地描绘出来。这是一般记叙文和文学写作常用的表达方法。直接对景物描写为正面描写。如朱自清的春直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进行描写也是正面描写。如我的叔叔于勒中对菲利普夫妇的描写。正面描写又称之为直接描写,也叫实写。正

12、面描写一般包括动静描写,虚实描写,色彩渲染描写,观察角度变化(俯视、仰视、平视)描写 ,点面结合描写五种描写方法;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方面进行的直接描写。(也叫实写)如答谢中书书 侧 面 描 写 , 又 叫 间 接 描 写 , 是 从 侧 面 烘 托 人 物形 象 , 是 指 在 文 学 创 作 中 , 作 者 通 过 对 周 围 人物 或 环 境 的 描 绘 来 表 现 所 要 描 写 的 对 象 , 以 使其 鲜 明 突 出 , 即 间 接 地 对 描 写 对 象 进 行 刻 画 描绘 。 通 常 情 况 下 , 文 学 作 品 人 物 形 象 的 刻 画 多采 用 正 面 描

13、写 的 手 法 , 即 直 接 通 过 对 人 物 的 肖像 、 语 言 、 动 作 、 神 态 、 心 理 等 方 面 的 描 写 ,去 表 现 人 物 的 性 格 、 品 行 和 技 能 。 但 有 时 恰 当地 借 助 一 些 侧 面 描 写 , 常 常 可 以 起 到 正 面 描 写无 法 替 代 或 者 很 难 达 到 的 艺 术 效 果 。 侧 面 描 写 方 法 ( 1) 以 旁 面 写 正 面 , 即 通 过 对 周 围 人 物 的反 应 和 评 价 来 表 现 所 要 描 写 的 对 象 。 例 如 我 的叔 叔 于 勒 33段 , 通 过 船 长 的 描 述 和 介 绍 ,

14、 侧 面交 代 了 于 勒 由 阔 绰 到 贫 苦 的 经 历 。 ( 2) 以 对 面 写 正 面 。 如 社 戏 中 写 “ 我 ”因 看 戏 等 得 不 耐 烦 而 兴 味 全 无 , 没 有 正 面 写 “ 我 ”扫 兴 , 而 是 写 舞 台 上 演 员 的 脸 在 自 己 眼 中 变 得 模糊 了 来 表 现 ; ( 3) 以 反 面 写 正 面 。 如 用 敌 人 的 愚 蠢 来 突出 革 命 者 的 机 智 。 侧 面 描 写 一 般 有 烘 托 和 渲 染 的 作 用 。 烘 托 : 指 文 学 创 作 的 一 种 表 现 手 法 , 即 通 过 侧 面描 写 , 使 所 要

15、 表 现 的 事 物 鲜 明 突 出 , 具 体 指 衬 托的 意 思 。 在 文 学 作 品 中 , 一 般 指 用 景 物 来 烘 托 人 ( 心 情 )或 物 ( 特 点 ) 。 时 候 既 然 是 深 冬 , 渐 近 故 乡 时 , 天 气 又 阴 晦 了 ,冷 风 吹 进 船 舱 中 , 呜 呜 的 响 , 从 篷 隙 向 外 一 望 ,苍 黄 的 天 底 下 , 远 处 横 着 几 个 萧 索 的 荒 村 , 没 有一 些 活 气 。 我 的 心 禁 不 住 悲 凉 起 来 了 。 ( 鲁 迅 故 乡 ) ( 烘 托 人 物 的 心 情 ) 傍 晚 的 时 候 , 上 灯 了 ,

16、一 点 点 黄 晕 的 光 , 烘 托出 一 片 安 静 而 和 平 的 夜 。 ( 朱 自 清 春 ) ( 烘 托 出 夜 的 静 谧 ) 渲 染 : 文 艺 创 作 的 一 种 表 现 手 法 。 对 所 写 对 象 作突 出 的 描 写 、 形 容 、 烘 托 。 常 用 的 渲 染 方 法 : ( 1) 反 复 : 它 用 形 式 相 同 或 相 近 的 句 子 反 复 出现 , 以 抒 发 情 感 , 渲 染 情 绪 , 突 出 主 题 . ( 2) 烘 托 : 它 借 描 写 环 境 或 特 定 的 气 氛 , 表 现人 物 的 一 定 情 绪 。 鲁 迅 小 说 故 乡 开 头

17、对 故 乡冬景 的 描 写 , 就 是 这 样 , 这 样 的 环 境 和 气 氛 , 对 人物凄 楚 心 理 和 作 品 的 主 题 , 起 着 有 力 的 渲 染 作 用 。 ( 3) 景 物 描 写 : 渲 染 气 氛 , 烘 托 人 物 , 寄 托 感情 。 虚 实 相 生 ( 实 写 与 虚 写 ) : 1、 眼 前 之 景 为 实 , 想 象 虚 构 之 景 为 虚 2、 景 物 为 实 , 情 感 为 虚 3、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描写自然景观如地点、天气、季节、时间、场景、山川、湖海等自然景物):描写了的内容,渲染气氛、烘托了xx人物的情感;交代了xx人物活动

18、的环境;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预示xx人物的美好或悲惨的命运。)社会环境(交代时代背景、社会习俗、思想观念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描写社会状况或者人物活动的周围(室内)的布局、陈设):交代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人物的生存环境、社会关系;烘托出人物的xx突出特点;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1.渲染营造了某种气氛,烘托了人物某种心情【例】“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的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故乡描写了故乡萧条、荒凉的景象,渲染了一种阴暗、凄凉的氛围,烘托出作者内心深处那深沉悲凉的心

19、情。 2.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做好了铺垫【例】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暮色开始四合。在一片寂静中,我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 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走一步,再走一步【例】“此时正是五月半天气,虽是晴明得好,只是酷热难行。”“正是六月初四日时节,天气未及晌午,一轮红日当天,没半点云彩,其日十分大热,当日行的路都是山僻崎岖小径,南山北岭。”智取生辰纲 3.反映了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文章中心)【例】玛菲尔背起书包,掩上铁门,回头看看玫瑰怒放的花园,看看孤独憔悴的母亲,她对父亲的鄙视突然减少了几分。善良的父母一定是想用这种方式,为他们撑起一片干净善良的爱的天空。2011浦口一模试卷玛菲尔的秘密【参考答案】玫瑰的怒放和母亲的孤独憔悴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这里的环境描写表现了玛菲尔一家人对生活的热爱和憧憬,这也触动了玛菲尔决定要为父母保守秘密(1分),同时还为文末用玫瑰花拼成的“欢迎回家”迎接父亲的情节埋下一个伏笔(1分)。 4.预示了xx人物的美好或悲惨的命运【例】“中秋过后,秋风是一天凉比一天。”孔乙己 5.反衬了人物的悲惨命运【例】第一次踏进他家小院,以为定是灰暗与冷清的,却不,一院子的姹紫嫣红迎接了我。那些花,开得热情奔放,仿佛落了一院子的小粉蝶。种爱(丁立梅)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