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5602121 上传时间:2021-07-27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2.9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登幽州台歌(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登幽州台歌教案万州区驸马学校:牟红斌一 .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2、借助注释、课后练习,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3. 体味诗的阔大苍凉的意境之美二 . 教学重难点:1. 借助注释和课后练习,以及相关资料,初步理解古诗大意,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陈子昂的资料及本诗的写作背景。四 . 教学过程(一)导入:古之文人大多是孤独的, 古来圣贤多寂寞嘛。 孤独是“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的内心酸楚, 孤独是“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的怀才不遇, 孤独

2、是“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的百无聊赖其实孤独既是一种心境,一种感伤, 也是一种超然。 现在我们就去感受一位大唐诗歌中起到承前启后作用的中坚人物内心的那份孤独。(二)释题,背景1. 出示题目登幽州台歌, 幽州台,又称燕台,史传为燕昭王为招揽人才所筑的黄金台, 故址在今北京市大兴县。 燕昭王姬平曾在这里修碣石宫, 筑黄金台,卑身厚币以招天下贤豪之士,乐毅、邹衍、剧辛等人先后到燕,助昭王大败齐国,称雄一时。2. 标题带有“歌”字的诗一般是古乐府诗歌,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汉武帝时,设有机构专门采集各地歌谣,整理和制订乐谱,这个机构名叫乐府。后来人们就把这一机构收集和制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3、或简称乐府。到了唐代,这些歌词的乐谱虽然早已失传, 但是这种形式却相传下来, 成为一种没有严格格律,近于五、七言古体诗的诗歌体裁。3. 出示图片:写作背景陈子昂(661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自幼具有豪侠浪漫的性格。 少年时代曾闭门读书, 遍览经史百家, 树立了远大的政治抱负。 24 岁举进士,上书论政,为武则天所赞赏,拜麟台正字,转右拾遗。他曾在 26 岁、 36 岁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军事问题 提出过一些有远见的建议。38 岁后解职回乡,为县令段简所诬,入狱,忧愤而死。他的诗标举汉魏风骨,强调兴寄,反对柔靡之风。有陈伯玉集。 696 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犯边,

4、武后派建安王武攸宜率军出征, 陈子昂随军参谋第二次来到边塞。 武攸宜亲贵出身,全然不晓军事。陈子昂屡献奇计,不被理睬,反遭贬斥,降为军曹, 因而抑郁不得志, 于是登上幽州台, 凭古吊今, 感怀时世, 写下了传颂千古的名篇 登 幽州台歌,今天我们就随着课文去体会诗人内心的感受吧!(3) 出示登幽州台歌 ,播放视频。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4) 学习诗歌(多媒体展示)1. 多读读出诗韵一读,读准字音生自由读诗,提出要求: ( 1)读准字音,( 2)读完后邻座互读,互相正音。怆( )然而涕( )下二读,读通诗句,注意读出诗的节奏、韵味。登幽州台歌 陈子

5、昂前/ 不见/古人,后/ 不见/来者。念/ 天地/之 /悠悠,独/ 怆然 / 而/ 涕下!检查二读情况:指名读,学生评议读得如何?(读准了字音,诗的节奏把握很准,读出了诗的韵味。相机划出诗的节奏)赛读(男女小组)、齐读。三读,读懂字义自由朗读,小组合作,理清诗句的意思独只有。 怆然悲伤、凄恻的样子。涕眼泪。 悠悠 - 无穷无尽的意思。象燕昭王一类能够礼贤下士、任人唯贤的古代明君, 现在再也见不到了;而我心中所渴望出现的后贤,又还没有出现。想那天地宇宙是这样久远阔大,而一个人的生命又是如 此短暂,不能建功立业,这怎么能不悲伤得让人落泪呢!2. 多品 品味诗情。说说你喜欢的句子,并谈谈喜欢它的理由

6、。 (温馨提示: 可以从炼字、内容、情感、意境、描写角度、语言风格等方面)展示时,先把你喜欢的句子深情地朗读出来,再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 先小组讨论,再全班交流)(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这两句诗从时间角度写出来时间之悠久绵长, 表现了了主人公的孤独, 又表述了对古代那些礼贤下士的明君的崇敬之意。 缅怀古人的同时, 写尽了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 壮志难酬的悲愤, 为下文抒发悲怆的心情做铺垫。 两个“不见”都表达了作者感叹生不逢时、 怀才不遇的悲凉心境。 “不见”的“古人”和“来者”,都是指像燕昭王那样礼贤下士、 重用人才的明君和贤臣。 这两句缅怀古人, 感慨 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

7、遇、壮志难酬的悲愤。( 2)前两句诗是什么角度写的?“古人”指谁?“来者”指谁?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境遇?时时角度(前、后) 。古人指古代礼贤下士的明君,来者指现代礼贤下士的明君。 “前不见” “后不见” ,时间无止无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暂,而自己因“不见”明君,不能施展自己的才华,功业未成,空老一生。写出了作者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愁苦之情。( 3)“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我登上幽州台眺望远方,思绪万千,想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看这茫茫宇宙,虽然无边无际,但看不到一个赏识人才的君主,不禁感到孤单寂寞,悲从中来,怆然流泪了。( 4)后两句诗

8、是从什么角度写的?诗人为什么见此景而涕下?空间角度(天、地) 。空间无限辽远。在无限的时间与空间面前,诗人感到孤独,寂寞,悲凉。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功业未成,空老一生,面对此景, 想到自己的境遇, 怎么能不 “怆然涕下” ?怆然: 伤感的样子; 涕, 眼泪。( 5) 登临: 诗人登到高处叫 “登临” , 临, 面对。 登到高处面对开阔的景物,人的心胸会为之一变,于是便有了许多联想和想象,抒发出来,写下来,就是诗文。陈子昂登临幽州台,面对无限的时空,不免产生一种孤寂悲凉之感,再联想到自己的境遇,便产生了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愁苦心情。3. 多悟感悟诗魂( 1)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这首诗通过写登

9、临幽州台的所想所感, 抒发作者怀才不遇、 寂寞无聊的愁苦情怀。所见:时空的无限;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这首诗看起来比交消极, 但其实则不然, 他流露出作者积极进取的建功立业的强烈渴望。( 2)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陈子昂?用几句话描绘你感受到的诗人的形象。 (外貌、动作、语言、神态等)我看到一个沉思的陈子昂。我看到一个为自己不能实现人生价值而怆然涕下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有着积极的人生追求,渴望实现自身价值的陈子昂;我看见一个独自站在幽州台上, 他仰望长天, 俯视大地, 潸然泪下的陈子昂。7. 写作特色:气势磅礴,胸怀宏伟气势磅礴:景物宏大开阔壮美;胸怀

10、宏伟:胸怀宇宙4 多想感悟诗风( 1)找对比,体会孤独远与近的对比:远指圣贤之君太远,昏庸之人太近。冷热与的对比:冷指现实冰冷,热指满腔热血;大与小的对比:大指苍穹广大,小指个人渺小;长与短的对比:长指岁月长河漫漫无期,短指人生苦短,时不我待;廖廖数字,内涵丰富师小结:壮志未酬的悲愤是理想主义的另一种表现。 它意味着诗人对理想的态度是更加执着和珍惜, 而不是放弃和冷漠。 时代条件提供了驰骋的舞台, 理想之歌高昂、奔放;时代条件未能提供舞台,浩歌激烈,愤慨悲凉。这些都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一部分。( 2)此诗篇幅胆小,但是内涵丰富,请谈谈你的理解。诗人登上幽州的蓟北楼远望, 悲从中来。 并

11、以“山河依旧, 人物不同”来抒发自己“生不逢时”的哀叹。语言奔放,富有感染力。在艺术表现上,前两句是俯仰古今,写出时间的绵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空间的辽阔无限;第四句写诗人孤单悲苦的心绪。这样前后相互映照,格外动人。5 熟读成诵( 1) 比一比,看一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内背会它。( 2)默写古诗。师: :是的,诗人是不幸的,报国无门,独上高台,知音难觅,有道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时”。诗人的遭遇是不幸的,但又是幸运的, 他留下了这样一首足以万古不朽的诗作, 我们也是幸运的, 在一千多年以后能欣赏到这样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 让我们拿起自己的笔, 把诗人的情怀也流淌在我们的纸上吧。(生默写古诗)六写作训练如果陈子昂在你面前,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七拓展延伸曹操的观沧海 、崔颢的黄鹤楼都是登高抒怀之作,试比较一下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与登幽州台歌有什么不同?板书设计登幽州台歌前后(寂寞苦闷)悠悠怆然2017年 6月 20 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