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分析

上传人:卢****6 文档编号:25482962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2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分析(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水土保持工程设计分析摘要: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的设计,利用水利工程抑制水土流失,保护土地资源。本文参照的案例是:富川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基本规划是修整田面,抑制水土流失,并依照当地环境的基本情况,在整个区域内进行了简单的布局,由此,笔者对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关键词:富川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坡式梯田;水土保持林富川小流域所在的位置是枣庄市山亭区冯卯镇,境内的水系为淮河水系,区域内水土流失严重,是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区域。对于这一工程的项目设计,是优化对土壤、河流的治理,把治理程度提升到70%,林草的覆盖面积可达到80%以上,并让工程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一、富川小流域的基本情况1自然环境。地形:项目进

2、行的地形是丘陵地区,地形区内形成了东西向的断裂,断裂面向南倾斜。同时,该地区的岩石是花岗岩和石灰岩,整体坡度大约为15,因为流域闭合,降水沉积后,会自然形成多条沟渠,方向是东北-西南,为主沟,支沟共有5条,另坡面的基本情况是,中部区域坡度平缓,重视作物,两侧较陡,以种植树木为主。土壤:该区域土壤为棕壤,其在山坡的分布是,中下部多为粉粒和粘粒,并掺有部分砂粒,上部土层浇薄,有大量的砂粒与石砾,有好的通透性,但保肥能力不足。其适合种植的作物是玉米、花生、果林等。植被:流域内的植被属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具体包含的林木是温带阔叶林、灌草丛等,目前,整个流域林草的覆盖面积是只有25.3%。水文与气象:

3、山亭区受海洋性季风影响,四季分明,降水有明显的季节性,年平均温度为14.5,夏季最高温是40.6,最低温是17。2社会经济。人口、劳动力:山亭区经济发展较慢,比如冯卯镇的的总人数是5.6万人,城镇人口与农村人口差距较大。工程涉及的几个区域岩马、万庄等,劳动力的人数不足0.5万人,且大部分时间都从事农业生产。农业生产:当地发展了农业、畜牧业和林业,这些行业的发展为其带来发展的机会,各业在整体经济中各占一定的比例。3水土流失目前,该区域的基本情况是水土流失严重。调查人员根据对腐蚀面与沟蚀的等位置的分析,总结了水流失的各项数据(如表1所示),从这些数据中,可发现当地水土流失的严重性。从表中,可分析出

4、不同类型土地水土流失的情况,发现坡式梯田在所有土地类型中,水土流失的情况最为严重。所以,本工程的治理方向是,对低标准田、果经林等进行处理,且低标准梯田原有的地堰已经被严重破坏,田地的外侧有大量砂砾,这些都加快了土地的水分流失。由此提出的设计要求是改变天地的排水情况,改善农业条件,挖掘土地的生产力,提高土地的产出。二、工程设计与施工基于上述情况决定工程设计的方案,是以坡式梯田和疏林地为主,阐述了设计方案与施工方法。而其工程布局是,对于山顶的水保幼林,用补植补充树苗,并封育,以提高树苗的成活率,对于荒草地,是种植侧柏等,对于经济林与坡式梯田,是进行全面的修整,增加田地的排水设施,在流域下游,整理低

5、标准田,用排水、蓄水提高其肥力的积累。其施工条件是,工程所在的区域有公路,紧邻公路两侧的村庄,工程要求的时限是9个月,由个人承包,依照项目的进行情况,合理进行施工安排【1】。1坡式梯田的设计。梯田主要集中在区域的中部位置,是调节山区生态平衡的重要力量,通过对它保水工程的设计,可抑制坡地的水土流失,控制河流径流对地表水的冲刷,让水流渗入土壤,为作物生长提供水分。其设计包括以下几方面:原则:选择高质量、坡度缓的区域作为试验田,对其进行修整;尽可能让田地按照山坡地形的走向,就势、取直,使所有梯田连成一片,长度控制在100200m之间,为人们实际耕作提供便利;如果梯田靠近暴雨径流处,应在周围设置排水、

6、蓄水的工程,避免梯田被雨水冲刷;选择行走的小路,宽度最小为2m,最宽为3m,比降最大不超过15%;修整后的梯田要做到田面平整,在田地周围设有田埂,调整坡度大小。工程设计方案:梯田工程是建设生态环境基本的一环,同时也是修整梯田的措施,因此,根据设计原则选择的设计方案如下,在梯田内部设置排水沟,沟渠的设置共有三种,一是底部与高度均为0.2m,上口的宽度是0.3m,二是宽为0.3m,深度是0.5m,上口是0.8m,三是宽度是0.45m,深度是0.3m,第一种沟渠的位置是梯田内侧,第二个是纵块的排水沟,第三个是斜坡的陡槽。根据有关该区域土地使用情况与资源评价等内容的展示,以及对当地实际情况的考察,梯田

7、已经变为低标准梯田,所以具体的设计方案是在某些梯田外增加干砌石地堰与地堰土方。2水土保持林的设计。根据林地水土流失情况的分析,以及坡地岩石的种类与比例,提出水土包林的设计是选择合适的树种,调整栽植密度,用恰当的方式耕地。原则:在适合的时间种树,得到好的林分环境;同时注重生态与经济,选择符合生态建设又可带来经济利益的树种;充分发掘土地生产力,得到效益;根据市场需求的变化,改变树种结构,同时突出效益。设计方案:选择品种,根据当地土壤的类型与特点,选择有良好生长的树种。根据基本情况的介绍,得出可选择的树种为核桃与桃树,桃树的种植效果最佳;种植密度,种植密度的大小直接决定光能与水源、肥力的分配,而每种

8、树木所需的密度因生长情况不同,密度大小也不一,经分析后,确定其密度是4m5m;整地方法,其设计要求是可抵御10年每天6个小时的雨水冲刷,所以其设计是在坡田内设计排水系统,增加使用的排水设置,修筑地堰。3施工方案。上述两种设计方案都是基于坡式梯田提出,且工程设计以梯田的修整为主,所以对于施工方案的选择,是用水平梯田的处理方法施工。具体方式如下:定线与清基:依照梯田现有的位置,确定它的坡面,在中间的位置找到中轴线,确定基点,用线向两侧延伸,确定等高点。因为定线操作较为复杂,需根据就势、取直的原则,确定埂线的最佳位置,对清基的处理,是按照已经确定的施工线,向外划出范围,清除杂物,把基础夯实。修筑田坎

9、,保留田坎并把田面修平,是田坎的修筑必须使用生土,土中不可有任何杂物,逐层夯实,保证接茬处的质量,保留表土是用自下而上的方式修整梯田,把每个位置的表土逐步下移,这主要用于坡度较陡的田地,如果坡度较缓,可使用逐层置换法与中间堆置法,随后把田地修平,依照田坎线,运用不同的填充方法,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取土,直到高度到达中心线,进行修平【2】。另林草区的施工方案是:选择恰当的施工时间,即种植前预先整理土地,时间是秋、冬,这可以让雨雪累积,渗入土壤,实现土壤的熟化,而若是想在秋冬造林,基本要求是春季必须处理土地,若是当年的春夏种植,前年秋天必须整地;该施工提出的质量要求是,每部分工程的进行都要符合规范,不

10、可更改,保证排水渠排出暴雨产生的径流,填方工作进行时,要把土壤夯实,蓄水后不会坍塌。带状整地工程的进行,是预先定线,修筑后以5m为一个距离,设置隔挡,让径流适当流出。其造林的要求是,春季种苗的时间是苗木发芽的7d,雨季使用的树苗已有两个月的生长阶段,种植后可让其安全过冬。三、工程设计的效益该工程的设计的投资是1,293.35万元,用于工程进行的数个部分,而用其完成治理后,得到的效益是,增加了粮食与林木、果实的产量,粮食每亩在以往收成的基础上,增加了20kg,资金收益增加40元,果林每年的收益增加17.98万元,总治理程度为95%,林草覆盖率上升到43.36%。即修整梯田,用科学的方式种植林木后

11、,以及田地排水渠、蓄水期的建设,增加了渗入土壤的水量,为作物、林木提供充足的水分,同时也让土壤更加夯实,控制了雨水对土壤表面的冲刷,待土壤熟化后,为种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3】。四、结语对富川小流域水土保持工程设计的有关分析,是根据区域的基本情况,以及工程设计的原则与要求,给出设计方案,并决定施工方案,展开水土治理工作,其治理的效益是,提高了土壤的生产率,增加农民收益,涵养水源,抑制水土流失,调节当地的生态平衡,构架农业生态经济单元与系统,并进一步发展与优化。参考文献【1】李玉华.浅谈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程设计.浙江水利科技,2014,42(02):44-45.【2】张利静,李振辉.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中的低水高调工程设计.内蒙古水利,2013,(06):50-51.【3】唐有臻.水土保持监测径流小区设计及相关计算探析.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12,(04):15-1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