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通用苏教版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5470719 上传时间:2021-07-2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通用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通用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通用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通用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通用苏教版(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通用苏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理解。自相矛盾楚人有卖矛与盾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韩非子注释:誉:称赞,这里有夸耀、吹嘘的意思;坚:坚硬。陷:陷落,这里有穿透、刺穿的意思。或:有人。弗:不。1解释下列句子划横线的字。(1)吾矛之利(_)(2)其人弗能应也(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_3文中的楚人所说的:“_”和“_”是自相矛盾的。(用原文中的话。)4成语“自相矛盾”告诉我们的道理是:_

2、2.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的题目。学习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1结合孔子的观点,把下述相对应的句子分别联系起来。学到新知识,并经常去实践它,是有意思的。不能不懂装懂。学习要和思考同时进行。(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_)(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_)(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_)3. 阅读两小儿辩日,完成后面的题目。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

3、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下面两句话,一是直接引用句,二是间接引用句。请将第一句改为间接引用句,第二句改为直接引用句。(1)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_(2)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_2用自己的话说明两小儿的观点。_4.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练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奕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_,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根据原文内容填空。2解释文中加点字的意

4、思。诲:_ 然:_3读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用“”给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画出朗读停顿。4读下列各句,试着揣摩与“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_A.夫战,勇气也。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甚矣,汝之不惠。D.莲,花之君子者也。5文中画曲线的句子的意思是_5. 文言文阅读。1王行思爱马1 有富民王行思,尝养一马,甚爱之,饲s秣m甚于他马。2 一日乘往本郡,值夏潦lo暴涨。3 舟子先济j马,回舟以迎行思,至中流,风聚起船覆f。4 其马自岸跃入骇hi浪,接其主,苍茫之中,遽j免沉溺。字词解释:尝:_甚:_秣:_ 值:_ 潦:_ 济:_ 覆:_ 骇:_2马啮ni盗髻j1 董熙载应友人延,至其家豪饮。

5、自午及薄暮,已酩mng酊dng醉矣。2 友人留其宿,熙载曰:“毋w庸,吾尚可乘马返家。”3 时月黑风骤,未几醉而堕马,僵仆道边,马缰持于手。4 忽有盗过,自喜曰:“天赞我也!”遂尽解其衣,又欲盗其马。5 方俯身执缰,马遽j啮其髻,竭力挣扎而不得去。6 待熙载醉醒,尽复取所失物,马乃纵盗。字词解释:延:_薄:_酩酊:_毋庸:_尚:_ 骤:_未几:_赞:_方:_俯:_ 遽:_髻:_乃:_纵:_3“的卢”救主1 刘备屯兵樊fn城,时荆jng州刺史刘表礼焉,然不甚信用。2 表尝延备赴宴,其下蔡瑁mo等欲因取备。备觉之,佯yng如厕,潜遁去。3 其所乘马名“的d卢”。备骑“的卢”走堕du城西檀tn溪水,

6、溺不能出。4 备亟j曰:“的卢,的卢!今日危矣!可努力!”“的卢”乃一踊yng三丈,遂得以过水。字词解释:屯:_延:_因:_ 佯:_ 如:_ 遁:_ 堕:_ 亟:_ 踊:_4越人道上遇狗越人道上遇狗。狗下首掉尾人言曰:“我善猎,与若中分。”越人喜,引而俱归,食s以粱肉,待之礼以人。狗得盛礼,日益倨j,猎得兽,必尽啖乃已。或嗤ch越人曰:“尔饮yn食s之;得兽尽啖,将何以狗为?”越人悟,因与分肉,多自与。狗怒,啮ni其首,断其领足,走而去之。夫以家人豢hun狗,而与狗争食,几何不败也!字词解释:掉:_引:_俱:_粱:_倨:_ 啖:_已:_与:_啮:_领:_豢:_6.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铸砚示

7、志宋,桑维翰,人丑形怪,身短面长。常临鉴自奇曰:“七尺之躯,不如一尺之面。”屡举进士,试官恶其姓与“丧”同音,不取。或劝改业,翰乃自铸铁砚以示人,曰:“砚穿则易。”卒以进士及第。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或劝改业_砚穿则易_2对文中划线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砚台来向别人示威。B.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C.桑维翰才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给别人看。D.桑维翰就亲自铸了一个铁做的砚台送给别人。3桑维翰对自己的长相的态度是“_”(用文中的字回答)4读了本文,你获得的启示是_。7.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

8、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所宝”的意思是_,“锦囊玉轴”的意思是_。2用“_”画出体现杜处士很喜欢戴嵩牛这幅画的句子。3牧童拊掌大笑的原因是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_4读了短文,你从中学到了怎样的道理?_8. 阅读小古文,回答问题。楚有祠(c)者,赐其舍人卮(zh)酒。舍人相谓日:“数人饮之不足,一人饮之有余。请画地为蛇,先成者饮酒。”一人蛇先成,引酒且饮之,乃左手持卮,右手画蛇,曰:“吾能为之足。”未成,一人之蛇成,夺其卮,日

9、:“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遂(su)饮其酒。为蛇足者,终亡其酒。注释祠:祠堂,封建社会中祭祀祖先或有功德的人的地方。这里是祭祀的意思。舍人:门客。卮:古代盛酒的器皿,相当于“壶”。1这个故事概括为一个成语是_。2请你再写出三个出自寓言故事的成语:_、_、_。3“蛇固无足”中“固”的意思是_。4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什么行为?_9. 文言文阅读。螳螂捕蝉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此三者皆务欲得其前利,而不顾其后之有患也。1下列句子中的“其”各指代什么?请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填在括号里。A

10、黄雀 B螳螂 C蝉 D树(1)园中有树,其上有蝉。(_)(2)不知螳螂在其后也。(_)(3)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_)(4)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_)2文中哪句话表明了作者的观点?先摘录句子,再判断翻译是否正确。摘录:_翻译:它们三个都一心想要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有考虑到身后有隐伏的祸患。(_)3本文给人的启示是( )A.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利益,而不顾身后的危险。B.没有真才实学,最终没有好下场。C.看问题要全面,不能主观片面。D.居安能忘危,见利能忘害。10.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韩娥善歌昔韩娥东之齐,匮(ku)粮,过雍(yn)门,鬻(y)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l),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11、。过逆旅,逆旅人辱之,韩娥因曼声哀哭,一里老幼悲愁,垂涕相对,三日不食。遽(j)而追之。娥还,复为曼声长歌,一里老幼喜跃抃(bin)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乃厚赂发之。(选自列子汤问)(注释)东:方位名词作动词,向东行。匮:缺乏。雍门:齐国的一座城门。鬻歌:卖唱。:中梁。左右以其人弗去:周围的人都以为她并没有离开。逆旅:客栈。曼声:拖长声调。遽:立刻,匆忙。抃:拍掌,两手相击。 忘向之悲也:将以往悲苦都忘了。厚:很多。赂:赠送财物。发:送走。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既去(已经)B.既去(离开)C.忘向之悲也(方向)D.左右以其人弗去(没有)2“韩娥善歌”的“善”意思是_,这

12、个故事说明_。3解释“一里老幼,喜跃抃舞,弗能自禁,忘向之悲也”这句话的意思。_4孔子闻韶乐“三月不知肉味”,韩娥善唱,余音竟能绕梁三日,联系资料袋中的内容和同学交流你的感受。资料袋:本故事出自战国列御寇的列子汤问,与本故事相关的成语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绕梁,环绕屋梁。优美动听的音乐长久地在屋梁上回荡。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绕梁三日:形容音乐高昂激荡,虽过了很长时间,好像仍在回响。_11.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伯牙鼓琴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钟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钟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

13、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A.伯牙鼓琴,钟子期听之B.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C.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D.伯牙破琴绝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_(2)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_3伯牙绝弦的原因是什么?从文中找出原句写下来。_4请写出两个形容伯牙琴技高超的四字词语:_、_。5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真正了解自己的人叫作“_”,用“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6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听者可以说是善奏者的知音。请写出关于“知音”的诗句和名言。诗句:_名言:_12.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鲁人有好钓者

14、,以桂为饵,锻黄金之钩,错以银碧,垂翡翠之纶,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故曰:“钓之务不在芳饰,事之急不在辩言。”(节选自太平御览)(注释):错:镶嵌。纶(ln):钓鱼绳。是:正确。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字的意思。(1)鲁人有好钓者(_)(2)以桂为饵(_)(3)故曰(_)2翻译画线的句子。其持竿处位即是,然其得鱼不几矣。_3读了这则寓言,你受到了什么启发?_13. 阅读理解。孟母三迁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其母曰:“此又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

15、”遂居焉。(注释)所以:用来。处吾子:安顿儿子的地方。贾人:商人。学宫:学含。揖让进退: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制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1)其舍近墓舍:_。(2)遂居焉居:_。(3)遂迁居市旁迁:_。(4)此可以处吾子矣处:_。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孟子幼时,其舍近,常嬉为墓间之事。_(2)此可以处吾子矣。_3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_14.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骥足以策。”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注释愈

16、:通“逾”,超过,胜过。骥:好马。谁策:即“策谁”,赶哪一种(指骥或牛)。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何故策骥(_)2下列“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B.我也是给了你足够的鞭策C.我也是把你当作好马的脚D.我也认为你足够成为好马3我无愈于人乎?”从耕柱子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_的态度。4“耕柱子悟”,下列对“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他明白了自己就是被“策”的鞭B.他领悟到自己应不断努力进步C.他知道了自己确实不如别人优秀D.他明白了墨子对自己抱有希望。15. 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这篇短文的作者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_。2请将短文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3请用“/”划分朗读节奏。思 援 弓 缴 而 射 之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1)使弈秋诲二人弈。(_)(2)思援弓缴而射之。(_)(3)为是其智弗若与?(_)(4)非然也。(_)5翻译下列句子。(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6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_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