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25391521 上传时间:2021-07-2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86.57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2019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名校名 推荐2019 届人教版走近细胞单元测试一、选择题1(2018 郑州模拟 )T 2 噬菌体、肺炎双球菌和变形虫这三种生物的共同点是 ()A都有细胞结构B 都有细胞器核糖体C都能独立生活D 遗传物质都是DNA解析:选 DT2 噬菌体为病毒,无细胞结构;病毒无核糖体;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只能营寄生生活;T2 噬菌体为 DNA病毒,其遗传物质是DNA,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 DNA。2(2018 临沂模拟 )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下列有关细胞的说法正确的是 ()A蓝藻细胞没有成形的细胞核,遗传物质是DNAB细胞学说指出,所有的新细胞都是通过有丝分裂产生的C变形虫是低等生物,其细胞生

2、命活动较人体的任意细胞简单D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解析:选 A只要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细胞学说指出,新细胞是从老细胞中产生的, 并不一定通过细胞的有丝分裂方式产生;变形虫是单细胞的原生生物,一个细胞就能完成摄食、排泄、增殖等一系列的生命活动,与人体的任意细胞比较,生命活动要复杂;细胞生命历程包括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凋亡,不包括癌变。3下列关于原核生物与真核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生物都是多细胞生物,原核生物都是单细胞生物B真核细胞增殖方式是有丝分裂,原核细胞增殖方式是无丝分裂C真核细胞都进行有氧呼吸,原核细胞都进行无氧呼吸D真核细胞的核 DNA

3、为链状,原核细胞的拟核DNA为环状解析:选 D真核生物多数为多细胞生物,也有单细胞生物,如变形虫。无丝分裂与有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增殖方式,原核细胞通过二分裂方式增殖。真核细胞、原核细胞都可进行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4下列有关细胞学说及细胞统一性的说法,错误的是()1名校名 推荐A细胞学说的创立将千变万化的生物界通过细胞结构统一起来B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体现在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D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种类基本一致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解析:选 B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体现在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组成。5(201

4、8 临沂模拟 ) 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和 16字样、物镜标有10和 40字样的镜头,乙图是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 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640 倍观察,下列操作中错误的是 ()A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使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B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小,反光镜调成平面镜C目镜不需要换,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镜头D物镜换成高倍镜后,如果视野模糊,应调节细准焦螺旋解析:选 B根据题干知,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右上方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放大 640 倍观察,首先要将装片向右上方移动, 至右上方的细胞位于视野正中央;然后转动转换器将物镜换成高倍镜头;再调节

5、细准焦螺旋; 但物像放大后视野变暗,故应将显微镜的光圈调大,反光镜调成凹面镜。6下列是关于几类生物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细菌和蓝藻在结构上有统一性,具体体现在它们都有细胞壁、细胞膜、核糖体及相同类型的遗传物质等B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有细胞壁,营养方式为自养型,后者无细胞壁,营养方式为异养型C颤藻与发菜的共同点是都能进行光合作用,但颤藻含光合色素,而发菜细胞中含叶绿体D一个动物体的不同细胞形态和功能有其多样性,本质上是由于不同细胞2名校名 推荐的遗传物质是不同的解析:选 A硝化细菌与变形虫结构上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无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而后者有;颤藻和发菜都是原核生物,其细胞中

6、均无叶绿体;同一生物体的细胞,遗传物质是相同的,其形态和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7研究发现,大象与小鼠相应器官与组织的细胞大小无明显差异。器官的大小与细胞的数量成正比,而与细胞大小无关,这称为“细胞体积守恒定律”。下表表示各类细胞直径的比较,据此分析相关叙述错误的是()细胞类型支原体细菌高等动植物原生动物直径 ( m)0.1 122030数百至数千0.3A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体积较小B细胞维持独立代谢活动需要空间,因此细胞不能无限小C细胞相对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是限制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重要因素D卵细胞体积大,有利于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解析:选 D卵细胞体积越大,相对表面积较小,不

7、利于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8埃博拉病毒其形态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埃博拉病毒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核糖核酸B埃博拉病毒属于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C要培养埃博拉病毒,培养基中必须含有碳源和氮源D一旦离开活细胞,埃博拉病毒就不再表现出生命活动解析:选 D核糖核酸是大分子物质,其基本组成单位是核苷酸;病毒不属于原核生物;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离开活细胞就不能表现生命活动。9下列关于高倍物镜的叙述,正确的是()3名校名 推荐A藓类叶片大,在高倍镜下容易找到,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B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C换上高倍物镜后,必须先用粗准焦螺旋调

8、焦,再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D要观察图 1 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 中甲方向移动解析:选 B使用高倍镜时,应先在低倍镜下找到视野,不能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为了使高倍镜下的视野亮一些,可使用更大的光圈或凹面反光镜;换上高倍物镜后, 禁止用粗准焦螺旋调焦, 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至物像最清晰;要观察图 1 所示微生物,应把载玻片向图2 中丙方向移动。10下图所示四种不同生物,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甲和乙的主要区别在于乙具有细胞壁B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丙具有拟核C甲和丙的主要区别在于甲具有细胞结构D乙和丁的主要区别在于丁没有核膜解析:选 C 甲、乙都有细胞壁;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丙没有细胞结构

9、;乙和丁的主要区别是乙没有成形的细胞核。二、非选择题11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甲、乙两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_,属于真核细胞的是 _。4名校名 推荐判断的主要依据为_。(2)甲、乙两细胞的统一性表现在_。(3) 甲、乙两细胞的差异性表现在甲无 _、_,而乙有;甲只有_,而乙还有其他细胞器。解析: (1) 由图分析可知,图甲是原核细胞,图乙是真核细胞,它们的最大差别在于原核细胞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 它们的统一性表现在都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DNA分子。 (3) 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无核膜、染色体。答案: (1) 甲乙甲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而乙有(2) 都有细胞膜、细胞质

10、、核糖体和DNA 分子(3) 核膜 ( 细胞核 )染色体核糖体12光学显微镜是中学生最常用的实验仪器,下图中7 mm、0.5 mm 表示观察清楚时物镜与观察物之间的距离。请回答下列问题:(1) 图 1 表示显微镜的 _镜,在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实验中,应先用图中 _(填“甲”或“乙” ) 镜观察。(2) 图 2 表示光学显微镜的一组镜头,目镜标有5和 15字样,物镜标有10和 40字样。图 3 表示镜头与载玻片之间的距离。请看图回答:5名校名 推荐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显微镜的目镜、 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 _(填序号 ) ,此时放大倍数为 _倍。显微镜目镜为 10、物镜为 1

11、0时,视野被相连的 96 个分生组织细胞所充满,若物镜转换为 40后,则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 _个。在观察中, c 与 d 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_。若在低倍镜下发现有一异物,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此异物可能存在于_。( 填编号 )A物镜上B目镜上C装片上D 反光镜上(3)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一位同学在观察酵母菌细胞时发现视野右上方有一中间亮的黑边圆圈,于是想将它移到视野中央仔细观察, 请根据以上叙述回答:中间亮的黑边圆圈是 _。换高倍镜观察前,要将黑边圆圈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标本向_移动,这样做的理由是。解析: (1) 图 1 中有螺纹,表示显微镜的物

12、镜;物镜越长,放大倍数越大;在使用显微镜时,应先用低倍镜观察。 (2) 要仔细观察叶绿体的形态时,应使用高倍镜,所以显微镜的目镜、物镜及其与盖玻片间的距离组合为 b、 c、A,此时放大倍数为 1540 600。物镜转换为 40后,则物体的长度和宽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各放大 4 倍,因此视野中可检测到的细胞数为 9644 6 个。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暗,因此 c 与 d 的显微视野中比较明亮的是 d。当移动装片时,异物不动;转换高倍镜后,异物仍可观察到,说明异物存在于目镜上。 (3) 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 视野中的黑边圆圈是制作装片时产生的气泡。 由于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像, 而气泡位于视野右上方,

13、 所以换高倍镜观察前, 应将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还应向右上方移动。答案: (1) 物甲(2) b、c、A6006dB(3) 气泡 右上方 用显微镜观察到的是倒像13(2018 临沂模拟 ) 如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几种细胞或组织图像(D 中细胞取自猪的血液 ) ,请据图回答:6名校名 推荐(1) 科学家依据 _将细胞分为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_(填标号 ) 。(2) 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_( 填标号 ), A 、B 所示细胞都有的细胞器是 _。(3) 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 _,图中能表示生命系统个体层次的是_(填标号 ) 。(4) 提 取 细 胞 膜 时 通 常 选 用

14、D 图 中 的 _ 细 胞 , 原 因 是。(5)B 、E 两类生物主要区别: B 类生物一般含 _,能进行光合作用,故其代谢类型是 _型。答案: (1)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E (2)B 、C 核糖体(3)细胞B、E(4) 红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5)光合色素自养14(2018 武汉质检 )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每年全球有数百万人感染耐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中约30%的人会不治身亡。一些危险的致病菌正对现有抗生素产生耐药性而成为“超级耐药菌” ,它们的进化速率超过了科学家开发新型药物的速率。如图为三种细菌耐药策略模式图( 为抗生素,为药物作用目标 ) ,请分

15、析回答 ( 中填数字,“ _”上填名称 ) :(1) 细菌属原核生物,图中是 _,是 _。(2) 目前,用来治疗疾病的抗生素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干扰细菌生命周期的重要环节,如蛋白质合成、 DNA复制的解旋、细胞壁的合成等,这些抗生素对著名的甲型 H1N1病毒是否起作用? _(填“是”或“否” ) 。(3) 图甲策略是病菌利用耐药基因编码一种酶,对抗生素进行破坏或化学修饰,编码的酶为图中的 。7名校名 推荐(4) 图乙策略是由耐药基因编码一种 “泵”,安置在细胞膜上, 将进入细菌细胞的抗生素排出,使抗生素浓度低于致死剂量。这种“泵”将抗生素排出的跨膜运输方式最可能是 _。(5) 这些耐药基因的产生是细菌基因经过随机 _产生的,也可以通过基因交换从其他变异的细菌那里获得,若均为病菌的DNA,耐药基因通常位于 _上。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没有独立的代谢能力,抗生素对其不起作用。据图可知,图甲机制是合成一种酶破坏抗生素或使抗生素失效,图乙机制是通过主动运输排出药物, 图丙机制是用其他蛋白替换药物作用位点。细菌耐药基因经过随机突变产生, 也可通过基因交换从其他变异的细菌那里获得,可见耐药基因应该位于细菌质粒上,而非拟核中。答案: (1) 质粒环状 DNA (2) 否(3) (4) 主动运输(5) 突变质粒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