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资料:《晋书•文苑列传》《初出真州泛大江作》


《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资料:《晋书•文苑列传》《初出真州泛大江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文言文阅读资料:《晋书•文苑列传》《初出真州泛大江作》(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练习内容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问题。 【材料一】 张输,字季鹰,吴郡吴人也。父俨,吴大鸿胪。翰有清才,善属文,而纵任不拘,时人号为“江东步兵”。会稽贺循赴命入洛,经吴阊门①,于船中弹琴。翰初不相识,乃就循言谈,便大相钦悦。问循,知其入洛,翰曰:“吾亦有事北京。”便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 齐王冏辟为大司马东曹掾②。冏时执权,翰谓同郡顾荣曰:“天下纷纷,祸难本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吾本山林间人无望干时子善以明防前以智虑后。”荣执其手,怆然曰:“吾亦与子采南山族,饮三江水耳。”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莱、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再羁宦数千
2、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 然府以其辄去,除③吏名。翰任心自适,不求当世。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答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时人贵其旷达。 《晋书•文苑列传》(有删改)【材料二】 初出真州泛大江作④ [宋]欧阳修 孤舟日日去无穷,行色苍茫杳霭中。 山浦转帆谜向背,夜江看牛辨西东。 滮⑤田渐下云间鴈⑥,霜日初丹水上枫。 莼菜鲈鱼方有味,远来犹喜及秋风。 [注]①阊门:苏州古城之西门。②大司马东曹掾:官职名。③除:革除。④该诗作于作者贬官夷陵的路途中。⑤滮(biāo):水流的样子。⑥鴈:大雁。 (1)阅读材料一,参考表格提示的
3、方法,解释加点词。 文言词句 方法 解释 ①纵任不拘 参考成语法:不拘小节 ______ ②怆然曰 课内迁移法:独怆然而涕下(《登幽州台歌》) ______ ③齐王冏辟为大可马东曹掾 查阅词典法:①法律;②征召;③通“避”,躲避。(《古代汉语词典》) ______ (2)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 吾 本 山 林 间 人 无 望 于 时 子 善 以 明 防 前 以 智 虑 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句话。 ①或谓之曰:“卿乃可纵适一时,独不为身后名邪?” ②天下纷纷,祸难未已,夫有四海之名者,求退良难。 (4)小语和小文通过
4、查阅资料,发现了一些问题,请结合材料一帮他们完善意见。 小语:我发现《世说新语》与《晋书》有出入,《世》中写到张瀚离任时说的是“人生贵得适意尔”,而《晋书》中所说的是“人生贵得适志”。“意”与“志”到底哪个更切合他此时的心境呢?小文:我认为“意”更合适,因为 ______另外,你有没有发现两句话中还有一个“尔”字之别呢!小语:我也发现了!我认为“尔”字应当保留。因为 ______ (5)请结合材料一和链接材料,与组员分享你对“魏晋名士风度”的理解。 【链接材料】 魏晋名士形成了一种非常特殊的知识分子生态。他们特立独行,无视生死界限,最后凝聚为一种充满诗意的孤傲美。(余秋雨) (6)组
5、员找到一首欧阳修化用张翰典故的诗作,阅读材料二,完成小组阅读单。 首联,颔联:①______,羁旅中的冷清与孤寂 颈联:滮田、云间雁、霜日、枫,观赏沿途风景的欣喜 尾联:莼菜鲈鱼,②______ ①______ ②张翰“莼菜鲈鱼”的典故之义是 ______。诗人在此处化用前人典故以抒己 ______之情。 2参考答案 答案: (1)拘泥;②悲伤的样子;③征召。 (2)吾本山林间人/无名于时/子应以慎防前/以智虑后 (3)①有人对张翰说:“您只能任随心意舒适自得一时,难道不为过世后的声名考虑吗?” ②天下纷乱,祸难不断。到盛名享誉四海之时,急流勇退恐怕会相当困难。 (4)
6、示例:张翰认为寄情山水,归隐田园就是他的人生真意和趣味所在。“志”为志向,有远大,且为国为民之意;更能表现出张翰随性自然,恬淡洒脱的人生态度。 (5)魏晋名士们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他们用异于常人的放诞不羁、潇洒飘逸、旷达超远、啸傲人生谱写了一曲快意的艺术与人生之歌。张翰初遇贺循,只是因为与其相谈甚允,就“同载即去,而不告家人”。秋风渐起,思念家中美味,就辞官离去,毫无拖沓。尽显其精神自由,特立独行的名士风度。 (6)落日、雾霭、山峰、北斗星 晋人张翰因为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美食 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精神的慰藉。 【分析】参考译文:材料一张翰,字季鹰,是吴郡
7、吴县人。张翰品行高洁才华卓越,善于写文章,性情放纵不受拘束,当时人称他为“江东步兵”。会稽人贺循受命到洛阳任职,经过吴地门,在船中弹琴。张翰最初并不认识贺循,于是就凑近与贺循交谈,彼此钦慕不已。张翰问贺循赶赴何处,了解到贺循要去洛阳,张翰说:“我也正有意到北方京城谋事。”于是就同乘一车离开了,都没有与家人告别。齐王囧征召张翰授予大司马东曹掾的官职。囧当时执掌大权,张翰对同乡顾荣说:“天下纷乱,祸难不断。到盛名享誉四海之时,急流勇退恐怕会相当困难。我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之人,对时势不感兴趣。您善于以明达之思防患未然,也善于以睿智谋虑未来。”顾荣拉着张翰的手,悲伤地说:“我也和你一起去南山采蕨菜,痛饮
8、家乡之水。”张翰见秋风刮起,就思念起吴地的菰莱、莼羹、鲈鱼脍这些家乡美味,于是说:“人生可贵的是舒适自得,怎么能在几千里之外束缚为官来谋取功名爵位呢!”于是命人驾车回归故里。官府因其擅自离开,革除了他的官职。张翰任随心意舒适自得,不求随顺世俗。有人对张翰说:“您只能任随心意舒适自得一时,难道不为过世后的声名考虑吗?”张翰回答:“让我死后留得声名,还不如饮得眼前一杯美酒。”当时的人都认为他的旷达十分可贵。材料二:初出真州泛大江作一叶孤舟每天在大江中不停地驶着,苍茫的云气将其笼罩。我行到靠水的山脚,将船帆调转,在夜空中看北斗星来判断东西。云间的大雁渐渐飞下水田,枫叶将霜中的太阳映得火红。家乡的莼菜
9、和鲈鱼味道正鲜美,远方归来的我更喜欢秋天的凉风。【解析】(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①纵任不拘:性情放纵不羁,不拘泥于世俗。不拘小节:不为小事所约束。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拘,拘泥。 ②怆然曰:悲伤地说。独怆然而涕下:自己止不住满怀悲伤热泪纷纷。怆然,悲伤的样子。 ③齐王囧辟为大司马东曹掾:齐王冏征召张翰授予大司马东曹掾的官职。辟:征召。 (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 这个句子的意思是:我本来就是与世无争之人,对时势不感兴趣。您善于以明达之思防患未然,也善于以睿智谋虑未来。故断句为:吾本山林间人/无名于时/子应以慎防前/以智虑后。 (3)本题考查翻译。 ①句中重点词:或,有的人。纵,随心
10、所欲。句意为:有人对张翰说:“您只能任随心意舒适自得一时,难道不为过世后的声名考虑吗?” ②句中重点词:已,停止。良,相当。句意为:天下纷乱,祸难不断。到盛名享誉四海之时,急流勇退恐怕会相当困难。 (4)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 “意”是意趣的意思。联系文本内容可知,张翰生性旷达,不喜为官,只是因为齐王征召,不得而为。他真正在意的是家乡的美味,是寄情山水,归隐田园。他认为人生真意与趣味就在于此。而“志”为志向之意,多有为国为民,远大之意,故应用“意”最为合适。 可以认为应当保留,因为“尔”是罢了的意思,有不过如此的意味。更能表现张翰随性自然,恬淡随意的人生态度。也可以认为不应当保留
11、。因为去掉之后,并不影响句意的表达。 (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和分析人物性格。材料中的魏晋名士风度的关键词语是“特立独行”“孤傲”。文中的张翰初遇贺循,就与其相谈甚欢,毫无生疏之感,更是和其同乘一船,竟不告诉家人,可见其特立独行与精神上的自由。他只是因为思念家乡的美味就辞官不做,毫无留恋之意,又认为身后名不如当前一杯酒,可见其孤傲清贵之意。 (6)①本题考查诗中景物。在首联和颔联中,作者写了“落日”“雾霭”“山峰”“北斗星”等景象,体现了路途的幽远与孤寂。作者融情入景,看到如此空旷的场景,内心产生了幽寂、苍茫的情感,用写旅途的迷茫来反映出自己内心的迷茫和孤独,同时流露出自己对贬官的不满之情。 ②本题考查诗中典故。根据材料一中的“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可知此处典故指的是晋人张翰因为秋风起而思念家乡美食。在颈联与尾联中,作者通过写水田上飞的大雁、落日中的红枫这些乐景,写出自己已经摆脱了贬谪的孤独与忧伤,寻找到了精神的慰藉。这些美丽的场景都是在暗示着作者的心情已经逐渐开朗。尾联作者将“秋风莼鲈”的典故化用,更是表明诗人已经找到了精神的慰藉。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