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上的演讲稿3篇

上传人:Wea****66 文档编号:253605419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3.6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在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上的演讲稿3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在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上的演讲稿3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在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上的演讲稿3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在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上的演讲稿3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在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上的演讲稿3篇(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在五四青年节演讲比赛上的演讲稿3篇 尊敬的各位领导、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看着台下一张张年轻的面孔,我忽然想起十年前的自己——那个揣着师范院校录取通知书,在日记本上郑重写下"做一名点亮星光的引路人"的女孩。如今,当我真正站在三尺讲台上,才懂得教育的星光从来不是孤悬天际的璀璨,而是无数个平凡日子里的守望与奔赴。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教师,我们的青春,正与教育的年轮紧紧相拥。 一、青春是初遇时的初心,在方寸讲台种下光的种子 记得刚入职那年,我接手了一个特殊的班级。班里有个叫小羽的女孩,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她总是坐在教室最后一排,像只害怕被触碰的小兽,用沉默筑起心墙。第一

2、次批改她的作文,我在结尾看到一行歪歪扭扭的字:"老师,作文本上的红笔痕,像妈妈织毛衣时的毛线团,暖烘烘的。"那一刻,我的眼眶突然发热——原来教育的第一个秘密,是让每个孩子都看见自己被爱着的模样。 我开始每天给她写一段"专属评语":她画在课本上的小人物,我会补上翅膀;她作文里的错别字,我用彩色笔圈成小太阳;下雨天她忘记带伞,我把自己的雨衣披在她肩上。三个月后的家长会,小羽踮着脚把亲手折的千纸鹤塞进我口袋:"老师,这是会飞的星星,送给你。"那个瞬间,我忽然明白:青春的意义,从来不是惊天动地的誓言,而是俯下身来,用耐心与温柔,在孩子心中种下对世界的信任与期待。 就像陶行知先生说的:"真教育是心心

3、相印的活动。"我们或许成不了改变世界的伟人,但可以做擦亮星星的人——当孩子第一次在课堂上勇敢举手,当自卑的少年在运动会上收获掌声,当毕业多年的学生发来一条"老师,您当年的话我还记得"的消息,这些闪着光的瞬间,就是青春最动人的注脚。 二、青春是成长中的淬炼,在教育田野深耕梦想 去年冬天,我带着学生排演课本剧《少年中国说》。扮演"梁启超"的小浩总是卡壳,急得直掉眼泪:"老师,我怕自己读不出那种气势。"我没有说教,而是给他看了一段视频:1919年,一群和他们同龄的青年在街头演讲,眼中燃烧着理想的火焰。"真正的气势,不是声音有多大,而是心里有光。"我带着他逐句分析文字背后的情感,在操场的寒风中一遍

4、又一遍练习。演出那天,当小浩喊出"少年强则国强"时,台下掌声雷动,他眼里的光,比舞台上的灯光更亮。 教育从来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而是一场与生命的彼此成就。为了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的温暖,我们组建"教师妈妈"团队,每周陪孩子们读绘本、过生日;为了让课堂更有吸引力,我们在语文课本里挖掘党史故事,在数学公式中融入科技前沿,让知识变成触摸时代的窗口;为了帮助"学困生"重拾信心,我们设计分层作业,用"进步勋章"替代冰冷的分数,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成长中找到自己的节奏。 有人说,教师的青春是"粉笔灰染白双鬓,红墨水浸透初心"。但我觉得,青春是永远怀揣着好奇心——好奇每个孩子独特的成长密码,好奇如何让知识在课

5、堂上绽放光彩,好奇怎样用创新的方式回应时代的呼唤。就像此刻,当我们为一道教学设计反复打磨,为一次家访冒雨前行,为学生的迷茫彻夜难眠,这些看似"折腾"的付出,正是青春最好的模样:热烈、真诚、永不褪色。 三、青春是奔赴中的坚守,在平凡岁月续写热爱 今年春天,我收到一条特别的微信。已经毕业五年的学生小雨说:"老师,我考上师范大学了,将来也要成为像您一样的人。"那一刻,我想起刚工作时带过的毕业班级——最后一堂课上,孩子们在黑板上画满笑脸,写着"谢谢老师让我们相信自己能发光"。原来,教育是一场漫长的接力,我们种下的种子,终会在某个春天发芽,长成照亮他人的模样。 但坚守的路上,也有过迷茫与困惑。当看

6、到同龄人在更光鲜的岗位收获成就,当面对繁琐的教学任务感到疲惫,当遇到教育难题久攻不下面临挫败,我也曾问自己:这样的付出值得吗?直到那天路过教室,听见有学生说:"我们老师像哆啦A梦,什么问题都能解决。"那一刻,所有的疲惫都化作温柔的力量——原来,我们早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了学生心中的"超人",而这份信任,正是教育赋予我们最珍贵的勋章。 教育是慢的艺术,就像麦田里的守望者,我们不能催促麦穗成熟,却可以守护它免受风雨侵袭;就像摆渡人,我们不能代替乘客划船,却可以指明前行的方向。当我们用青春的热忱点燃学生的梦想,用日复一日的坚守诠释教育的信仰,终会明白:所谓伟大,从来都是无数平凡的坚守与热爱的叠加。

7、 四、致我们的青春,做永远在路上的追光者 今年是五四运动106周年,百年前的青年喊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口号,用热血与理想改写了中国的命运;今天的我们,站在教育的战场上,同样需要回答时代的问卷:如何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如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答案,藏在每一堂精心准备的课里,在每一次促膝长谈的家访中,在每一个为学生点亮心灯的瞬间。作为青年教师,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但可以用"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的虔诚,让青春在三尺讲台上闪光;我们或许无法改变整个世界,但可以通过改变一个个孩子,让世界拥有更多温暖与希望。 最后,我想把自己最喜欢的一段话

8、送给大家:"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愿我们永远怀揣这把火,以青春之名,赴教育之约——在方寸讲台,播撒星辰;于平凡岁月,续写光荣! 谢谢大家! 在2025年五四青年节演讲会上的演讲稿:白衣执甲赴青春——一名青年医生的时代答卷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青年朋友们: 大家好!今天站在这里,望着台下清一色的白大褂,我忽然想起五年前那个在住院部走廊哭红眼睛的自己。那时的我,刚结束一场12小时的抢救,看着监护仪上逐渐平稳的生命体征,突然读懂了希波克拉底誓言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八个字的重量。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医生,我们的青春或许没有聚光灯下的璀璨,却在无影灯下、在病历本上、

9、在与死神赛跑的每分每秒里,书写着属于医者的滚烫答卷。 一、青春是初见时的悸动,在生命的裂痕里种下希望 记得规培那年,我负责照顾一位患白血病的小姑娘小雨。15岁的她总爱盯着病房的窗户发呆,苍白的脸上写满对未来的迷茫。第一次给她抽血时,我紧张得手直抖,她却反过来安慰我:"姐姐别慌,我早就不怕疼了。"那天傍晚,她忽然指着窗外的梧桐树说:"等树叶再绿起来,我想去学校看看。"这句话像一颗种子,在我心里发了芽。 从那以后,我每天提前半小时到病房,用彩色便签纸给她画漫画版的治疗流程,把枯燥的用药知识编成顺口溜。当她第一次主动问我"今天学什么"时,阳光正好穿过纱窗,在她睫毛上跳动。三个月后,小雨顺利完成

10、骨髓移植,出院那天塞给我一幅画:穿白大褂的姐姐牵着扎马尾的小女孩,背景是满树新绿。画面下方写着:"医生姐姐的手,比春天还暖。" 在急诊科轮转时,我见过凌晨三点抱着高烧孩子痛哭的母亲,在ICU见过用颤抖的手给老伴写下"加油"的老人,在门诊见过带着整箱检查报告却舍不得花钱买药的农民工。这些真实的生命故事让我懂得:医生的青春,从来不是病历单上冰冷的诊断,而是俯下身时的一句"别担心,我们一起努力",是加班时随手给患者捎去的一份热饭,是手术成功后与患者家属相视而笑的瞬间——这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温柔,才是医者初心最动人的模样。 二、青春是淬炼中的觉醒,在岁月的磨砺中锻造担当 2024年冬天,甲型流感

11、疫情来袭,发热门诊单日接诊量突破800人次。作为值班医生,我连续工作12小时后,突然接到儿科紧急会诊通知:3个月大的婴儿出现窒息前兆,血氧饱和度跌破80%。冲进抢救室时,婴儿的小脸已经发紫,年轻的父母在墙角颤抖着哭泣。吸痰、给氧、建立静脉通路……当我跪在地上为婴儿做心肺复苏时,分针在墙上走了12圈。直到婴儿终于发出第一声微弱的啼哭,我才发现后背的手术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这样的时刻,在医生的职业生涯中从不罕见。去年参与社区义诊时,我曾跟着家庭医生团队爬了40分钟山路,为一位独居老人上门换药;在肿瘤病房,我见过同事偷偷为经济困难的患者垫付医药费,却谎称是"医院的惠民政策";在科研实验室,为了破解

12、罕见病的基因密码,我们团队连续三个月泡在实验室,终于在国际期刊发表了第一篇临床研究论文。有人说,医生的青春是"白大褂下的黑眼圈,急救服上的汗渍印",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些在深夜反复推敲的治疗方案,在凌晨三点写满批注的CT片,在学术会议上勇敢提出的质疑,都是青春最硬核的勋章。 2025年的今天,当AI辅助诊断系统开始普及,当远程医疗车开进偏远山区,当精准医疗为癌症患者带来新希望,我们这代青年医生正站在医学变革的潮头。记得在规培结业典礼上,带教老师曾说:"真正的医者,既要能在急诊室与死神掰手腕,也要能在诊室里做生命的摆渡人。"这句话,至今刻在我工作牌的背面——它提醒我,医学不仅是科技的较量,更

13、是温度的传递;不仅是疾病的对抗,更是生命的守护。 三、青春是奔赴中的坚守,在时代的答卷上书写信仰 去年支援边疆时,我在海拔3000米的卫生院待了三个月。那里的牧民骑马走一整天才能到最近的诊所,很多老人一辈子没做过一次全面体检。记得第一次跟着巡回医疗车进山,72岁的卓玛奶奶摸着我的白大褂说:"北京来的医生丫头,比雪莲花还亲。"那些日子里,我们背着便携式彩超仪翻山越岭,在帐篷里为牧民做超声检查,用藏语教孩子们洗手的正确方法,离开时收到的哈达,挂满了整个医务室的墙壁。 有人问:"在大城市当医生多好,为什么非要去艰苦的地方?"我想起五四青年节陈列馆里的一张老照片:1919年,一群穿着长衫的青年举

14、着"科学救国"的标语奔跑在街头。百年后的今天,当健康中国的号角吹响,当"十四五"规划把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列为重点,我们的青春早已和国家的医疗事业紧紧相连。无论是在三甲医院的手术台前,还是在偏远乡村的义诊路上,无论是投身新冠疫情防控,还是攻坚重大疾病科研,我们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新时代的青年医生,该如何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 答案,藏在凌晨五点产房里的第一声啼哭中,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医生的随访记录里,在医学实验室反复验证的数据分析表上。正如钟南山院士所说:"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当奋斗其时。"我们或许成不了名震中外的医学大家,但可以做患者心中"最温暖的听诊器";我们或许改写不了疾病谱的

15、走向,但可以在每个诊疗细节中践行"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的医者仁心。 四、致我们的白衣青春,做永不褪色的追光者 今年五四,我收到一条特殊的微信。三年前抢救过的心梗患者李大叔发来视频:他正在公园教孙子打太极拳,阳光穿过树叶落在他胸前的手术疤痕上。"小陈医生,你看,我现在能跑能跳,比生病前还精神!"视频里的他笑得像个孩子,而我知道,这样的笑容,正是我们所有努力的意义。 百年前,青年们用热血和呐喊唤醒了一个时代;今天,我们用白大褂和听诊器守护着千万个家庭。当我们为疑难病例争论到深夜,为贫困患者申请公益救助,为医学科普拍短视频到凌晨,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正是对五四精神最好的传

16、承。愿我们永远记得初穿白大褂时的那份悸动,永远保持对生命的敬畏与热爱,永远相信"健康所系"的重量里,藏着"性命相托"的荣耀。 最后,请允许我用自己改编的诗句与大家共勉:"少年何妨梦摘星?白衣执甲踏歌行。无影灯下春秋笔,病历笺上岁月情。愿以青春铸医魂,长守人间烟火明。" 愿我们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在生命的征途上,做追光的人! 谢谢大家! 在2025年五四青年节演讲会上的演讲稿:藏蓝青春永不褪色——写给新时代的追光者 尊敬的各位领导、战友们: 大家好!今天站在这儿,看着台下整齐的藏蓝身影,我忽然想起五年前那个在训练场上摔得膝盖渗血,却咬着牙说"我能行"的自己。那时的

17、我刚入警,总以为警察的青春就该像电影里那样威风凛凛、冲锋陷阵,直到真正穿上这身警服,才发现我们的青春藏在凌晨三点的接警记录里,在社区大爷的家长里短中,在追捕时磨破的鞋底上——但每一道藏蓝的剪影,都在岁月里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一、青春是穿警服的第一天,在方寸警徽里看见初心 记得2020年那个蝉鸣刺耳的夏天,我第一次以见习民警的身份跟着师傅出警。报警人是位头发花白的奶奶,攥着我的手说孙子在超市门口走丢了。监控室里,我们一帧一帧地翻看录像,汗水顺着下巴滴在操作台上。三小时后找到孩子时,小家伙正抱着消防员叔叔的大腿哭鼻子。奶奶塞给我一颗水果糖,粗糙的掌心还带着菜市场的烟火气:"闺女,这糖比蜜甜。"

18、那一刻,警服上的反光条在夕阳下格外耀眼,我忽然懂了:原来警察的初心,从来不是悬在半空的口号,而是蹲下来帮老人系鞋带时的温度,是为迷路孩子擦眼泪时的耐心,是把走失老人平安送回家后,那碗递过来的热汤面里的暖意。 在派出所轮岗时,我见过凌晨两点蹲在便利店门口吃泡面的社区民警,见过为了核实一条线索在雨里蹲守八小时的刑警,见过在户籍窗口不厌其烦教老人使用自助办证机的女警。这些平凡的瞬间让我明白:警徽的重量,是用无数个"小事"堆起来的担当——当我们为农民工追回被拖欠的工资,当我们帮高考学生找回遗失的准考证,当我们在台风天背着行动不便的老人转移,这些被汗水浸透的藏蓝身影,就是青春最动人的模样。 二、青春

19、是凌晨三点的接警台,在琐碎日常里锻造担当 2024年跨年那晚,我在值班室接到一个特殊的报警电话。电话那头是个带着哭腔的女孩:"警察姐姐,我不敢回家,我怕爸爸又打妈妈。"赶到现场时,屋里的争吵声隔着防盗门都能听见。推开门的瞬间,小女孩正用身体护着躲在角落的妈妈,脸上还挂着泪痕。那天夜里,我们在派出所的调解室待到天亮,看着母女俩蜷缩在沙发上睡着的样子,我突然想起自己包里的棒棒糖——那是白天巡逻时发给小朋友的,此刻正安静地躺在警服口袋里。 这样的"不寻常",在警察的职业生涯里其实很寻常。去年夏天支援防汛抢险,我们在齐腰深的积水中背出89位老人,有位大爷趴在我背上说:"丫头,你的肩膀比救生衣还稳当

20、。"今年初参与打击电诈专项行动,连续半个月盯着电脑分析资金流,眼睛熬得通红,终于在嫌疑人准备转移资金前五分钟锁定账户。当受害大妈握着我的手说"这是给儿子的救命钱"时,那些熬过夜的黑眼圈,突然就有了最动人的注脚。 有人说,警察的青春是"白加黑""5+2",是朋友圈里永远的"工作状态"。但只有我们自己知道,那些在接警本上画满的星号(代表紧急警情),那些在勘查笔录里写错又划掉的字迹,那些在案情分析会上突然拍案而起的灵感,都是青春最硬核的勋章。就像师傅常说的:"穿上警服,就得把老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万家灯火当成心里的光。" 三、青春是追捕路上的脚印,在热血与柔情里书写信仰 去年秋天参与跨省追

21、捕,我们在西南山区追了三天三夜。嫌疑人躲进没膝的草丛,我踩着湿滑的泥土往前追,突然被藤蔓绊倒,膝盖的旧伤再次渗血。带队的老刑警大哥递给我一张创可贴:"疼吗?当年我追逃犯时,鞋底都跑飞了。"月光下,他警服上的补丁格外显眼——那是多年前抓捕时被荆棘划破的,他说"警服破了可以补,职责丢了补不回来"。最终抓获嫌疑人的那一刻,山风掠过我们满是泥泞的藏蓝制服,我忽然懂得:原来警察的信仰,是刻在骨子里的不放弃,是明知前路艰险却依然冲锋的勇气。 在禁毒大队见习时,我曾跟着前辈们蹲守在毒贩交易点。凌晨四点,当嫌疑人即将交易的瞬间,队长突然按住准备冲上去的我:"等等,旁边有个放学的孩子。"那一刻,他眼里的警惕与

22、温柔让我难忘——原来铁血与柔情,从来都是藏蓝青春的一体两面。我们会为了破获大案连续奋战,也会为了帮群众找回走失的宠物跑遍半个城区;我们能在抓捕现场如利剑出鞘,也能在留守儿童的帮扶日记里写下温暖的寄语。 四、致我们的藏蓝青春,做永不褪色的追光者 今年五四,我收到一条特殊的短信。三年前帮助过的那位高考学生发来录取通知书照片:"姐姐,我考上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了,以后也要穿和你一样的警服!"看着照片里少年意气风发的模样,我忽然想起入警宣誓时的场景——面对警徽,我们举起右手,说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那一刻,眼中有光,心中有火。 百年前,五四青年用热血和呐喊照亮了时代;今天,我们用藏蓝制服和闪烁警灯守护着万家灯火。当我们在智能警务室调试AI巡逻系统,在社区微信群里解答群众咨询,在反诈直播间里变身"网红主播",这些与时代同频的创新,都是藏蓝青春的新注脚。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青年一代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 最后,我想把自己写在执法记录仪上的一句话送给大家:"藏蓝不是褪色的制服,是永不熄灭的心火;警号不是冰冷的编号,是人民赋予的重托。"愿我们永远记得第一次穿警服时的骄傲,永远保持对万家灯火的守望,永远相信——当我们追逐光、成为光,这一身藏蓝,就是青春最美的底色!仅供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