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53605301 上传时间:2025-04-2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27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含答案](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浙江省2023-2024学年高一物理下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本卷g取 一、选择题 1. 下列工具不能直接测量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A图是弹簧测力计,测量的是力,力的单位是N,是导出单位,因此力不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A符合题意; B.B图是电流表,电流表测量的是电流,电

2、流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B不符合题意; C.C图是秒表,测量的是时间,时间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C不符合题意; D.D图是天平,天平测量的是质量,质量是国际单位制中基本量,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 2023年杭州第19届亚运会龙舟比赛在温州龙舟基地举行,六个项目的角逐中,我国健儿取得了5金1银的好成绩。下列有关龙舟500米直道竞技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时,可将队员看成质点 B. 比赛过程中冠军龙舟的平均速度一定最大 C. 比赛过程中冠军龙舟撞线时的瞬时速度一定最大 D. 龙舟齐头并进时,可以认为龙舟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 【答案】B 【解析】

3、 【详解】A.研究队员的划桨动作时不能忽略队员的形状,所以不能看作质点,故A错误; B.龙舟比赛中位移相同,冠军运动的时间最短,根据 可知冠军龙舟的平均速度一定最大,但瞬时速度不一定最大,故B正确,C错误; D.龙舟齐头并进时,龙舟之间相对静止,故D错误。 故选B。 3. 如图是乒乓球比赛中运动员的削球动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乒乓球被削回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空气阻力和球拍摩擦力作用 B. 乒乓球被削回的速度越大,惯性越大,飞得就越远 C. 削球时乒乓球拍对球的弹力是因为球拍形变产生的 D. 削球时球拍对乒乓球施加的力大小大于乒乓球对球拍施加的力大小 【答

4、案】C 【解析】 【详解】A.乒乓球被削回在空中飞行时受到重力、空气阻力的作用,故A错误; B.乒乓球被削回的速度越大,飞得就越远,惯性只与质量有关,与速度无关,故B错误; C.根据弹力产生的条件可知,削球时乒乓球拍对球的弹力是因为球拍形变产生的,故C正确; D.削球时球拍对乒乓球施加的力和乒乓球对球拍施加的力是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4. 甲、乙两辆小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做直线运动,甲和乙的位置(x)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则() A. 在时刻,甲车与乙车相遇 B. 在时刻,两车的瞬时速度相等 C. 在时间内,两车的平均速度相等 D.

5、在之间的某一时刻,两车加速度相等 【答案】A 【解析】 【详解】A.根据x-t图像中,交点表示相遇,可知在时刻,甲车与乙车相遇,故A正确; B.根据x-t图像中图线某点切线的斜率表示速度,在t2时刻甲车切线斜率比乙车大,即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故B错误; C.由图像可知,0时刻两车的位置不同, 时刻两车位置相同,可知从0到时间内,两车走过的位移不相等,两车的平均速度也不相等,故C错误; D.由两车x-t图线可知,在到时间内,甲车为一条倾斜的直线,做匀速直线运动,故加速度始终为零。乙车图线为曲线,斜率一直在变化,即速度一直在改变,加速度不为零,即两车加速度不相等,故D错误。 故选A

6、。 5. 越野车在冰原上留下的车辙如图所示,则越野车转弯过程中() A. 越野车加速度可能为零 B. 越野车一定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C. 越野车可能处于平衡状态 D. 越野车所受的合外力一定不为零 【答案】D 【解析】 【详解】由图可知越野车做曲线运动,则越野车所受的合外力和加速度一定不为0,由于合外力指向轨迹凹侧,则越野车做变速曲线运动。 故选D。 6. 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绳系在铁钉上,将质量为m的一块小黑板悬挂在竖直的墙壁上,细绳的两端固定在小黑板边缘两点A、B上。小黑板静止时,铁钉两侧细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α、β。且,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7、 A. OA绳的拉力大于OB绳的拉力 B. OA绳的拉力等于OB绳的拉力 C. OA绳的拉力小于OB绳的拉力 D. 无法判断OA绳的拉力与OB绳的拉力的大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对小黑板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 又 所以 则 故选C。 7. 大质量钢卷是公路运输中的危险物品,如图符合规范的装载支架是安全运输的保障,运输过程中要求“缓加速慢减速”是血的教训换来的。一辆货车运载着圆柱形表面光滑的质量为m的钢卷,自由地摆放在支架A、B之间,没有用绳索固定。钢卷受到支架A和支架B的支持力,和汽车一起保持静止,若已知支架斜面均与水平面成,重力加速度为

8、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静止时,支架A对钢卷支持力大小为mg B. 汽车向右匀速运动,支架B对钢卷支持力大小为2mg C. 当汽车向右减速时,支架A对钢卷支持力减小 D. 当汽车向右加速时,支架A对钢卷支持力减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AB.汽车静止或向右匀速运动时,都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共点力平衡条件有 解得 故AB错误; C.当车向右减速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则支架A对钢卷支持力减小,支架B对钢卷支持力增大,故C正确; D.当车向右加速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则支架B对钢卷支持力减小,支架A对钢卷支持力增大,故

9、D错误。 故选C。 8. 如图是运动员在某次水平掷出的铅球的运动轨迹。A、B、C为铅球运动轨迹上的三点,从A点到B点、B点到C点时间相同,BD为轨迹上B点的切线,从A点到B点、B点到C点两个阶段的水平位移分别为xAB,xBC。将铅球视为质点,不考虑空气阻力,则铅球(  ) A. 在B点的速度方向沿AB连线方向 B. xAB

10、直线运动,经过相等的时间位移相等,即 故B错误; C.铅球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竖直方向经过相等时间位移增大,所以从A点到B点的位移小于B点到C点的位移,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从A点到B点的平均速度小于从B点到C点的平均速度,故C错误; D.小球运动过程中速度变化量为 所以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量相同,故D正确。 故选D。 9. 某质量的举重运动员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120kg的重物,而在竖直运动着的升降机中却最多只能举起100kg的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此时升降机运动的加速度 B. 此时运动员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为1800N C. 此时升降机可能加速上升

11、D. 此时升降机可能减速上升 【答案】C 【解析】 【详解】ACD.运动员在地面上能举起120kg的重物,则运动员能发挥的向上的最大支撑力 N 在运动的升降机中只能举起100kg的重物,可见该重物超重,升降机应具有向上的加速度,升降机可能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对重物 解得 故AD错误,C正确; B.对运动员和重物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N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此时运动员对升降机地板的压力为2160N,故B错误; 故选C。 10. 如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静止的物块,物块的质量为1kg,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时,物块在一水平拉力作用下开始沿

12、水平面做直线运动,其a-t图像如图,则关于物块运动的说法正确为() A. 物块6s末的速度达到为12m/s B. 物块前12s内位移为0m C. 物块前8s内平均速度为14m/s D. 物块2s末受到的水平拉力大小为4N 【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得物块6s末的速度为 故A错误; B.物块前6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后6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所以物块前12s内的位移不为零,故B错误; C.物块前6s内的位移为 后2s内运动的位移为 所以物块前8s内的位移为 因此物块前8s内平均速度为 故C正确; D

13、.在2s末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解得 故D错误。 故选C。 11. 为吸引更多消费者,商场会在中庭悬挂很多节日装饰物,如图所示,轻绳AB一端系有重为G的装饰物,另一端A可在竖直面内旋转,轻绳BC一端系在B点,另一端通过固定在天花板上的定滑轮上的C点,由工人拉住静止不动。若不计绳与滑轮间的摩擦,调整A端使绳AB从竖直方向沿顺时针缓慢变到水平方向的过程中(B点位置不动),关于力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绳拉力一直不变,BC绳拉力一直增大 B. AB绳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C绳拉力一直增大 C. 地面对工人支持力一直变大 D. 地面对工人摩擦力先变大后变小

14、 【答案】B 【解析】 【详解】AB.对B点受力分析,作出力的动态平衡,如图 由图可知AB绳拉力先减小后增大,BC绳拉力一直增大,故A错误,B正确; CD.对工人受力分析,设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则 BC绳拉力一直增大,则地面对工人支持力一直变小,摩擦力增大,故CD错误; 故选B。 12. 低空跳伞是一项危险性极高的滑翔类极限运动,受到冒险者的喜爱。如下甲图为某运动员做跳伞训练的照片,他从悬停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由静止跳下,跳离飞机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沿直线减速下落。他打开降落伞后的速度图线如乙图所示。降落伞用30根对称的绳悬挂运动员,每根绳与中轴线的夹角均为37°。

15、已知人的质量为60kg,降落伞质量为40kg,不计人所受的阻力,打开伞后伞所受阻力与速度v成正比,即。则() A. 打开降落伞时人距离地面高度为45m B. 打开伞后瞬间的加速度大小 C. 阻力系数 D. 每根绳承受的拉力至少为150N 【答案】D 【解析】 【详解】A.打开降落伞后,人运动的加速度不断变化,无法计算此时人距离地面高度,故A错误; BC.当速度为5m/s时,物体做匀速运动,受力平衡则有 解得 k=200N∙s/m 打开降落伞时的瞬间,对伞和人的整体有 解得 故BC错误; D.设每根绳的拉力为T,以运动员为研究对象 解得 N

16、故D正确。 故选D。 二、选择题 13. 关于物理课本的四幅插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甲中火车屏幕上显示了三个物理量,分别是时刻、速率、温度 B. 图乙中运动员所踢出的香蕉球,在空中做的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 图丙中的实验是为了探究曲线运动的条件 D. 图丁为牛顿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使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最后通过逻辑推理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 【答案】AC 【解析】 【详解】A.根据火车屏幕上物理量的单位可知显示了时刻、速率、温度,故A正确; B.运动员所踢出的香蕉球时受重力和阻力,阻力方向与速度方向有关,则不是匀变速曲线运

17、动,故B错误; C.图丙中物体所受的合力与速度不再一条直线上时小球做曲线运动,所以图丙中的实验是为了探究曲线运动的条件,故C正确; D.图丁为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思路,利用斜面实验来冲淡重力影响,使运动时间更容易测量,最后通过逻辑推理得到自由落体的运动规律,故D错误。 故选AC。 14. 如图所示,倾角且上表面光滑的斜面体c置于水平地面上,滑块b置于斜面上,通过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与物体a连接,其中连接b的一段轻绳与斜面平行,连接a的一段轻绳竖直,a下端连接在竖直固定在地面的轻弹簧上,整个系统保持静止。已知a、b、c的质量均为4m,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8、杆对滑轮作用力大小为3mg B. 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方向水平向左 C. 剪断轻绳的一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0.5g D. 若将弹簧撤去,a将会向下做匀加速运动,且加速度大小为0.5g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对b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细绳对b的拉力为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两段绳的拉力合力为 所以对滑轮进行受力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杆对滑轮的作用力大小为 故A错误; B.对bc看成整体,根据共点力平衡得地面对c的摩擦力为 方向水平向左,故B正确; C.剪断轻绳前根据共点力平衡 得 剪断轻绳的一瞬间,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19、 解得 故C正确; D.若将弹簧撤去,对a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得 若a向下做匀加速运动时b将处于静止状态,所以细绳拉力不再是T,加速度大小不可能为0.5g,故D错误。 故选BC。 15. 截至目前,巴以冲突已导致双方超1.73万人死亡,为了避免冲突,我国进一步加强军事演练,假设在演练时士兵驾驶坦克向东的速度大小为,坦克静止时射出的炮弹速度大小为,且出膛方向沿水平面内可调整,坦克轨迹距离目标最近为d,忽略炮弹受到的空气阻力和炮弹竖直方向的下落,且不计炮弹发射对坦克速度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炮弹轨迹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一条直线 B. 要想命中目标且炮弹

20、在空中飞行时间最短,坦克发射处离目标的距离为 C. 炮弹命中目标最短时间为 D. 若到达距离目标最近处时再开炮,不管怎样调整炮口方向,炮弹都无法射中目标 【答案】AC 【解析】 【详解】A.炮弹向东和向北运动均为匀速直线运动,则合运动也是匀速直线运动,轨迹在地面上的投影是一条直线,故A正确; BC.炮弹速度向北发射时时间最短,则命中目标最短时间为 坦克发射处离目标的距离为 故B错误,C正确; D.由于,若到达距离目标最近处时再开炮,应调整炮口至左上方,可能射中目标,故D错误。 故选AC。 三、非选择题部分 16. (1)张同学在“研究平抛运动”实验过程中,下列操

21、作正确的是( ) A.斜槽不需要光滑,但末端必须调节为水平 B.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在斜槽的末端 C.每次释放小球时挡板在斜槽上的位置可任意调节 D.依次用平滑曲线连接每个记录点,画出轨迹 (2)将白纸换成方格纸,每个小方格的边长,实验小组借助频闪照相仪进行拍照,图乙中A、B、C为频闪相片记录的小球在运动途中的三个连续位置,曲线为所绘制的轨迹,则借助频闪照相仪进行拍照______(需要/不需要)小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频闪照相仪频闪周期为______s,该小球经过B点速度大小为______m/s。 【答案】 ①. A ②. 不需要 ③

22、. 0.1 ④. 2.5 【解析】 【详解】(1)[1] A.斜槽是否光滑对实验结果无影响,但末端必须调节为水平,保证初速度水平,故A正确; B.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建立在小球的球心处,故B错误; C.为了确保小球每次飞出的初速度大小一定,则每次释放小球时挡板在斜槽上的位置均一定,故C错误; D.依次用平滑曲线连接记录点,画出轨迹,由于实验误差,并非每个记录点都在曲线上,故D错误; 故选A。 (2)[2] 本实验用频闪照相仪记录小球在空中一次平抛的多个位置,所以不需要小球从斜槽上同一高度由静止释放; [3]根据逐差法可知 解得 s [4]小球水平初速度为 m/

23、s 竖直方向的速度为 m/s 则该小球经过B点速度大小为 m/s 17. (1)下列实验器材,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都需要用到的是______。 A. B. C. D (2)用此装置做以下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必须设法补偿阻力 B.“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细绳应该与木板平行 C.“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每次改变砝码及砝码盘总质量之后,需要重新补偿阻力 D.“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应使槽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 (3)求出

24、图中纸带对应的小车加速度a=______.(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根据实验数据得到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如图中实线所示,则可知所挂槽码质量不应超过( ) A.10g B.22g C.50g D.220g 【答案】 ①C ②. BD##DB ③. 0.89m/s2 ④. B 【解析】 【详解】(1)[1] 在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中都需要用到的是打点计时器。 故选C。 (2)[2] A.“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时,无需补偿阻力,故A错误; B.细绳与纸带应在同一条直

25、线上,且细绳应与木板平行,以便减小纸带受到的阻力,保证小车受到的拉力恒定,即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故B正确; C.“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只需要补偿一次阻力,故C错误; D.“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时,应使槽码的总质量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从而减小实验误差,故D正确。 故选BD。 (3)[3]以6个点迹为一段距离,结合逐差法可知加速度为 m/s2=0.89m/s2 (4)[4] 由图像得,当F>0.22N时,a-F图像不再是过原点的直线,则所挂槽码质量不应超过 故选B。 18. 如图为杭州某一小区菜鸟无人车行驶的画面,某次无人车给75m远处的住户送货,无人车从静

26、止开始加速,5s后速度达到10m/s,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当距离住户20m时开始减速,到达住户身边恰好停止,无人车整个运动过程是直线运动,加速、减速阶段均可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求无人车: (1)匀减速阶段的加速度大小; (2)匀速阶段的位移大小; (3)整个送货过程平均速度大小。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得 (2)无人车在加速阶段运动的位移为 在匀速阶段运动的位移为 (3)无人车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无人车匀减速运动的时间为 19. 如图所示,质量的物体通过两根轻绳系在小环P

27、和小环Q上,小环P套在固定水平杆上,小环Q套在固定竖直杆上。两环静止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7°和53°。已知小环P和Q的质量均为。求: (1)与小环P、Q相连的轻绳拉力分别为多少; (2)小环P受到杆的支持力和Q受到杆的摩擦力。 【答案】(1),;(2), 【解析】 【详解】(1)对重物受力分析,根据共点力平衡得 由牛顿第三定律得 对小环P根据共点力平衡得 对小环Q根据共点力平衡得 20. 一个游戏装置如图所示,由固定斜面、滑板构成,固定斜面上表面光滑且与水平方向夹角,滑板P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上表面与斜面底端A平滑接触(过A点

28、速度大小不变),一物块在斜面上静止释放,释放位置距板上表面高,已知物块Q质量,滑板P的质量,板长,物块Q与滑板P间的动摩擦因数为,求: (1)物块刚滑上滑板时的速度v大小; (2)物块从开始运动到与滑板共速所需时间t,并画出P、Q两物体在这段时间的v-t图像; (3)为使物块不滑出滑板,滑块从斜面上下滑的高度h范围。 【答案】(1)4m/s;(2),;(3) 【解析】 【详解】(1)物块在斜面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解得 (2)物块在水平面上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可得 对滑板,有 可得 当二者共速时有 解得

29、 则沿斜面下滑的时间为 总时间为 其v-t图如图所示 (3)设物块在A点速度为v,则 可得 所以物块的位移为 滑板的位移为 所以 所以 根据 可得 21. 如图所示,质量的物体以一定速度水平抛出,落在倾斜传送带的顶端A点,恰好沿AB方向冲下,已知抛出点距A点的竖直高度,传送带与水平面夹角,传送带的底端B点距离地面高度。已知滑块大小忽略不计,传送带两端的传送轮半径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求 (1)物体平抛初速度大小; (2)若传送带足够长,传送带以的速度逆时针匀速转动,物体到达最高点时与A端的水平距离x2; (3)若打磨滑块,滑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传送带长度,传送带以的速度顺时针匀速转动,求物体落地点距B的水平距离x2。 【答案】(1);(2);(3) 【解析】 【详解】(1)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 得 根据平抛运动速度偏角的正切值得 (2)根据速度的合成得 由于,物块速度减为0后反向运动回去,并从A点以抛出,则 根据匀速直线运动得 (3)因,所以物块无法与传送带相对静止,由 得 由 得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的关系得 由 得 由 得 因此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