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精*** 文档编号:25360510 上传时间:2021-07-23 格式:PDF 页数:17 大小:941.9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资源描述:

《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1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河北省保定市第三中学 2021-2021 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 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 110 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 1115 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元电荷实质上是指电子和质子本身 B. 摩擦起电说明电荷是可以创造出来的 C. 元电荷的值通常取 19.60Ce D. 电荷量 e 的数值最早是由库仑通过实验测得的 【答案】C 【解析】 【详解】A元电荷是最小单位电荷量,不是电子或质子,故 A 错误; B摩擦起电是

2、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并不是创造了电荷,故 B 错误; C元电荷 的 值通常取 ,故 C 正确;19.60e D电荷量 e 的数值最早是由密立根通过实验测得的,故 D 错误。 故选 C。 2.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某大型车企正致力于高压动力电池的研发和生产。下列关于电 源的电动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电动势 的 单位为焦耳 B. 电动势就是闭合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 C. 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储存的电能越多 D. 电动势的大小是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反映 【答案】D 【解析】 【详解】A电动势的单位是伏特,故 A 错误; B电动势是电源本身的性质,其大小等于内外电压之和,但不能说它就

3、是闭合电路中电源 两端的电压,故 B 错误; C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电动势大电源储存的电 能不一定越多,故 C 错误; D电动势是描述电源把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本领的物理量,是非静电力做功能力的 反映,电动势越大,表明电源将其它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故 D 正确。 故选 D。 3. 关于电场强度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由 上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场强度 E 与试探电荷的电荷量 q 成反比 FEq B. 正、负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所以某一点电场强度方向与放 入试探电荷的正负有关 C. 电场中某一点不放试探电荷时,该

4、点的电场强度一定等于零 D. 某一点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无关 【答案】D 【解析】 【详解】A 是电场强度的定义式,采用比值法定义,则知电场强度 与 、 无关, FEq EFq 由电场本身决定, 并不跟 成正比,跟 成反比,故 A 错误;q B正、负试探电荷在电场中同一点受到的电场力方向相反,而场强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放 入电场的试探电荷无关,故 B 错误; C场强与有无试探电荷无关,电场中某一点不放试探电荷时,该点场强不变,故 C 错误; D电场中某一点的场强大小和方向由电场本身决定,与放入该点的试探电荷与否无关,故 D 正确。 故选 D。 4. 手电筒中的干电池(电动

5、势为 1.5V)给某小灯泡供电时,电流为 0.5A,在某次接通开关 的 1min 时间内,该干电池转化的化学能为() A. 0.75J B. 20J C. 30J D. 45J 【答案】D 【解析】 【详解】干电池在 1min 内转化 的 化学能为 1.506J45WUIt 选项 D 正确,ABC 错误。 故选 D。 5. 中国南车设计制造的全球首创超级电容储能式现代电车在宁波下线,不久将成为二三线 城市的主要公交用车这种超级电车的核心是我国自主研发、全球首创的“超级电容器” 。 如图所示,这种电容器安全性高,可反复充、放电 100 万次以上,使用寿命长达十二年,且 容量超大(达到 9500F

6、) ,能够在 10s 内完成充电,该电容器的电压为 2.7V,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该“超级电容器”放完电后的电容为零 B. 该“超级电容器”的电容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大 C. 该“超级电容器”从不带电到充满电的平均电流为 2565A D. 该“超级电容器”充满电后所带的电荷量为 2565C 【答案】C 【解析】 【详解】AB电容是由电容器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与电压和电量无关,故 AB 错误; C由电流的定义式得 9502.7A561qCUIt 故 C 正确; D该“超级电容器”充满电后所带的电荷量为 9502.7=650CQ 故 D 错误。 故选 C。 6. 如图所示,电路中的电阻 , ,

7、 ,则()10R21034R A. 当 端开路时,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 30abcd B. 当 端开路时,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 50cdab C. 当 端短路时,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 160 D. 当 端短路时,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 8 【答案】B 【解析】 【详解】A当 ab 端开路时, cd 之间由 R2、 R3串联而成,故 cd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160 故 A 错误; B当 cd 端开路时, ab 之间由 R1、 R3串联而成,故 ab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 R1+R3=50 故 B 正确; C当 ab 端短路时, cd 之间由 R1、 R3并联,然后与 R2串联而成,故 cd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13

8、28 故 C 错误; D当 cd 端短路时, ab 之间由 R2、 R3并联,然后与 R1串联而成,故 ab 之间的等效电阻是23140 故 D 错误。 故选 B。 7. 如图所示,两个截面不同,长度相等的均匀铜棒接在电路中,两端总电压为 U,则 A. 通过细棒的电流比粗棒的大 B. 通过细棒的电流比粗棒的小 C. 细棒的电阻 小于粗棒的电阻1R2R D. 细棒两端的电压 大于粗棒两端的电压U2U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因为两者串联,所以电流相等,AB 错误;根据公式 ,并且两者的电阻率 LRS 相等,长度相等,所以越粗电阻越小,故可得粗棒的电阻 小于细棒的电阻 ,C 错误;21 根

9、据欧姆定律 可得细棒两端的电压 大于粗棒两端的电压 ,D 正确;UIR1U2U 考点:考查了欧姆定律,电阻定律 【名师点睛】两导体串联,则由串联电路的规律可知电流关系;由电阻定律可知两导体的电 阻关系,再由欧姆定律可得出电压关系 8. 如图所示,一价氢离子( )和二价氦离子( )的混合体,由静止开始同时经同一 1H42He 加速电场加速后垂直偏转电场的电场线方向射入同一偏转电场中,偏转后,均打在同一荧光 屏上,离子在加速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可忽略不计,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和重力均不计。则一价 氢离子和二价氦离子() A. 同时到达屏上同一点 B. 同时到达屏上不同点 C. 先后到达屏上同一点 D. 先

10、后到达屏上不同点 【答案】C 【解析】 【详解】设加速电场的电压为 ,偏转电场电压为 ,偏转电场的极板长度为 ,极板间1U2UL 距为 。d 在加速电场中,由动能定理得 210qmv 两种离子在偏转电场中,水平方向做速度为 的匀速直线运动,由于两种离子的比荷不同,0v 则 不同,所以两种离子在偏转电场中运动时间0v 0Ltv 不同。 两种离子在加速电场中的加速度不同,位移相同,则运动的时间也不同,所以两离子是先后 离开偏转电场。 离子在偏转电场中偏转的位移为 2201qULyatmdv 联立上式解得 214yd 同理可得离子在偏转电场中偏转角度的正切值为 21tanULd 由以上计算可知, 和

11、 的值与离子的电量和质量无关,所以离子出射点的位置相同,ytan 出射速度方向也相同,所以两种离子先后到达屏上同一点,AB 错误,C 正确,D 错误。 故选 C。 9. 静电喷涂时,喷枪喷出的涂料微粒带电,在带正电的被喷工件的静电力作用下,向被喷 工件运动,最后吸附在其表面,如图所示,某带电涂料微粒由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b 点,不计 涂料微粒被喷出时的速度及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喷枪工件() A. 涂料微粒因为带正电而被吸附在工件表面 B.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高 C. 涂料微粒由 a 点向 b 点做变加速运动 D. 越靠近 b 点,涂料微粒的动能越小 【答案】C 【解析】 【详解】

12、A涂料微粒由 a 点沿直线运动到 b 点,则因为带负电而被吸附在工件表面,选项 A 错误; B电场线由 b 指向 a,则 a 点的电势比 b 点的电势低,选项 B 错误; C由于 ab 间电场线不均匀,不是匀强电场,可知涂料微粒由 a 点向 b 点做变加速运动,选 项 C 正确; D从 a 到 b 电场力做正功,则动能增加,即越靠近 b 点,涂料微粒的动能越大,选项 D 错 误。 故选 C。 10. 两根相同的均匀金属导线甲和乙,若把甲截去一半长度,把剩下的一半均匀拉回原来长 度,把乙对折后并在一起,则变化后的甲、乙的电阻之比为() A. 1:1 B. 2:1 C. 4:1 D. 8:1 【答

13、案】D 【解析】 【详解】两根完全相同的金属导线,若把甲截去一半长度,把剩下的一半均匀拉回原来长度, 长度不变,而体积减半,那么截面积减半,根据电阻定律公式 ,可知,电阻增加为 LRS 2 倍;把乙对折后并在一起,则长度变为 0.5 倍,截面积变为 2 倍,根据电阻定律公式 ,电阻变为原来的 ,故这两根导线后来的电阻之比为 8:1 LRS14 A1:1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 A 错误 B.2:1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 B 错误 C.4:1 与计算结果不符,故 C 错误 D.8:1 与计算结果相符,故 D 正确 11. 关于电流和电动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要将导体置于电场中,导体中就有持

14、续的电流 B. 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 A C. 电源的电动势数值上等于不接用电器时电源正负两极间的电压 D. 闭合电路中的路端电压总等于电动势 【答案】BC 【解析】 【详解】A导体置于电场中,达到静电平衡后没有电流,故 A 错误; B在国际单位制中,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符号是 A,故 B 正确; C电动势在数值上等于不接用电器时电源正负两极间的电压,故 C 正确; D根据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可知,闭合电路中的路端电压总小于电动势,故 D 错误。 故选 BC。 12.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 U 恒定,三只灯泡原来都发光,假设灯丝电阻不变,当滑动 变阻器的滑动片 P 向右移动时

15、,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变暗 B. 变亮1L 2L C. 变亮 D. 经过 的电流增大3 0R 【答案】AB 【解析】 【详解】当滑片右移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阻增大,则电路中总电阻增大,由闭合电路欧姆 定律可知电路中总电流减小,经过 的电流减小,灯 L1变暗;电路中电流减小, R0、L 1两0R 端的电压减小,而电源电压 U 恒定,故并联部分的电压增大,灯 L2变亮;因 L2中电流增大, 干路电流减小,流过 L3的电流减小,灯 L3变暗,故 AB 正确,CD 错误。 故选 AB。 13. 如图所示,两个带等量正电的点电荷,固定在图中 P、 Q 两点, 为 P、 Q 连线的中垂MN 线,交

16、 于 O 点, A 为 上的一点一带正电的试探电荷 q,以某一足够大的速度从 APQMN 向 O 点运动,取无限远处的电势为零,则() A. q 由 A 向 O 的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B. q 由 A 向 O 运动的过程电势能逐渐增大 C. q 由 A 向 O 运动的过程动能可能一直减小 D. q 运动到 O 点时的加速度为零 【答案】BCD 【解析】 【详解】A两等量正电荷周围部分电场线如图所示 其中 P、 Q 连线的中垂线 MN 上,从无穷远到 O 过程中电场强度先增大后减小,且方向始终指 向无穷远方向,故试探电荷所受的电场力是变化的, q 由 A 向 O 的运动做非匀加速直线运动, 故

17、 A 错误; BC电场力方向与 AO 方向相反,电场力做负功,动能减小,电势能增大,故 BC 正确; D根据电场的叠加知在 O 点合场强为 0,电荷在 O 点受到的电场力为 0,故加速度为 0,故 D 正确。 故选 BCD。 14. 一线圈电阻为 0.1 的玩具车上的电动机,当它两端所加的电压为 3V 时,通过的电流为 3A,则该电动机() A. 消耗的电功率为 0.9W B. 机械功率为 8.1W C. 发热功率为 9W D. 1min 内消耗的电能为 540J 【答案】BD 【解析】 【详解】A消耗的电功率为 P=IU=9W 选项 A 错误; C发热功率为 P 热 =I2r=0.9W 选项

18、 C 错误; B机械功率为 P 机 =P-P 热 =8.1W 选项 B 正确; D1min 内消耗的电能为 E=Pt=960J=540J 选项 D 正确。 故选 BD。 15. 如图所示,倾斜放置的平行板电容器两极板与水平面夹角为 ,极板间距为 d,一质量 为 m、电荷量为 q 的带负电微粒,从极板 M 的左边缘 A 处以初速度 水平射入,沿直线运动0v 并从极板 N 的右边缘 B 处射出,不计微粒受到的重力。则() A. M 极板带正电, N 极板带负电 B. M、 N 两极板的电势差为 sin mgdq C. 微粒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电势能减少 cos D. 微粒到达 B 点时动能为

19、 201mgdv 【答案】AD 【解析】 【详解】A微粒在电场中受到重力和电场力,而做直线运动,所以电场力垂直极板向上, 微粒带负电,所以 M 极板带正电, N 极板带负电,故 A 正确; B由题分析可知 tanmg 得 t 微粒从 A 点到 B 点的过程中,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减小量为 ksincodmgEa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得知,微粒的电势能增加了 ps 又 ,得到两极板的电势差pMNEqUcosMNmgdUq 故 BC 错误; D微粒到达 B 点的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 2201MNBqmv 微粒到达 B 点时动能为 ,故 D 正确。 201cosgdmv 故选 AD。 二、实验填空题:本题

20、共 2 小题,共 12 分。 16. 为探究影响电荷间相互作用力的因素,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O 是一个电荷量为 Q1的带 正电物体,把系在绝缘丝线上的带正电的小球先后挂在 等位置,小球所带电荷量123P、 、 为 Q2。 (1)为了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下列方法最好的是_。 A比较小球抬起的高度 B.比较小球往右偏移的距离 C.比较丝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 D.比较丝线的长度 (2)使小球系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小球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作用力的大小。上 述操作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是_。 A等效替代法 B.控制变量法 C.理想模型法 D.类比法 (3)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得出

21、结论_。 A当 Q1、 Q2不变时,距离 r 越大,静电力 F 越小;当 Q1、 Q2距离 r 不变时, Q2越大,静电 力 F 越小 B.当 Q1、 Q2不变时,距离 r 越大,静电力 F 越大;当 Q1、 Q2距离 r 不变时, Q2越大,静电力 F 越大 C.当 Q1、 Q2不变时,距离 r 越大,静电力 F 越小;当 Q1、 Q2距离 r 不变时, Q2越大,静电力 F 越大 D.当 Q1、 Q2不变时,距离 r 越大,静电力 F 越大;当 Q1、 Q2距离 r 不变时, Q2越大静电力 F 越小 【答案】 (1). C (2). B (3). C 【解析】 【详解】(1)1当小球平衡

22、时满足 F=mgtan 即为了比较小球在不同位置所受带电体的作用力的大小,方法最好的是比较丝线偏离竖直方 向的角度;故选 C。 (2)2先使小球系于不同位置,改变两球之间的距离,比较小球所受作用力的大小。然后使 小球系于同一位置,增大或减小小球所带的电荷量,比较小球所受作用力的大小。上述操作 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是控制变量法,故选 B。 (3)3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得出结论:当 Q1、 Q2不变时,距离 r 越大,静电力 F 越小;当 Q1、 Q2距离 r 不变时, Q2越大,静电力 F 越大。 故选 C。 17. 要描绘一个标有“3V、0.8W”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要求灯泡两端的电压由零逐渐增 加

23、,且尽量减小实验误差。已选用的器材除导线、开关外,还有:电池组(电动势为 4.5V, 内阻约 ) ;电流表(量程为 ,内阻约为 1 ) ;电压表(量程为 ,内阻10.6A03V 约为 )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 ,额定电流 1A) 。3k2 (1)实验电路图如图甲所示; (2)按照电路图进行连线,如图乙所示,其中应该去掉的连线是_(选填相应的字母) ; (3)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该置于最_(填“左”或“右” )端; (4)以电压表的示数 U 为横轴,以电流表的示数 I 为纵轴,根据实验得到的多组数据描绘出 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随着电压的增大,小灯泡的电阻 _(填

24、“增大”或“减小” ) 。 【答案】 (1). b (2). 左 (3). 增大 【解析】 【详解】(2)1由实验电路图甲知,电压表应测灯泡两端电压,且采用安培表外接法,故乙 图中应去掉连线 b。 (3)2为保护电路,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应滑倒最左端,使小灯泡电压为零。 (4)3根据 可知, 图象斜率的倒数为小灯泡的阻值,由图可知,随着电压增大, URII 小灯泡的电阻增大。 三、解答或论述题:本题共 3 小题,共 28 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8. 如图所示,电源电动势 、内阻不计,标有“3

25、V、1.5W”的灯泡 L 恰能正常发光,6VE 电动机线圈电阻 ,求:0.5r (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 (2)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答案】(1)0.5A;(2)1.375W 【解析】 【详解】(1)通过电动机的电流等于灯泡的电流,即 1.5A=0.3LPIU (2)电动机两端的电压 U=E-UL=3V 则电动机的输出功率 22=0.53.051.37WPIr出 19. 如图所示,在倾角为 的光滑绝缘足够长的斜面上,有两个均带正电荷的金属球 M 和 N,N 被绝缘固定在斜面的底端,M 从斜面上到底端距离为 的 A 点由静止释放,开始运动瞬0r 间的加速度大小恰好为 ( g 为重力加速度) 。已

26、知静电力常量为 k,两金属球均可看sin 成点电荷,且 N 的带电荷量为 Q,M 的带电荷量为 q,不计空气阻力。 (1)求 M 速度最大时到斜面底端的距离; (2)已知 M 最高能沿斜面上升至到 A 点距离也为 的 B 点,现使另一质量与 M 相同、带电0r 荷量为 的金属球 P 也从离底端 处静止释放,求 P 经过 B 点的速度大小。 3q0r 【答案】(1) ;(2) 02r0singr 【解析】 【详解】(1)释放 M 开始运动瞬间的加速度大小恰好为 ,则sing 20siniqQkmgar 当 M 的速度最大时,则受合力为零 2=sikr 解得 02r (2)M 最高能沿斜面上升至到

27、 A 点距离也为 的 B 点,则由能量关系 0sinBUqmgr 使另一质量与 M 相同、带电荷量为 的金属球 P 也从离底端 处静止释放,则到达 B 点时 320 由动能定理 201sinABBUqmgrv 解得 02siBvr 20. 如图所示, 是一条长 的绝缘水平轨道,固定在离水平地面高 处,AMB1L 0.8mh A、 B 为水平轨道的端点, M 为其中点,轨道 处在电场强度方向竖直向上、大小 的匀强电场中一质量 m=0.1kg、电荷量 带正电的滑块(可 410N/C3E 410Cq 视为质点)以初速度 在轨道上自 A 点开始向右运动,经 M 点进入电场,从 B 点离07/sv 开电

28、场。已知滑块与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 ,取重力加速度 ,0.2 2m/sg , 。求滑块。sin37.6cos3.8 (1)到达 M 点时的速度大小; (2)从 M 点运动到 B 点所用的时间; (3)刚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答案】(1)5m/s;(2)1.5s;(3) 53 【解析】 【详解】(1)滑块从 A 到 M 的运动过程只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只有摩擦力做功, 故由动能定理可得 22011MmgLvm 所以,滑块到达 M 点时的速度大小为 20g 解得 5m/sMv (2)滑块从 M 运动到 B 的过程受重力、电场力、支持力、摩擦力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gqEa 由速度位移关系式得 2()2BMLv 设从 M 点运动到 B 点所用 的 时间为 t,则有 Bva 联立解得 1.5st (3)滑块从 B 点抛出做平抛运动,有 , 2hgtyvt 设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 ,则有tanyBv 联立解得 53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