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上传人:w****2 文档编号:253597282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50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资源描述: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2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指导书 朱艳茹编 适用专业: 交通运输 课程编号: 5101210 设计周数: 1 周周 __ 学 分: 1 学分 淮阴工学院交通工程系 2004年9月 一、目的与要求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是一门理论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学好本门课 程的又一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进一步加强交通运输专业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启 发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过程,也是知识转化为能力和能力转化 为素质的重要阶段。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思想,训练学生善于综合运用课堂所学理论知识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运输企业管理过程和方法。

2、 3.熟悉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服务质量及运输企业效益的主要途径。 4.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如现有资料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对计划进行评估 等。 5.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要求每个学生完成以下工作: 1.选择参考题目之一。 2.根据计划完成设计任务。 3.阐述解决问题的方案。 4.编写说明书一份。 二、课程设计内容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的参考题目: 课题一 货运生产计划的编制 课题二 运输生产流程优化 课题三 运输质量管理方案设计 课题四 配送方案优化设计 三、课程设计步骤与方法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课程设计的步骤和方式: 1.设计准备 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

3、骤;通过阅读有关资料 等;复习课程有关内容,熟悉有关运输企业管理的方法和步骤和基本要求;准备好 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基础数据的计算 在明确设计任务书的基础上,计算基础数据,为优化方案设计打下基础。 3.方案调整 根据在初步方案相关参数计算的基础上,对初步方案进行调整。 4 •计划方案优化、评估 5•整理和编写设计说明书 6 .设计总结和答辩 四、课程设计进度表 课程设计进度表见表1。 课程设计进度表 表1 序号 内 容 时间(天) 备 注 1 设计准备,下发任务书 0.5 每组一份 2 基础数据计算 1 每人一份 3 方

4、案调整 1 每人一份 4 方案优化、评估 1 每人一份 5 编写设计说明书 1 每人一份 6 答辩 0.5 五、课程设计考核方式 根据课程设计任务完成和课程设计的工作答辩的情况综合评定成绩。其具体评 分标准和方法见表2。 课程设计评分标准和方法见 表2 序 号 考核内容 平分标准和方法 备注 1 初始方案 10% (完成基本的设计任务要 求成绩仅5%)0.5 2 方案调整及运用评价指标 20% (完成基本的设计任务要 求成绩仅10%) 3 设计说明书编写完整 10% (完成基本要求的成绩仅 10%) 4 设计

5、方案演示及回答有关问题(答辩) 50% 5 课程设计期间考勤 10% 六、课题相关知识 课题一货运生产计划的编制 (一)课程设计基础知识 1.编制运输生产计划及设备运用计划的目的、意义 运输生产活动是运输企业的基本活动。运输生产管理的任务是把投入生产过程 的各种生产要素有效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机体系,按照最经济的方式,生产出满足 社会需要的产品。编制运输生产计划及设备运用计划就是从运输生产过程的组织管 理入手,按照企业预定的生产经营目标和计划,从运输产品的时间、质量、数量和 成本等要素出发,为社会提供符合需要和用户满意的运输服务。 2.节约里程法基本原理 1

6、964年克拉克(Clarke)、怀特(Wright)发表了制定配送计划的节约法-论文, 提出了如何从许多条可供选择的路径中,选出最佳配送路径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 本原理是几何学中三角形一边之长必定小于另外两边之和。见图 1。 配選中心 图1往返发货与巡回发货车辆行走距离 由配送中心P向两个用户A、B送货,P至A、B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i和12, A、B间的最短距离为13。用户A、B对货物的需求量分别为q1和q2。 若用两辆汽车分别对A、B两个用户所需货物,各自往返送货时,汽车直行总 里程为: 1 =2(1 1+|2) 如果改为由一辆汽车向A、B两个用户巡回送货(设q1+q2<

7、汽车载重量),则 汽车走行里程为: l =1 1+1 2+1 3 后一种送货方案比前一种送货方案节约的汽车走行里程为: △ l =[ 2( l 1+| 2)]-( l 1+| 2+| 3)=1 1+| 2- l 3 如果从图形上看,它等于三角形的两个邻边之和减去对边的差。 3.提高车辆运输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 ① 组织双程运输和循环运输; ② 改善装卸工作组织,努力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 ③ 坚持开展拖挂运输; ④ 合理组织双班运输; ⑤ 积极开展成组运输。 (二)运输生产计划及设备运用计划方法与步骤: 1. 设计准备 (1)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

8、步骤;通过阅读有关 资料等;复习课程有关内容,熟悉有关运输计划编制的方法和步骤和基本要求;准 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确定计划期运输任务和各项车辆利用指标 (3) 确定计划期车辆运行动态、技术状况和维修作业计划 (4) 掌握有关站点分布、道路交通情况和现场作业能力 (5) 确定车辆运行的各项技术参数和工作定额,如平均技术速度、技术作业时 间、业务作业时间等。 2. 货车运行计划编制 根据计划期的货物汇总表和分线明细表,按货物性质,分为专用货源和普通货 源两大类,计算出实际需要的运力,使运力、运量相平衡。 (1) 根据节约里程法基本原理将站点 A插入基本

9、循环线路。 (2) 根据任务编制月运输生产计划和设备运用计划。如表 3。 货车运行计划总表 队别 年 月 日 表3 车臥动卷(冲:期啊 一无驻鲨地咸》 计 远* 牟・|£|T1 A 计 (3)根据任务编制日运输生产计划。 根据月运输生产计划,编制日运输生产计划。见表 2,表3 货物分日运行计划表 年 月 日 表4 线 别 托运单号 什划内师 KW单垃 -货名 起运点 到达点

10、 运 距 收常单世 托运吨ft 划 计 送 运 H 分 r fl 口 B i H 0 日 4 ft 理见 n □ □ □ □ □ n □ □ □ □ □ □ n n n n n n □ □ u n □ □ u u 计 舍 c □ 匚 □ 匚 单车运行作业计划 年 月 日至 日 编号: 表5

11、 车厲单位 吨 0 主车 r 号 竝车 熬驶品 甘 期 越 货 卸 tf 运 更 工柞时伺 车-km vkjm 阳注 发货装货 单也i地点 赵蛇地点 出库冋阵 ® 冃 完好乍日 工柞车日 车“km 运童 本期计划 课题二运输生产流程优化 (一)课程设计基础知识 1. 运输生产流程优化的目的、意义 运输生产活动是运输企业的基本活动。合理地安排运输各方资源,使之在时间

12、上紧密衔接,并合理调配人力、物力,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用最短的时间,最省 的费用按质完成某一运输任务是运输企业追求的目标。网络计划技术能够帮助人们 在众多的项目环节中,找到影响项目工期的关键作业和关键路线,抓住其中的主要 矛盾,确保项目在最短时间内按期完成。另外,网络计划技术还提供了相应的优化 技术,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优化整合,以最佳的资源配置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项 目。运输生产流程优化就是网络计划技术在运输企业管理中的具体运用。 2. 网络计划技术 (1)网络图的构成 网络图主要由以下内容构成: ① 事项 事项表示某个工序的开始或结束。在网络图中用◦表示。◦是两条或两条以上 箭线的交

13、接点,故又称为“结点”。结点不消耗资源,也不占用时间,是表示某个 工序开始或结束的符号。 ② 工序 工序是指一个需要消耗人力、物质和时间的实践过程。但也有一种既无人力、 物质消耗,也不占用时间的特殊工序,称为“虚工序”。 工序可根据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紧前工序和紧后工序。紧接在某个工序 之前的工序称为该工序的紧前工序;紧接在某个工序之后的工序称为该工序的紧后 工序。 ③ 线路 线路是指从始点事项开始,顺着箭线所指方向,连续不断地到达终点事项的一 条道路。在一条线路上各工序时间之和,就是该线路所需要的时间周期。 (2)网络图的画法 ① 绘制网络图的规则 a 两个事项之间只能有一

14、个工序。 b 网络图必须是非循环的。 c 网络图只能有一个始点事项和一个终点事项。 d 代表工序的每一条箭线必须连接两个结点,不能从一条箭线的中间引出另一 条箭线。 ② 绘制网络图 绘制网络图的一般步骤是先对项目进行分析,然后根据项目的内在逻辑关系和 要求绘出初步的网络图,最后绘出正式的网络图。 a 任务分析 a) 划分工序,列出全部工序明细表。 b) 确定工序之间的关系,列工序分析表,见表6。 b 绘制网络图。网络图的绘制方法就是根据工序分析表的内容,由始点事项开 始,逐项绘图,直至终点事项 ( 也可以由终点事项开始,逆向绘图 ) 工序 紧前工序 工序时间/天 工

15、序 紧前工序 工序时间/天 A 5 G C 3 B A 4 I G 5 C 6 H D E、F 2 D B C 2 K H I 5 E B C Z J G 4 F B C 4 L K、J 4 表6 例1将表6下面的任务绘制成网络图 工序分析表 €>■ 解:根据工序分析表,绘制网络图,如图 2所示 图2网络图 (3) 网络时间参数计算 网络时间参数主要包括工序时间、事项时间参数和工序时间参数,根据这些数 据,我们可以确定关键路线。 ① 工序时间的计算 工序时间是组成网络的各项工序所需要的作业时间

16、,相当于各项工序的工时定 额,它的确定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a单一时间估计法 这种方法就是在估计各项工序作业时间时,只确定一个时间值。 b三种时间估计法 这种方法就是对工序的作业时间,预计三个时间值,然后求出可能完成的时间 值。这种方法适用于新产品或服务开发或新建项目。因为没有过去的资料作参考, 很难获得各项作业所需的准确时间。通常先估计三个时间: (1)最乐观时间 (Optimistic Time),指在最有利的条件下顺利完成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常用 表示。(2)最可能时间(Most Likely Time)。指在正常情况下,往常一项作业所需要 的时间。以m表示。(3)最保守时间(

17、Pessimistic Time)。指在最不利的条件下完成 一项作业所需要的时间,以b表示。显然,这些时间出现的机会不是相等的,因 此,在求平均值时不能简单平均,而是加权平均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 a +4m + b T 二 6 ② 事项时间参数的计算 事项本身不占用时间,它表示工序应在某一个时刻开始或结束。事项的时间参 数有: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结束时间。 a事项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 这是指从该事项开始的各工序最早可能开始工作的时刻,在此时刻之前不能开 工。事项最早开始时间以TE(j)表示。 b事项最迟结束时间的计算 这是指以该事项为结束的各工序最迟必须完工的时刻,在此刻若不完工

18、,就会 影响后续工序的按时开工。事项最迟结束时间以 TL(i)表示。 现计算出例1的事项时间参数如图3所示。 图3事项时间参数 图中,以口里的数字为事项的最早开始时间,以△里的数字为事项的最迟结束 时间。 ③ 工序时间参数的计算 工序时间参数是从工序的角度来研究网络图的计算。工序时间参数有:最早开 始时间,最迟开始时间,最早结束时间,最迟结束时间。学过事项时间参数的计算 后,工序时间参数的计算就很简单了。 a 工序最早开始时间的计算 工序最早开始时间是指工序具备了条件,最早允许开始的时刻以 ES(i ,i) 表 示。计算工序最早开始时间应由网络图的始点事项开始,顺箭线所

19、指方向,由左向 右逐个计算,直至终点事项。 计算工序最早开始时间的方法是:工序最早开始时间就是其箭尾事项的最早开 始时间,即 ES(i,j)=TE(i) b 工序最早结束时间的计算 工序最早结束时间就是其最早开始时间加上工序时间,以 EF(i,j) 表示,即 EF(i, j)二 ES(i, j)+T(i, j) c 工序最迟结束时间的计算 工序最迟结束时间就是其箭头事项的最迟结束时间,以 LF(i , j) 表示,即 LF (i, j) = TL(j) d 工序最迟开始时间的计算 工序最迟开始时间就是在不影响整个任务按期完成的条件下,最迟允许开始的 时刻,以 LS(i, j)

20、 表示。工序最迟开始时间就是其工序最迟结束时间减去其工序时 间,即 S(i, j)二 LF(i, j)-T(i, j) ④ 时差和关键线路 计算事项或工序的时间参数是为了分析各工序在时间配合上是否合理,有无潜 力可挖。在项目或任务中,经常出现有些工序的开始或结束的时间或提前或延后, 在一定条件下,对后续工序和整个生产周期没有影响。也就是说,这些工序在时间 安排上存在机动时间。而有些工序则是环环相扣,衔接紧密,没有机动的余地。为 了判定这些不同情况,就要计算时差。计算和利用时差,是网络计划技术中一个重 要问题。它为计划进度的安排提供了选择的可能性。 a 事项时差 是指在不影响这个任务完工期

21、的条件下,各事项最迟结束时间与最早开始时间 之间可以推迟的最大延迟时间。事项时差以 S(i)表示。计算公式为 S(i)二TL(i)- TE(i) 时差大,说明机动时间多,改进的潜力大,反之,时差小,说明机动时间少, 改进的潜力小。显然,只有关键事项才没有机动时间。 b工序总时差和工序单时差 a) 工序总时差。是指在不影响整个任务完工期的条件下,各工序最早开始与最 迟开始(或最早结束与最迟结束)时间之间可以推迟的最大延迟时间。工序总时差以 TF(i,j)表示。计算公式为 TF(i,j)二 LS(i,j)- ES(i,j) 或 TF 二 LF(i,j)- EF(i,j) 利用工序总时

22、差可以提前或推迟开工,也可以减少投入的人力,设备,延长工 序时间,还可以将一部分或全部机动时间转让给其它工序使用。 b) 工序单时差。是指在不影响紧后工序最早开始时间的条件下,本工序可以推 迟的最大延迟时间。工序单时差以 FF(i,j)表示:计算公式为 FF(i,j)二 ES(j,k)-EF(i,j) (i) - -(j),工序的单时差为 FF(i,j) = 9-6=3 单时差只能在本工序加以利用,不能回让给其它工序利用。本工序若要利用时 差,首先应利用单时差这部分,不足时再考虑利用总时差中的其它部分。 c关键线路 a) 关键线路的确定。计算时差的目的是为了确定关键线路。

23、在网络计划中,确 定关键线路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利用事项时差,将时差等于零的事项连接起 来,得到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工序总时差,总时差等于零的工 序为关键工序,由各关键工序连接起来的线路就是关键线路。 b) 关键线路的特点。第一,关键线路是由始点事项到终点事项的所有线路中, 工序总时间最长的线路。第二,在一般情况下,一项任务只有一条关键线路,有时 也可以存在多条关键线路。第三,次最长线路称为次关键线路。 现计算例1的工序时间参数、工序总时差及关键线路,见表 7。 工序时间参数、总时差和关键线路 表7 工序 i — j 工序时间 T(i,j) 工序最早 开始时间

24、 Es(i,J) 工序最早 结束时间 EF(i,j) 工序最迟 开始时间 Ls (i ,j) 工序最迟 结束时间 LF(i,j) 总时差 TF(i,j) 关键 线路 1 2 5 O r 5 O 5 O V 1 3 6 O 6 1 7 1 2 4 4 5 9 5 9 0 V 3 4 O 7 7 9 9 2 3 5 3 6 9 4 7 2 4 6 2 9 11 11 13 2 4 7 4 9 13 9 13 O V 4 8 2 9 11

25、 11 13 2 6 8 O 11 11 13 13 2 7 8 0 13 13 13 13 O V 8 9 2 13 15 13 15 O V 5 9 5 9 14 10 15 1 9 10 5 15 20 15 20 O V 5 10 4 9 13 16 20 7 10 11 4 20 24 20 24 O V (4)网络计划的优化 通过有关的参数计算,找到了关键线路,确定了一个初始计划,但这计划不一 定是最佳方案,因为它仅仅考虑了时间因素,

26、而项目的进行还需要人力、财力、设 备等其他资源,故必须根据特定的需要,在现有的资源条件下,进行一系列分析、 调整,使方案不断优化。 网络优化的内容有很多,这里只重点介绍一种:时间一费用优化。 时间一费用优化,就是缩和考虑工期与成本二者的相互关系,用最低的总成本 获得尝最短的工期。 3. 提高车辆运输生产能力的主要途径 ① 组织双程运输和循环运输; ② 改善装卸工作组织,努力提高装卸机械化水平; ③ 坚持开展拖挂运输; ④ 合理组织双班运输; ⑤ 积极开展成组运输。 (二)运输生产计划及设备运用计划方法与步骤: 1. 设计准备 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

27、骤;通过阅读有关资料 等;复习课程有关内容,熟悉有关运输生产流程优化的方法和步骤和基本要求;准 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 绘制网络图 3. 确定事项参数 4. 确定关键线路 5. 优化运输生产流程。 课题三 运输质量管理方案设计 (一)课程设计基础知识 1. 运输质量管理的目的、意义 运输企业质量管理就是依据运输系统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了满足运输顾客的服 务需要,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基本标准,运用经济办法开展的策划、组织、计划、 实施、检查和监督、审核等所有管理活动的过程。运输质量管理必须满足两个方面 的要求:一方面是满足顾客的要求,必须保证按顾客的要求

28、将顾客委托运输的商品 (产品)运到目的地;另一方面是满足旅客的要求,按旅客的要求将其送达到目的 地。 运输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 2. 全面质量管理的特点 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Control ,简称TQC源于美国,自1994年以 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把全面质量管理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 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 功的管理途径。”现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把全面质量管理统一称为 TQM即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 全面质量管理最基本的特点就是以系统

29、的观点和方法,实施全面的、全过程 的、全员的质量管理。 (1) 提高工作质量,保证产品质量 (2) 全过程的质量管理 (3) 全员的质量管理 (4) 以预防为主,防检结合 (5) 把数理统计方法作为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手段 3.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任务 全面质量管理的任务是确定企业的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和质量策划,建立和健 全质量保证体系,组织协调企业各个部门和全体职工运用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贯 彻执行产品 (服务)质量标准,实施质量控制,根据使用要求不断改善产品 (服务)质 量,生产出满足用户要求的物美价廉的产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基本任务可概 括为三方面: (1) 确定企业

30、的质量目标 (2) 制定企业质量规划 ( 3)建立和健全企业的质量保证体系 4. 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 (1 )PDCA 循环方法 a PDCA 循环的含义 PDCA 循环是质量管理的工作方法,也是做任何事情的一般规律。开展某项工 作,事先必须有个设想或打算 (策划) ;然后,实施计划,亦可称为执行计划;再将 执行的过程及结果同计划相比较,找出问题,这就是核对检查;最后,根据检查结 果,把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列入标准中,将遗留的问题作为下一个 PDCA!环的 P(策划)阶段的目标。PDCAS环就是按照这样的顺序进行质量管理,并且按顺时针 转动,循环不止地进行下去的科学程序。 b

31、 PDCA循环的具体步骤 为了解决和改进产品质量问题,在质量管理中,根据现场实践经验,又把 PDCA循环进一步具体化为八个步骤,即所谓“四个阶段、八个步骤”的循环方 式,如图5所示。 图5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八个步骤 a) 策划阶段(P阶段),该阶段包括四个工作步骤:①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主 要问题;②寻找主要问题发生的原因;⑧找出主要原因;④制定措施计划。 b) 实施阶段(D阶段),该阶段只包括一个工作步骤:⑤按计划实施。 c) 检查阶段(C阶段),该阶段也只包括一个工作步骤:⑥调查效果。 d) 处置阶段(A阶段),该阶段包括两个工作步骤:⑦总结经验,巩固成绩,将 工

32、作结果标准化;⑧提出遗留问题并处理。 在质量管理工作中,四个阶段、八个步骤必须是完整的,一个也不能少地顺序 进行循环。 (2)排列图法 排列图法又称为主次因素排列法或帕累托曲线法,目的是在影响质量的众多因 素中寻找主要因素,具有直观、鲜明和简洁的特点。现举例说明其原理与作图步 骤。 例2某运输企业对143辆汽车进行了调查,发现营运车辆技术状况下降的原因 如表8所示排列 质量事件分类表 表8 事件 分项说明 频数 (辆) 频率(% 累计频率(% A 维护不当 45 31.4 31.4 B 操作不当 38 26.6 58.0 C 零配件质量 26

33、 18.2 76.2 D 车辆制造质量 14 9.8 86.0 E 润滑油料、燃油质量 8 5.0 91.6 F 修理质量 6 4.2 95.8 G 其它 6 4.2 100 合计 143 100 该表将各类原因按照频率依次排列,并计算出频率和累计频率。所谓频率,就 是单项事件在总事件中所占的百分比;所谓累计频率就是事件因素由多至少排列到 该因素为止之前各项频率之和。 完成上述步骤后,即可作图。作图时将各类事件按照频数依次作短形图形,其 高为该事件频数,宽可取相等间距,并以频数为左纵坐标,频率为右纵坐标,参见 图6。依次连接该图

34、上的累计频率曲线,即为巴累托曲线。 依据巴累托曲线可将事件分为三类:累计频率从 0〜80%的事件为主要因素事 件,亦即所谓A类事件;累计频率在 80%〜90%之间事次要因素事件,亦即所谓 B类事件;累计频率在90%〜100%之间是一般因素事件,称之为 C类事件,在频 率为80%处作一平行线平行于横坐标,与巴累托曲线相交于 P点。从P点引垂线与 横坐也标相交,该垂线即为主次分界线,其左侧为影响事件的主要因素。 PDCA循环均 排列图可以用来明确地表示出质量问题的关键所在。对每一个 作出排列图并进行比较,可以确认并检查工作效果与质量改进的程度,以及确定由 于内外条件变

35、化所产生的新的主要因素,提交下一循环加以解决。 (3)因果分析图 因果分析图,又称特性因素图,由于其形状像树枝或鱼刺,因而又称树枝图或 鱼刺图。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往往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用此方 法可以对有影响的一些较重要因素加以分析和分类,搞清因果关系。 例3产生交通事故的原因,为分析原因所做的因果分析图,如图 7所示。 3. 提高运输企业服务质量的主要途径 ① 采用新的技术; ② 建立新的体制; ③ 提供新的服务。 (二)运输质量管理的方法与步骤: 1. 设计准备 认真研究设计任务书,明确设计要求、条件、内容和步骤;通过阅读有关资料 等;复习课程有关

36、内容,熟悉有关运输质量管理的常用方法和步骤和基本要求;准 备好设计需要的图书、资料和用具;拟定设计计划等 2. 分析影响运输质量的因素 3. 绘制怕累托曲线 4. 绘制影响运输质量的因果分析图 5. 确定影响运输质量的主要因素 6. 确定影响运输质量的主要因素。 课题四配送方案优化设计 (一)课程设计基础知识 1. 优化配送方案的目的、意义 运输生产活动是运输企业的基本活动。运输企业优化配送方案是为达到高效率 的配送,使配送的时间最小、距离最短、成本最低,而寻找的最佳配送路线。 2. 节约里程法基本原理 1964年克拉克(Clarke)、怀特(Wright)发表了制定配送

37、计划的节约法-论文, 提出了如何从许多条可供选择的路径中,选出最佳配送路径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基 本原理是几何学中三角形一边之长必定小于另外两边之和。见图 & 配送中心 配送中右 图8往返发货与巡回发货车辆行走距离 由配送中心P向两个用户A、B送货,P至A、B的最短距离分别为li和12, A、B间的最短距离为13。用户A、B对货物的需求量分别为q1和q2。 若用两辆汽车分别对A、B两个用户所需货物,各自往返送货时,汽车直行总 里程为: l =2(11+12) 如果改为由一辆汽车向A、B两个用户巡回送货(设q1+q2<汽车载重量),则 汽车走行里程为: l =l l+l

38、 2+1 3 后一种送货方案比前一种送货方案节约的汽车走行里程为: △ l =[2(1 l+l 2)]-( l l+l 2+l 3)=l l+l 2- l 3 如果从图形上看,它等于三角形的两个邻边之和减去对边的差。 (二)优化配送方案的方法与步骤: 优化配送方案案例 如图9所示,由配送中心P向A〜I等9个用户配送货物。图中连线上的数字表 示公路里程(km)。图中靠近各用户括号内的数字,表示各用户对货物的需求量 ⑴。 配送中心备有2 t和4 t载重量的汽车,且汽车一次巡回走行里程不能超过 35 km, 设送到时间均符合用户要求,求该配送中心的最优送货方案。 图9某配送中心配送

39、网络图 现利用渐近解题法求解,其步骤如下: 1. 首先计算配送中心至各用户以及各用户之间的最短距离,并列表 (表9) 2. 由上述最短距离表,利用节约法计算出各用户之间的节约里程,并编制成表 节约里程表 表10 计算结果有正有负,节约里程为负数时,无实际意义,在表内写 0 3. 根据节约里程表中节约里程多少的顺序,由大到小排列,编制节约里程顺序 表,见表11。以便尽量使节约里程最多的点组合装车配送。 节约里程排序表 表11 顺位号 里程 节约里程 顺位号 里程 节约里程 顺位号 里程 节约里程 l A — B 16 6 H

40、— I 8 10 F—G 6 2 B — C 14 8 B — D 7 10 G— H 6 3 A — I 12 8 D— E 7 15 A — D 3 4 C— D II 10 A — H 6 16 B — E 2 5 A — C 10 10 B — I 6 17 D — F 1 6 E— F 8 10 C— E 6 4. 根据节约里程排序表和配车(车辆的载重与容积,本例忽略容积因素)、车辆 行驶里程等约束条件,渐近绘出图10所示的配送路径。 图10确定的配送路径、汽车运距与载重量示意图 注:路径 A 4t车,走行32 km,载重量3 . 7t ; 路径B: 4t车,走行31 km,载重量3. 9t ; 路径c: 2t车,走行30 km,载重量1. 8t。 总共走行里程 93 km,共节约里程63 km。 从图中可看出,依次确定的 A、B、C三条路径均符合配送中心的约束条件。 需要2 t汽车1辆、4 t汽车2辆,总走行里程为93 km。若简单地每个用户派一辆 汽车送货,需要2 t汽车9辆,走行总里程156 km。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利用节约 法制定配送方案确定送货路径,具有明显的效果。当配送点 (用户)很多时,编制程 序可由电子计算机来完成。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