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事故灾难应急分预案子预案-铜梁区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253597228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46.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铜梁事故灾难应急分预案子预案-铜梁区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铜梁事故灾难应急分预案子预案-铜梁区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铜梁事故灾难应急分预案子预案-铜梁区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资源描述:

《铜梁事故灾难应急分预案子预案-铜梁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铜梁事故灾难应急分预案子预案-铜梁区(1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重庆市铜梁区饮用水源保护 应急预案 目录 1 总则 3 1.1 编制目的 3 1.2 编制依据 3 1.3 工作原则 3 1.4 适用范围 3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4 2.1 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4 2.2 应急指挥部工作职责 4 2.3 区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4 3 预防和预警 6 3.1 预防预警职责 6 3.2 预防预警主要措施 7 3.3 预警分级 7 3.4 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报告 8 4 应急响应和处置程序 9 4.1 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 I 级)处置程序 9 4.

2、2 重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 II 级)事故处置程序 11 4.3 较大(田级)、一般(IV级)事故处置程序 11 5 后期处置和情况通报 11 5.1 善后处置 11 5.2 社会救助 12 5.3 保险理赔 12 5.4 调查报告 12 5.5 情况通报 12 6 保障措施 12 6.1 通信与信息保障 13 6.2 应急装备及物资保障 13 6.3 应急处置资金保障 13 6.4 应急处置纪律保障 13 7 宣传培训和演习 13 7.1 环境安全宣传 13 7.2 预案培训 14 7.3 预案

3、演习 14 7.4 预案更新 14 8 附则 14 8.1 预案制定与解释 14 8.2 公布实施 14 9 附件 14 9.1 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 15 9.2 铜梁区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通讯录 ... 15 9.3 铜梁区饮用水源地镇街联系通讯录 17 1 总则 1.1 编制目的 为适应饮用水源应急处置的需要,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重 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的危害,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众生命 和国家、公民的财产安全,保护环境,指导和规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 置工作,建立职责明确、规范有序和高效

4、到位的应急指挥体系和工作 网络,形成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统一协调和常备不懈的应急保障体 系,提高饮用水源的综合防范能力,制定本预案。 1.2 编制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 法》 、 《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 、 《重庆市长江三峡库区流域水污染防治 条例》 、 《重庆市饮用水源保护区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 1.3 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 施预防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做好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应急 的各项准备工作。 统一领导、部门联动。各级人民政府应加强对饮用水源保护应急 处置工作的

5、领导, 统一指挥, 完善应急处置运行机制, 协调相关部门, 整合现有资源,提高应急处置效率。 分级负责、协调配合。饮用水源保护应急处置工作实行属地管理 和分级负责的原则,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按照职责分工,密 切合作,认真落实各项应急处置措施。 1.4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本区行政区域内发生的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 的预警、处置、善后等工作。 2 组织机构及职责 2.1 应急处置指挥机构 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区政府应 急委)下成立饮用水源保护应急处置指挥部(以下简称应急指挥部) 指挥长由区政府分管环保工作的副区长担任,副指挥长由区府办

6、主任 担任,区政府办公室、区环保局、区水务局、区经信委、区市政局、 区交委、区商务局、区卫计委、区公安局、铜梁地方海事处、区安监 局、区财政局、区农委、区林业局、区气象局、区民政局、区监察局 负责人和当地镇街领导为成员。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区政府办公室。 2.2 应急指挥部工作职责 应急指挥部在区政府领导下工作,主要职责是:向区政府报告事 故应急处置情况,执行区委、区政府及有关领导的指示、命令;发布 事故预警级别和处置指令;收集、掌握事故有关信息,作出有关重大 应急处置决定;指挥、调度警力、民兵及区级有关部门、企事业单位 等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决定对事故现场进

7、行封闭和实 行交通管制等强制措施。 2.3 区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职责 区政府办公室:负责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工作;及时收集、上报、 发布事故应急处置信息;负责有关部门的协调工作;接待上级事故调 查组。 各有关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对本辖区发生的饮用水源破坏 或污染事故和重大险情,在事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内赶赴事故现场组 织力量抢救伤员,控制事态发展;协助牵头单位组织事故善后。 区环保局:负责建立饮用水源保护应急处置工作预警系统及 “ 12369” 环保举报中心并保证正常运行; 组织对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 事故现场及周围区域环境的应急监测,提出防止事态扩大和控制污染 蔓延的建议

8、;指导消除事故现场遗留的污染物。 区民政局:根据事故受灾程度,协助当地政府做好受灾群众的安 抚和善后工作。 区经信委:协调和督促所属排污单位控制污染源头,参与饮用水 源破坏或污染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区市政局:负责城市下水管网污染事故发生后应急处置和组织善 后,保障城市正常生活、卫生秩序。 区交委:协助做好有关人员的疏散或隔离工作。必要时负责运送 伤员和疏散人员,以及运送救灾物资和转送危险物品。 区商务局:协调、督促所属排污单位控制污染源头,提供应急处 置物资保障,做好紧急情况下商品、食品等必备生活物资的调拨、储 备和供应工作。 区卫计委:组织紧急输送受伤人员并做好入院前

9、急求和处置工作; 组织医疗机构实施医疗救护;组织实施卫生防疫工作。负责饮用水源 的安全控制和生活饮用水供应,参与相关事故调查和善后处理工作。 区公安局:负责指挥事故现场警戒、道路交通管制、维护事故现 场的治安和组织人员疏散。负责消防和控制易燃、易爆、有毒物质泄 漏,参与事故现场抢险。 铜梁地方海事处:负责调查处理因船舶运输有毒有害物品落水及 海损事故引起的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 区安监局:负责或配合相关部门对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的调 查处置;组织建立有毒有害物资的生产、储备和运输信息数据库,负 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相关事故调查、善后处理工作。 区财政局:制定经费保障的相关政策及方案

10、;将重特大饮用水源 破坏或污染事故应急基础数据系统建设、应急装备配备、应急技术研 究、应急预案演练等费用纳入财政预算。 区农委:负责渔业水体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的调查处 理,负责农作物和家畜家禽受灾情况的监测。协助农村地区的善后处 理工作。 区林业局:参与相关事故的调查和处置,负责野生动植物受灾情 况的监测 区水务局:参加相关事故的调查和处置,负责水源流量控制和监 测,确保生活用水水源安全。 区气象局:及时提供有关气象监测、预报、服务和实时气象资料 信息。 区监察局:负责对有关镇街、区政府各部门及其公务员以及国家 行政机关任命的其他人员履行环境保护监督管理职责和事故处置情

11、况 实施监督,查处在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中不履行或履行环境保护 监督管理职责不力的行为。 污染事故发生单位:负责启动本单位污染事故处置预案,采取一 切必要的措施,防止污染事态进一步扩大,并立即上报有关部门,保 护事故现场,配合事故调查和处理。 3 预防和预警 3.1 预防预警职责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原则,开展 对全区环境及污染源信息的综合分析工作,畅通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 或污染事故报告的信息渠道。 3.2 预防预警主要措施 3.2.1 开展污染源调查。定期组织对生、贮存、运输有毒有害物 品及危险化学品的单位进行普查,掌握全区污染源种类及分

12、布情况, 了解国内外有关技术信息、进展情况和形势动态,建立相应的数据库 并提出对策建议。 3.2.2 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重大事故隐患的监督管理和安全防范 工作。明确防范职责,制定有关管理制度和应急程序,严防发生放射 源和有毒有害危险品被盗、被抢、丢失以及相关设施被袭击等事故。 3.2.3 开展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事故的假设、分析和风险评估工 作,监督重点排污单位和涉及生产、加工有毒有害物品及危险化学品 的建设项目制定各类重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应急预案。 3.3 预警分级 3.3.1 一般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 ( IV 级) 。 因饮用水源破坏或 污染,导致产生下列情形

13、之一的,为一般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 1 .出现轻微中毒的; 2.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的; 3.3.2 较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 III 级) 。因饮用水源破坏 或污染, 导致产生下列情形之一的, 为较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 1 .中毒 30 人以下的; 2.当地经济、社会活动受到影响的; 3.3.3 重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 ( II 级) 。 因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 导致产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 1 .人员死亡 5 人以下,或中毒 30 人以上、 50 人以下的; 2.区域生态功能部分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境受到破坏的; 3.当地正常的经济

14、、社会活动受到较大影响的; 3.3.4 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 ( I 级) 。 因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 导致产生下列情形之一的,为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 1 .人员死亡 5 人以上或重伤 10 人以上,或中毒 50 人以上的; 2.区域生态功能严重丧失或濒危物种生境遭到严重破坏的; 3.当地正常的经济、社会活动受到严重影响的; 3.4 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报告 3.4.1 报告人 1.责任报告单位 ( 1)事故发生单位; ( 2)事故发生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 ( 3)各级环境监察、监测机构; ( 4)各级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2.责任报告人 ( 1)事故

15、发生单位相关责任人; ( 2)事故发生地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相关责任人; 3.义务报告人 除责任报告单位各报告人外的任何知情单位和个人。 3.4.2 报告时限、方式和程序 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的报告分为速报、 确报和处理结果报告: 1 .速报:事发单位在 1 小时内报所在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 经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初步核实,属一般、较大级别的饮用水源 破坏或污染事故,报区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启动区 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应急预案;属重、特大级别饮用水源破坏或 污染事故在报区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应急指挥部的同时报市环境 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内容:饮

16、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的类型,发 生时间、地点、污染源,主要污染物,污染危害程度、人员受害情况 等。报告可采用“ 12369”举报电话或环保值班电话( 15213432991) 、 传真、人员直接报告等形式。 2.确报:在查清有关基本情况后立即书面报告事故发生的原因、 过程及采取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情况。 3 . 处理结果报告: 在事故处理完毕后立即书面报告处理事故的措 施、过程和结果;事故潜在或间接危害;社会影响和处理后的遗留问 题;参加处理工作的有关部门和工作内容,并附有关危害与损失证明 等。 除前述规定外,任何知情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向各级政府和环境 保护部门报告饮用水源破

17、坏或污染事故情况及其隐患,有权向上级政 府部门举报不履行应急处置职责或履行职责不力的部门、 单位和个人。 4 应急响应和处置程序 4.1 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 I 级)处置程序 4.1.1 应急指挥部办公室接到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的 报告后,立即通知指挥部负责人及成员单位负责人赶赴事故现场。 4.1.2 应急指挥部对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等级、性质作出判 断,明确事故调查责任部门。污染事故因船舶运输发生有毒有害物品 落水及海损事故引起,责成交通部门牵头调查处理;因车辆运输发生 有毒有害物品泄漏、遗散及交通事故引起,责成公安部门调查处理; 因违反生产、 管理操

18、作规程引起, 责成劳动及安全管理部门调查处理; 因污染物排放引起,责成环境保护部门调查处理。 4.1.3 成立事故现场综合协调组、事故调查组、应急监测组、治 安防范组、现场抢险组、医疗救护组、交通管制组、善后处理组、专 家咨询组等事故应急机构。 4.1.4 事故应急机构组成及职责 综合协调组:由区政府办公室牵头,区环保局、区交委、区安监 局、区公安局及相关镇街的有关负责人参加。主要职责:传达应急指 挥部指示,报告事故应急处理情况,协调有关应急处置工作,完成领 导交办的各项任务。 事故调查组:由事故调查责任部门牵头,区级相关部门、相关镇 街有关人员组成。主要职责:调查引发饮用

19、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的原 因、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等情况,并向应急指挥部、上级事故调查组 及有关部门报告。 应急监测组:由区环保局牵头,区环境监测站、相关行业和企业 环境监测机构组成。主要职责:负责事故应急监测并参与污染程度、 危害范围、事故等级的判定,对污染区域的隔离与解禁、人员撤离与 返回等决策提出建议。 专家咨询组:由区环保局牵头组织,成员由污染防治、化学、核 与辐射、市政工程、气象、水利、地质、消防、爆破等专家组成(视 具体情况而定) 。 主要职责: 负责提供应急处置技术咨询, 指导现场处 置工作,为应急指挥部提供决策建议。 治安防范组:由区公安局牵头组织公安干警及当

20、地镇街有关人员 设置事故现场警戒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现场,维护现场治安秩序。 现场抢救组:由应急指挥部根据污染事故的类别组织有关应急处 置力量组成。主要职责:迅速抢救遇险、受伤人员,关闭污染源,安 全转移各类污染物等。 医疗救护组:区卫计委牵头,由卫生系统有关医疗单位组成。主 要职责:对受伤人员进行现场急求和重伤人员转运救治,并提供医疗 救治中必要的技术支持。 交通管制组:由公安部门牵头,交通及海事管理机构参加。主要 职责:负责事故现场的交通管制和疏导,确保抢险救护工作的顺利开 展。 善后处理组:由当地政府牵头,有关部门和事故单位的负责人组 成。主要职责:做好污染损害赔付

21、及灾民安抚工作,并向市事故应急 指挥部提出环境恢复建议。 在应急处置过程中, 现场应急指挥部要协调好各种应急处置力量, 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防止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发生其他意外事故。 4.2 重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 II 级)事故处置程序 按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 I 级)处置程序执行。 4.3 较大(田级)、一般(IV级)事故处置程序 此两类中一般性污染事故(IV级)和较大污染事故(田级)由环 保局按《重庆市环境污染纠纷、故事调查处理办法》的有关程序自行 组织处理。 5 后期处置和情况通报 5.1 善后处置 由当地政府牵头,事故责任单位相关部门等按有关政策,对事

22、故 伤亡人员给予赔付救治,并对受到污染和破坏的饮用水源采取措施予 以恢复。 5.2 社会救助 事故发生后, 社会、 个人和外国机构向受灾人员捐赠资金和物质, 统一由区政府接受捐赠办公室和区红十字会接受,并按规定加强管理 和监督。 5.3 保险理赔 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发生后,现场应急指挥部应及时 协调有关保险公司介入,按相关工作程序作好理赔工作。 5.4 调查报告 事故调查组在调查取证工作结束后, 要尽快写出事故的调查报告, 及时总结事故教训,并提出改进工作的建议。 5.5 情况通报 5.5.1 向上级事故调查组的汇报。要做好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 故的勘查和

23、取证工作,及时掌握有关情况,如实向上级事故调查组汇 报,提供相关调查取证资料,并按照国家调查组的要求,继续组织开 展事故的调查取证工作。 5.5.2 向有关部门的通报。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的 调查结果应及时向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通报,对事故作进一步调查, 追究有关责任人的失职、渎职责任。 5.5.3 向新闻单位的通报。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调 查核实后, 事故调查责任部门应按照及时主动、 准确把握、 正确引导、 讲究方式、注重效果、遵守纪律、严格把关的原则,报现场应急指挥 部审核同意后,由其指定的新闻发言人向媒体发布有关情况。 6 保障措施 6.1 通信与

24、信息保障 建立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信息采集、处理制度,确 保应急处置期间的信息畅通。参与应急处置指挥部的成员单位及应急 处置单位,应确定一名负责人和联系人,保持 24 小时的通讯畅通。 6.2 应急装备及物资保障 应急处置的有关单位,应准备应急处置的设施、设备,在处置化 危品泄漏污染事故应准备必要的防护服,保证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 6.3 应急处置资金保障 区政府建立应急处置专项基金,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演练、增加 应处置专用设备的应急处置工作的必要经费。 6.4 应急处置纪律保障 按照《国务院关于重大事故责任追究制度》 、 《重庆市关于重大事 故责任追究制度实

25、施细则》等规定,有关部门应对以下行为单位和个 人严格责任追究: ( 1) 对重、 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和重大险情信息不按有 关规定上报、迟报、漏报、瞒报的; ( 2) 拒不执行事故现场指挥部的指令, 延误应急抢险工作造成严 重后果的; 3)在人员救助、物资调配、事故调查、现场秩序维护等方面不 配合、不支持,严重影响和干扰应急处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 7 宣传培训和演习 7.1 环境安全宣传 向社会公布和宣传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的报警电话号码 “ 12369” 。有关部门要利用大众传媒等宣传保障环境安全的法律、法 规和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事故预防、避险、自救、互救等常

26、识,提高 全民的安全自救防护能力。 7.2 预案培训 各有关单位要根据本预案的要求,组织开展本部门、本系统负责 人参与应急处置实施预案的培训,熟悉熟悉预案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要 求,做好实施预案的各项准备工作。 7.3 预案演习 区应急指挥部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开展一次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 或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实战演习。 7.4 预案更新 每次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发生后要及时总结经验教 训,区政府组织区级有关部门对本预案重新评估并予以完善。原则上 每三年对本预案更新一次。 8 附则 8.1 预案制定与解释 本预案由区环保局负责制定和解释 8.2 公布实施 本预

27、案从区政府颁布之日起生效。 9附件 9.1 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应急组织体系 9.2 铜梁区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通讯录 9.3 铜梁区饮用水源地镇街联系通讯录 附件一: 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应急处置组织体系 铜梁区人民政府突发事件应急委员会办公室 饮用水源保护应急指挥部 饮用水源保护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区政府办公室) 事发 地人 区 环 区 发 区 经 区 市 区 区 商 区 卫 区 公 铜 梁 区 安 区 财 区 农 区 林 区 水 区 气 区 民 区 监 民政 保 改 信 政 父 丞 务 计

28、 安 海 事 监 政 业 业 务 象 政 察 府 局 委 委 局 女 局 委 局 处 局 局 局 局 局 局 局 局 重特大饮用水源破坏或污染事故现场应急指挥部 综合协调 事故调 应急监 专家咨询 治安防 现场抢 医疗救 交通管 善后处 组:区政 查组: 测组: 组:由区环 范组: 救组:由 护组:区 制组: 理组:由 府办公室 事故调 区环保 保局牵头组 由区公 救援指 卫计委 由公安 当地政 牵头,区 查责任 局牵头 织,成员由 安局牵 挥部根 牵头,由 部

29、门牵 府(办事 环保局、 部门牵 组织, 污染防治、 头,组 据污染 卫生系 头,交 处)牵 区监察 头,区 由区环 化学、核与 织公安 事件的 统切大 通及海 头,有关 局、区公 级相关 境监站 辐射、市政 干警及 类别组 医疗单 事管理 部门和 安局等有 部门、 相关行 工程、气象、 当地镇 织有关 位组成。 机构参 事故单 关单位和 相关镇 业和企 水利、地质、 街后美 救援力 加。 位的负 镇街参 街后美 业环境 消防、爆破 人员组 量组成。 责人组 加。 人员组

30、监测机 等专家组成 成。 成。 成。 构组 (视具体情 成。 况而定)。 附件二: 铜梁区饮用水源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成员单位通讯录 序号 单位 负责人 姓名 电话 联系人 姓名 电话 1 区政府办公室 陈松 45632943 13983016777 江发贵 45632632 18983410288 2 区环保局 徐之光 45695818 13908373105 李华山 45695138 18996309536 3 区市政局 陈立 45670111 186

31、23186868 夏懋 45361887 18983806876 4 区发改委 陈应荣 64406118 13527406666 冯琴 64406122 13594370100 5 区经信委 李江 45689001 18983858006 刘良民 45689016 18883301978 6 区交委 罗天琼 45696018 13908358601 涂强 45688667 15086953555 7 区商务局 游章华 45686379 13983631598 代元琼 45686371 18983802267 8 区卫计委

32、 张维谦 45695798 13330288166 龙云兵 45695860 17702380556 9 区公安局 赵晓庄 45874001 13708311298 王予辉 45874032 13509428345 10 铜梁地方海事处 周海 45619068 18983067789 涂强 45688667 15086953555 11 区安监局 喻永禄 45877597 13983197397 游华明 45640012 13638310700 12 区财政局 王华 45692596 13908351805 蒋华忠 45

33、685399 13638368316 13 区农委 黄光亮 45683908 13320289111 戴安勇 45695919 18996063893 14 区林业局 王科芬 45682466 18996066758 申小兰 45682118 18983921611 15 区水务局 汤启玲 45865006 13908398339 邓红华 45632902 18983991777 16 区气象局 刘飞 64410908 13368028988 赵亚飞 64410909 13983639069 17 区民政局 周梅

34、45650989 13908386967 雷勇 45679180 13709425546 18 区监察局 张勇 45695173 13709415505 黄大勇 45695311 15923164422 19 区畜牧中心 彭吉华 45673673 13883315166 叶典刚 45673178 13908312691 附件三: 铜梁区饮用水源地镇街联系通讯录 序号 单位 分管领导 电话 环保办主任 电话 1 巴川街道 瞿洪 15215177398 彭强 15923550639 2 东城街道 蒲淑红 182231

35、52846 陈永禄 13500312889 3 南城街道 陈德星 13635448001 张新耀 15923217516 4 蒲吕街道 马良辉 13648370678 胡萍 13983966821 5 旧县街道 姚伟 13883230575 叶思莉 15826180887 6 土桥镇 13883462111 吕E 13883838955 7 二坪镇 张晓勇 13637879479 江凤 15730106798 8 水口镇 朱文启 13983914876 钟世刚 13896155653 9 安居镇 罗辅强 18

36、996066787 邹漆 15215048422 10 白羊镇 鲁超 18996305925 黄丽 13340205266 11 平滩镇 汪杰 13452057980 刘金源 15002304360 12 双山镇 18725950910 王显绪 13983604227 13 小林镇 罗晓威 13883423232 曾勇 15223051255 14 虎峰镇 林祥 18908356816 罗辅孝 13635446912 15 福果镇 人儿」 15922675591 李鑫 15123899520 16 石鱼镇 何银

37、强 13594251816 但宇 18725666528 17 少云镇 唐定静 18983908106 唐作平 18983883806 18 高楼镇 刘长江 13752850506 陈仕福 13648307728 19 维新镇 张易川 13512395297 刘书刚 13251357776 20 大庙镇 张晓天 13983401678 吴坪蔚 13308373199 21 围龙镇 马存凫 13883212333 骆永久 13996195293 22 华兴镇 方中伦 13883927268 刘国平 13983288096 23 安溪镇 张隆云 13708319013 韩永凤 15922676763 24 庆隆镇 曾宪友 15909341896 张进 13983853458 25 永嘉镇 姚克卫 13512331334 候启东 15802342373 26 西河镇 吴明亮 13983966968 杜洪 13996085561 27 侣俸镇 孔令全 13896170859 张泽会 13678497586 28 太平镇 段义勇 18908346123 贺红梅 1359423935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