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高考化学二轮11题第七题:突破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选择题含答案解析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53596956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5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精品高考化学二轮11题第七题:突破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选择题含答案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精品高考化学二轮11题第七题:突破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选择题含答案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精品高考化学二轮11题第七题:突破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选择题含答案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精品高考化学二轮11题第七题:突破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选择题含答案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高考化学二轮11题第七题:突破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选择题含答案解析(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考化学复习备考精品资料 第七题 突破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选择题 题组一 物质结构与性质 1. 羰基硫(OCS)是一种有臭鸡蛋气味的无色气体,分子结构与CO2相似,高温下分解为CO和S。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OCS、CO、CO2、S四种物质的晶体类型相同 B.OCS高温分解时,碳元素化合价升高 C.OCS分子中含有1个σ键和1个π键 D.22.4 L OCS中约含有3×6.02×1023个原子 答案 A 解析 A项中四种物质都是分子晶体,A正确;OCS中C为+4价,生成CO时化合价由+4价―→+2价,B错;OCS 的结构式为O===C===S,含

2、有2个σ键和2个π键,C错;D项未指明温度和压强,D错。 2. 科学家研制出的八硝基立方烷(结构如右图所示,碳原子未画出)是一 种新型高能炸药,爆炸分解得到无毒、稳定的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 A.分子中C、N间形成非极性键 B.1 mol该分子中含8 mol二氧化氮 C.该物质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D.该物质爆炸产物是NO2、CO2、H2O 答案 C 解析 A项,分子中C、N间形成的是极性键,A错误;B项,因在该分子中不存在NO2,故不能说成存在8 mol二氧化氮,B错误;D项,从题意可知,爆炸分解得到无毒、稳定的气体,故产物中不可能存在

3、NO2。 3. 膦(PH3)又称磷化氢,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大蒜臭味的有毒气体,电石气的杂质中常含有磷化氢。以下关于PH3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PH3分子的P—H键是非极性键 B.PH3比NH3稳定 C.PH3的分子构型是正四面体形 D.PH3分子中有未成键的孤对电子 答案 D 解析 A项,PH3中,P—H键为极性键;B项,由于N—H键键能大于P—H键键能,故NH3稳定;C项,PH3与NH3的构型相似,均为三角锥形。 4. 将Li3N固体溶于水中,产生了大量的氨气,下列有关此过程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产生氨气过程无能量变化 B.Li3N

4、中只含有离子键 C.Li3N中含有离子键、共价键 D.产生氨气过程有电子转移 答案 B 解析 化学反应过程一定伴随能量变化,Li3N中只含有离子键,Li3N与水反应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 5. 同周期的A、B、C三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顺序是HAO4>H2BO4>H3CO4,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非金属性A>B>C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HA>H2B>CH3 C.原子半径A>B>C D.阴离子还原性C3->B2->A- 答案 C 解析 根据酸性强弱可推断,原子半径A<B<C,非金属性A>B>C,非金属性越强,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5、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题组二 化学反应速率 化学平衡 6.下列表格中的各种情况,可以用如图所示曲线表示的是 (  ) 反应 纵坐标 甲 乙 A 相同质量的氨气,在同一容器中发生 反应:2NH3N2+3H2 氨气的转化率 500 ℃ 400 ℃ B 等质量的钾、钠分别与足量的水反应 H2的质量 钠 钾 C 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体积之比 为1∶3的N2、H2发生反应:N2+ 3H22NH3 氨气的 浓度 活性高的催化剂 活性一般的催化剂 D 2 mol SO2和1 mol O2在相同温度下发 生反应:2SO2+O22SO

6、3 SO3的物质的量 2个大 气压 10个大 气压 答案 B 解析 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加快,达到平衡的时间较短,A项不符合;钾比钠活泼,反应结束的时间较短,等质量的钠、钾与足量水反应产生H2的质量:钠大于钾,B项符合;使用催化剂不能使平衡移动,C项不符合;压强增大,平衡正向移动,SO3的物质的量增大,D项不符合。 7. 对于反应A2(g)+2B2(g)2AB2(g)(正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图所表示的变化符合勒夏特列原理的是 (  ) 答案 D 解析 随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该反应为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增大的速度

7、应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快,A项不符合题意;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B2的百分含量应减小,B项不符合题意;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增大压强,AB2的百分含量应增大,C项不符合题意。 8. 在容积可变的容器中发生化学反应mA(g)+nB(g)pC(g),在一定温度和不同压强下达到平衡时,分别得到A的物质的量浓度如下表所示: 压强/Pa 2×105 5×105 1×106 c(A)/mol·L-1 0.08 0.20 0.44 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当压强从2×105 Pa 增加到5×105 Pa时,平衡向左移动 B.

8、化学计量数:m+n=p C.当压强从5×105 Pa增加到1×106 Pa时,平衡不移动 D.压强增至1×106 Pa时,平衡常数变大 答案 B 解析 A中假设平衡不移动,压强增加至2.5倍,A浓度应当增至2.5倍,即A浓度为0.08 mol·L-1×2.5=0.20 mol·L-1,说明平衡没有移动,A错,B正确;当压强从5×105 Pa增加到10×105 Pa时,假设平衡不移动,则A浓度应为0.20 mol·L-1×=0.40 mol·L-1< 0.44 mol·L-1,说明平衡向生成A的方向移动,C错;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D错。 题组三 化学反应与能量 9. 已知反应As

9、O+2I-+2H+AsO+I2+H2O是可逆反应。设计如图装置(C1、C2均为石墨电极),分别进行下述操作: Ⅰ.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浓盐酸 Ⅱ.向B烧杯中逐滴加入40%NaOH溶液 结果发现电流表指针均发生偏转。据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A.操作Ⅰ过程中,C1为正极 B.操作Ⅱ过程中,盐桥中的K+移向B烧杯溶液 C.Ⅰ操作过程中,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2H++2e-===AsO+H2O D.Ⅱ操作过程中,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2e-===I2 答案 C 解析 向B中加入浓盐酸,则可逆反应正向移动,AsO发生还原反应,C2作原电池正极,I-发生

10、氧化反应,C1作原电池负极,且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2I--2e-===I2,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2H++2e-===AsO+H2O;加入NaOH溶液后,可逆反应逆向移动,则C1棒上发生的反应为I2+2e-===2I-,C1棒作正极,C2棒上发生的反应为AsO+2OH--2e-===AsO+H2O,C2棒作负极。 10.一种碳纳米管能够吸附氢气,用这种材料制备的二次电池原理如下图所示,该电池的电解质为6 mol·L-1KOH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放电时K+移向负极 B.放电时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为H2-2e-===2H+ C.放电时电池正极的电极反

11、应为NiO(OH)+H2O+e-===Ni(OH)2+OH- D.该电池充电时将碳电极与电源的正极相连 答案 C 解析 该装置连接用电器时发生原电池反应,根据用电器中电子流向,确定碳电极作负极,H2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式为H2+2OH--2e-===2H2O,则充电时碳电极与外电源的负极相连;镍电极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反应式为NiO(OH)+H2O+e-===Ni(OH)2+OH-;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即K+移向镍电极(正极)。 11.甲醇燃料电池被认为是21世纪电动汽车的最佳侯选动力源,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12、 A.通氧气的一极为负极 B.H+从正极区通过交换膜移向负极区 C.通甲醇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H3OH+H2O-6e-===CO2↑+6H+ D.甲醇在正极发生反应,电子经过外电路流向负极 答案 C 解析 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内电路H+从负极移向正极,B、D错误;O2在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甲醇在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反应式为CH3OH+H2O- 6e-===CO2↑+6H+。 12.用H2O2和H2SO4的混合溶液可溶出废旧印刷电路板上的铜。已知: Cu(s)+2H+(aq)===Cu2+(aq)+H2(g) ΔH=+64.39 kJ·mol-1 2H

13、2O2(l)===2H2O(l)+O2(g) ΔH=-196.46 kJ·mol-1 H2(g)+O2(g)===H2O(l) ΔH=-285.84 kJ·mol-1 在H2SO4溶液中,Cu与H2O2反应生成Cu2+(aq)和H2O(l)的反应热ΔH等于 (  ) A.-417.91 kJ·mol-1 B.-319.68 kJ·mol-1 C.+546.69 kJ·mol-1 D.-448.46 kJ·mol-1 答案 B 解析 Cu(s)+2H+(aq)===Cu2+(aq)+H2(g) ΔH=+64.39 kJ·mol-1 H2O2(l)===H2O(l)

14、+O2(g) ΔH=-98.23 kJ·mol-1 H2(g)+O2(g)===H2O(l) ΔH=-285.84 kJ·mol-1 三式相加得:Cu(s)+2H+(aq)+H2O2(l)===2H2O(l)+Cu2+(aq) ΔH=-319.68 kJ·mol-1,B正确。 题组四 电解质溶液 13.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图中A、D、E三点处Kw间的关系:E处>A处>D处 B.温度不变时,往水中通入适量HCl气体,可以使水的电离从A点变化到D点 C.温度不变时,在水中加入适量CH3COONa固体,可以使水的电离从A点变化到

15、 C点 D.在B点处,0.5 mol·L-1的H2SO4溶液与1 mol·L-1的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充分反 应后,所得溶液的pH=7 答案 B 解析 本题考查水电离及Kw有关知识。由图像知A、D、E三点均为25 ℃的情形,Kw不变,A错;温度不变时,往水中通入HCl气体,形成盐酸抑制水电离,c(H+)增大而c(OH-)减小,可以从A点变化到D点,B正确;温度不变,水中加入适量CH3COONa,因CH3COO-水解c(OH-)增大可以使A点变化到E点,而不是C点,C错;D项中,B点对应Kw=10-12,中性时pH=6,故0.5 mol·L-1 H2SO4与1 mol·L-1 KOH

16、等体积混合恰好反应所得溶液pH=6,D错。 14.常温下,Ksp(CaSO4)=9×10-6,常温下CaSO4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下图,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 A.a、c两点均可以表示常温下CaSO4溶于水所形成的饱和溶液 B.a点对应的Ksp等于c点对应的Ksp C.b点将有沉淀生成,平衡后溶液中c(SO)一定等于3×10-3 mol·L-1 D.向d点溶液中加入适量CaCl2固体可以变到c点 答案 A 解析 CaSO4溶于水达到溶解平衡时,c(Ca2+)=c(SO),故a、c两点不代表CaSO4溶于水的情况,A错误;温度不变,Ksp不变

17、,根据Ksp表达式知,曲线上的点对应的Ksp为定值,B正确;b点时Qc=4×10-3×5×10-3=20×10-6>Ksp(CaSO4),故b点时将有沉淀生成,无论b点到达a点或c点,溶液中c(SO)一定等于3×10-3 mol·L-1,C正确;向d点溶液中加入CaCl2固体,c(Ca2+)增大,从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正确。 15.等体积,浓度均为0.1 mol·L-1的三种溶液:①CH3COOH溶液、②HSCN溶液、③NaHCO3溶液,已知将①、②分别与③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CO2气体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如右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18、物质酸性的比较:CH3COOH>HSCN>H2CO3 B.反应结束后所得两溶液中:c(CH3COO-)>c(SCN-) C.上述三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OH-)大小:NaHCO3>CH3COOH>HSCN D.CH3COOH溶液和NaHCO3溶液反应所得溶液中:c(CH3COO-)+c(CH3COOH)= 0.10 mol·L-1 答案 C 解析 由曲线斜率可知HSCN溶液生成CO2的速率快,所以酸性的比较: HSCN>CH3COOH,所以CH3COO-的水解程度大于SCN-,A、B错误;酸性 HSCN>CH3COOH,等浓度的两种酸提供的H+浓度HSCN比CH3COOH大,H

19、SCN对水 的电离抑制程度更大,NaHCO3水解促进水的电离,所以C正确;D物料守恒,但应注意体积变为原来的2倍,错误。 16.下列有关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的比较中不正确的是 (  ) A.醋酸溶液中离子浓度的关系满足:c(H+)=c(OH-)+c(CH3COO-) B.用0.100 0 mol·L-1Na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CH3COOH溶液,恰好反应时: c(Na+)>c(CH3COO-)>c(OH-)>c(H+) C.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以任意比混合:c(H+)+c(M+)=c(OH-)+ c(A-) D.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CH3COOH和

20、CH3COONa溶液等体积混合:c(CH3COO-)+ c(CH3COOH)=c(Na+) 答案 D 解析 A项符合电荷守恒,正确;B项恰好反应时,溶质只有CH3COONa,CH3COO-水解溶液呈碱性,则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CH3COO-)>c(OH-)>c(H+),正确;C项,反应中HA与MOH无论哪种物质过量,或是两者恰好反应,溶液中的电荷是守恒的,正确;D项,从反应前的物质的量来看,n(CH3COOH)与n(CH3COO-)之和与 n(Na+)之比为2∶1,则得物料守恒式:c(CH3COOH)+c(CH3COO-)=2c(Na+),错误。 17.下列有关溶液中

21、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0.1 mol·L-1的NH4Cl溶液与0.05 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的溶液: c(Cl-)>c(Na+)>c(NH)>c(OH-)>c(H+) B.等物质的量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 c(HClO)+c(ClO-)=c(HCO)+c(H2CO3)+c(CO) C.pH=2的HA溶液与pH=12的MOH溶液等体积混合: c(M+)=c(A-)>c(OH-)=c(H+) D.某二元弱酸的酸式盐NaHA溶液: c(OH-)+c(H2A)=c(H+)+2c(A2-) 答案 B 解析 A中混合后

22、的溶液中含有等物质的量的NH4Cl、NaCl和NH3·H2O,因NH3·H2O的电离大于NH的水解,溶液呈碱性,故有c(NH)>c(Na+)。B中符合物料守恒。C中的酸、碱强弱性不定,若是弱酸强碱,则混合后呈酸性,c(A-)>c(M+)>c(H+)>c(OH-);若是强酸弱碱,则混合后溶液呈碱性,c(M+)>c(A-)>c(OH-)>c(H+);若强酸强碱,则混合后溶液呈中性,有c(M+)=c(A-)>c(H+)=c(OH-)。D中根据电荷守恒:c(OH-)+ 2c(A2-)+c(HA-)=c(H+)+c(Na+)和物料守恒:c(Na+)=c(H2A)+c(A2-)+c(HA-),推出c(OH-)+c(A2-)=c(H+)+c(H2A)。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