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教案教学变大了活动反思5篇

上传人:z****6 文档编号:253596410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7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班教案教学变大了活动反思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班教案教学变大了活动反思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班教案教学变大了活动反思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小班教案教学变大了活动反思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班教案教学变大了活动反思5篇(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班教案变大了活动反思5篇 从幼儿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幼儿通过自己的探究和发现获得有关的经验。考虑到对小班幼儿来说趣味性尤其重要,用各种游戏活动和趣味性的语言,持续引发幼儿内在的探究动机和兴趣。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变大了活动反思5篇,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小班教案变大了活动反思1 【活动目标】 1、观察充气过程,感受物体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2、能用动作表现玩具充气前后的大小变化。 【活动准备】 1、气球,塑料袋,棉线。 2、《变大变小》音乐CD。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

2、老师带来了一个奇妙的朋友,先听我说一个谜语,猜猜他是谁。(有一个东西很奇怪,胖也胖的快,瘦也瘦的快,胖了飞上天,瘦了落下来)。 幼:气球。 二、观察气球变大变小。 师:现在这个气球是胖的还是瘦的?是大的还是小的? 幼:瘦的,小的。 师:我怎么能让这个气球变大呢? 幼:吹气…… 师:气球变大了,如果我一直吹一直吹气球会怎么样? 幼:破,爆炸 师:小朋友在吹气球的时候也不能一直吹一直吹,气球爆炸的话会伤到脸和眼睛,非常危险。现在气球变的大了,我怎么让气球再变小呢? 幼:放气,撒气 。 师:

3、气球小姐还带来了她的好朋友,气球先生,可是呢,气球先生生病了,你来看看他发生什么事情了? 幼:漏气…… 师:气球漏气的时候是慢慢漏气的,还一下子漏气的? 幼:慢慢漏气的…… 三、尝试给充气物品充气。 师: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充气的吗? 幼:皮球、热气球、游泳圈…… 师:我还知道有一个东西也是可以充气的,(塑料袋),你来试试怎么能让塑料袋充气呢? 幼:每人一个尝试。 四、游戏:“变成一只大气球” (1)请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大气球,教师给气球充气,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气球渐渐变大的样子。 (2

4、)幼儿手拉圆圈,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与破掉的情形。 (3)幼儿牵手拉个圆圈,合作表现气球逐渐变大、漏气、越来越小的情形。 小班教案变大了活动反思2 【活动目标】 1、感知木耳等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玩泡发实验。 2、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的精神。 【活动准备】 透明杯幼儿人手一个;盛有热水的水壶若干,;木耳、银耳、紫菜;小盆 【活动过程】 1、师: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了一份礼物,看,是什么?(干和湿木耳),分别问名字请你们仔细看一看

5、干湿木耳长得什么样子?你可以摸一摸、闻一闻(干干的、硬硬的、黑黑的、小小的湿湿的、软软的,)小结:干木耳摸起来干干的、硬硬的,问起来还有股香味呢。湿木耳湿湿的、软软的, 2、提问:这两块木耳原来是一样大的木耳,可是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使其中一个变的大了,到底发什么了什么哪?(木耳泡水变大),老师现在验证到底是不是泡水后变大的,木耳现在需要一定的时间,老师今天带来了其他一些和木耳一样的食物(银耳、紫菜、腐竹、木耳),小朋友们自己选择一种试一试他们是不是泡水变大的。分三组,每组4人 幼儿动手泡发食物,进一步感知验证。(注意:水很热注意安全,水不用很满,要注意观察食物的变化)

6、 过程中让老师出示自己验证的木耳泡发的变化(变大了、变胖了),然后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泡的食物发什么了什么变化。 小结:像木耳、银耳这种泡水后变大的食物叫做泡发食物。 3、刚刚我们实验了几种常见的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胖大海、海参、干鱼翅等等)。 师;恩,小朋友们说了很多,老师这里也有一些不常见的泡发食物的图片,我们来一起看一下有谁吧! 4、幼儿再次进行泡发实验,体验探索的乐趣。 师:小朋友,还有一些我们爱吃的食品也是可以泡发了之后吃的,比如小馒头,你比较想泡什么吃哪?(方便面、饼干、等) 5、好吃的东西要和别人分享,现在我们带着这些

7、好吃的去和别的小朋友分享吧! 小班教案变大了活动反思3 活动目标: 1、感知常见的可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有趣现象。愿意动手尝试泡发食品。 2、在活动探索中发展幼儿的观察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培养幼儿喜欢探究科学的精神。 活动准备: 透明玻璃杯两个,小碗幼儿人手一个;盛有温水的大盆四个,小碟四个,盘子四个;木耳、菊花茶叶若干;音乐磁带一盘。 活动过程: 1、激发兴趣,引起幼儿的好奇心。 师:小朋友,您们看这是什么? 幼:手。 师:对,老师的手会变魔术,你们想不想看

8、? 2、教师用手指游戏《变变变》,导入活动, (一根手指头,一根手指头;变变变变,变成毛毛虫。??) 过渡:老师还有一个本领,我会把两个一样的东西变得不一样,你们信不信?” (由于小班幼儿年龄小,开始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导入部分,我设计了一个围绕“变”的小环节,旨在引起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3、出示两块大小基本一样的木耳,教师动手实验。 师:知道老师手里拿的什么? 幼:木耳。 师:这两块木耳一样大吗? 幼:一样。 师:待会儿老师要把它放在这两个杯子里,在一个杯子里倒上水,另一

9、个被子里不放水,一会儿它们就会变得不一样了。小朋友猜猜木耳会变成什么样? 4、幼儿进行猜想,并说说为什么? ①木耳变大了;②木耳变小了;③木耳大小没变化; (大部分幼儿说木耳会变大,理由五花八门:因为它喝水就会长大了;向我们一样吃吃就长大了;水把空空的里面填满了??尽管孩子们的想法很夸张幼稚,但我没有打断和干预,而是鼓励他们大胆想象和表述,因为那是孩子们智慧想象的火花。) 5、幼儿验证猜想结果,并观察比较干湿木耳的区别。 6、组织幼儿自主选择泡发木耳。 师:小朋友,老师有件事情想请你们帮忙,食堂的阿姨中午要做“木耳炒肉”,你们能帮阿姨

10、泡一些木耳做菜用吗? (以寻求帮助的口吻,更容易使孩子产生积极的行为动机。) 7、幼儿动手泡发木耳,进一步感知验证。 (幼儿在等待验证结果时,启发幼儿进行生活经验联想:你还知道那些食物泡发后会发生变化。鼓励幼儿说说自己的发现。) 8、师幼共同游戏:变呀变 请幼儿变成会泡发的食物原地不动准备,教师随音乐讲述泡发食品由小变大的过程,幼儿随音乐变化动作,让自己越变越大,变到最大。教师用道具随音乐“搅拌翻炒食品”,幼儿则翩翩起舞。 (科学与音乐活动融合,引导孩子发挥想象,用肢体语言表现食品变大,动静结合,并能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11、9、幼儿动手冲泡菊花茶,品尝茶水。感受欣赏菊花在杯中开放,引起幼儿美的感受。 (泡茶一方面是对孩子探索的奖励,另一方面是加深他们对泡发食物变大的感知理解。) 活动延伸: 老师和孩子一起将泡发后的木耳送到食堂,请食堂阿姨炒菜用。 活动反思: 自我参加了省实验课题《操作材料对幼儿探究式科学学习的支持》的课题研究以来,面对进行的科学活动,我更加注重尝试运用“做中学”的教育理念,多元化、多角度地实施教学活动。“变了变了”的主题活动的目标如果按教材上进行也会上的很顺,对幼儿来说掌握起来比较容易,能较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但我认为教材只是提供给教师的可参考的活

12、动内容和素材,是提示而不是最适用的。什么样的形式更能吸引幼儿呢?除了考虑到让幼儿亲历探究的全过程外,还要通过游戏、图片、音乐、肢体语言等多元化形式,引导幼儿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感受科学的奥秘。这次活动总的来说效果比较好,幼儿对活动内容非常感兴趣,发言积极踊跃,当看到水中的木耳变大了后,他们都兴奋地拍起手来“变大了!变大了!”活动结束时好多幼儿还意犹未尽。我觉得活动效果比较好的原因和以下因素有关。一是活动贴近幼儿生活,从幼儿熟悉的一些生活物体(木耳、茶)入手,二是幼儿亲手验证感受变化,满足了参与活动的愿望。三是活动在比较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的。 小班教案变大了活动反思4 活动目标:

13、 1.感知物体的可变性,体验“变大”或“变小”带来的快乐。 2.体验想象的乐趣,大胆表达自己“变小”或“变大”的愿望。 活动准备: 没吹气的气球(与幼儿人数相等)、气球、木耳、雨伞、胖大海、扇子,课件 活动过程: 导入:小朋友,看看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什么好玩的玩具了?(出示没吹的气球)   第一部分:让孩子体验气球变化带来的快乐。   1.你们想玩吗?你能让气球变大吗?(每人一个气球试一试) 2.小朋友使劲往气球里吹气,气球会变大。有的小朋友力气太小,没能让气球变大,怎么办呢?除了用嘴吹以外,谁还能想个别的办法让气球变大

14、?(往气球里面充水、用打气筒往里面打气等) 3.小朋友能让气球变大,你能让大大的气球变小吗?用什么方法让大大的气球变小?幼:把手松开气球就变小了 第二部分:经验提升:什么东西会变大或变小? 4.除了气球能够变大变小,你还知道哪些东西能够变大变小?下面我们一起来变个魔术吧!   出示:木耳、茶叶、胖大海(加入水)——变大; 雨伞、被子、纸(折叠)——变小。 教师小结:原来在我们周围有这么多的东西会变化,,只要小朋友在日常生活中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我们身边还有很多东西都是会变化的。   第三部分:利用故事激发幼儿的想象,大胆表达自己“变大”或

15、“变小”的愿望。 5.你们相变吗?当你变成很小很小的小人的时候,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幼儿发挥想象,自由发表意见。 6.有一个小朋友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一个很小的小人,咱们看一看他的想法和你们一样吗?(播放课件) 刚才咱们想象成小人做了一些有趣的事情,如果我们变成大巨人你会做些什么事情呢?咱们回到活动室把自己的想法讲给你的好朋友听好吗? 小班教案变大了活动反思5 二、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尝试探索,感知物体膨胀的有趣现象。 2.对膨胀的现象产生好奇,并愿意用语言表达自己的发现。 三、活动准备: 1.一

16、次性塑料杯人手一个。 2.盘子四个(内装黑木耳和白木耳若干)。 3.课件。 四、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感知黑、白木耳的特征。 1.师:你们看盘子有什么? 幼:黑木耳和白木耳。 2.引导幼儿从颜色、形状和触感三方面来感知。 师:请你们每人拿一朵黑木耳、一朵白木耳,看一看它们是什么颜色的?像什么? 师:摸一摸是什么感觉的? 3.小结:黑木耳的颜色是黑色的,看上去像耳朵。白木耳的颜色是有点白有点黄,看上去像狮子的脸、像花、像珊瑚……它们摸上去都是硬硬的、脆脆的。 (分析:通过有目的的引导

17、,让幼儿感知木耳的特性,有了原型事物的基本了解,为幼儿进行大胆的猜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理论依据。) (二)通过猜测、实验,感知膨胀现象。 1.师:如果把硬硬的黑木耳和白木耳放到水里,你们猜猜会怎样?(幼儿猜测并讲述) 2.师:黑木耳和白木耳到底会怎样呢?我们一起来试一试吧!(幼儿操作并探索) (分析: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的猜测会有对有错,让他们带着自己的猜测去实验,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望,初步感知膨胀的现象。) (三)对比黑白木耳在水中前后的变化,共同讨论膨胀现象。 1.师:黑木耳、白木耳在水中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 幼

18、1:开花了。 幼2:变大了。 师:它们为什么会变大? 幼:喝了好多的水。 2.师:我们再来摸一摸它们,会是什么感觉呢? 幼:滑滑的、软软的。 3.小结:像黑木耳、白木耳这样原来干干的、硬硬的东西,放在水里会变大、变软的,就是膨胀现象。 (分析:通过形态、软硬程度方面的对比,将幼儿的观察进行集中,突显本次活动的重点,帮助幼儿更好地感知事物膨胀的原理。) (四)延伸、迁移幼儿的生活经验。 1.还有什么东西也像黑木耳、白木耳一样,在水里会膨胀的? 2.播放课件,当幼儿说出来即出示相应的物品图片。 3.你们回家后可以跟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试一试,然后把你的发现和老师、小朋友说一说。 (分析:这是将幼儿的认知放大、扩宽,引向生活的重要一步,是让幼儿认识、了解、熟悉、理解生活的重要一步。)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