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5359377 上传时间:2021-07-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湘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学期文言文阅读与理解课间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小古文,完成练习。_杨时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zu)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1整体感知:给这则小古文加标题,下面最合适的是哪个( )A.囊萤映雪B.尊师重道C.程门立雪D.雪中送炭2字词理解:对照译文,照样子解释加点字的意思。例:杨时见程颐于洛(求见)(1)时与游酢侍立不去(_) (2)颐既觉(_)3迁移运用:你从杨时的行为中感受到了什么?像这样的成语故事你还知道哪些?试着再写出三个。_2. 阅读理解。孟母诫子孟子少时诵,其母方织。孟辍然中止,乃复进。其母知其喧也,呼而问之日

2、:“何为中止?”对日:“有所失,复得。”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诫之。自是之后,孟子不复喧矣。注释诵:背诵。缀然:突然中止的样子。喧:遗忘。引:拿来。1这个小古文蕴含的道理是( )A.母亲要教育孩子B.教育孩子要用暴力C.做任何事都要全神贯注,不能半途而废2解释加点的字。其母方织(_)以此诫之(_)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3. 课内阅读。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下列加点字与“竞走”中的“走”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走私B.行走C.奔走相告D.走亲访友2下列加点的“之”字各指代的是什么,请写下来。(

3、1)人问之。(_)(2)取之,信然。(_)(3)诸儿竞走取之。(_)3翻译下面的语句。(1)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_(2)取之,信然。_4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_5你从这个故事中获得了什么启示?_4.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精卫填海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下列汉字。溺:_ 故:_堙:_2翻译句子。(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_(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5. 阅读下面小古文,完成下面小题。(一)勿 贪 多瓶中有果。儿伸手入瓶,取之握满。拳不能出,手痛,心急,大哭。母曰:“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1下列句子

4、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儿/伸手/入瓶B.儿伸/手入瓶C.儿伸手/入瓶2“拳不能出”最主要的原因是( )A.瓶口太小B.取之握满C.手痛心急3选出与“汝勿贪多,则拳可出矣”的启示相近的事例( )A.我跟同桌说了许多好话,终于吃到他的一点点美食。B.吃东西时,奶奶对我说,少食滋味好,多食滋味少。C.妈妈给我报了好多个课外班,想让我得到全面培养。D.我坚持练了四年的书法,在全区书法比赛中获得一等奖。6. 阅读天地。截竿入城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注释)计:办法。俄:一会儿。老父

5、:对年老的男人的尊称。1解释加点的字。初竖执之:_遂依而截之:_2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_3你觉得文中老父说的办法好吗?为什么?_4这篇短文给我们什么启示?下面分析有误的有_。(填序号)别人提意见时,你要学会分析,不能盲目听信别人的话。别人提出的建议,尤其是老年人,我们一定要尊重、听从。人不能自作聪明,倚老卖老,这样会耽误了别人的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7. 重点段落品析。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译文: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在东海游泳,被淹没无法回归(回家),于是化为精卫,时不时衔西山的木、石,来

6、堵塞东海。1解释词语。曰_溺_堙_故_2本文选自_,炎帝是_,精卫是_。3请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内容。_8. 重点段落品析。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1最后一句“取之,信然”的“信”是什么意思?_。2“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意思是_。3“人问之”,别人问王戎的是什么问题呢?_4给这篇文言文加个合适的题目。_5这个故事给你怎样的启示?_9.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滥竽充数齐宣王使人吹竽,必三百人。南郭处士请为王吹竽,宣王说之,廪食以数百人。宣王死,湣王立,好一一听之,处士逃。注释:滥:虚妄不实

7、,失实的,假的。竽:乐器名。充数:凑数,南郭:姓,处士:没有做过官的读书人。说:同“悦”,高兴。廩(ln)食:官府供给粮食。1请根据文章内容填空。齐宣王喜欢听人吹竽,每次必须_,因此南郭先生请求为他吹等齐宣王死后,齐湣王继承王位,他却喜欢听一个一个地独奏,南郭先生便_。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宣王说之。_3“滥竽充数”这则故事告诉我们怎样的道理?_10. 课内阅读理解。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o)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1“未成,弃去”中“弃”的意思是( )A.离开B.放弃C.不要2“方磨铁杵”中“方”的意思是(

8、)A.刚才B.正在C.开始3“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句话的意思是:_。4下列朗读节奏正确的是( )A.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B.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C.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D.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5下列名言与本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不相符的是( )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C.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D.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6“太白感其意”,他当时会想些什么?_11. 阅读铁杵成针,回答问题。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

9、业。1李白小时候的读书态度任何?(用短文原句回答)_2他在路过一条小溪的时候,遇见了谁?她在干什么?(用短文原句回答)_3李白了解情况后,反应如何?做出了怎样的举动?(用短文原句回答)_4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_5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得出的一个成语是:_12. 文言文阅读。王冕孝亲(节选)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时冕父已卒,即迎母入越城就养。久之,母思还故里,冕买白牛驾母车,自被古冠服随车后。乡里小儿竞遮道讪笑,冕亦笑。(注释)韩性:绍兴人,大学者。通儒:指博学多闻、通晓古今的儒者。被:披。1根据上下文,解释下面的字。闻:_ 遂:_ 亦:_2这篇文言文

10、叙述了王冕的一件什么事呢?请简要概括。_3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A.做人要勤奋刻苦B.做人要诚实守信C.做人要孝敬长辈D.做人要顾全大局13. 阅读课文,完成练习。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溺而不返:_(2)故为精卫:_(3)以堙于东海:_2翻译下列句子。(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_(2)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_(3)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_3读完文章,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什么样的精神?_14. 古诗文阅读。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此

11、必苦李。”取之,信然。1在横线上把古文补充完整。2你认为要向王戎学习什么?答:_(文段一)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_,_。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选自世说新语雅量)(文段二)许衡尝署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选自元史许衡传)1补充(文段一)中的空白句,联系上下文,写出画波浪线句子的意思。_2雅量,指为人具有宽广的胸怀、淡定的气度、优雅的涵养。王戎不取道旁李这则故事为什么会编入世说新语“雅量”这一篇章?_3同样面对路旁有果的果树,王戎和许衡的言行有同有异,你更赞赏谁?写出理由。_15. 课内阅读。炎帝之少女,()女娃。女娃游于(),(),故为精卫,常(),以堙于东海。1按原文填空。2精卫代表的是什么样的精神?请你写一写。_3在生活中,你在哪些人的身上看到过这种精神?_4读完这个神话故事后,你有什么感想和体会?_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