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画面构图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253592312 上传时间:2025-03-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39.8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电视画面构图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电视画面构图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电视画面构图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电视画面构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视画面构图(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精品文档 电视节目编导与制作作业 1、什么是电视画面构图?有何特点? 电视画面是电视造型语言的基本因素, 是组成电视节目的基本单位。 电视画面构图是指 在电视拍摄中把被摄像对象及其造型元素加以有机组织、 选择和安排,以塑造视觉形象, 构 成画面样式的一种创作活动。电视画面构图是电视造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表现拍摄内 容的重要形式。 特点一(1)动态随机性;电视画面构图最显著的特点, 由于被摄主体的运动和摄像机 自身的运动,画面中主体的位置以及画面形象间的透视关系都会改变, 因此摄像者要对运动 过程有一种预见性和总体把握能力,要准确地构图。以确保主体突出、布局合理。 (

2、2)整体 连续性;一个完整的电视节目一般都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画面组成, 每一幅画面表达的内容 都不是孤立的,要么是从上一个画面延续而来, 要么向下一个画面发展下去, 这就要求摄像 者在构图时,不仅要从所拍摄的单个画面考虑, 还要从上一个画面和下一个画面的整体关系 和连贯性上加以考虑,形成构图的整体性和传情达意的连续性。 (3)视点多样性;电视画面 可以对一个被摄主体从多个视点、 多个角度、多个景别进行拍摄,使主体形象和拍摄范围在 变化中展现,使观众获得更多的信息和更丰富的视觉感受。 (4)画幅和时间的限定性; 电视 画面大都遵循4: 3或16: 9的画幅比例,受电视播放限制,电视

3、画面不能无休止的固定在 屏幕上,这就要求在构图时充分考虑画面所能承载的信息量, 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整准确的 传达给电视观众。(5)现场一次性;电视画面的拍摄大都是现场一次性完成,拍摄完的画面 构图就确定了。对于那些电视直播节目,必须事先做好准备,尽量减少失误。 电视画面是一种空间艺术, 还是一种时间艺术, 在拍摄过程中,要根据电视画面构图的 自身特点来选择、组织画面,形成内容和形式完美结合的构图。 2、电视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有哪些? 电视画面构图中,光线、色彩、影调、线条、质感和立体感等元素是构成画面的最基本 的形式元素。 光线一构图中最重要的先决条件。 离开了光线,万物就失去了色彩,

4、构图就无从谈起。 在电视构图中,可以利用光线来表示时间,突出主体,创造气氛,增强立体感和质感等。 色彩—世界万物是彩色的,由于人的视觉对色彩有特殊的敏感性,所以在电视画面构 图中,一方面要将被摄对象的真实色彩准确还原, 另一方面还要创造出和谐均衡的色彩构图。 做到以上两点,客观上依靠性能良好的摄像设备和娴熟的拍摄技术, 主观上要求对色彩的基 本概念和作用有充分的认识。一般来讲,色彩有三个基本特征:色相、明度、纯度。 影调一指画面影响所呈现的明暗层次。构图中,还是画面构图、烘托气氛、传递情感 的重要手段。影调以亮度划分,可分为高调、低调、中间调。 线条一画面构图中最基本的,也是最活跃多

5、变的要素。电视画面中的线条是从真实的 三维空间中抽象出现的,具有塑造空间感和立体感、表现节奏感的作用。可分为水平线构图、 垂直线构图、斜线构图和曲线构图。 善于提炼、选择和运用不同物体的线条特征, 是电视摄 像构图的重要任务之一。在有限的电视画框中恰当地安排线条走位置和长短, 会给观众带来 不同的视觉感受。 质感一指人们对物体材料和表面结构的视觉感受,使人们对于周围不同物体的某种直 观的感觉。大自然中万物有不同的之地,光滑的、粗糙的、闪光的、凹凸不平的等。质感得 以准确表现的关键是用光。 构图中,摄像人员要充分利用光线明暗变化来呈现物体的视觉质 感,从而使质感表现的更加细腻。 立体感一

6、人类在观察自然界中的物体时,能获得高度、宽度和深度的三维信息,而电 视画面是二维的,只有高度和宽度,没有纵深,因此,在拍摄时,需要了解如何用二维的形 式表现三维空间中的事物。 3、电视画面构图中如何突出主体? 为突出主体,通常用直接表现法和间接表现法。 直接表现法:直接表现的主体在电视画面上占很大的面积且在最突出的位置、最佳的照 明光线下,一目了然,鲜明突出。拍摄时采用以下技巧: (1)主体在画面中以近景或特写的景别呈现,占据较大的画面面积。 (2)将亮的主体安排在暗的环境中,或将暗的主体安排在明亮的环境中。 (3)将主体安排在黄金分割点(0.618 )的位置,或“井”字构图四个交

7、叉点附近所示。 (4)将主体安排在“ S”形构图中“ S”形的某一点。 间接表现法:间接表现的主体在画面上占得面积不大,而环境在画面中占大部分面积, 意在通过环境气氛来间接的反衬主体。 此外,在电视画面中,通过镜头焦点虚实的转换和镜头的推、拉、摇、移、跟等手法, 可以不断的变换画面的主体形象,从而使内容情节与主体相一致。 4、说出不同拍摄方向的画面特点。 正面构图(正拍)一摄像机镜头在被摄主体的正前方所拍摄的画面。正面构图有利于表 现被摄主体的正面特征。拍摄人物时,可以看到人物完整的脸部特征和表情, 有利于人物与 观众面对面交流,使人感到亲切、自然。拍摄教师讲课、新闻主持人播讲大

8、都采用正面构图。 当正面拍摄景物时,景物本身的横线条得以展示,给人宽广、平静、庄严的感觉。 正面拍摄的画面比较呆板,如果采用“挂角”处理,即在画面的一角或两角挂上松枝、 柳叶等非对称的景物,或在前景处安排或静或动的人物,都可以活跃画面气氛。 正侧面构图(侧拍)一摄像机的镜头与被摄主体的正面成 90°角时所拍摄的画面。正侧 面拍摄有利于表现人物的外部轮廓线条,尤其是人的脸部轮廓和身体姿态。 正侧拍摄还能很好地展现动体的姿态造型,表现动势,比如人跑步、马奔跑等。此外, 由于正侧面构图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当拍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时, 它能照顾到各个成员, 不 致顾此失彼,所以常用来拍摄交

9、谈场面。 斜侧面构图(斜拍)一摄像机位于被摄主体正面与侧面之间、 背面与正侧面之间所拍摄 的画面。在斜侧面拍摄时,可以看到被摄主体的两个面, 画面可以同时表现主体两个面的特 征,从而丰富了画面内容。同时斜侧面拍摄的画面中,把现实中的横线条转化为斜线条,使 物体产生明显的透视变化,有助于立体形态和空间深度的体现。 另外,斜侧面构图还能祈祷突出主体、分清主次的作用,比如在拍摄交谈的两个人时, 采用斜侧面构图,可获得一前侧、一后侧的两个形象,观众自然会注意前侧角度上的主体。 斜侧面构图兼有正面和侧面构图的优点, 且利于主体和陪体的安排、前景和背景的调度, 因此,是运用最多的拍摄方向。

10、背面构图(背拍)一摄像机从被摄主体正后方进行拍摄的画面。 背面拍摄时,人们看 不到主体的正面,只能看到他的背面及所处的背景, 此时背景中的事物就是主体和人们所关 注的对象,因而带给观众强烈的主观感受。 背面拍摄人物时,通过着力刻画背影的轮廓姿态 来诱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且有很强的传情写意的功能。 5、说出不同拍摄高度的画面特点。 当摄像机与被摄体在拍摄方向和拍摄距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摄像机的水平高度,即获 得不同的拍摄高度。 不同的拍摄高度可产生平视、 俯视、仰视的构图变化,可使画面地平线 位置的高度、前后景物的可见度和透视度都发生变化。 这三种拍摄高度具有各自不同的造型效果和感

11、情色彩。 (1)平射构图(平拍) 摄像机与被摄体在同一水平线时所拍摄的画面为平摄构图。 此时摄像机的高度余人的视 平线高度相平,画面中景物的形象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正常情况相似, 画面真实感 强,尤其是拍摄正面或斜侧面的人像时, 使人感觉亲切、平易近人,是摄像者通常选用的高 度。 在平摄构图中,地平线常处于画面中间,天地各半,除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拍摄水 中的倒影要强调上下对称外, 一般要避免地平线平均分割画框的构图, 否则会出现前后景物 都压缩在地平线上、画面呆板单调的情况。 (2)仰摄构图(仰拍) 摄像机低于被摄体的水平线向上进行拍摄的画面。 摄像机镜头处于在被

12、摄体水平线以下,处于仰视被摄体的位置,地平线在画面中处于下 部或从下部出画,近处景物高耸于地平线上, 特别是高大垂直的物体十分突出, 而远处景物 则往往被全部或部分遮挡,祈祷净化背景的作用。 当拍摄人物时,常用来表现崇高、庄严、伟大的人物形象,如仰角度拍摄领袖人物、英 雄人物,使画面带有赞颂、敬仰的感情色彩。 仰摄角度不适宜近距离拍摄,否则会产生人物变形和建筑物向后倾倒的现象。 运用仰角拍摄 时应根据具体内容掌握好仰角度,以准确表现主体。 (3)俯摄构图(俯拍) 摄像机高于被摄体的水平线向下进行拍摄的画面。 摄像机镜头高于被摄主体处于俯视的 位置,地平线上升至画面上端或从下端出

13、画。 当拍摄景物时,地面上由近至远的景物在画面中由下至上展现出来, 有利于表现地面景 物的位置、数量、层次以及盛大的场面, 有很好的空间感。当景物本身具有优美的曲线结构 时,用俯拍能够加强画面的纵深感,如俯摄蜿蜒的河流、公路等。 当俯摄人物时,由于透视作用,人物会出现变形,改变正常的比例关系,使被摄人物显 得萎缩、低矮,带有贬低、蔑视的意味。所以,一般不用俯摄来表现人物。 (4)顶摄构图(顶拍) 摄像机垂直向下拍摄所构成的画面。 顶拍可以拍摄到物体顶部的全部线条和轮廓,拍摄的景物、人物在画面中被充分展现, 有利于强调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形成的画面有特殊的布局和图案变化, 并以大

14、线条表达宏 伟气魄为优势。 在体育比赛节目、医学手术操作、昆虫活动以及字幕、图表和动画的拍摄中,顶摄构图 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构图形式。 6、景别是如何划分的?不同景别画面有何特点? 所谓景别,就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呈现的范围。一般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 写。不同的景别表现着不同的空间范围、视觉韵律和节奏。 画面景别大小的决定因素有两个: 一是摄像机与被摄体之间的实际距离, 二是摄像机所 使用镜头的焦距长短。 由于影视艺术表现的主要对象是人, 因此,景别划分一般是以成年人的全身为标准尺度, 即使在没有人的画面中,仍以成年人与被摄物体的大致比例作为划分景别的依据。 各种景别

15、的特点: (1)远景 远景是表现广阔空间和开阔场面的画面。 远景画面视野深远,范围广阔,注重以量取胜,以势传情,主要用来表现地理环境、自 然风貌和盛大的场面等。 远景中的人物退到了背景之中,景物是画面的主体,以景传情,调动观众联想。 远景画面的构图要从大处着手, 利用自然界中的突出线条引导观众视线, 创造空间深度, 另外在远景拍摄中,尽量避免用顺光,而选择测光或测逆光以形成画面层次, 创设深远的意 境。 (2)全景 全景是表现成年人全身或场景全貌的画面。 同远景画面相比,全景画面有比较明确的内容中心和结构主体, 无论主体在画面上所占 的面积多大,都应成为画面的视觉中心。 用

16、全景画面展现物体的全貌, 可以使观众对整体形象有一个完整的、 不切割的认识,其 效果比剪辑合成的画面更真实。因此,在纪实性节目中,常用来介绍环境、展示场景。 一般说来,全景往往是一个场面中的总角度, 制约着该场面中的光线、 轴线、人物位置 等的确定,因此,拍全景时,要注意主体富有特征的形态和轮廓线条, 注意表现主体和环境 的呼应关系,同时还要注意空间感的表达, 如用前景加强空间纵深感。 另外还应该注意画面 取舍要得当,尽量避免干扰因素入画。 (3)中景 中景是表现成你啊人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同全景画面相比,中景画面常以具体动作和情节取胜, 而人物的整体形象和环境空间的

17、表现降至次要位置。中景使被摄体的外延轮廓局部画面, 分割、破坏了物体本身的完整形态, 而内部结构线得以突出,成为画面结构的主要线条。 在拍摄人物时,中景画面能使观众看清人物膝盖以上部分的形体动作, 尤其是人物上半 身动势最为活跃和明显的手臂活动, 能得以完整突出地呈现。中景画面还能通过人物的视线 及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系线的展示,反映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人与物之间的呼应关系。 在拍摄场景时,要以场景内部最引人注意、最富有表现力的部分为主,展现场景的典型 特征。在有清洁的场景中,中景常被用做叙事性的描写镜头。 (4)近景 近景是表现成年人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 同中景画面

18、相比,近景主要用来突出人物的神情和物体细腻的质感,有“近取其神” 、 “近取其质”的表现特点。那些在大景别画面中看不清的局部, 可以在近景画面中得到展现。 在拍摄人物时,近景画面能够细致地表现人物的面部神态和情绪,刻画其内在气质和 性格。眼睛是近景画面中重要的形象元素, 一般给予眼神光处理, 达到“以眼传神”的目的。 近距离拍摄的人物画面还能拉近被摄人物与观众之间的距离, 产生一种交流感。因而,世界 各国大多数电视新闻节目或专题节目的播音员和主持人多以近景景别出现在画面上。 在拍摄物体时,主要表现物体富有意义的局部,借助昂县的运用,准确、细致地展现 物体的纹理和质感。 近景画面对环

19、境的表现作用大大降低,为了保证主体的突出,构图时画面要简洁,色 调要统一,避免杂乱的背景喧宾夺主,特别是避开背景中的高亮物体。 (5)特写 特写是表现成年人肩部以上的头像或某些被摄物体的画面。 较近景画面,特写画面进一步接近被摄体,善于从细微之处揭示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 及本质内容。 特写画面中的人物面部表情和眼神的展现,能够揭示出人物复杂多变的心灵世界,将 画内情绪向画外延伸,触动观众的心理联想。 特写画面通过排除一切多余形象,表现其最有价值的细部,达到揭示事物深层内涵的 目的。比如盛开的花朵的特写画面象征着朝气蓬勃的孩子, 转动的车轮象征着时代的变迁等。 特写画面还能准确地展现被

20、摄体的质感、形状、颜色等,加强画面的感染力。此外,小景别 的特写画面可以通过分割被摄体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来创设悬念, 调动观众的想象。同样,特 写画面还可以分割被摄体与周围环境的空间联系,在镜头组接中用于转场。 总之,不同景别的画面饱含不同的时空范围和内容,具有不同的表现力,要善于运用各 种景别来引导观众的视线,恰当地表现被摄体。这也是检验拍摄思路是否清晰、 表现意图是 否明确的一个标准。 7、观摩《》体会其中的构图技法。 5欢立下载 精品文档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 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8、 6欢在下载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