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语文版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5359146 上传时间:2021-07-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2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语文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语文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语文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语文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语文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试题语文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词题是_。2词中的“见”读_,它的意思与“_”相同。3词中描写的景物有_。4本词上片写_的夏夜,以鸟惊、_、_这些山村特有的音响,把_写得生机勃勃;下片以轻云小雨、_和_的突然发现,表现_的乐趣。本词流露出作者_和_。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解释重点字词。咬:_坚劲:

2、_任:_2这首诗写的是生长在什么地方的竹子? ()A.竹林里B.深山里C.破岩中3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这两句诗中的“咬”“立”这两个动词,运用得很好。请你谈谈好在哪里?_4结合课文说说这首诗的写法是什么?表现了作者什么形象?_3. 课外阅读。瀑布联句唐香严闲禅师、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1)诗以言志,说说这首诗表达了什么志向?采用了什么手法?_(2)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句抓住瀑布形成的曲折过程,赋予无生命之物以活生生的性格。“不辞劳”三个字有强烈的拟人色彩,充溢着赞美之情。B.近看瀑布砯崖转石,跳珠倒溅;远观瀑

3、布发现其有着高远的目标。此二句刻画了瀑布的突出特征,为后两句蓄势。C.第三句照应第一句中的“千岩万壑”,是说山泉在岩壑中奔流会有重重阻挠,似乎劝它留步。然而小小的溪涧式的安乐并不能使它满足。D.“岂能”与“终归”前后呼应,“作波涛”三字语极形象,令人如睹恣肆浩瀚、白浪如山的海涛景象。4. 对比阅读下面文段,体会表达。_,_。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_,_。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1补充诗句。2第一首题目是_,第二首题目是_。3“何当”的意思是_,“任尔”的意思是_。第一首中“快走”意思是_,“走马观花”中“走马”意思是_。4这两首诗在表达方法上有什么共同特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志向?

4、_5. 先把诗句补充完整,再完成练习。春日胜日寻芳泗水滨,_。等闲识得东风面,_。1把诗句补充完整。2朱熹的这首诗表面描绘了_(季节)的美丽景色,实则是一首_(咏史 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3从表面上看,诗歌的第一句“胜日”指_,点明天气;“泗水滨”点明_;“寻芳”,即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_。4提到朱嘉,我会联想到他的另一首诗观书有感。其中的“_?_”这两句,告诉我们要不断地接受新事物和新知识,才能保持思想的活跃。6.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春暮西园(明)高启绿池芳草满晴波,春色都从雨里过。知是人家花落尽,菜畦今日蝶来多。1首句“绿池芳草满晴波”中的“绿”

5、和“芳”从_和_两个角度描绘了绿水盈盈,芳萋萋的春天美景。2结合三、四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_7. 延伸阅读。清平乐六盘山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毛泽东1935年10月)1用“”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读音。清平乐(l yu)屈指(q q) 长缨(yn yng)缚住(f b)2这首词是毛泽东翻越六盘山时的咏怀之作。“清平乐”是(_),“六盘山”是(_)。3体会词句的意思,写出所描绘的景象。(1)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_(2)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_4“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这里的“长城”

6、指( )A.万里长城。B.长征的目的地。5“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的理解正确的是( )A.表达了一定要登上长城的决心。B.重在抒写革命者从容豪迈、不畏艰难困苦、投身革命的英雄本色。6“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这两句词意在说明( )A.凭中国工农红军保存着的有生力量,一定会打倒蒋介石政权。B.凭红军的勇气,一定能征服长征中的一切困难。8.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浪淘沙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1诗中哪句诗描写了黄河的全貌?_2诗中哪句写到了优美的神话故事?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9. 课外阅读。寒食陈与义草草随时事,

7、萧萧傍水门。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樽。(注)寒食,即寒食节,在每年四月四日,清明节的前一天。在这一日,禁烟火,只吃冷食,所有叫作“寒食节”。1联中的诗眼是哪两个字?请试作分析。_2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种感情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_10. 文言文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娃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1说说上阕词的意思。_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七八个/星天/外B.两三点雨/山前C.旧时/茅店/社林边D.路转溪桥/忽见3下列对这首词分析不正确

8、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写明月惊鹊,半夜蝉鸣,这是对夜晚宁静气氛的渲染衬托。B.第四句写蛙声,这是从侧面烘托丰年。C.第五、六句描写的是骤雨即至的景象。D.第七、八句描写的是词人的迷惑。11. 古诗词阅读。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诗中“东风”指_,周郎指_。2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_12. 古诗词阅读。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_2从本诗中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怀?_13.

9、阅读下方方框中的古诗,完成小题:所见清袁枚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注)牧童:指放牛的孩子。振:振荡。说明牧童的歌声嘹亮。林樾:指道旁成阴的树。欲:想要。捕:捉。1此诗中的牧童干了些什么?_2你认为牧童是个怎样的孩子_14. 古诗阅读。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千门万户(),总把()。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题目是_,作者是()代诗人()。“|元日”是农历(),即()。3根据解释从诗中选出相对应的字词。( ):一年已尽。( ):药酒名。( ):日出时光亮而又温暖的样子。4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屠苏”是一种糕点名。古代习俗,大年初一全家合饮吃这种糕点,以驱

10、邪避瘟疫,求得长寿。(_)5元日诗中的哪句诗概括出了“年复一日”这个词?()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B.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6王安石的元日诗反映了北宋过新年有哪些习俗?不正确的一项是( )A.放爆竹B.喝屠苏酒C.换桃符D.看花灯15. 阅读理解。天净沙秋 天净沙秋思元白朴 元马致远孤村落日残霞, 枯藤老树昏鸦,轻烟老树寒鸦,小桥流水人家,一点飞鸿影下。 古道西风瘦马。青山绿水, 夕阳西下,白草红叶黄花。 断肠人在天涯。注释枯藤:枯萎的枝蔓。昏鸦:黄昏时的乌鸦。昏,傍晚。人家:农家。古道:古老荒凉的道路。西风:寒冷、萧瑟的秋风。瘦马:骨瘦如柴的马。断肠人:形容伤心悲痛到

11、极点的人,此处指漂泊天涯、极度忧伤的旅人。天涯:远离家乡的地方。1“飞鸿影下”的意思是_。2结合注释说说画横线句的意思。_3这两首元曲都是描写秋天景色的,但全曲中并无一个“秋”字,而是用不同的景物来表现:天净沙秋中描写的景物有_;天净沙秋思中描写的景物有_。4想象作者描绘的画面。下列对这两首元曲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天净沙秋选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远及近,描绘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表达了作者积极身上、乐观开朗的处世态度B.天净沙秋思运用了寓情于景的手法,选用“枯藤”“老树”和西下的“夕阳”等景物,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充分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C.这两首元曲都运用景物描写,写出了秋天的萧瑟。作者运用“孤村”“落日”“残霞”“枯藤”“老树”“昏鸦”这些景物表现了寂寞、无助的内心世界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