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案例精品



《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案例精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案例精品(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〇知道古老的中华文化走过的辉煌历程。 〇明确源远流长、从未中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〇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汉字。 〇了解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史书典籍。 〇了解近代中华文化经历了衰微的过程。 〇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再创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2.能力目标: 〇提炼、解读信息的能力。本框信息量较大,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提炼有效信息、解读信息的能力。 〇综合分析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注重提高学生整合不同学科之间知识的综合能力.对文化的理解离不开历史和地
2、理知识,教师要引领学生以”文化”为主线,整合不同学科知识,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〇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〇增强对中华文化和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之情。 〇增强对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 〇坚定维护民族团结的信念,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通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一定能创造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教学提纲
3、: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1.古代辉煌的历程 (1)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2)古代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 (3)古代文化兴盛与衰微的因素 2.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见证 (1)文字(汉字)对传承中华文化的作用和意义 (2)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3.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1)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才能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2)军民同心、众志成城,共创中华文化新辉煌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 难点:中华文化顽强的生命力、巨大的凝聚力和非凡的创造力 教学前反思:本课课题为高
4、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三单元第六课第一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刚抽到本课题时,自己在心里暗自得意,认为讲文化生活的内容自己有一些优势。可当真正静下心来仔细备课时却发现这一框题很是棘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在45分钟之内让同学们能够更深切地体会到这一点,增强同学们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同学们保护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信念,增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再创文化新辉煌的信心,等等,一系列问题让我困惑不已。将本框题讲热闹了很容易,但是想避免浮于表面,深化课堂内容却不是一日之功。自己只能尽自己所能,多方查阅资料,并不惜打扰老师们的国庆假期而多方寻求帮助和点拨,以求最大限度的展现
5、比较成熟的课堂。 对本节课的导入方式,我尝试过不少,比如:用国庆60周年导入;用全运会导入;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全运期间要来济南,借此假设一个情境,让同学们向其介绍中华文化;还有用漫画导入,等等。就时事性上来讲,前三种导入很新颖,也各有特点,但由于能力所限,自己总是不能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和主线来贯串课堂。漫画导入则风趣幽默,却不能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经过多方老师的帮助,最终还是确定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相关内容来导入新课。虽然2008年北京奥运会已经过去一年多的时间,但它却是中国人永远的骄傲,不仅仅是因为健儿们为中国赢得了数量最多、含金量最高的奖牌,更因为开幕式精彩绝伦的表演,向世
6、人呈现了中国文化意在言外的神韵;不仅向世人展示了中国五千年优秀文化的魅力,向世人证明了中国日益增强的综合国力,更让爱好和平的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文化的魅力就在于此。 此外,感谢为了这次比赛而给予我大力帮助的老师们和朋友们,更感谢教研室和评委老师们为促进青年教师成长、组织活动所付出的辛勤汗水! 本节课的活动设计及亮点: 第一,本节课导入方法新颖,视觉冲击力强,能迅速调动学生的热情。上面已经作出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在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环节,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书法作品:不同字体的“和”字,既让学生感受到汉字的演变,体会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还能激发同学们对中国书法的好奇心和
7、兴趣。也或者说,从我自身的角度讲,让同学们产生对中国书画的浓厚兴趣是我本节课的追求之一。此外,还借助目前颇受青少年欢迎的网络流行文字---火星文字,教育同学们要正确处理火星文字和传统汉字的关系,要使用规范的汉字,以免影响学习和生活。 第三,对同学们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树立强烈的使命感,使学生明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指引下,我们一定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 第四,最后一个环节“体验践行”密切结合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在济南开幕的实际,鼓励学生抓住契机,观察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积极为促进本区域特色文化建设建言献策。 教学
8、内容分析及教学过程: 课前十分钟: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画卷》片段;组织学生入座,明确探究主题;简单了解班级成员状况。 视频:《画卷》 [新课导入] 教师:在课前,我们一起观看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一段视频。精彩绝伦的开幕式震撼了全世界,展示了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今天很荣幸能和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讲授新课] 一、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版块一:初步体验-----追溯中国古老的辉煌历程 教师:寻着历史的足迹,把探究人类文明的目光投向中华大地。古老的中华文化在世界东方走过了自己独具特色的辉煌历程。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组图
9、片,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简要概括中国古代典型时期的文化特征及其地位。 幻灯片播放完毕。 教师:同学们已经看完图片,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是水平发展的吗? 学生:不是。 教师:那是成怎样的发展态势呢?请结合课本63页的内容与幻灯片,用曲线画出中华文化的发展脉络。 (教师副板书画出坐标,找一或两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图,然后与同学们一起总结评价。) 幻灯片:测测你的观察力! 教师:请**同学借助其曲线图为我们讲解中国古代文化的阶段特征及历史地位。结合学生的讲解,教师点击播放幻灯片图例,如下: 殷周:天明神权、敬德保民——深刻的影响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雏形 秦朝:统一 ——划时代的意义
10、 汉代: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至尊地位 隋唐:兼收并蓄——全盛时代 宋元明:延续辉煌、宋明理学——影响后期封建社会发展 明清: 西方冲击——经历衰微 教师总结:在朝代更替中,不同的社会背景促进了传统文化不同程度的发展和演变。请同学们思考:影响中华文化兴盛与衰微的因素有哪些? 学生思考并回答。可让男女生交替回答。比比谁总结的更快、更全面、更深刻。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内容副板书,为版块三探究再创中华文化新的辉煌作准备: 兴盛(正面) 衰微(反面) 1.思想解放、百花齐放 2.统一的历史传统 3.兼收并蓄、对外开放 4.文化创新 5.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古为今用、洋为
11、中用 6.经济繁荣、政治稳定、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 1.封建礼教、精神枷锁 2.割据 3.闭关锁国、封闭主义和守旧主义 4.固步自封、夜郎自大 5.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西化 6.经济落后、政治腐朽、社会动荡 版块二:合作探究----源远流长的历史见证 1.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 教师:追溯完历史,我们再把眼光投向世界。历经千年,那些曾与中华文明相伴而行的古老文明,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命运。 古埃及金字塔 古巴比伦遗址 古印度河遗址 展示课件(探访人类文明发祥地----如上图) 教师:同学们,这三大文明古国的发展历程与中国古代文化有
12、什么异同? 学生回答: 教师:他们都有着源远的历史,但是不同的是,一个个文化巨人皆因外族入侵而慢慢走入尘封的历史,只有中华文化绵延不断,成为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同学们,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学生: 教师:在中国历史上,也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建立政权的情况,比如宋元时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连南下,明末满族入关。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民族虽然在军事上大占上风,但在文化方面,却总是被华夏文明所同化。在中国历史上,军事政府的结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毁灭,而是征服者的文化归一和文化进步,是征服者被征服!“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华文化自始至终都以其特有的同化力、融合力和延续力成为世界文明之坛的奇葩
13、。 教师:同学们,从中我们又能得到什么启示呢? 学生: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继承传统,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教师:对学生回答予以总结和评价。中华民族自古有向往统一的强烈愿望。在中国历史上,任何分裂祖国和民族的行为都不能成功!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学习中华文化悠远历史的两个重要见证:文字和史学典籍。 教师:请同学们看我手中的这几个字。你认得吗?“和”字的不同字体。 教师:你知道这都是什么字体吗?请你根据其字体演变的先后顺序排序。 隶 书 学生:按照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字体排序 教师:字体的演变成什么趋势?对文化发展有什么积极意义? 学生:汉字字体的演
14、变使笔画越来越清晰、简便,对记载和传承中华文化有重大意义。文字的作用和意义。 教师: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一种成为艺术的文字。中国的书法艺术不仅仅体现的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柔和中饱含刚劲的民族性格。同学们第一次与书法接触,可能不会有太深刻的感悟,但是如果通过这节课能够使同学们产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多多关注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书画艺术,老师今天便不虚此行了。随着同学们接触广度及深度的拓展,你会越来越发现中国书画艺术的无穷魅力!所谓梅兰竹菊的气质、松石的高风,正是书画艺术的人生写照。 探究目的:通过识别“和”字的不同字体,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演变过程。谈谈汉字演变对文化发展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15、激发学生对软笔书法的兴趣,感受中国书法的魅力,引导同学们关注中国书法。并通过汉字的书写,对同学们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汉字代表着中华民族的坚不可摧的民族性格和中国人民仁厚而又刚毅的个人品性。鼓励同学们练一手好字,以展现自己独特的精神风貌。 [你争我辩]:汉字“整形” 教师:日前,教育部颁发《通用规范汉字表》,向社会征求意见,将44个字的印刷体做出相应调整。这次调整中制定了横变提、竖变撇、捺变点、竖弯勾变竖提和竖勾、横折勾去勾五类笔形规则。(如图) 此次《通用规范汉字表》(征求意见稿)自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开始,激起热烈争议。对此,部分专家的意见是:规范汉字字形的重要意义,在于校准
16、字形,明确字义,规范汉字表情达义的准确性;修改44个字的字形参考了书法美学符合书写的习惯,也符合书法家书写的规律和习惯。 网民热议:汉字整容引发的更改成本过高,涉及范围过广;改动的这些字大部分都已被长期使用,在有些字的修改选择上并不成熟;等等。 你怎样看待这件事? 汉字“整形” 辩题:甲方——汉字笔形规则的调整势在必行! 乙方——不支持对汉字笔形规则进行调整! 小组分为男生组和女生组,准备时间为1分钟。辩论时间为5分钟。 学生辩论。 教师:在这一环节,*方同学表现更胜一筹,另一小组同学在下一环节应该加油了。刚才,同学们分别从**、**、**角度分析了其两面性,谈的都很
17、有道理。但是,这44个汉字到底,应不应当调整,你我都无法断下定论,只能通过实践去检验。我们希望汉字的调整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实践、推动实践发展和促进文化创新。 教师:今天,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推广,一种特殊的网络语言和文字逐渐流行起来。同学们请看幻灯片:“3Q,8错,886,= = ”。这些话你能看得懂吗?(展示有趣的网络语言和文字,如3Q,886,==,等等) 学生:认识。第一个是“谢谢”,第二个是“再见”,第三个是“等等我”,……这些都是常见的网络语言和文字。 教师:这就是时下网络上最风行的语言——火星文。教师总结:火星文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不少乐趣,但是这种文字不可取代引领主流文化的
18、汉字,更不能因其流行而忘记传统文化。同学们要使用规范的统一的汉字,不要让这种不符合语法规则和结构的火星文字影响到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探究目的:引导学生明确汉字代表着五十六个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统一的文字是一个国家民族团结的重要标识。鼓励学生要使用规范的汉字。 教师: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清晰的看到,汉字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千百年来,在幅员辽阔的中华大地上,中华民族用汉字记录着自己的辉煌与苦难,也为我们留下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第二个见证.----史书典籍。 教师:浩如烟海的史书典籍全面地、连贯地反映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下面这些史学典籍你都知道吗?(学生回答,教师展示幻灯片如图
19、)内容如下: 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 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 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汉书》 第一部编年体通史—— 《资治通鉴》 第一部军事著作—— 《孙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梦溪笔谈》 第一部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 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第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散文作品—《论语》 第一部著名的戏曲作品—关汉卿的《窦娥冤》 第一部日记体游记—徐宏祖的《徐霞客游记》 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吴敬梓的《儒林外史》 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 第一首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 学生:我国的史
20、书典籍规模之大、存留之丰,为世界仅有。我国历来对史书的编撰、保管十分重视,每朝每代专门设置史官,史官大都终身世袭,这使他们能将大量史实详细记录。到了清朝,已形成最完备的体系。从《春秋》到《二十四史》,史书成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述说者和重要见证。 探究目的:让同学们了解史书典籍在传承中华文化中的重要作用,知道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的宝贵财富,培养同学们保护史书典籍、尊重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 教师:对学生观点进行及时总结。 经过同学们的探究,我们清晰的看到,汉字与史书典籍相互交融,如一对挚友见证着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发展历程。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成就都因汉字与史书典籍的记载而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版块
21、三:[神圣使命]继往开来 再创辉煌 教师:为了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多少代人历经磨难,却始终无法找到复兴之路。1949年,我们终于找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 教师:请同学们回顾刚才同学画的曲线图。今天,中华民族的文化站在了那个位置上? 学生:回答 教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的指引下,中华民族的文化因祖国的伟大复兴而蓬勃发展。天下兴亡,你我有责!怎样做才有利于再创中华文化新辉煌?(借助第一版块总结的中华文化兴盛与衰微的启示回答) 幻灯片展示问题和提示角度。如下: ·我为文化发展作贡献 (1)在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 经济:经济繁荣、改革开放、财政投入、税收、
22、 企业诚信、人才强国、科教兴国…… 政治:党的指导思想及有关原理、党建、公民主人 翁意识、政府职能、民族团结…… 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待传统文化、对待 外来文化、文化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民 族精神、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建设社会 主义大众文化…… (2)天下兴亡,我之责任 青少年学生:文明礼貌、道德修养、 价值观念; 在家中、在学校;…… 注:等学生集思广益,建言献策之后,做出评价,并展示下划线部分 本课小节:如右图 版块四:[体验践行]“和谐中国、全民全运”。10月16日, 第十一届全运会即将在泉城济南拉开帷幕。省会济南正以此为契机对齐鲁
23、文化做出崭新的诠释。这是我们宣传齐鲁文化、泉城文化和历城区历史文化的大好时机。同学们,你们准备好了吗? 在第十一届全运会召开期间,历城区作为济南的重要城郊区,应如何借助历史文化优势和文化特色,提高泉城济南的影响力? 请你给历城区党委、政府及人民提出好的建议,为历城区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贡献一份力量。 结束语:歌曲视频《走向复兴》 自强不息,九万里风鹏正起。亲爱的同学们,共和国六十年的风雨历程,让烽烟成为过去、让落后成为历史;共和国六十年的风雨历程,让碧血染绿神州、让春光永驻华夏。乾坤飞转逢盛世,百业俱兴谢伟人!让我们一起祝愿伟大的祖国更加繁重昌盛,祝愿中华文化能创造出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今天的课虽然结束了,但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仍在继续奔流。希望同学们在课后用更多的精力来感悟远我们的中华文化! 下课! 板书设计: 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一框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一.中国古代独特的辉煌历程:中国传统思想的发展历程 二.薪火相传、一脉相承的见证 1.文字:汉字 2.史书典籍 三.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怎样做? 13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