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06地热能及其利用

上传人:哟*** 文档编号:253386420 上传时间:2024-12-12 格式:PPTX 页数:48 大小:1.20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06地热能及其利用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06地热能及其利用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06地热能及其利用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06地热能及其利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技术06地热能及其利用(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新能源与分布式发电,地热能发电,2,故事:,杨贵妃入浴华清池,(参见教材),温泉是来自地下的热水,说明地球内部存在着某种形式的热能。如何利用这些来自地下的热能,已经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3,6,地热能及其利用,关注的问题,地球内部蕴藏着丰富的热能,这些能量是哪里来的?,地热资源的分布有何规律?,人类何时开始懂得地热能的利用?,地热能的利用方式有哪些?,地热发电的原理是怎样的?,地热发电的关键技术和难点在哪里?,教学目标,了解地热资源情况和地热能利用的发展历史。,掌握地热能利用的主要方式和各自原理。,理解发展利用地热能的重要意义和发展方向。,4,6.1,地热资源的形成,地球是一个巨大实

2、心椭球体,体积约为,1,万亿立方公里。,6.1.1,地球的构造和热量来源,地球内部越深,温度越高。,各层的温度,如图所示。,5,地球内部的热量,主要来自,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放射性元素的衰变是原子核能的释放过程。高速粒子的,动能与辐射能,在与其它物质的,碰撞过程中转变为热能,。,此外,热的来源还有潮汐摩擦热、化学反应热等,不过所占比重都不大。,6.1.1,地球的构造和热量来源,6,6.1.2,地热资源的概念,并非所有的地球内部热量都能作为能源进行利用。,小知识,:,大地热流,(详见教材),1,)地表每年散发到大气的热量很多。但是,太过分散,,目前还无法作为能源。,2,)还有很多热量,埋藏,在

3、地球内部的,深处,,,开采困难,,也很难被人类利用。,7,在某些地质作用下,地球内部的,热能会向某些地域聚集,,集中到特定深度范围内,有些能达到开发利用的条件。,6.1.2,地热资源的概念,有时地球内部的热能会以传导、对流和辐射的方式传递到地面上来,表现为,火山爆发、间歇喷泉和温泉,等形式。,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和地质环境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开发出来的,热能量和热流体,中的,有用成分,。,地热资源是集,热、矿、水,为一体的矿产资源。,8,从技术经济角度,目前勘查深度可达地表以下,5000,米,,深度在,2000,米以内的为,经济型地热资源,,,深度,2000,5000,米的为,亚经济型

4、地热资源,。,地热资源有明显的矿产资源属性,要,开发和保护并重,。,6.1.2,地热资源的概念,小知识,:地下,3km,范围内的地热资源(,教材,154,页,)。,9,6.2,地热资源的类型,1,)热水型,包括,热水,及,湿蒸汽,。,2,)干蒸汽型,高温蒸汽,。,3,)地压型,高压水,,压力一般可达几十兆帕。,4,)干热岩型,温度很高的,岩石层。,5,)岩浆型,高温熔岩。,6.2.1,地热资源的存在形态,目前人类开发利用的,主要是,地热蒸汽,和,地热水,两大类,已经有很多的实际应用。,干热岩,和,地压,两类尚处于试验阶段,开发利用很少,未来可能有大规模发展的潜力。,岩浆型,资源的应用还处于课题

5、研究阶段。,10,6.2.2,地热田,80,的地下热水,大致埋藏在,2000,多米,的地方。如果想获得温度更高的地热资源,深度还要增加。,世界之最,:,最深的人工矿井,(详见教材),地热田,就是在目前技术经济条件下具有开采价值的,地热资源集中分布的地区,。,目前可开发的地热田主要是热水田和蒸汽田。,(,1,)热水田,热水田提供的地热资源主要是,液态的热水,。,(,2,)蒸汽田,蒸汽田的地热资源包括,水蒸汽,和,高温热水,。,11,世界之最,世界上最大的地热田,盖瑟尔斯,地热田,(详见教材),。,第一个成功开发的大型热水田,怀拉基,地热田,(详见教材),。,12,6.3,地热能资源及其分布,地热

6、能的总储存量为煤炭的,1.7,亿倍,,是一个庞大的热库。,据估计,全世界地热资源的总量大约为,1.4510,26,焦耳,,相当于,5000,万亿吨标准煤,燃烧时放出的热量。,更多数据,详见教材。,6.3.1,地热能的蕴藏量,13,6.3.2,世界地热资源分布,全球地热资源的分布很不平衡,但有一定的规律。,从全球,地质构造,观点来看,,小于,150,的中、低温地热资源,则分布于,板块内部,的活动断裂带、断陷谷和坳陷盆地。,大于,150,的高温地热资源,主要出现在地壳表层各大,板块的边缘,。,地质板块的交接处形成的地热资源丰富的地热带,,称为,板间地热带,。,特点是,热源温度高,,多由火山或岩浆造

7、成。,板块内部靠近板块边界的部位,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也可能形成相对的高热流区,,,称为,板内地热带,。,14,6.3.2,世界地热资源分布,环球性的板间地热带,有,4,个。,(,1,)环太平洋地热带,许多著名的大型地热田都在这里,如美国的,盖瑟尔斯,;新西兰的,怀拉基,地热田;中国的台湾马槽、大屯地热田等。,(,2,)地中海喜马拉雅地热带,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和印度板块的碰撞边界,“缝合线型”。比较著名的地热田有:意大利的,拉德瑞罗,地热田,中国的西藏,羊八井,,等等。,15,6.3.2,世界地热资源分布,(,3,)大西洋中脊地热带,是大西洋海洋板块的开裂部位。从冰岛至亚速尔群岛有许多地热田,其中

8、最著名的是,雷克雅未克,地热田。,(,4,)红海亚丁湾东非裂谷地热带,位于阿拉伯板块与非洲块板的边界,包括吉布提、肯尼亚等国的地热田,如著名的,肯尼亚阿尔卡利亚高温地热田,等。,各环球地热带的地理位置及与板块的关系,,参见教材图,6.5,。,世界上主要的高温地热田,,参见教材表,6-1,。,16,我国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世界上四大板块地热带中,两个经过我国版图(,哪两个?,)。,全国地热可采储量,是已探明,煤炭可采储量的,2.5,倍,,其中距地表,2000,米以内储藏的地热能为,2500,亿吨标准煤。,以,中低温地热资源,为主。,目前,全国经正式勘查并经国土资源储量行政主管部门审 批的地热田有

9、,100,多处。,每年全国可开发利用的地热水总量约,60,多亿立方米,。,6.3.3,我国的地热资源,17,据现有资料,我国的地热资源分布可划分为,7,个地热带。,(,1,),藏滇地热带,已经发现温泉,700,多处,高于当地沸点的热水区近百处。,这是中国大陆地热活动最强烈的地带。,中国之最,:,中国温度最高的地热井,。,(,2,)台湾地热带,中国地震最强烈、最频繁的地带。,水热活动有,100,多处。,(,3,)东南沿海地热带,包括闽、粤、琼、浙以及赣湘的一部分。已有大量地热水被发现,一般为,中低温地热水,。,18,(,4,)鲁皖鄂断裂地热带,主要是低温地热资源,一般均为,50,70,。断裂的深

10、部有较高温度的地热水存在。,(,5,)川滇青新地热带,昆明到康定一线的南北向狭长地带,延伸入青海和新疆,扩大到四大盆地。以,低温热水型,资源为主。,(,6,)祁吕弧形地热带,有近代地震活动带,有历史性温泉出露地,主要地热资源为低温热水。,(,7,)松辽及其他地热带,有裂隙地热形成,温度为,40,80,。,此外,还有一些像,广西南宁盆地,那样的,孤立地热区,。,19,6.4,地热能利用的发展,世界上许多地区很早就开始了对地热能的利用。,有文献记载的历史,也至少有,几千年,。,早期,主要是利用天然温泉和地下热水、天然蒸汽。,1812,年,,,意大利人,就从,地热泉水,蒸发残渣中提取硼酸。,1827

11、,年,意大利人,率先利用,天然地热蒸汽,参与加工。,20,世纪,,地热资源开始被用于,发电和一些新型的工农业生产,,直接利用的发展规模也越来越大。,20,世纪中叶开始,,地热,大规模开发利用,渐渐盛行。,6.4.1,世界地热能直接利用,20,目前地热能的直接利用发展十分迅速,已广泛地应用于各个方面,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技术效益。,地热能的直接利用,,技术要求较低,,所需,设备也较为简易。,直接利用,是当前国内外地热能开发的,最主要形式,。,古籍中有很多关于温泉利用的记载。,1995,年,利用的地热总容量近,200,万千瓦,,已居世界,第一位,。,到,2000,年,地热利用总量超过,100,亿千瓦时

12、,,继续高居世界首位。,6.4.2,我国地热能直接利用,21,世界第一个地热供暖系统,1928,年,冰岛,世界最大的地热应用工厂,目前世界上最大两家地热应用工厂,世界之最,22,6.4.3,世界地热发电的发展,自,1904,年第一次地热发电成功以来,已经有一个多世纪的的发展历史。,美国、墨西哥、前苏联、日本、菲律宾、萨尔瓦多、冰岛和中国,也陆续开展地热发电的试验研究和开发建设。,尤其是,1970s,以来,地热发电有了较快的发展。,美国,从,1973,年,开始进行,干热岩的地热开发试验,。,英国、日本、法国,也陆续开始进行干热岩开发试验。,用,150,以下的中低温热水发电的研究,约从,1970s

13、,开始。,日本,建过两座利用,150,地热水发电的,1MW,试验电站,。,23,世界之最,世界第一个地热电站拉德瑞罗,(详见教材),世界第一个湿蒸汽地热电站,详见教材,世界第一个干热岩地热电站,详见教材,世界上最大的地热电站,详见教材,24,6.4.3,世界地热发电的发展,据,2005,年世界地热大会统计,,2004,年全球直接利用地热能超,700,万亿千瓦时,相当于每年节约了,11232,亿桶,石油;同时,减少,CO,2,排放量,5933,万吨。,2005,年世界地热发电装机容量达到了,8912MW,。,2005,年部分国家的地热发电统计数据,,参见表,6-3,。,19752005,地热发电

14、年装机容量增长很快,,参见表,6-2,。,25,6.4.4,我国地热发电的发展,我国的地热发电开始于,1970s,初。在各省相继建起了几个小型发电试验装置,如表所示。,26,中国之最,中国第一个地热电站,(详见教材),中国最大的地热电站西藏羊八井,(详见教材),27,我国仍在实际运行的地热电站只有,西藏羊八井,等四座(,参见表,6-5,)。,2020,年的地热发电建设目标是:装机容量达到,400MW,以上,。,目前,我国实际运行的地热电站,年发电量近,1.3,亿度,,居世界地热发电排名,第,16,位,。,28,6.5,地热能的一般利用,不同温度地热流体的利用方式也有所不同。,总体而言,地热能在

15、以下四个方面的应用最为广泛和成功。,1,)地热发电。,2,)地热供暖。,3,)地热用于农业。,4,)温泉洗浴和医疗。,不同温度地热资源的可能利用方式,,参见表,6-6,。,6.5.1,地热能的利用方式,29,6.5.2,地热用于供暖,采暖、供热或提供热水,是最普遍的地热应用方式。包括:,地热水供暖系统,地源热泵系统,地源热风供暖系统,中国之最:,最大的地热供暖系统,在天津,(详见教材),世界之最:,地源热泵供暖比例最高的国家,瑞士,(详见教材),30,还可以把土壤作为低温热源。,一般是在土壤中埋设盘管或,U,形管,把从土壤吸收的热能通过热泵供应给室内。,31,6.5.3,地热用于农业,地热在农

16、业中的应用范围十分广阔。,利用温度适宜的,地热水灌溉农田,;,利用,地热水养鱼,;,利用地热建造,温室,;,利用地热给,沼气池加温,等。,32,6.5.4,温泉洗浴和医疗,在我国,温度在,25,以上,的地热水才能称为,温泉,。,地热水中常含有铁、硫等化学元素,因此很多天然温泉具有一定的,医疗保健,作用。例如,,有些地热水还可开发作为,饮用矿泉水,,并有特殊健康效果。,世界各国都很珍惜,地热在,医疗领域,的应用有诱人前景。,中国之最:,已知的最早的温泉,33,6.6,地热发电,地热发电,的过程,是先把,地热能,转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地热电站的蒸气温度要比火电厂锅炉出来的,蒸气温度低,得多,因而地热蒸气经涡轮机的,转换效率较低,。,地热发电一般要求地热流体的温度在,150,以上,这时热转换效率相对较高,因而发电成本较低,经济性较好。,在缺乏高温地热资源的地区,中低温(例如,100,以下)的地热水也可以用来发电,只是经济性较差。,6.6.1,地热发电的原理,34,经过发电利用的,地热流,都将,重新注入,地下,既能保持地下水位不变,还可在后续循环中从地下取回更多的热量。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