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给排水

上传人:功*** 文档编号:253330064 上传时间:2024-12-11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8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高层建筑给排水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层建筑给排水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层建筑给排水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资源描述:

《高层建筑给排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层建筑给排水(1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9,章其它供水设施简介,总目录,本章目录,第,13,章,高层建筑给水排水工程的特点,13.1,给水系统,13.2,排水系统,13.3,热水系统,13.4,消防系统,13.5,管道敷设,13.1,给水系统,13.1.1,技术要求,整幢高层建筑若采用同一给水系统供水,则垂直方向管线过长,下层管道中的静水压力很大,必然带来以下弊病:需要采用耐高压的管材、附件和配水器材,费用高;启闭龙头、阀门易产生水锤,不但会引起噪声,还可能损坏管

2、道、附件,造成漏水;开启龙头水流喷溅,既浪费水量,又影响使用,同时由于配水龙头前压力过大,水流速度加快,出流量增大,水头损失增加,使实际工况与设计工况不符,不但会产生水流噪声,还将直接影响高层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必须解决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问题。,13.1.2,技术措施,为克服高层建筑同一给水系统供水,低层管道中静水压力过大的弊病,保证建筑供水的安全可靠性,高层建筑给水系统应采取竖向分区供水,即在建筑物的垂直方向按层分段,各段为一区,分别组成各自的给水系统。确定分区范围时应充分利用室外给水管网的水压,以节省能量,并要结合其他建筑设备工程的情况综合考虑,尽量将给水分区的设

3、备层与其他相关工程所需设备层共同设置,以节省土建费用,同时要使各区最低卫生器具或用水设备配水装置处的静水压力小于其工作压力,以免配水装置的零件损坏漏水。住宅、旅馆、医院宜为,0.30,0.35MPa,,办公楼因卫生器具较以上建筑少,且使用不频繁,故卫生器具配水装置处的静水压力可略高些,宜为,0.35,0.45MPa,。,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的基本形式有:串联式、减压式、并列式,13.2.1,技术要求,高层建筑中卫生器具多,排水量大,且排水立管连接的横支管多,多根横管同时排水,由于水舌的影响和横干管起端产生的强烈冲激流使水跃高度增加,必将引起管道中较大的压力波动,导致水封破坏,室内环境污染。

4、为防止水封破坏,保证室内的环境质量,高层建筑排水系统必须解决好通气问题,稳定管内气压,以保持系统运行的良好工况。同时,由于高层建筑体量大,建筑沉降可能引起出户管平坡或倒坡;暗装管道多,建筑吊顶高度有限,横管敷设坡度受到一定的限制;居住人员多,若管理水平低,卫生器具使用不合理,冲洗不及时等,都将影响水流畅通,造成淤积堵塞,一旦排水管道堵塞影响面大。因此,高层建筑的排水系统还应确保水流畅通。,13.2,排水系统,13.2.2,技术措施,1,、当排水横干管与最下一根横支管之间的间距,不能满足第,4,章中的最小间距要求时,底层污水单设横管排出,以避免下层横支管连接的卫生器具出现正压喷溅现象;,2,、管

5、道连接时尽量采用水舌系数小的管件如,TY,形三通等;在排水立管上增设乙字弯,以减慢污水下降速度;,3,、根据需要增设各类专用通气管道,当排水管内气流受阻时,管内气压可通过专用通气管调节,不受排水管中水舌的影响。,4,、采用新型单立管排水系统,也是解决排水管道通气问题的有效技术措施(即苏维脱排水系统、旋流排水系统、芯型排水系统和,UPVC,螺旋排水系统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在排水系统中安装特殊的配件,当水流通过时,可降低流速和减少或避免水舌的干扰,不设专用通气管,即可保持管内气流畅通,控制管内压力波动,提高排水能力,既节省了管材也方便了施工。,13.3.1,技术要求,高层建筑具有层数多、建筑高度

6、高、热水用水点多等特点,如果选用第,7,章所述一般建筑的各种热水供水方式,则会使热水管网系统中压力过大,产生配水管网始末端压差悬殊、配水均衡性难以控制等一系列问题。热水管网系统压力过大,虽然可选用耐高压管材、耐高压水加热器或减压设施加以解决,但不可避免地会增加管材和设备投资。因此,为保证良好的供水工况和节省投资,高层建筑热水供应系统必须解决热水管网系统压力过大的问题。,13.3,热水供应系统,13.3.2,技术措施,与给水系统相同,解决热水管网系统压力过大的问题,可采用竖向分区的供水方式。高层建筑热水系统的分区,应遵循如下原则:,1,、与给水系统的分区应一致,各区水加热器、贮水器的进水均应由同

7、区的给水系统设专管供应,以保证系统内冷、热水的压力平衡,便于调节冷、热水混合龙头的出水温度,达到节水、节能、用水舒适的目的。当确有困难时,例如单幢高层住宅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只能采用一个或一组水加热器供整幢楼热水时,可相应地采用质量可靠的减压阀等管道附件来解决系统冷热水压力平衡的问题。见图,13-19-13-24,2,、当减压阀用于热水系统分区时,除应满足与给水系统相同的减压阀设置要求外,减压阀密封部分材质应按热水温度要求选择,尤其要注意保证各分区热水的循环效果。,13.3,热水供应系统,图,13-19,集中设置加热器、分区设置热水管网,图,13-20,分散设置加热器、分区设置热水管网,图,1

8、3-21,减压阀分区错误图,图,13-22,减压阀分区正确图,图,13-23,支管减压阀,图,13-24,高低区共用立管低区支管减压阀,13.4.1,技术要求,由于目前我国登高消防车的工作高度约,24m,,消防云梯一般为,30m,一,48m,,普通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消防系统输水的供水高度约,50m,,因此发生火灾时建筑的高层部分已无法依靠室外消防设施协助救火,所以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应立足“自救”,即立足于用室内消防设施来扑救火灾。这是高层建筑消防与低层、多层建筑消防的主要区别,也是高层建筑消防的核心。但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为尽快灭火,减少损失,仍应充分利用和发挥室外消防设施的救火能力

9、,“外救”、“自救”协同工作,提高灭火效率。一般高度在,24m,以下的裙房在“外救”的能力范围内,应以“外救”为主;高度在,24m,至,50m,的部位,室外消防设施仍可通过水泵接合器升压送水,应立足“自救”并借助“外救”二者同时发挥作用;,50m,以上部位,已超过了室外消防设施的供水能力,则应完全依靠“自救”灭火。,13.4,消防系统,13.4.2,技术措施 。,1,、消防给水方式,分区,:,见图,13-27,不分区,:,见图,13-28,,,13-29,当消火栓给水系统中,消火栓口处压力超过,1.0MP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中管网压力超过,1.2MPa,时,则需分区供水,。,不论是分区或不分

10、区的消防给水系统若为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均不需设置水箱,由室外高压管网直接供水。若为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为确保消防初期灭火用水,均需设高位水箱,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贮水量可适当增加。水箱的设置高度应满足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不低于,0.07,Mpa,或建筑高度超过,100m,,最不利点消火栓静水压不低于,0.15,Mpa,的要求。否则,应在系统中设增压设备,以保证火灾初期消防水泵开启前,消防系统的水压要求。,图,13-27,不分区的消防系统,图,13-28,串联分区的消防系统,图,13-29,并联分区的消防,2,、减压及防止超压措施,当消火栓口处压力,0.5

11、MPa,时,应在消火栓处设减压装置,一般采用减压阀或减压孔板或设置减压稳压消火栓。,防止超压采取的措施:多台水泵并联运行;选用流量,扬程曲线平缓的消防水泵;合理的确定分区范围和布置消防管道;提高管道和附件的承压能力;在消防给水系统中设置安全阀或设水泵回流管泄压。,13.5,管道敷设,高层建筑中管道、设备种类多,管线长,装饰标准高,因此管道敷设除应满足一般建筑的基本要求外,还应适应高层建筑的特点,便于施工和日后的管理、维修。,高层建筑中各种立管普遍敷设在管井中,每层还分出支管,如图,1332(a),,管井的平面尺寸和管井中管道的排列,要满足安装、维修的要求。管井内每层要设管道支承支架,以减轻低层管道的承重。在不影响装修和使用的管道井一侧,每层应设检修门初检修平台,以便维修和安全操作,如图,13-32(b),。管道井进入检修的通道不宜小于,0.6m,。,一定要处理好各类管道相互之间的关系,管道与建筑、结构的关系,以免相互碰撞,或妨碍建筑的使用、设备的操作和影响结构的强度,有条件时应尽可能共架敷设,统一固定。由于管线多,且纵横交叉,穿墙、穿楼板、穿基础等的位置也相应增多,所以管道安装必须与土建施工密切配合,以提高施工的质量和进度。,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