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学概论和艾滋病病原学

上传人:zhu****ei 文档编号:253257042 上传时间:2024-12-10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6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病毒学概论和艾滋病病原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病毒学概论和艾滋病病原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病毒学概论和艾滋病病原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资源描述:

《病毒学概论和艾滋病病原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毒学概论和艾滋病病原学(2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什么是病毒,.,病毒的感染与传播,.,病,毒与疾病,提 纲,病毒的发现,1886,年,Mayer,证实了烟草花叶病的传染性,1892,年,Iwanowaski,证实其病原是一种新的病原因子。,1896,年,Beigerink,给这种病原起拉丁名叫,virus,。,1、能通过细菌滤器,;,2、仅能在感染的活细胞内增殖,;,3、不能在体外生长,;,病毒概念的发展,1,、所有病毒都有一个共同的结构:即蛋白质外壳加核酸核心。,2,、病毒只有一种核酸,DNA,或,RNA,。,3,、所有病毒均以两种形式存在:即细

2、胞内和细胞外形式。,4,、病毒只能在活细胞内增殖,以复制的方式保证遗传信息的连续传递。,5,、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6,、需要特殊的技术与方法来研究病毒,如电镜、细胞培养技术。,20,世纪病毒概念的发展有,6,个方面:,病毒的概念,体积微小,结构简单,只含一种类型核酸,必须生长在活细胞中,以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与其他细胞型微生物不同之处在于:,当它们处于细胞外时并不表现出生命活性,既无自主代谢,也没有呼吸或生物合成功能;但当其核酸进入易感细胞后,便很快显示出其生物活性,包括病毒物质的合成以及对宿主细胞的改变。,gp120,gp41,脂质双层,P24,衣壳,逆转录酶,p17,RN

3、A,HIV,结构模式图,病毒的感染类型,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有无临床表现,显性感染(感染性疾病),急性感染,临床症状长短,慢性感染,持续性感染,潜伏性感染,慢发病毒感染,机体水平上病毒感染的特征,急性感染,潜伏期短、起病急、病程短。,感染中,有病毒排出体外;感染恢复时,体内病毒排出停止。,常见流感病毒,慢性持续性感染,1,、潜伏感染:,以急性原发感染或亚临床感染开始后,病毒在体内长期存在,无临床症状,无病毒排出。,长时间后,因各种刺激,如紫外光照射、发热、月经、情绪等激发出现急性感染的症状,并有病毒排出,但病灶局限。,如唇部疱疹病毒感染。,慢性持续性感染,2,、慢性感染,与潜伏感染的区别在

4、于机体长时间或始终产生感染性病毒,但可能完全没有症状,也可能常有症状。,乙肝病毒是一种重要的慢性感染性病毒。,慢性持续性感染,3,、慢病毒感染,是一种长期缓慢进行的致死性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长,既不能分离出病毒也无症状。一旦出现症状,往往导致死亡。,如儿童期感染麻疹病毒恢复后,十余年后可发生,亚急性硬化性脑炎,(,SSPE,)。,慢性持续性感染,4,、耐受性感染,典型例子是由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LCMV,)引起的小鼠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病毒经垂直传播感染子代,小鼠一生或有或无症状,但体内排出了大量的病毒。,隐性感染,也称非显性感染或亚临床感染,不引起临床症状。,但仍能向外界

5、排毒而成为传染源。,典型例子是脊髓灰质炎感染,,90%,以上无症状。,病毒的传播途径,1,、呼吸道传播:病毒通过大或小的飞沫传播,如流感病毒;病灶多数局限在上、下呼吸道,潜伏期短,预后好。,病毒的传播途径,2,、消化道传播:病毒随粪便排出,污染手、水、食物等,通过粪,口途径使易感者感染。,病毒的传播途径,3,、皮肤传播:如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猫咬伤人的皮肤时,狂犬病毒就通过损伤的皮肤进入人体,从而引起感染。,4,、血液传播:如乙肝、丙肝病毒等。输入污染了 这些病毒的血液或血制品可导致感染。含病毒的血液可污染注射器而传播。,病毒的传播途径,4,、生殖道传播:与性接触密切相关,如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尖

6、锐湿疣。乙肝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型、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是常见的性传播病毒。,5,、垂直传播:指病毒从母体通过胎盘或产道直接传播给胎儿,引起先天性感染。多见乙肝病毒、风疹病毒及人类免疫缺陷病毒。,传染源,HIV,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从其血、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髓液、骨髓、皮肤及中枢神经组织等标本中,均可分离到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通过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输入带,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或骨髓移植、人工授精、静脉药臆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产道或经哺乳等方式引起的传播,.,HIV,传播的两个条件,足够量的病毒,有效的途径,艾滋病传播途径,经血传播,经性传播,母 婴传播,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