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25304683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71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和应急预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和应急预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和应急预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资源描述:

《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防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3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和应急预案编 制: 审 核: 批 准: 中铁十九局长吉城际铁路项目经理部二八年 月 日高空坠落预控措施和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适用于中铁十九局长吉城际铁路项目经理部高处作业安全预控和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指导。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70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83号)3、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4、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5、重大危源源辨识(GB 18218)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91)8、(集团)公司安质【2004】48号文关于下发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

2、公司事故/事件应急救援预案及重要危险源的通知9、(有限)公司安质【2003】67号文关于加强安全、质量、环保预控工作的通知三、重要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1、可能发生的事故类型为高处坠落,发生的地点为高处作业部位或过程。2、可能影响范围为施工作业场所,可能影响的人数为现场施工作业人员。3、发生事故可能造成1人或数人伤亡,构成重大安全事故/事件。四、预控措施1、高处作业基本要求高处作业必须逐级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及义底,对各种用于高处作业的设施和设备,在投入使用前,必须经检查确定完好后才能使用。搭设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人员,如架子工、井字架工等,必须经市级专门培训机构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并应定期进

3、行体格检查。遇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攀登与悬空高处作业。用于高处作业的防护设施,不得擅自拆除,确因作业需要临时拆除必须经施工负责人同意,并采取相应可靠的措施,作业后应立即恢复。高处作业的防护门设施在搭拆过程时应相应设置警戒区派人监护,严禁上、下同时拆除。高处作业人员的衣着要灵便,但决不可赤膊裸身,脚下要穿软底防滑鞋,决不能穿拖鞋、硬底鞋和带钉易滑的靴鞋。高处作业中所用的物料应堆放平稳,不可置放在临边、洞口附近或妨碍通行和装卸,对于有坠落可能的物料、工具,都应一律先行撤除或加以固定。施工过程中若发现高处作业的安全设施有缺陷或隐患,必须及时解决,危及人身安全时,必须停止作业。高处作业安全设施的主要受

4、力杆件,力学计算按一般结构力学公式,强度及刚度计算不考虑塑性影响,构造上应符合现行的相应规范要求。2、临边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设置防护栏杆:对于高度低于3.2米的基坑周边,必须设置防护栏杆。要求:防护栏杆高度不低于1.2米,上、下横杆间隔0.6米;栏杆柱间隔不应大于2米。架设安全网:对高度超过3.2米(包括3.2米)的高处作业,必须架设立网全封闭,立网采用密目式安全网。设置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各种垂直运输接料平台,在平台口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2米的安全门或活动防护栏杆,且用密目式安全网封闭。3、攀登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措施使用梯子攀登作业时,梯脚底部应坚实,不得垫高使用,并采取加包扎、钉胶皮

5、、锚固等防滑措施。梯子的种类和形式不同,其安全防护措施也不同。立梯:工作角度以70。80。为宜,梯子上端应固定使用,踏板上下间距30cm为宜,不得有缺档。折梯:上部夹角以35。45。为宜,铰链须牢固,并有可靠的拉撑措施。固定式直爬梯:应用金属材料制成,梯宽不应大于50cm,支撑应采用金属不小于L706角钢,埋设与焊接均必须牢固。梯子顶端的踏棍应与攀登的顶面齐平,并加设11.5m高的扶手。攀登高度以5m为宜,超过2m时宜加设护笼,超过8m时须设平台。梯子如需接长使用,必须有可靠的连接措施,且接头不得超过1外,强度不得低于单梯梁的强度。移动式梯子:应按现行的国家标准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人员应从规

6、定的通道上下,不得在非规定过道进行攀登,也不得任意利用吊车臂架等施工设备进行攀登。上下梯子时必须面向梯子,且不得手持器物。钢柱安装登高时,应使用钢挂梯或设置在钢柱上的爬梯。钢梁安装登高时,应视钢梁高度,在两端设置挂梯或搭设钢管脚手架。梁面上需行走时,其一侧的防护横杆可用钢索。5、悬空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悬空作业处应有牢靠的立足处并必须视具体情况配置防护网、栏杆或其他安全设施。悬空作业所用的索具、脚手板、吊篮、平台等设备,均需检查或技术鉴定后方可使用。悬空安装大模板、吊装第一块预制构件、吊装单独的大中型预制构件时,必须站在操作平台上操作,吊装中的大模板和预制构件,严禁站人和行走。安装管道时必须有

7、已完结构或操作平台为立足点,严禁在安装中的管道上站立和行走。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必要时应搭设操作平台和张挂安全网。混凝土浇灌离地2m以上的框架、过梁等结构时,应设操作平台;浇筑拱形结构时,应自两边拱脚对称地相向进行。6、操作平台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措施移动式操作平台作业安全防护措施操作平台由专业技术人员按规范设计,计算及图纸应编入施工组织设计。操作平台面积不应超过10m2,高度不应超过5m。同时必须进行稳定计算,并采取措施减少立柱的长细比。装设轮子的移动式操作平台,连接应牢固可靠,立杆底端离地面80mm。在移动时,平台上的操作人员必须撤离,不准上面载人移动平台。悬挑式钢平

8、台作业安全措施悬挑式钢平台的结构构造应防止左右晃动,计算书及图纸应编入施组。悬挑式钢平台的搁支点与上部结点必须位于建筑物上,不得设置在脚手架等施工设施上。斜拉杆或钢丝绳,构造上宜两边设置前后两道,且每一道均应作单道受力计算。应设4只吊环(经验算),吊环用甲类3号沸腾钢,(不得使用螺纹钢)。安装时,钢丝绳与建筑物(柱、梁)锐角利口处应加软垫物。钢平台外口略高于内口,周边设置固定的防护栏杆。钢平台搭设完毕后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合格后挂牌方可使用,同时挂设限载重量牌。五、应急预案1、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组 长: 王必军、张连军副组长: 谭国斌、胡克辉、王永生组 员: 葛育松、王茂盛、韩刚、文坤高

9、、张应海、王俊杰、陈建华、高鹏、鹿淑铭、孟祥彦、侴国伟、孔宪斌、许国军、罗会朝2、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及组织机构各部门职责项目经理: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全面负责,为应急救援总指挥。项目部书记:在项目应急救援工作中配合经理,为应急救援总指挥。项目总工:在应急救援工作中提供总体技术支持,负责组织制订应急救援方案并指导和监督实施运行。项目副经理:负责现场组织、指挥应急救援工作,为救援现场人力、物力、财力资源的总调度;组织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工程技术部长(工程技术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制订应急救援技术方案和负责现场指导、监督方案的实施运行。安全质量部长(安全质量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参

10、与应急救援技术方案的编制并现场指导实施;为应急救援工作提供安全技术指导及保障工作。负责在事故发生后保护现场,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财务部长(财务部):负责确保提供应急救援工作顺利进行的资金支持。物资设备部长(物资设备部):负责保证本部门对应急救援过程中所需物资、设备的供给、配备、维护和提供使用。综合管理部长(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本部门人员在应急救援过程中做好内、外联络和沟通。计划合同部长(计划合同部):负责在事故发生后协助保护现场,对在事故救援过程中确需变动的,应积极做好现场记录(照片、录像或绘制草图等)。3、应急救援预案启动条件 当项目经理部在日常施工生产中遇到突发性高处

11、作业坠落紧急安全事故(状态)时,由项目经理下令启动并运行本应急救援预案,全力确保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不受损失或少受损失。4、应急救援资源配备情况资金的配备项目财务部必须保证 万元的应急救援备用金,以备紧急事件发生时,有足够的财力支持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物资、设备设施的配备(见下表)序号名 称数 量位 置负 责 人1急救车1辆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部长2云梯3架各工区各工区经理3物资运输车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4医药箱、药品1套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部长5挖掘机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6装载机1辆项目部物资设备部长7安全帽100顶项目及各工区物资设备部长8安全带100条项目及各工区物资设备部长9防

12、滑鞋100双项目及各工区物资设备部长10安全网1000平项目及各工区物资设备部长11扩音喇叭2支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部长12预警车1部项目部综合管理部部长13应急联络电话数部见应急联络社会资源:在发生突发性高处坠落紧急事故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根据实际需要将与工程所在地地方政府机构或部门请求支援,如请求火警119支援、请求医院急救120支援、请求110支援等。5、应急响应接警与通知接警:接警部门为项目安全质量部。接警人接到报警后,应详细询问以下内容包括:事故发生时间、详细地点、事故性质、事故原因初步判断、简要经过介绍、人员伤亡及被困情况、现场事态控制及发展情况等,并做好记录。接警电话:项目部安全质

13、量部电话: 2731117 ;安全质量部部长手机: 15904320500 。通知:接警人接到报警后,由安全质量部长向项目经理详细报告,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及是否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应急救援申请。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的通知应由项目安全质量部通知应急组织机构中各部门负责人。应急通讯联络系统项目应急救援联络工作由项目部安全质量部部长负责。应急救援联络途径如下:设项目部应急联络电话:项目部安全质量部电话: 2731117 ;安全质量部部长手机: 15904320500 。对外应急求救公安警力求救电话:110;火警支援求救电话:119;医疗急救求救电话:120;逐级上报电话:安质

14、部电话:2731117项目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成员手机号码:项目经理手机: 15904320677 ; 项目部书记: 15904320688 ;项目部总工手机: 15904320700 ;项目副经理手机: 15904320699 ;项目副经理手机: 15904320488 ; 工程部长手机: 15904320377 ;安质部部长手机: 15904320500 ; 财务部长手机: 15904320655 ;物资设备部长手机: 15904320355 ;综合管理主任手机: 15904320499 ;计划合同部长手机: 15904320399 。 现场保护突发性高处坠落紧急事故/事件发生后,安全部门立即

15、派人赶赴事故/事件现场,负责事故/事件现场保护,计划合同部门协助开展收集证据工作。因抢救人员、防止突发性高处坠落紧急事故/事件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要做好标志、标记,并绘制现场简图,写出书面材料,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警报和紧急公告当事故可能影响到周边地区,对周边地区的公众可能造成威胁时,应及时启动警报系统,向周边公众发出警报,同时通过各种途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告知事故性质、对健康的影响、自我保护措施、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公众能够做出及时自我防护响应。项目经理决定是否启动警报。警报和紧急公告由派出所负责组织实施,相关部门配合。警报方式采用扩音喇叭向周边区发出警报。事

16、态监测发生突发性高处坠落紧急事故/事件并启动应急预案后,由安全质量部、工程技术部指定本部门1名人员组成事态监测小组,负责对事态的发展进行动态监测并做好过程记录。监测的内容包括: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对食物、饮用水、卫生及环境的污染,爆炸危险性、受损建筑物跨塌危险性等。警戒与治安为保障现场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在事故现场周边建立警戒区域,实施交通管制,维护好现场治安秩序,防止与救援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保障救援队伍、物资运输和人群疏散等的交通畅通,并避免发生不必要的伤亡。在安全事故救援过程中现场警戒与治安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实施。现场警戒措施包括:危险区边界警戒线为黄黑带,警戒哨佩带臂章,警车鸣

17、警灯和警笛,用扩音喇叭警告,警戒哨人员负责阻止与救援无关的人员进入事故救援现场。人群疏散与安置人群疏散是减少人员伤亡扩大的关键措施,也是最彻底的应急响应。应根据事故的性质、控制程度等决定是否对人员进行疏散,人员疏散由项目经理下达疏散命令,由综合管理部组织实施。应对被疏散的人群、数量,疏散区域、距离、路线、运输工具等进行事先考虑和准备,应考虑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的疏散问题。对已实施临时疏散的人群,要做好临时生活安置,保障必要的水、电、卫生等基本生活条件。医疗与卫生由综合管理部负责对在突发性高处坠落事故中受伤的人员进行现场急救。对伤情严重的人员立刻转送至工程所在地附近医院或急救中心进行抢救,转送过程

18、中指派专人进行途中护理,急救车为转送伤员专用车辆或120急救车。在紧急转送伤员时,救护车鸣灯。公共关系突发性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应将有关事故的信息、影响、救援工作的进展情况等及时向媒体和公众进行统一发布,以消除公众的恐慌心理,控制谣言,避免公众的猜疑和不满。发布事故相关信息由项目经理批准,由项目综合管理部发布,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及时消除传言。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应急救援过程中,应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指挥人员)的安全进行周密的考虑和监视。必要时,应有专业抢险人员参与指挥或作业。在应急救援过程中,由项目安全部指派专人负责对参与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进行过程监视,及时发现受伤人员并组织撤换抢救。6、应

19、急终止与现场恢复当事态得到有效控制,危险得以消除时,由项目经理下达终止应急令。终止应急令由安全质量部专人用扩音喇叭传达至应急救援现场,终止应急救援。当终止应急救援后,事故现场仍然存在可能的不明隐患时(如可能存在不明火种、建筑物及救援临时设施有可能倾覆等),现场警戒不予解除,直至经技术部门技术鉴定确认无不明隐患后,告知综合管理部,由综合管理部部长下令解除现场警戒。警戒解除后,由应急救援队伍负责恢复现场。主要清理临时设施、救援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恢复现场办公生活基本功能等。由综合管理部负责组织被疏散人员的回撤和安置。7、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应急预案的培训由安全质量部组织实施。培训时间为项目开工后第1

20、个月内,每两次培训时间间隔不应超过12个月。培训对象应包括参与应急救援的指挥人员、救援队伍人员、辅助等相关人员。培训方式采用集中培训。培训地点为项目会议室。并应保存培训的记录。应急预案的演练主要采用桌面演练,即由项目经理、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负责人、应急救援辅助及相关人员参加,按照应急预案要求讨论紧急情况时应采取的行动的口头演练活动。主要是锻炼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解决应急组织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的问题。本部分演练由项目安全质量部组织,时间为项目开工后第1个月内,每两次间隔时间不应超过12个月,地点为项目部会议室。另外,在组织桌面演练的同时,针对应急联络系统的功能进行功能演练(在

21、允许条件下,可对外部求援资源如110、119、120的通讯系统功能一并进行演练),确认通讯系统的准确性、畅通性、及时性是否满足应急的要求,即通讯系统的响应能力的检测。本部分功能演练由项目办公室主任在项目办公室实施。对组织的所有演练均要形成并保持记录。8、预案的评审与改进根据应急预案的培训与演练过程记录,应对应急预案的功能和效果进行评审,对在培训或演练过程中反映功能不足或效果不佳的局部或阶段,应进行分析总结,确定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资源及时间的充分性。根据分析总结的结果对预案功能予以改进。预案的评审与改进由应急领导小组授权安全质量部组织,由应急组织机构各部门负责人、应急救援队伍和其他辅助等相关部门或人员参加。评审与改进的时间为预案培训与演练结束后进行,地点在项目部会议室。12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