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



《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综合探究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3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综合探究五 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比较,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新航路的开辟在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和发展的历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郑和下西洋命运的背后更是隐含了中国历史命运兴衰的征兆。,本课比较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以扩充和延伸知识面;而是希望通过比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的原因和中国落后的根源,并通过这种对比最终揭示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因。,本课的总体设计是在对比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中国近代苦难史与当今改革开放新时代进行对比,从中华民族盛衰的历史中总结经
2、验教训,更深刻地理解本课的主题,弘扬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激励学生报效祖国,振兴中华。,二、教学目标,1、能够运用自己已有的知识,围绕要探究的问 题,通过多种途径收集资料。,2、能够运用历史、辨证的眼光去分析历史现象,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3、运用探究,回顾人类文明的历程,认识文明发展是多种多样的。,4、在探究过程中,学会在世界文明进程的大背景中,关注中华文明的发展与中华民族的兴衰,培养民族自豪感和忧患意识。,5、学会运用历史规律和经验去联系、分析社会现状。,三、教学重难点,1、通过比较,理解西方资本主义兴起、发展和中华文明衰落的原因。,2、通过中华民族盛衰的对比,弘扬民族精神。,四、教学
3、过程,1、导入:,设置具体的情境,。,内尔森的例子是当时西方资本主义大发展历史背景的缩影。在具体的事例中进行讨论,能够使学生的理解更直观、深刻。,2、在此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去分析这种现象背后,隐含的信息,。,3、为了更深刻说明这个根本动因,把重点引到在相同历史机遇面前西方与中国一盛一衰命运的对比。课本上的比较表作为一种,过渡和铺垫,。,4、从理论上讲,中国应该比西方更具备开辟新航路的条件。但实际的情况却恰恰相反,西方人开辟了新航路,社会巨大发展;而中国却日见衰落。,原因是什么?,为了更深刻地阐释原因,列举三则史料。,5、在突出主题后,将中国近代的落后面貌与当今改革开放新时代国家日益富强
4、的情况相对比,将历史经验教训,联系到社会现实,,最终落实情感价值目标。,出谋划策,内尔森是16世纪英国伦敦一名普通的毛纺织作坊主,拥有两台毛纺机。当时,欧洲出现了大量的手工工场。内尔森想扩大自己的生产规模,增加机器,雇用工人,开一家毛纺织工场。但是,这需要一比不小的资金,而他自己却无法解决。他该怎么办?,民间借贷,海外淘金,民间借贷的利息高,期限短,属于典型的高利贷。如果遇到经济不景气的年份,高利贷将成为巨大的负担,可能会破产。所以利用民间借贷来解决资金问题风险很大。,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利用技术上的优势,公开掠夺落后地区。,印加文化遗址,内尔森加入拓殖队,仅两年时间,他就靠劫掠和贩卖赚取了上万
5、英镑的财富。回国后用这笔钱开办了一家大型的手工工场,创办了公司。他就是英国有名的SBK公司的创始人。,从内尔森的例子中分析新航路开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展起到的作用?,新航路的开辟带来了西方的海外扩张和掠夺。虽然掠夺是暴力和血腥的,但客观上讲,西方殖民者掠夺的大量财富,完成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从新航路开辟中分析西方对待陌生世界和事物的态度,从以新航路开辟为代表的西方全球扩张的浪潮中,可以看出,当时的西方是一个有着极度迫切需求的世界。他们的需求和对陌生世界以及财富的追求,从某种意义上讲也反映了西方社会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和开放的心态,。这正是人类文明不断进步的
6、根本动因。,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船只数量,船只大小,携带的货物,随行人员数量,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比较,郑和下西洋,哥伦布航海,船只数量,200多艘,317艘,船只大小,长151.8宽61.6米,长24.5宽6米,携带的货物,丝绸、瓷器、茶叶、印花布、铁器,牲畜、农具、种子和粮食,随行人员数量,最多时达到27800人,最多1000多人,思考:,从郑和下西洋与哥伦布航海的对比中得到什么样的信息?,中国当时的航海技术远远超过西方!,海上丝绸之路,泉州为世界最大港之一,实可云唯一之最大港,余见是港有大海船百艘,小者无数。伊本-拔图塔,从上述的材料分析,当时的中国的社
7、会状况?,古代中国是一个经济繁荣、技术先进、国力强盛,居世界前列的泱泱大国。从积极进行对外交往的史实中看出,中国是一个极度,开放进取,的国度。而也正是开放进取成就了中国古代的繁荣。,1、“三保下西洋,费银钱数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与国家何益?”,2、嘉靖27年(1548年),浙江巡抚朱纨上疏请行海禁。,3、清廷厉行海禁“寸板不许下水”。乾隆22年(1757),下令封闭其他海港,只留广州一处对外通商。,从上述材料看,当时的中国社会在对外政策上以及社会状况方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从积极发展对外交往到厉行海禁、闭关锁国,中国从自信开放逐步走向了封闭保守。在盲目自大情绪的作用下,中国未能
8、跟上历史发展的潮流,日益落后,从一个繁荣富强的大国沦为列强争相侵略、掠夺的贫穷落后的半殖民地国家。,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的签定,从中国古代社会盛衰史实的比较中,我们可以得出什么样的结论?,无论是国家、民族、社会还是个人集体,要发展要进步,首先必须具备一种,开放,的态度,要有一种,进取,的精神。,30年代的上海,今天的上海,改革开放20几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教、文化、技术、军事等全方位的大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我们正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逐步建设成一个繁荣富强的文明大国。,民族在困境中反思,在逆境中奋起的事实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要善于发现不足,善于学习和吸收先进文化、接受新事物。,积极进取、与时俱进,,跟上社会发展潮流,才不会被时代淘汰。,资料链接:,http:/,http:/,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