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热门诊管理制度

上传人:奇异 文档编号:25222243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70.53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最新发热门诊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最新发热门诊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最新发热门诊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源描述:

《最新发热门诊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发热门诊管理制度(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1. 目的为进一步规范排查疑似传染病人, 治疗发热患者, 严格遵守 传染病防治法和防控传染病期间政府发布的相关法律、法规。做到 不漏报一个病人,不错报一个病人,不感染一个医务人员。传染病的监测、报告和管理,做到各尽其责及时报告。2. 范围适用范围:发热门诊。3. 定义发热门诊是指医院门诊部在防控急性传染病期间根据感染防控要求设立的,专用诊室 , 用于排查疑似传染病人。4. 权责4.1 发热门诊:严格执行本项制度与流程。4.2 感染管理科:对部门 / 科室性制度进行审核,对制度进行培训、检查和 完善相关作业标准流程。4.3 感控委员会:必要时对关键性制度进行论证。4.4 分管院领导:审核相关制度

2、及实际工作的相关指导。5. 作业标准5.1 严格执行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5.2 进入诊区时,工作人员须戴 医用型防护口罩(每隔 4 小时更换一次) ,手套、工作帽、防护眼镜、穿隔离衣、隔离鞋带鞋套; 病人须戴一次性口罩。5.3 接诊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后要用合格的干手消液喷洒消毒双手, 操作后用 0.2%过氧乙酸液消毒双手。5.6 尽量开窗通风,保障新风畅通。无通风条件时安装空气消毒设施。5.7 离开诊区时,用 0.2%过氧乙酸液消毒双手,脱去口罩、手套、工作帽、防护眼镜、隔离衣、隔离鞋等,并分别放入污染容器内,用 0.2%过氧乙酸液浸泡双手后再用流动清水冲洗, 用安尔碘棉签擦拭鼻孔, 进行沐浴

3、, 严禁穿隔离衣 外出。5.8 各种物品、标本传送:5.8.1 污染物品:由室内工作人员送至门口,外勤人员将其送到指定地点消毒处理。5.8.2 清洁物品:由外勤人员送至门口,室内工作人员接收。5.9 在发热门诊和急诊科, 医务人员对接诊的发热病人或来自疫区或有可疑接触史的病人, 必须详细询问病史, 作详细检查( 测体温、 查血分析、 胸部 X 光透视等 ) 。 并作好记录。 医务人员不能草率作出诊断和处理意见。 特别对胸部X 光透视有改变的病人, 不要轻易按一般炎性病变处理, 而放过一个可疑病人, 必须保证避免非典病人因漏诊而产生严重后果。5.10 发现疑似病人时,应立即对病人进行隔离,不能让

4、病人随意走动。同时立即报告感染管理科。5.11 工作职责:5.11.1 接诊护士:5.11.1.1 对于经预检分诊后由专人送达的病人,接诊护士引导病人进入诊室就诊。5.11.1.2 对于自行到发热门诊就诊的病人,接诊护士应为其提供医用外科口罩, 并测量体温后引导病人进入诊室就诊。5.11.1.3 实行单人就诊。就诊病人多时,接诊护士引导病人有序候诊、就诊。5.11.1.4 对疑似病人,若病情允许时应戴医用防护口罩,指导其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卫生纸遮掩口鼻, 并将卫生纸丢入密闭的医疗废物容器内, 不得离开发热门诊。5.11.1.5 每日负责隔离区工作的医务人员体温监测并做好登记。5.11.1.6

5、发现或可疑医院感染病例,遵医嘱正确留取标本,及时送病原学检查, 寻找感染源和途径,控制蔓延,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科。5.11.1.7 使用中的消毒剂按规定进行浓度监测, 并指导保洁人员正确使用。5.11.1.8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5.11.1.9 做好保洁人员、接诊病人的卫生宣教、个人安全防护及管理。原则上限制陪护, 若特殊情况需要陪护, 必须指导陪护人员严格按规定做好个人防 护。5.11.2 接诊医生5.11.2.1 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5.11.2.2 准确、详细登记病人基本信息、接触史、症状、体征等,做到重 要信息无漏项,可追溯。5.11.2.3

6、严格执行相关诊疗流程。5.11.2.4 掌握抗感染药物临床合理应用的原则,做到合理使用。5.11.2.5 发现医院感染病例,及时送病原学检查及药敏试验,查找感染源、感染途径,控制蔓延。积极治疗病人,发现有医院感染流行均势时,及时报告感 染管理科,并协助调查。5.11.2.6 积极配合感染管理科进行各种医院感染的常规监测和调查。5.11.2.7 掌握自我防护知识,认真执行卫生部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 正 确使用各种防护用品以及穿脱流程。6. 流程无。7. 附件表单无。8. 相关文件8.1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 17号,2013 年 6 月 29 日第十二届全国人

7、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修正施行。8.2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 ,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 53 号, 2016 年 1 月 1 日起实施。8.3 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41 号, 2005年 2月 28 日起实施。8.4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 中华人民共 和国卫生部令第 37号, 2003年 11 月 7 日发布, 2006年 8 月 22 日更新实施。8.5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 年版 ) 。8.6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 2009年 4 月 1 日发布, 2012年 12 月

8、1 日起实施。一、 门诊部建立相对独立的“发热门诊”, 配有专用留观室, 专用放射线摄片机,采血室,培训合格的专业医生和护士二、医务人员务必准时上岗, 24 小时均按出诊表落实。中途不得擅自离岗,不得以任何理由延误出诊。三、如确有特殊状况不能出诊者,务必提前一天在向医务部及门诊部请假,由医务部按排其他人员出诊。四、医务人员在岗时务必穿隔离服、戴12 层棉纱或其他有效防护口罩、帽子、眼镜、手套等防护工具。五、诊室务必保证通风良好,持续清洁,此项工作要有专人负责。六、医务人员接触病人( 含疑似病人) 后,要及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七、医务人员防护、设备消毒、污染物品处理等,按卫生厅195 号文件非典

9、型肺炎应急处理预案( 试行 ) 执行。注:如有调整另行通知八、务必做好病人转运交接记录。九、要认真填写非典型肺炎病例或疑似病例报告登记一览表( 试行 ) 。十、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拒收“非典”病人( 含疑似病人 ) 。十一、确诊或疑似病例,务必立即按程序上报, 6 小时内报当地疾病控制中 心,并同时按甲类传染病报卡,不得延误或漏报。十二、出诊医师要认真书写门诊医疗手册。十三、对待患者要热情、耐心、细致,一视同仁,不得轻视、蔑视“非典”巾上患者。十四、 对所有病例要按卫生厅195号文件认真做好流行病学调查, 详细记录。十五、X线机严格执行一照一消十六、凡发热病人( 体温38以

10、上者) 一律拍胸片、查血项。1、对前来就诊的发热病人详细询问有无流感及其它传染病接触史,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体格检查,以作出初步诊断,并认真登记。2、树立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弘扬救死扶伤、不怕牺牲的人道主义精神,以高尚的品德和优良的技术,做好发热门诊工作。3、坚持门诊首诊负责制,对禽流感、甲型H1N1等传染病一旦确诊,按照医院相关规定, 立即转诊至我院感染科进行隔离治疗。 在转诊过程中严格执行防护措施。对病人有可能污染的物品,按要求进行消毒处理。4、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间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并立即向医务科、院感科报告。5、遇有疑难病症,及时会诊,以免延误病情。6、值班医师要认真做好门诊工作日志、传染病登记本的登记工作,并每日对诊室进行两次紫外线消毒、 两次过氧乙酸消毒地面、 物品表面。 持续发热门诊室内清洁整齐。7、医护人员务必严格标准预防制度,按防护要求着装,避免感染。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下班时,认真清洗。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