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概论第六章环境伦理

上传人:e****s 文档编号:251709218 上传时间:2024-11-09 格式:PPT 页数:31 大小:1.01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环境科学概论第六章环境伦理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环境科学概论第六章环境伦理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环境科学概论第六章环境伦理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资源描述:

《环境科学概论第六章环境伦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科学概论第六章环境伦理(31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第二篇 环境科学的理论根底,第六章,环境伦理,最新新闻搜索,Google网上搜索867,000项,环境伦理学的根本理念,杨通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人类目前所面临的深度危机源于伴随近代文明的出现而形成、且已得到广泛传播的主流价值观。因此,要使人类走出目前的困境,就必须反思和改变这种主流价值观。作为一种全新的伦理学,环境伦理学的一个革命性的变革就在于,它在强调人际平等、代际公平的同时,试图扩展伦理学的视野,把人之外的自然存在物纳入伦理关心的范围,用道德来调节人与

2、自然的关系。,刘湘溶教授:湖南师范大学校长、中国伦理,学学会理事、中国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领域:环境伦理学。,“生态危机已经不是预言,是每个人在,现实生活中可以直接接触到、感受到的事实,:平安的食品、干净的空气、清洁的水源、,温暖的阳光、适宜的气候、充足的能源、可爱的动物等都离,我们越来越远,人类变得越来越孤独,生命变得越来越脆,弱。中断了与自然的联系,人类就像在母腹中被剪断了与,母亲血脉相通的脐带一样,难免“胎死腹中的厄运。,生态文明,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十七大报告的一个亮点。继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之后,生态文明的提出,使得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越来越清晰、内涵越来越

3、丰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纳入到社会开展目标中统筹考虑,建设生态文明,这是中国共产党对子孙后代和世界负责的庄重承诺。,十七大报告,建设生态文明,根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的内涵,三百年的工业文明以人类征服自然为主要特征。世界工,业化的开展使征服自然的文化到达极致;一系列全球性生,态危机说明地球再没能力支持工业文明的继续开展。需要,开创一个新的文明形态来延续人类的生存,这就是生态文,明。如果说农业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是“

4、黑色文,明,那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开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开展、,持续繁荣为根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千年生态系统评估,1360名科学家认为地球不“健康 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成果全球同步发布,2005年04月01日,来源:科技日报,“过去50年,人类改变生态系统的速度和范围前所未有。在未来50年内将进一步加剧。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联盟首席科学家杰夫迈克尼利在千年生态系统评估MA成果发布会上发出这样的警告。,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是描绘地球健康状况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合作方案。于2

5、001年6月由安南宣布启动。其目标是为决策者提供有关生态系统变化与人类福祗之间关系的科学信息。来自全球95个国家的1360名科学家参加了为期四年的国际合作工程。工程开展了全球、亚全球、区域和国家等不同尺度的大量评估工作,将生态学的成果进行综合与分析。千年生态系统评估成果当天在北京、伦敦、华盛顿、东京、开罗等8个城市同步发布。,内容概要,环境伦理历史开展,环境伦理的根本原那么,案例研究,6.1 不同环境伦理观背景及开展,伦理研究道德的科学,是人们在各种社会关系中所遵循规那么和应尽职责。,环境伦理学继承传统伦理学根底上,研究范畴拓展至人与自然关系,具人类生存社会性和自然和谐性双重内涵。,6.1.1

6、 中国古代朴素的“天人合一观,“天人合一思想在生产力水平低下、人类生存严,重依赖于自然的情况下产生,是自然条件限制下的被,迫选择,未上升到理性高度。,6.1.2 马尔萨斯的“人地矛盾观,认为:耕地有限,按算术级数增长的粮食产量不可能与几何级数增长的人口保持同步增长,终将导致粮食和根本生活资料低于人类生存必需的下限,并率先提出抑制生育的观点。,6.1.3 人类中心论,人类中心论把人的利益作为最高准那么来判定一切事,物,倡导人类对自然的征服,提出人类有权为自身利益,随意对待自然,认为人类文明进程建立在自然屈服上。,6.1.4 生物中心论,生物中心论认为动物、植物及所有生物都有生存权利和自身固有价值

7、,都应受到同等尊重。,6.1.5 地球整体论,主张不仅生命体具有内在价值,大气、水体、土地、岩石和自然景观等整个自然界都有其固有价值和权利.,代表人物Aldo Leopold。,6.1.6 代际均等的伦理观,强调人与人的权利均等,认为子孙后代与当代人有同等权利享有自然资源与拥有良好环境。,6.2 环境道德观,传统道德观注重人与人的关系,未认识到大自然是人类生命的源泉,将其当作随意索取和利用对象。,环境道德观要求人们树立正确自然观,学会尊重、师法和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但也不能片面强调保护自然而无所作为,走向另一极端。,6.3 可持续开展的环境伦理观,可持续开展观的伦理学核心是公平与和谐。

8、,公平,代际,公平及不同地域人群间的代内公平,和谐,全球,范围人与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开展的环境伦理观理论根底: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整体价值观。,人类对自然的权利和义务相互制衡,研究环境,伦理和人类开展模式目的,在于促进整个人类-地球,复合系统和谐演进。,6.4 环境伦理的根本原那么,可持续开展的伦理观要求我们用生态思维去观察认识世界,以此为审视言行的准那么,即对待生态环境必须遵循以下原那么:,环境伦理根本原那么,最小伤害原那么,比例性原那么,协调性原那么,适度消费原那么,分配公平原那么,公正补偿原那么,6.5 可持续开展,6.5.1 几种代表性的开展模式,1 经济增长决定论,零增长

9、论,盲目乐观论,综合开展论,变通开展论,可持续开展论,6.5.2 可持续开展要旨,可持续原那么,共同性原那么,需求性原那么,公平性原那么,经济目标,社会目标,生态-环境-,资源目标,追求质量和效率,社会公平,人口适度增长,强调为使系统达良性循环,,开展要与自身承载力协调,根本原那么,传统开展模式,可持续开展,绿色卡片:可持续开展与传统开展模式区别,可持续开展是一种全新的开展战略,明确指出人类,不是自然界中心而只是其中一员,人类必须与自然和谐,相处。与传统开展模式区别在于:,传统开展模式,物质资源推动型,单纯追求经济增长,以物为本,注重眼前局部利益,可持续开展,非物质资源推动型,经济社会环境协调

10、开展,以人为本,注重长远全局利益,6.5.3 可持续开展指标体系,指标系统要素或效益的定量或定性表征,它包,括指标的名称以及具体数值两局部。,指标体系形态上分为,单一指标类型,综合性指标体系类型,研究方法上分为,基于货币化理论估值指标体系,非货币化理论估值的指标体系,或者分为,以系统理论和方法构建的指标体系,基于环境货币化估值的指标体系,以生物物理量来衡量的指标体系,以系统理论和方法构建的指标体系中,我国可,持续开展指标体系分为5个层次:,总体层、系统层、状态层、变量层、要素层;,5个子系统:,生存支持、开展支持、环境支持、社会支持、,智力支持系统。,共采用45个变量和224个指标,较全面定量

11、,描述,可持续开展状态和该战略实施总体效果。,绿色卡片:,中国可持续开展指标体系,6.6 中国的可持续开展战略,6.6.1 中国的必然选择,1我国开展的现实条件,人口包袱沉重、自然资源短缺、自然灾害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创新能力缺乏等。,2开展模式的理性选择,1996年我国政府作出把可持续开展列为根本开展,战略的理性选择,这与我国致力的协调开展一致,,表达在:,保障全体人民的根本需求,迅速开展经济,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实现人口增长、经济开展与资源、生态、环境之间,的长期平衡和协调开展。,6.6.2 生态、环境开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1)自然生态环境状况的开展趋势,中国自然生态环境未来一段时间仍

12、将呈恶化趋,势,重要原因是巨大人口压力使已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无喘息时间。,年 份,1995,2000,2021,生态环境应力指数,100,110.5,124.0,年 份,2021,2030,2050,生态环境应力指数,138.0,120.0,106.0,表6-1,未来生态环境应力预测,注:本表摘自2003中国可持续开展战略报告,2003,2环境污染的开展趋势,空气污染: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引起酸雨污染严,重;烟尘、粉尘、汽车尾气污染及北方四个沙尘暴,源区引起沙尘污染,导致空气污染形势相当严峻。,水体污染:主要来自工业废水排放,水污染防治,与工业开展矛盾突出,污染治理滞后情况近期难以,根本解决。

13、,其他:,城市,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污染、工业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也比较严重。,3高速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大城市、沿海开放城市和旅游城市通过环境综合整,治,环境质量会有一定改善;而中小城市经济实力和基,础建设缺乏,城市膨胀超前形成,引起环境恶化;,燃煤量大的城市和工业区大气环境质量可能会继续恶化;,新兴中等城市噪声污染会加重;,城市污水处理和垃圾清运将得到改善,但无害化处理,率短期难以有大提高。,全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自然生态恶化趋势不,能有效遏制有以下原因:,人口增长和传统开展模式对环境的沉重压力;,环境意识普遍不高,环境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环保投入缺乏,机制不健全。,

14、6.6.3 面向可持续开展的环境对策,我国可持续开展战略强调:,核心是开展;,重要标志是资源永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求人们既考虑当前又考虑未来开展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在于综合决策和管理机制,改善;最深厚根源在于民众之中。,20世纪80年代初,保护环境确定为根本国策,,在此指导下,坚持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实施、开展和经济、社会、环境效益统一的方,针,并采取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把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方案,开展国土开发整治,强化防灾减灾,实行方案生育,努力减缓人口对环境的压力,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环境监督管理,实施能源开发与节约并重的

15、方针,开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推行清洁生产,防治工业污染,在城市化开展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环境,改变消费观念,建立以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核心的环境保护战略,坚持以强化管理为中心的环境保护工作方针,开展环境科学技术和国民环境教育,6.7 案例研究,中国国家可持续开展试验区简介,这是政府推动地方贯彻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一项战略举措,1986年由科技部与国家计委等部门,共同发起,截至2003年,已建立国家级实验区40个,,省级60个,普及全国25个省市。,7年来,通过开展国内外培训工程和示范工程,提,高了地方决策者、企事业管理人员以及社会公众的可,持续开展意识。,科技部、国家计委等有关部委,专家指导委员会,国家可持续开展实验区办公室,省、市领导小组及省主管部门,省,级,实,验,区,省,级,实,验,区,国,家,实,验,区,国,家,实,验,区,国,家,实,验,区,图6-6 国家可持续开展实验区的组织结构,(引自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国家可持续开展实验区简介,2003),问题与讨论,1.正确的环境伦理观是怎样的?其实际意义是什么?,2.可持续开展与传统开展模式的区别在哪里?,3.中国要实现可持续开展必须采取什么政策措施?,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