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25151879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4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小学数学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思考【摘要】: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手段、教学内容的研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进行,有必要深入到数学教学的内部,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研究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成败。要想很好地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课堂教学入手,正确分析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实施过程中,一些问题老问题还是没有改变,随之而来又有一些新问题出现。本文先从“课堂教学教师唱主角,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这个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再逐个击破“学生学生不愿意估算,教师轻视估算教学

2、”和“利用多媒体教学只留于形式”这两个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问题;对策一、小学数学教学存在的问题:(一)课堂教学教师唱主角,学生缺乏自主性和创新性长期以来,我国考试文化背景下的数学教学,始终以教师为中心,以书本和大纲为依托,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这种应试教育观念已经根深蒂固,尽管我国的教育改革正努力向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但是部分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还自觉或不自觉地沿袭着传统式的应试教学,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采用的是“填鸭式”、“注入式”的教学方式,常常是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课堂里昏昏欲睡。学生为了应付考试,就只会死记硬背

3、,勤学苦练罢了。这样,学生的大脑成了知识的容器,被动的学习压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主动性,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泯灭了学生的创新精神。虽然这样使我国学生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解答现成问题,以及勤奋刻苦精神方面比西方学生要强得多,但是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新精神、情感体验与自尊自信方面却远远不如西方学生,培养出来的是高分低能的“人才”。 美国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认为,教育的目标是造就批判性思维的头脑、敢于验证问题的头脑,而不是人云亦云的头脑;是培养有创造力、有发现和发明能力的人,而不是只懂得单纯地重复上几代人的工作的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限于掌

4、握前人积累起来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人的认知能力,善于用旧的经验来解决新的问题。因此,要培养适应当今社会发展而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新世纪人才,就要求我们广大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将数学教学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将传授教材内容为主要目标转变为以提高学生数学素养为主要目标;将传授灌输、被动接受的课堂教学转变为启发引导、主动探索的课堂教学。(二)学生学生不愿意估算,教师轻视估算教学学生认为估算没必要,不愿意估算,如4812,觉得直接计算出结果也很快,估算没意义。以前老教材也没有很强调估算这一块内容,所以很多教师就比较轻视估算教学了。现在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加强口算、重视估

5、算”,并且对估算的要求提出了明确的落实点,仅在第一、二学段中,有关估算的目标就有6条。估算从原来大纲中作为“选学内容”发展到现在课程标准中重要的必学内容,其意义已得到重视。(三)利用多媒体教学只留于形式相应的对策近两年来,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速度令人惊叹,许多教师都在积极的学习并使用这项技术,总结出了许多成功经验,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1、多媒体课件集声音、图像、文字等多种信息于一体,极大程度地满足了学生的视听等感官需求,激发了学生对多媒体课的极大兴趣,于是很多教师便在这一方面大做文章,在课件中集中了大量声音图像信息,并在课堂上充分运用。但这样一来,学生的思维反而受到了限制,不利于

6、学生想象力的发挥。譬如在一年级的数学教学中,一位教师想让学生计算几道进位加法而设计一副美丽的迷宫,在迷宫内写出算式,然后问学生:“看哪个小朋友最先算出来?”没几个小朋友算出来,原因是大部分学生被那美丽的迷宫迷住了,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就偏离了教学目标,冲淡了教学主题。2、现在的有些CAI教学缺少了教师的热情参与,教师成为课件的放映员,学生成为缺乏活力的观众,课件成了一本供学生观看的“课本”。既不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思考,又增加了学生视觉上的负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很不利。我认为现代媒体只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辅助手段,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是不应丧失的,现代教育技术是达到教学目

7、的的手段之一。3、在设计CAI课件脚本时,忽视了我们的对象是知识相对不丰富、认识事物不全面的小学生。课件设计时有成人化倾向,以成人的审美情趣、认识事物的方法、理解问题的角度来设计CAI课件。我认为应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和审美观,站在小学生的视角上,多为学生着想,设计出符合小学生身心特点、认知规律和审美情趣的课件。二、问题解决的策略:(一)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1、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在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是要服务于学生的学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出发点,不能忽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应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引导学

8、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让学生看,让学生想,让学生问,让学生讨论,让学生讲,让学生练,让学生验证,帮助学生正确建构自己的数学认知结构,提高他们的数学水平,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自问、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学源于思,思起于疑”。只有学生产生了问题意识,才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才能提高自己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调动自己的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增强问题意识,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爱因斯坦说:

9、“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人,才能产生创新的冲动”。我国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使广大学生只会“学答”而不会“学问”,质疑的精神比较差,学生墨守成规,缺乏标新立异、勇于创新的精神,学生不善于提出问题。为了培养学生浓厚的问题意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思考,师生共同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探索问题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体。2、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启发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要

10、巧妙地以“提问”代替解答,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给学生传授知识,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许许多多的教师都不厌其烦地、毫无保留地给学生讲授知识,解答问题,不仅教会学生怎样做,甚至还给出标准答案。表面上学生掌握了教学内容,解决了学习中的疑难问题,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也感到十分满意,但这是否真正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为什么不少学生在学习中反映一听就明白,而一做就不会呢?关键的问题就在于这种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角,学生只是配角,学生只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只是教师自己思维的结果,缺少学生对整个思维过程的积极参与和独立思考,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11、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不必马上给予解答,而是设计一系列由浅入深、层层深入的问题反过来向学生提问,促使学生积极地、独立地思考并回答;然后教师再提问,学生再思考、回答在一系列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后回答的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解决了当前的问题,而且还经历了思考、理解、回答、再思考、再理解、再回答的全过程,在不知不觉中不但理解掌握了当前的学习内容,而且提高了学生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3、在数学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问题基于问题解决的探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的一种教学

12、方式。学生能力的提高,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或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达成的,而更多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到的。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给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和互相讨论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归纳和整理中去发现问题、理解问题和探求问题的解决方法,让学生自主地去理解数学概念、获取数学结论、应用数学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在课堂教学中要做到:(1)从学生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依照教学内容提出要解决的问题或引导学生提高问题,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激发学生探究欲望;(2)引导学生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自主地学习与问题相关的内容

13、,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3)通过提问、检查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探究情况,针对重点难点和学生具有共性的问题,进行有的放矢地讲解,引导学生通过深层次的思考和相互交流讨论得出探究的结论;(4)针对学生探究的结论适当做一些关键的点评,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反思问题的解决过程,帮助学生对自己或他人的表现做出评价。这样,学生不但积极参与了课堂教学活动,而且从中获得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增强了学习的成功感和自信心,不仅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逐步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主动探索的习惯,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自信、大胆、主动、合作的精神。 总而言之,教师的“教”最终是为了“不教”,我们在数学教学中

14、要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二)重视估算教学1、创设情景,明白估算的必要性要让学生真正明白估算的必要性,还要创设必要的情景。如购物前必须先估计一下得带多少钱。例如:妈妈带了100元钱到商店买三样东西,买哪三样东西妈妈带的钱够买,买哪三种东西带的钱不够?我给出一些商品的价格让学生自由选择。一袋大米62元,一袋麦片28元,一袋蛋黄派10元,一瓶洗发水48元,一条被单56元,一袋卷纸28元熟悉的情境,开放的题型,学生积极参与,运用估算很快找到答案。通过这样的情景让学生体验到买东

15、西之前进行估算是很有必要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挖掘教材的相关因素,注意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以估算为教学载体,加强对学生的估算训练,努力培养学生的估算习惯和能力,使他们从认识估算到会估算,从不愿估算到喜欢估算。 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大概结果,为计算准确性创造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结果的正误,以并及时纠正。小明一家去吃饭,点菜的菜单如下:葱油鳊鱼18元;青菜粉丝煲9元;千张肉丝12元;盐水河虾28元。50元钱够吗?又如,一件工作,甲独做8小时完成,乙独做10小时完成,甲乙合作几小时完成?根据经验可知,两人合作需要的时间一定比一个人独做要少一些。如果有同学算出:8+1018(时

16、),说明一定是错误的。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如果不是通过特殊的工具是难以计算出它精确的数量,只能通过估算得出大概的数字。比如,特级教师刘德武老师在上你的头发有多少根一课时,学生只有经过大胆猜测,然后自己动手实践,探究讨论,最终估算出了人的头发大约有多少根,从而让学生明白了估算的必要性。2、联系实际,明白估算的优越性在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数学信息,需要人们通过简单的“估一估”、“算一算”来解决。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采集生活中第一手信息资源,让学生从小感受生活,体验生活中数学问题。为此,我们可以有目的的创设一些教学情景,让学生去接触估算,应用估算,体验估算。如:去菜场当1小时营业员,去车站估一估大

17、宗物品的重量,估一估自己家到学校的距离,用步测估算教室的面积等等。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而且让学生明白了估算的优越性。3、感悟方法,变“不会估算”为“创造性地估算”(1)、掌握估算的一般策略,估算是一种开放性的创造方法,往往带有不定性。如何根据条件来估算,如何提取主要信息,哪些信息可以忽略不计,这些技能的形成贯穿于学习全过程。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2)、鼓励估算方法多样化,重视交流、解释估算的过程。由于学生对于相关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思维方式,水平不同,在估算中方法会有多种多样。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方法多样化,应让学生充分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了解他人的算法,

18、使学生体会到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方法,促使学生进行比较和优化。例如,王大伯家养鸡的收入是335元,养猪的收入是485元,估计这两项收入一共多少元?不同的学生的估算策略可以有所不同,有的学生认为:“300加400等于700,35加85大于100,因此,它们的和比700多一点”;有的学生估算的方法可能是:“335小于350,485小于500,因此,它们的和比750小”;有的学生可能会说:“这个数比300400大,比300500小”,这些方法都是正确的。教师应该组织学生交流各自的估算方法,比较各自估算的结果,逐步发展学生的估算意识与策略。(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1、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数学知识

19、是抽象的,但又是具体的;是静止的,但又是动态的。教师呈现的空间是有限的,但知识反映的内涵是无限的。而体会知识的具体与抽象,静态与动态,有限与无限往往是数学课的重点和难点。我们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备的声、像、动画等网络资源使知识、学生的思考过程具体化、形象化,从而达到使学生领会、突破难点的目的。例如,在讲解“从不同方向看物体”一节时,学生对于圆锥、圆柱的三维图不易想象,观察实物又难以在全班同学面前演示正的视角。而利用三维图形软件进行动态观察,就可使全体同学都能体会到不同的视觉效果,既形象又直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2、把静止的知识动态化。教材上的知识点都以静态、单维的形式呈现。为了适应学生的认

20、知方式,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实际操作机能,把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在同一屏幕上,文本、图像、动画齐头并进,给学生强烈的视觉震撼,引发的有意注意,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种清晰的动态表象,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如教学“长方形的面积”时,在屏幕上先显示一个长方形和一个表示1平方单位的小方格,然后将小方格沿着长方形的长、宽逐个排放,通过动态的演示,学生感知形象、具体,认知深刻,不需要教师提示即可以准确地概括出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在屏幕上演示把圆柱拼成长方形,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从而让学生自己概括出圆柱的体积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总之,合理地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创设生动、形象、直观、形声结合、视听并举的教学情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生理解问题结构,扫除文字障碍,形成空间观念,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