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5139814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98.5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六年级语文上册文言文阅读与理解专项提升练习苏教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终不知车方孝孺越无车,有游者得车于晋楚之郊,辐腐而轮败,辊折而辕毁,无所可用。然以其乡之未尝有也,舟载以归而夸诸人。观者闻其夸而信之,以为车固若是,效而为之者相属。他日,晋楚之人见而笑其拙,越人以为绐己,不顾。及寇兵侵其境,越率敞车御之。车坏,大败,终不知其车也。(注释)越:越国。“辐”(f)”与下文的“辊(n)”、“辕(yun)”均是古代大车上的部件。诸:相当于“之于”。相属:一个接着一个。绐(di):欺骗。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1)辐腐而轮败。(_) (2)以为车固若是。(_)(3

2、)效而为之者相属。(_)(4)越人以为绐己,不顾。(_)2翻译下列句子。 (1)舟载以归而夸诸人。_(2)及寇兵侵其境。_3读了这则故事后,你从越人身上吸取了哪些教训?_2.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刮骨去毒羽尝为流矢(sh sh)所中,贯其右臂,后创(chung chung),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z c)有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惠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p p)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注释)矢镞箭头1为文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2解释下面的字。常:_ 贯:_3羽的左臂阴雨天经常疼痛,是因为什么呢?用

3、原文回答。_4读了短文,我知道了“刮骨去毒”的意思_,比喻_,我还能写一个带有典故的四字词语:_。5文中的“羽”指的是小说_中的_,他是一个_的人。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桃园结义玄德遂以己志告之,云长大喜。同到张飞庄上,共议大事。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国,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次日,于桃国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礼等项,三人焚香再拜而说誓曰:“念刘备、关羽、张飞,虽然异姓,既结为兄弟,则同心协力,救国扶危;上报国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后土,实鉴此心,背义忘思,天人共我!

4、”誓毕,拜刘备为兄,关羽次之,张飞为弟。1根据意思写文中词语。共同合作,互相帮助。(_) 背叛道理,忘记别人的恩情。(_)2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1)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_(2)上报国家,下安黎庶。_3文章主要写的是_、_和_(人物)在_(地点)结义的故事,其中_(人物)最大。这篇文章选自名著_。4该名著中还有哪些小故事呢?请再写两则。_4. 阅读下面的小古文,然后回答问题。_口与鼻争高下。口曰:“我谈古今是非,尔何能居我上?”鼻曰:“饮食非我不能辨。”眼谓鼻曰:“我近鉴毫端,远察天际,惟我当先。”又谓眉曰:“尔有何功居我上?”眉曰:“我虽无用,亦如世有宾客,何益主人?无即不成礼

5、仪。若无眉,成何面目?”(注释)毫端:细毛的末端。1说说加点词的意思。(1)近鉴毫端鉴:_(2)成何面目面:_2说说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意思。尔何能居我上?_3给短文加个标题,写在之前的横线上。4这篇小古文主要讲了_,它们各自叙说了自己的_。5.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司马光好学司马温公幼时,患记问不若人。群居讲习,众兄弟既成诵,游息矣;独下帷绝编,迨能倍诵乃止。用力多者收功远,其所精诵,乃终身不忘也。温公尝言:“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患记问不若人_ (2)迨能倍诵乃止_(3)温公尝言_ (4)众兄弟既成诵_2与“迨能倍诵

6、乃止”中“倍”的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祗辱于奴隶人之手B.才美不外见C.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D.京中有善口技者3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_4本文中概括主旨的句子是( )A.用力多者收功远。B.其所精通乃终身不忘。C.书不可不成诵。D.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5文中“独下帷绝编”意思是只有司马光徇自苦读。我们学过一个类似的成语也是形容读书勤奋,这个成语是_,谈谈你的体会?_6.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共工怒触不周山昔者,共工与颛顼(x)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 地维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7、。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昔者:_争:_触:_折:_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的意思是:_。3找出文中体现共工性格的句子_。4这篇神话故事解释了什么现象? _7. 文言文阅读。后羿射日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 为民害。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 断修蛇于洞庭,擒封希于桑林。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选自淮南子)(注释)后羿:后裔,又称“夷羿”,相传是夏王朝东贞族有穷氏的首领,善于射箭。尧:传说中上古的贤明君主。猰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跑得快、要吃人、叫声

8、如婴儿啼哭的丑恶可怕的怪兽。凿齿:古代传说中的一种野兽据说有露出口外状如凿子长三尺的牙齿。九婴: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有九个头的怪兽。大风: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大猛禽,据说飞时伴有能毁坏建筑的狂风。封豨:大野猪。修蛇:一种能吞食大象的长蛇。畴华:地名,在南方。凶水:地名,在北方。青邱:大泽名,在东方。洞庭:洞庭湖。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逮至尧之时(_)置尧以为天子(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译文:_3你认为后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_8.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

9、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1选段中的两个小儿争论的是:_。2根据提示梳理选段中两小儿辩论的观点、现象和依据,并完成练习。(我发现) 两小儿表达观点的角度不同,小儿甲是以( )为依据说明观点的,小儿乙是依据( )得出结论的。(填序号) A视觉效果 B温度感知3选段主要运用_的方式来展开两小儿辩日的情节。两小儿给我的启示是:_。9. 阅读古文,完成练习。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

10、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中画“”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_2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此以后,人们把_的人叫作“知音”,用“高山流水”比喻_。3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如果用一个词语来形容伯牙和锺子期的关系,可以用_。(填四字词语)4你的知心朋友因某种原因而与你分离,你会用下面哪两句诗来表达你与他(她)离别时的感伤?( )A.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B.满面春风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C.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10.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11、翠鸟翠鸟先高作巢以避患。及生子,爱之,恐坠,稍下作巢。子长羽毛,复益爱之,又更下巢,而人遂得而取之矣。(注)避患:避免灾祸。及:等到。益:更加。遂:于是,就。1对下列句子中的“之”字解释正确的两项是()A.而人遂得而取之矣(它,指小翠鸟)B.一人虽听之(他,指弈秋的教导)C.思援弓缴而射之(它,指天上的鸿鹄)2画线语句的意思是:_,就把巢筑在低一些的地方。3翠鸟一开始把巢筑在高处的原因是_;而后来把巢一次次筑低的原因是_;结果是_。11. 小古文阅读训练。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zh)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j)齿蹍(nin)之,又不得。瞋(chn)甚,

12、复于地取内口中,啮(ni)破即吐之。注释:(1)鸡子:鸡蛋。(2)箸:筷子。(3)屐:古人穿的一种木制鞋,鞋底由木齿支撑。(4)瞋:同嗔,发怒。(5)蹍:踏,踩。1本文主人公是_,他是一个_的人,文章主要是通过对他的_描写来体现这一特点的,相关的字词有_、_、_等。2请写出你对下列几个字词的理解。食:_ 掷:_ 复:_啮(ni)破:_3请写出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nin)之,又不得。_12. 阅读下文,完成练习。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愈于人乎?”墨子曰:“我将上太行,以骥与牛驾,子将谁策?”耕柱子曰:“将策骥也。”墨子曰:“何故策骥也?”耕柱子曰:“骥

13、足以策。”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耕柱子悟。注释愈:通“逾”,超过,胜过。骥:好马。谁策:即“策谁”,赶哪一种(指骥或牛)。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语:何故策骥(_)2下列“我亦以子为足以策,故怒之。”一句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我也认为你是值得鞭策的B.我也是给了你足够的鞭策C.我也是把你当作好马的脚D.我也认为你足够成为好马3我无愈于人乎?”从耕柱子的语气中可以看出他_的态度。4“耕柱子悟”,下列对“悟”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他明白了自己就是被“策”的鞭B.他领悟到自己应不断努力进步C.他知道了自己确实不如别人优秀D.他明白了墨子对自己抱有希望。13. 读古文书戴嵩画牛,完成

14、题目。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 )囊玉( ),常以自随。一日( )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 )。”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字词。2读懂上面的古文,说说文中下列字词的意思。戴嵩:_拊掌:_股:_ 谬:_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_4文中两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这则文言小故事对你有什么启发?_14. 阅读理解。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或曰:“食菱须去壳。”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

15、欲以去热也。”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注释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坐:因为。1结合注释阅读文章,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用原文填空。北人食菱的方法是“_”,当别人告诉他正确的食菱方法“_”,他却“_”,为自己找的理由是“_”,结果闹了笑话。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人不应该“_”,否则,只能让别人取笑。2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B.设酒杀鸡做食C.不食五谷15. 阅读短文。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蚌方出曝(_)蚌合而箝其喙(_)2翻译下面的句子。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_3读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_7 / 7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