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水平练习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5139052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水平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水平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水平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资源描述:

《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水平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水平练习(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三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专项水平练习班级:_ 姓名:_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迟日:丽:.泥融:. 鸳鸯:_.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_4“春日迟迟”。这里用以突出_的阳光,以统摄全篇。同时用一“丽”字点染“江山”的_景色。第二句诗人把_、_及其散发的馨香有机地组织在一起,收到了让读者如临其境的艺术效果。第三句诗人选择初春最常见,也是最具有特征性的动态景物来勾画。春暖花开,泥融土湿,秋去春归的_,正繁忙地飞来飞去,衔泥筑巢。这生动的描写,使画面更加充满勃勃生机,春意盎然,还有一种动态美。第四

2、句是勾勒静态景物。春日冲融,日丽沙暖,_也要享受这春天的温暖,在溪边的沙洲上静睡不动。的_心情,也是诗人对初春时节自然界一派生机、欣欣向荣的_情怀的表露。2. 读下面的诗歌片段,完成练习。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听听,秋的声音,从远方匆匆地来,向远方匆匆地去。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1你从哪句诗里体会到了劳动人民的辛苦呢?用横线画出来。2读诗重在想象,读这个片段的第一小节时,你想象到了哪些美丽画面呢?选择恰当的序号填到括号里。A.想象各种野花美丽而清香。B.想象颗粒归仓的丰收景象。C.想象落叶飞舞,在空中盘旋。D.想象农民辛苦劳动,脸上绽

3、放灿烂的笑容。在每一片叶子里(_)在每一朵小花上(_)在每一滴汗水里(_)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_)3对文中画线的诗句理解正确的是()A.秋的声音来去匆忙,非常短暂。B.不知道秋的声音从哪来,上哪去。C.我们要珍惜美好的秋天。4小朋友,你留意过秋的声音吗?仿照片段的第一小节,试着写一写。秋的声音,在_,在_。听听,我们去听秋的声音。3. 阅读专项训练。(一)叶子是树的羽毛叶子,是树的羽毛.张着翅膀却不能飞翔鸟巢,是树的眺望满目波浪却心静如水果子,是树的耐力树的暖阳树的梦,又香又亮(二)不能飞翔的鸟儿一棵果树就是一只鸟儿一片叶子就是一片羽毛这是一只无法飞翔的鸟它的羽毛有时脱落有时繁茂在秋天里这只

4、鸟儿会下很多很多的蛋有的挂树杈有的挂树梢1这两首诗都把叶子想象成_,诗(二)还把果树想象成_,给人一种美的感受。2用“_”画出两首诗中描写果实的句子。诗(一)把果实想象成_、_,富有哲理;诗(二)把果实想象成_、_,富有情趣。3我会想象。鸟儿,是树的_4. 默写所见,再回答问题。_,_。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所见是_(朝代)诗人_写的,题目的意思是_。3从“鸣蝉”一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中描写的是(季节)_的景色。4诗人看到了_、黄牛、_,听到了牧童的歌声和_。5“_”这句诗描写了牧童动作、神态的变化;而“_”不是诗人的所见,而是诗人的猜想。6我知道描写儿童的诗句还有_,_。5. 阅读诗歌

5、,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下列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芦芽:芦苇的嫩芽B.蒌蒿:一种高大的树木C.欲上:想逆江而上D.河豚:一种肥而味美的鱼,有毒(2)这首诗的作者是代诗人,描写的是时节的景物。(3)请你展开想象,描绘“竹外桃花三两枝”所展现的美景。(4)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作者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B.诗人的视线由江边转到江中,然后,由江中写到江岸。C.诗的前两句咏画面的景物,后两句是由画面景物引起的联想。D.这首诗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用想象和联想点活了画面,使画中的景物变得生

6、机勃发,情趣盎然。6. 读古诗,回答问题。赠刘景文(宋)苏轼荷尽已无擎而盖,菊残犹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1解词:擎:_ 犹:_2这首古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_3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_7. 古诗赏析。送元二使安西(唐)王 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1)诗题的意思是_(2)用自己的话写出后两行诗的意思。(3)与“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立意相反的诗句是( )。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C.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4) 诗人在

7、送别元二劝酒时,一定还有很多话要说,请你展开想象,写一写他们可能说些什么。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清明:.纷纷:.欲断魂:借问:.3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_”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_、凄凉的,再加上春雨_,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_。诗歌的结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

8、显得非常_、明快。4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9. 阅读与感悟。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这首诗的作者是_,诗歌写的是惠崇的一幅描绘_的画,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的景物有_,动的景物有_,诗人从这些景物感受到_到来了。2这首诗第二句的意思是:_。3这首诗中写诗人的想象的是第(_)句。4从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_)之情。10.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泊:东吴:万里船:_3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4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A.春天

9、。B.夏天。忆 江 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忆江南:谙:蓝:。3“能不忆江南?”是()。A.设问句B.反问句C.陈述句4从哪一句能看出诗人来过江南?A.日出江花红胜火B.风景旧曾谙C.江南好5本首词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江南的春,表达了诗人_的思想感情,可从文中的_两个字看出来。6诗中“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句的意思是:_。11.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1本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2理解下面词语的意思。蒌蒿:芦芽:.河豚:

10、. 上:_.3古诗前两句的意思是:_4画面景物有动有静,静态的景物有()、()、()、()和(),动态的景物有()和(),诗人从这些景物中感受到()来了,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12.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两首诗都抒发了作者对西湖的_之情。2对两首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都描写了晴雨变化中的湖光山色。B.都描写了生机勃勃的早春景象。C.作者观察景物的角度不同。D.

11、作者所写景物的色彩相同。3钱塘湖春行中_和_两个字写出了春光的宝贵和鸟儿们忙碌的动态。4钱塘湖春行中最能表达诗人对早春的热爱和喜悦之情的诗句是_,_。13. 课外阅读,回答下列问题。雨后嫩绿的树梢闪着金光,广场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脚的孩子,快乐得好像神仙一样。小哥哥使劲地踩着水,把水花溅起多高。他喊:“妹妹,小心,滑!”说着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裤子,嘴里说:“糟糕糟糕!”而他通红欢喜的脸上,却发射出兴奋和骄傲。小妹妹撅着两条短粗的小辫,紧紧跟在这泥裤子后面,她咬着唇儿,提着裙儿,轻轻地小心地跑,心里却希望自己,也摔这么痛快的一跤!1文中画横线的“泥裤子”指的是( )A.妹妹B

12、.妹妹的裤子C.哥哥D.哥哥的裤子2为什么哥哥摔跤后觉得兴奋和骄傲?( )A.因为哥哥不怕疼。B.因为哥哥是故意摔倒的。C.因为哥哥是为了提醒妹妹小心而摔倒的,同时自己也觉得很有趣。3小妹妹是怎样走的,心里又是怎样想的?_4读了诗歌后,文中的小朋友带给你的感觉是什么?_14. 阅读诗歌回答下列问题。舟夜书所见作者:查慎行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1这首诗描写的是_(什么地方)_(什么时间)诗人的所见景色。2诗中写_把河中水吹起浪,河中的灯光的倒影散作_。3“舟夜书所见”中的“书”的意思是_,从诗中我们可以知道,诗人“见”到的事物有_。4用自己的话对“微微风簇浪,散作满河星”进行描绘。_5诗人夜晚看见渔灯,把它比作_,生动形象写出了_1昼夜书所见中有一句诗故意夸大了事物,是哪一句?并解释这一句诗。_2理解诗意。1、月黑见渔灯:_2、孤光一点萤:_3、微微风簇浪:_4、散作满河星:_3默写古诗,然后对照课文自查。_15. 阅读理解,完成练习。忆江南江南奸,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_。能不忆江南?(1)请将这首词补充完整。(2)谙的读音是(3)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词还可以叫长短句。B.这首词的作者是唐代的白居易。C.“旧的意思是破旧,曾”的意思是曾经。D.词每句的字数不一定相同,这是和诗的明显区别。8 / 8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