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5135709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0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9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假期作业练习班级:_ 姓名:_1. 课内阅读。母亲呵!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1这首小诗中,诗人把_类比成_,把_类比成_。2诗中第一个“风雨”指的是_。第二个“风雨”指的是_。3诗中“躲”字表达了诗人对_之情。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_的赞颂。2. 阅读理解。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判断凉州词是一首边塞词是否正确(_)2请为下面的断句选择正确的选项( )A.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B.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

2、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3关于下列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欲:欲望B.沙场:战场 C 君:皇帝4古时描写战争的著名诗句很多,如( )朝( )写过:壮士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A.宋、岳飞B.元、戚继光5这首写战争的诗,不写( )而写( ),表现了边塞战士在边地荒寒艰苦的环境下,过着紧张动荡的征戍生活。( )A.激烈的战争场景、将士们开怀痛饮B.悠扬的民族音乐、优美的大漠风景6古代为国杀敌的将领你还知道谁?请写出两个。_7假如你当时就在即将出征前的现场,你会有什么感慨?_3. 读古诗,完成下面的题。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

3、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_,题目是_。2解释下面的词语。翁媪:_ 亡赖:_3这首词表达了作者_之情。4. 课内阅读。清平乐村居_,溪上青青草。_,白发谁家翁温?大儿_,中儿_。最喜_,溪头_。1把词的空白处补充完整。2词中的“卧”字用得好,说说好在哪里。_3全词充满了一种什么样的生活情趣?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_4你怎样理解“最喜小儿亡赖”中“亡赖”一词?_5词人在词中勾勒了一幅怎样的画面?_5. 课内阅读。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绿得发黑、绿得出奇。/刮的风是绿的,

4、下的雨是绿的,流的水是绿的,旧光也是绿的。/所有的绿集中起来,挤在一起,重叠在一起,静静地交叉在一起。/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路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一起1诗人说“绿得发黑、绿得出奇”,你认为绿得_、绿得_。2哪一句诗总括了全文内容?抄写下来。_3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作者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春天到处都是绿色。B.诗中描写的都是动态的绿。C.诗中树木、大地中的小草在春风的吹拂下来回摆动,即诗人笔下的“按着节拍飄动在一起”。D.绿是生命的象征,作者赞美绿,其实也是对生命的赞美。6. 课内阅读。清平乐村居宋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_,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

5、鸡笼。最喜小儿亡赖,_。1把词句补充完整。2文分段,词分阕。这首词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一部分叫_,后一部分叫_。抄写的时候,前后两部分之间应该_。3这首词一共写了_个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用波浪线画出来。从中我体会到_。作者重点写的是_,从“_”二字可以看出来。由此可知,我们在同时写几个人、几件事的时候,不要平均用墨,要有所侧重。4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除本首词以外,我还积累了_、_、_等词,我还能默写其中的一首:_7. 课内阅读。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在灿灿的金晖里

6、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银色的光华。1第一节诗中的“_”和“_”这两个词语照应了第二节诗中的“洁白”,写出了桦树通体的形象。2读第二节诗,我们会想起岑参的名句:“_,_”。作者极尽想象,赞美_3第三节诗中,“_”一词写出了白桦含蓄的美,“_”一词写出它的挺拔,“_”衬托出它的绚丽辉煌。4“红装素裹,分外妖娆”对应课文中的第_节诗。5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1)这首诗前两节重在描摹白桦的外在形象,后两节重在表现白桦的内在气质。(_)(2)因为白桦是在雪的映衬下显出独特的美,所以雪比白桦更值得歌咏。(_)(3)朗读这首诗时应用欢快的语调来

7、读,读出对白桦的喜爱与赞美之情。(_)8.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迎春花开迎春花开放,在火红的太阳底下你听,那是百鸟的啁鸣,它们惊喜地叩响了,春天的第一道门扉。白云衔来温暖的思念,久违的问候又为我们带来了新年的祝福,那些沉甸甸的欢笑,像父亲母亲的双手写满劳动和收获!一杯烈酒,盛满酽酽的乡愁,在迎风的早晨把我醉倒,漂泊的游子,不由得加紧了回家的脚步!1仿写词语。沉甸甸(ABB形式):_2根据诗歌内容把词语补充完整。(_)的太阳(_)的思念(_)的问候(_)的祝福(_)的游子(_)的脚步3怎样理解画线的句子所表达的内容?_4这是一首描写_的诗,诗中写到了太阳、_、_等景物,使人联想到思念、_、_。9

8、. 阅读回答问题。嫦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1嫦娥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他与_并成为“小李杜”。2这首诗歌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10. 阅读完成练习。黎明(节选)艾青当我还不曾起身两眼闭着听见了鸟鸣听见了车声的隆隆听见了汽笛的嘶叫我知道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黎明,为了你的到来我愿站在山坡上, 像欢迎从田野那边疾奔而来的少女,向你张开两臂因为你,你有她的纯真的微笑。和那使我迷恋的草野的清芬。我怀念那:同着伙伴提了篾篮到田堤上的豆棚下采撷豆荚的美好的时刻啊我常进到最密的草丛中去,让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是自然给我的抚慰,我将狂欢而跳跃1将文中

9、的词换成近义词。叩开(_)疾奔(_)抚慰(_)2“你又叩开白日的门扉了”这里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你”指的是_,省略号在这里的作用是_。3“我将狂欢而跳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_4发挥想象,在原诗的基础上补充一句,意思及风格与原诗尽量接近。当我还不曾起身,两眼闭着,听见了_。5诗人描绘出这样一幅生活场景:在孩提时代,当黎明到来的时候,“我”曾和小伙伴去采豆荚,“露水浸透了我的草鞋,/泥浆也溅满我的裤管”这充满深情、充满生活气息的画面多么动人啊!试着用两三句话描写你孩提时代的快乐时光吧。_11. 对比阅读,完成练习。塞下曲(其二) 塞下曲(其三)卢纶 卢纶林暗草惊风 月黑雁飞高,将军夜引弓。

10、单于夜遁逃。平明寻白羽 欲将轻骑逐,没在石棱中。 大雪满弓刀(注释)惊风:突然被风吹动。引弓:拉弓。白羽:白色羽毛,这里指白羽箭。没:陷入。石棱:石头的突起部分1两首诗描写的相同之处有( )A.事件相同,都是打仗B.地点相同,都是树林C.武器相同,都有弓D.天气相同,都是下雪2塞下曲(其二)中描写的将军,在“草惊风”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反应是_;塞下曲(其三)中的将军在“月黑雁飞高”的紧张气氛下,做出的决定是_。从他们的反应可以看出,这两位将军有_的特点。3塞下曲(其三)中“_”字写出了守边将士的果敢与勇猛;“_”字写出了环境的恶劣。两者相衬,表现了_的精神。12. 课内阅读。出塞王昌龄秦时明

11、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1解释词语:但使:_ 教:_2“秦时明月汉时关”的意思是什么?这句诗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试分析这句诗的妙处。_3诗歌的主题是什么?_13. 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问题。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_,_。1把诗句补充完整(_),其中“重”是多音字,诗中读音是(_),另一个读音是(_),组词(_)。2这首诗描写的是_(谁)在_(时候)_(做什么)的景象。3“足”的意思是_,可以看出_。4诗中的“山西村”在()。A.今山西省山西村B.今浙江绍兴C.今浙江杭州5诗中写景寓哲理的诗句是_,告诉我们一个生活哲理:_。14. 古诗阅读。江畔独步寻

12、花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桃花一簇_,_?1补全古诗。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从诗句中我感受到桃花开得_,作者赏花时的心情是_的。15. 课内外比较阅读。(一)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_度阴山。(二)从军行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注释)青海:指青海湖。雪山:终年积雪的山,指祁连山。孤城:指玉门关,因地广人稀,给人以孤城之感。穿:磨破。金甲:铠甲的美称。楼兰:汉代西域国名,这里借指敌人。1读出塞,按原文把句子补充完整。2表达对守关将士深切同情的诗句是:“_,_。”3“飞将”指的是(_),“胡马”指的是(

13、_)。A名将李广。B名将卫青。C胡人的骏马。D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飞将军_(填人名)的怀念,其言外之意是:_5读从军行完成填空。(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这两句写到了三个地名,分别是:_、_、_。(2)“_”一句概述了战斗之艰苦激烈,而“_”则是戍边将士的坚定、深沉的誓言。6品读这两首古诗,对的打“”,错的打“”。(1)出塞刻画了守边将士荒凉艰苦的生活环境。(_)(2)出塞诗歌主题是希望平定战乱,安定边防。(_)(3)从军行表现了战士们杀敌卫国的英雄气概。(_)(4)出塞控诉了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_)7出塞和从军行的相同点是()。(多选)A.都是边塞诗。B.都是送别诗。C.以描写环境开篇。D.感情基调高昂雄浑。9 / 9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