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病毒学培训课件

上传人:仙*** 文档编号:251190107 上传时间:2024-11-06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712.64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第二篇病毒学培训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第二篇病毒学培训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二篇病毒学培训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资源描述:

《第二篇病毒学培训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篇病毒学培训课件(48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第二篇病毒学,第二篇病毒学,1,优选第二篇病毒学,优选第二篇病毒学,2,病毒的概念:,病毒,(v

2、irus),是一类体积微小,能通过细菌滤器,结构简单,单一的核酸类型,严格活细胞内寄生,以自我复制方式进行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病毒体,(virion),是发育成熟的、结构完整的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病毒的概念:,3,病毒与细菌的区别,项目,病毒,细菌,核酸类型,单一核酸,,DNA,或,RNA,DNA,和,RNA,增殖方式,复制,无性二分裂,敏感性,干扰素,抗生素,结构培养,非细胞型微生物,在无生命培养基中不能生长,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大小,电镜观察,光镜观察,病毒与细菌的区别项目病毒细菌核酸类型单一核酸,DNA或RNA,4,1,、测量单位:纳米(,nanometer,,,nm,),2,、根

3、据大小可分为,大型病毒,200-300nm,痘类病毒,中型病毒,80-150nm,流感病毒,小型病毒,18-30nm,脊灰病毒,第一节病毒的大小与形态,第二十二章病毒的基本性状,1、测量单位:纳米(nanometer,nm)2、根据大小可,5,1,、葡萄球菌,1000nm 2,、立克次体,450nm,3,、衣原体,390nm 4,、痘苗病毒,300230nm,5,、大肠埃希菌噬菌体,6595nm(,头部,)12100nm(,尾部,),6,、流感病毒,100nm 7,、腺病毒,70nm,8,、乙脑病毒,40nm 9,、脊髓灰质炎病毒,30nm,微生物,的大小,比较,1、葡萄球菌 1000nm 2

4、、立克次体 450nm,6,3,、病毒的形态,球形,流感病毒,杆状,烟草花叶病毒,丝状,流感病毒,弹状,狂犬病毒,砖形,痘类病毒,蝌蚪状,噬菌体,3、病毒的形态球形流感病毒杆状烟草花叶病毒丝状,7,第二节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一、病毒的结构,核心,由内向外 衣壳,包膜,刺突,核衣壳,第二节病毒的结构及化学组成一、病毒的结构核衣壳,8,第二篇病毒学培训课件,9,(一)基本结构,:核衣壳,1,、核心:,由,RNA,或,DNA,一种核酸组成,主要携带病毒基因,基因数目随病毒种类有差异,决定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和变异,(一)基本结构:核衣壳,10,感染性核酸:除去衣壳的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能增殖。,

5、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6、流感病毒 100nm 7、腺病毒 70nm,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1)由一定数量的形态亚单位壳粒聚合而成,潜伏期病毒不排出体外,也检测不到完整病毒。,5、组装、成熟和释放:,第五节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类型:异种、同种、同型、同株干扰。,(1)破胞释放:裸露病毒,一次性释放到胞外,导致宿主细胞死亡。,(3)包涵体: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有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inclusion body)。,原则:早、快、准,(二)增殖过程复制周期(五个阶段),非结构蛋白:由病毒基因组编码,但不参与病毒体构成

6、的病毒蛋白多肽,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包膜,刺突,2,、,衣壳:包绕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1,)由一定数量的形态亚单位,壳粒聚合而成,(,2,)根据壳粒数目和排列方式不同,可分为三种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如图,),二十面立体对称型(,如图,),复合对称型,感染性核酸:除去衣壳的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能增殖。2、衣壳,11,(,二)辅助结构,1,、包膜:是某些病毒在成熟过程中穿过宿主细胞,以出芽方式向宿主细胞外释放时获得的,含有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无包膜的病毒称为裸露病毒,有包膜的病毒称为包膜病毒,(二)辅助结构,12,2,、刺突:,有些病毒包膜表面具有长短不等,呈放射状排列的突

7、起,称为刺突。,由病毒基因编码,化学成分为糖蛋白,2、刺突:,13,二、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1,、病毒核酸,化学成分为,RNA,或,DNA,是主导病毒感染、增殖、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感染性核酸:除去衣壳的病毒核酸进入宿主细胞后能增殖。,感染性比病毒体弱,因易受核酸酶破坏,感染范围比病毒体广,因不受受体限制,二、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14,2,、病毒蛋白质,分为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结构蛋白:组成病毒体的蛋白成分,非结构蛋白:由病毒基因组编码,但不参与病毒体构成的病毒蛋白多肽,2、病毒蛋白质,15,(一)增殖方式,自我复制,(二)增殖过程,复制周期(五个阶段),1,、吸附,是病毒穿入易感细胞

8、的基础,两个阶段,通过静电接触易感细胞,通过配体与受体结合,第三节病毒的增殖,(一)增殖方式自我复制两个阶段通过静电接触易感细胞通过,16,病程长。,复制不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1)细胞融合:麻疹病毒,一旦发病,病情进行性加重,甚至死亡。,不能复制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特点:潜伏期短,很快出现临床症状。,2、消毒剂:病毒对酚、醛、氧化剂等敏感。,非容纳细胞 容纳细胞,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3)机体可以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主要携带病毒基因,基因数目随病毒种类有差异,广谱性(广泛性),复制不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是病毒穿入易感细胞的基础,2、衣壳:包绕

9、在核酸外面的蛋白质外壳,例: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此阶段宿主细胞找不到完整病毒颗粒,称“隐蔽期”,2、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2、细胞免疫:在抗病毒免疫中发挥重要作用。,2,、穿入:,(,1,)吞饮:无包膜的病毒,(,2,)融合:有包膜的病毒,3,、脱壳:穿入胞质中的核衣壳脱去蛋白质外壳,使基因组核酸裸露的过程。,脱壳酶的作用,病程长。2、穿入:,17,4,、生物合成:,病毒基因一经脱壳释放,就能利用宿主细胞提供的低分子物质大量合成病毒核酸和蛋白,此过程为生物合成。,不同核酸类型的病毒,生物合成方式也不同,此阶段关键产物是,mRNA,此阶段宿主细胞找不到完整病毒颗

10、粒,称“隐蔽期”,4、生物合成:,18,5,、组装、成熟和释放:,子代病毒的核酸与蛋白质合成后,当衣壳蛋白达到一定浓度时,将聚合成衣壳并包装相应的核酸而形成核衣壳,成为子代病毒,称为组装。,(,1,)破胞释放:裸露病毒,一次性释放到胞外,导致宿主细胞死亡。,5、组装、成熟和释放:,19,(,2,)芽生释放:胞膜病毒,逐个缓慢释放于胞外,病毒易获得胞膜,宿主细胞损伤不大,可自行修复。,病毒的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1,、顿挫感染(,abortive infection,),宿主细胞不提供酶、原料、能量,不能复制出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非容纳细胞 容纳细胞,(2)芽生释放:胞膜病毒,逐个缓慢释放于胞外,

11、病毒易获得胞膜,20,2,、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复制不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3,、病毒干扰现象(,interference,),概念:两种病毒感染同一宿主细胞时,可发生一种病毒抑制另一种病毒增殖的现象。,2、缺陷病毒(defective virus),21,类型:异种、同种、同型、同株干扰。,意义,:(,1,)诱导宿主细胞产生干扰素,(,2,)指导疫苗合理使用,类型:异种、同种、同型、同株干扰。,22,第五节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病毒灭活:指病毒受理化因素作用后,失去感染性,称为灭活(,inactivation,)。,

12、注:灭活病毒仍保留抗原性,红细胞吸附,血凝及细胞融合、干扰现象等特性。,第五节理化因素对病毒的影响病毒灭活:指病毒受理化因素作,23,(一)物理因素,1,、温度:绝大多数病毒耐冷不耐热,2,、,PH,:大多数病毒适宜,PH,值在,5-9,3,、射线和紫外线:,经紫外线灭活后的某些病毒经可见光照射后可复活。,(一)物理因素,24,6、流感病毒 100nm 7、腺病毒 70nm,(3)补体结合抗体:不能消除病毒的感染性,具有诊断价值。,医源性:注射、输血、拔牙、骨髓或器官移植等。,4、生物合成:,体液免疫:抗体、抗毒素等,病毒的异常增殖与干扰现象,(1)细胞融合:麻疹病毒,(二)增殖过程复制周期(

13、五个阶段),二、病毒的分离培养与鉴定,感染范围比病毒体广,因不受受体限制,二、病毒的化学组成与功能,(一)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1)急性感染(病原消灭型感染):,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由于病毒基因组不完整或基因位点改变。,一旦出现临床症状,总是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复制不出完整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5、大肠埃希菌噬菌体 6595nm(头部)12100nm(尾部),(4)细胞凋亡:病毒感染导致细胞凋亡,特点:潜伏期很长。,种类:IgG、IgM、IgA,(,二)化学因素,1,、脂溶剂:乙醚、氯仿、胆盐等。,2,、消毒剂:病毒对酚、醛、氧化剂等敏感。,3,、抗生素和中草药:,病

14、毒对抗生素不敏感。,中草药对病毒有抑制作用。,6、流感病毒 100nm 7、腺病毒 70nm(二,25,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一节病毒的致病作用,一、,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病毒入侵机体的方式和途径常决定感染感染的发生和发展。,第二十三章病毒的感染与免疫第一节病毒的致病作用一、病毒感,26,1,、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自然因素:空气、飞沫,生活交往:直接或间接(衣物、食品、性接触、接吻、虫媒)。,医源性:注射、输血、拔牙、骨髓或器官移植等。,2,、垂直传播:是指母体内存在的病毒经胎盘,或产道由亲代传给子代的方式导致感染。,1、水平传播: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的传播。,27

15、,易导致垂直传播的病毒有,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垂直感染的后果,流产,早产,先天感染,先天畸形,死胎,易导致垂直传播的病毒有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人类免疫,28,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播散,局部播散:由侵入门户附近组织向全身,血液播散:病毒在局部增殖,引起病毒血症,经血液扩散。,神经播散:病毒感染外周组织,经神经纤维播散。,病毒在宿主体内的播散,29,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一)对宿主细胞的致病作用,1,、杀细胞效应:脊髓灰质炎病毒,2,、稳定状态感染:流感、疱疹病毒,(,1,)细胞融合:麻疹病毒,(,2,)细胞表面出现病毒基因编码的抗原,(,3,)包涵体:

16、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光学显微镜可看到有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inclusion body,)。,二、病毒感染的致病机制,30,(,4,)细胞凋亡:病毒感染导致细胞凋亡,(,5,)基因整合与细胞转化:某些,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4)细胞凋亡:病毒感染导致细胞凋亡,31,三、病毒感染的类型,病毒感染类型取决于病毒的毒力、数量、侵入门户与机体防御机能相互作用的结果,根据病毒感染后有无临床症状:隐性感染、显性感染。,显性感染根据症状出现早晚和持续时间的长短分为急性感染和持续性感染。,三、病毒感染的类型,32,持续性感染,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1,、隐性感染(亚临床感染):,特点,:(,1,)不出现临床症状。,(,2,)体内有病毒,并且可以增殖,向外排病毒,是重要的传染源。,(,3,)机体可以通过隐性感染获得免疫力。,例:乙脑、脊灰,持续性感染,又分为慢性感染、潜伏感染、慢发病毒感染。,33,2,、显性感染(临床感染):,(,1,)急性感染(病原消灭型感染):,特点:潜伏期短,很快出现临床症状。,病程短,无论结局好坏。,除了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相关资源

更多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sobing.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