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25115628 上传时间:2021-07-2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4.06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资源描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10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人教版高二选修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1、学习第1、7、8、9、11、12、13则选文,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2、学习和掌握加点的重点字汇:夫子矢之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领会孔子与弟子和平相处的精神,领会孔子对弟子的关爱之情。2、理解句式“予所否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会平等、友爱的师生之情,感受圣人情怀。【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掌握重点字汇:矢之 难点:鉴赏9、13则选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课型:选修课专题 【教学方法】1、吟咏法,反复诵读;导读法2、启发探究式 【课前准备】1、课前完成导学学案2、教师准备PPt课件 【教

2、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使用一些内涵丰富、盔炙人口的成语,比如“欲速则不达”“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小不忍则乱大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道不同,不相为谋”“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等等。可是,你是否知道这些成语就出自孔子之口呢?你是否意识到仅仅是这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成语,就足以说明孔子的智慧之光依然在我们的生活中闪耀呢? 二、语段解读: (1)第一则:结合文章的内容,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的“无知”呢? 翻译重点:诲:教导;女通汝(r)你;为:表判断,相当于是知1:明白;知2:知道;知3:通智,智慧,明智.是:指示代词,这 (2)第二则:根据文章的内容,说一说我们

3、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翻译重点:如之何:古代汉语中的凝固形式,意为怎么办或怎么;末如之何:也作无如之何;末:指没有办法;(总)拿他没有办法;已矣:常放在句末,表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了 (3)第三则: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重点翻译:之1:结构助词,译为“的”;之2:表修饰,无义不译;食通“蚀”;之3:代词,他。更:改正(变) (4)第四则:(第六则、第七则) 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重点翻译:厚,薄:多,少;而:连词,表并列,不译;远:形容词作动词,避免 (5)第五则:第八则:(第11、

4、12、13则) 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到两处,简单谈谈自己的理解。 重点翻译:其:副词,怎么;何以行:宾语前置,以何行,靠什么行走 重点翻译:必不得已:隐含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于斯:于,介词,在,对;斯:指代词,这何先:宾语前置,先何,去掉那一项 三、体悟探究:联系课后课后两则材料,孔子提倡“诚信”的重要性,其前提是什么?谈谈孔子所说的“信”的原则。 四、课堂小结:孔子的智慧最终落实为一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常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渐渐至于伟大或神奇。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始;意味着巅峰,又是

5、攀向巅峰的起点。 【布置作业】:完成学案中的知识巩固部分 第二课时 一、探讨:文中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那几方面折射孔子为人处世的大智慧?从中我们将得到怎样的启发? 1、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角度:求知方面-实事求是 启发:对于文化知识和其他社会知识,我们应当虚心学习、刻苦学习,尽可能地多加以掌握。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那么,就应当有实事求是的态度。只有这样,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2、子曰:“不曰如之何,如之何者,无末如之何也已矣。”;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角度:对待错误-知错能改 启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但关键不在于过,而在于能否改过

6、,保证今后不再重犯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有了过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坚持错误,不加改正。文中孔子以“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的简炼语言,向人们道出了“知错能改”这一对待错误的唯一正确态度。 3、子曰:“躬子厚而薄责于人,则远矣!” 角度:与人相处方面-责己严,待人宽 启发:人与人相处难免会有各种矛盾与纠纷。那么,为人处世应该多替别人考虑,从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若一旦发生了矛盾,人应该多作自我批评,而不能一味指责别人的不是。所以,“严于律己,宽恕待人”是保持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所不能缺少的原则。 4、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角度:从政方面-欲速则不达 启发:“欲速则不

7、达”,贯穿着辩证法思想,即对对立着的事物可以相互转化。所以文中孔子强烈要求子夏从政不要急功近利,否则就无法达到目的;不要贪求小利,否则就做不成大事。由此可知,干任何事物都要遵循事物发展规律,循序渐进,否则,“欲速则不达”。 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角度:为人治国-讲究诚信 启发:孔子认为,信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也是人立身处世的基点。所以无论在工作、学习、生活、交往等方面都要讲诚信,人无信而不立。在论语中信的含义有两种:一、是信任,即取得别人的信任;二是对人讲信用。 6、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也。”;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角度

8、:为人处事-要有骨气、远大志向及惜时奋干 启发:文中孔子认为:人应松柏一样,要有骨气、有远大志向且要经受得起各种严峻的考验,才能取得最终的成功;同时,孔子还认为时间如流水,奔流不息、一去不返。借此劝戒后人要珍惜时间,用有限的时间投入到无限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去。 小结:本文节选孔子与三位弟子的对话,分别从“求知、为人、从政、治国、处世”等方面给予我们后人深远的启示: 1、求知-实事求是、知错能改 2、处世-责人严,待人宽 3、从政-切记“欲速则不达” 4、治国处事-“民(人)无信而不立” 5、为人处事-要有骨气和远大志向且要惜时奋干 二、拓展探究 1、结合文章的内容,回答我们应该如何来对等自己

9、的无知呢? 2、根据文章的内容,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来看等自己的过错呢? 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孔子在这儿提倡的道是指什么呢? 4、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孔子在这一句话中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发? 5、同学们在读了无欲速,无则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之后,联系自己的实际,能够得到哪些启示呢? 6、孔子是如何强调诚信的? 三、作业 【教学反思】 1、本专题要抓好背诵默写。 2、第七则可以联系现实进行解读: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对自己要求轻而对别人要求中,那些要求别人苛刻,而要求自己却宽松,那些喜欢把责任推到别人头上的人,必然会招致诸多的怨尤,要改变这种情况,需从自己身

10、上下工夫。 3、第九则要理清比喻的关系。 4、本专题的诚信观点,要联系课后“思考与练习”中的两则材料,让学生探讨明确孔子的诚信是在坚持道义的前提下,是在明辨是非拥某闲攀窃诩岢值酪宓那疤嵯拢是在明辨是非的准则下?br 一、掌握重要词语。 1、为下列加线词语注音。莒父_輗_軏_彫_ 2、解释下列加线词语在句中的含义。 (1)诲女知之乎:_、_。(2)是智也:_。(3)更也:_。(4)小人之过也必文:_。(5)人能弘道:_。(6)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_、_。(7)子在川上曰:_。(8)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_。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指出是通什么字。 (1)诲女知之乎_通_。(2)如日

11、月之食焉_通_。(3)无欲速_通_(4)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_通_。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特殊句式。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2)过而不改,是谓过矣!(3)其何以行之哉? 三、探究研讨(见上第二课时) 四、思维拓展。 1、孔子善于从平常的事物和现象中,感悟出深刻的哲理,请同学们从文章中找出一两处。 2、请同学们谈一谈松柏有什么样的品质,联系生活实际,写一篇小短文。 五、达标训练。4、谈一谈孔子所主张信的原则是什么。 参考答案 知识链接:1、(提示:j、f、n、yu、dio) 2、(1)教导;事物的道理(2)这(3)改变(4)掩饰(5)扩大、光大(6)自身、自己;远离(7)河(8)

12、停止 3、4、(1)判断句(2)判断句(3)疑问句中的宾语前置 三、探究研讨 1、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面对于无知的问题,我们要经常念叨着怎么办,并且力图去解决它。 2、在人生的征途上,犯错误是难免的。有过错却不改正才是真正的过错。要想改正错误,首先就要正视自己的错误,不要试图去掩饰自己的过错。 3、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思想来回答。 4、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一味去埋怨别人对自己不好,要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关键在于改变自己:多责求自己,少苛求别人。5、6、(答案略) 四、思维拓展 1、孔子认为人没有信用是不行的,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靠什么行走呢?诚信对于个人来说,是处世之本。没有诚信的人可以在暂时取得成功,却不可能最终取得成功。对社会来说,诚信是政府有效运作的根本。政府如果失去了人民的信任,就不可能稳固。诚信是社会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根本。 2、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达标训练答案4、儒家的忠信也是有条件的,即必须符合正义。被胁迫的、在非正义的情况下而盟誓的。无须遵守。 发胡匪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