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西师大版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5099233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98K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西师大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西师大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西师大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资源描述:

《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西师大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西师大版(6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最新西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读诗句,完成练习。渔歌子唐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1这首词描写的时间_季,地点是在_。2词中描写的事物颜色非常鲜明,如鹭的颜色是_,桃花的颜色是_,箬笠和蓑衣的颜色分别是_和_,给人新鲜之感。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部分的意思,注意表现出景物的动态美。_4词的最后一句写人,生动地表现了渔夫()的生活情趣。A.急躁B.悠闲C.兴奋D.枯燥2. 按要求练习。游子吟慈母手中线,_。_,意恐迟迟归。_,_。1补充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最后两句诗把阳光对小草的照耀比作_,表达了诗人对慈

2、母的_之情。3. 阅读。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1诗的前两句写所见:_、_、_;第三句写所闻:_(均用诗中词语回答)2“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除了指自然现象之外,还指_,这句诗运用了_手法。3“黄河远上白云间”中的“远上”和“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孤”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任选其一试做分析。_4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歌前两句以远川高山衬托“孤城”,描绘出边地的雄阔苍凉之景。B.“杨柳”指折杨柳曲,古诗文中常以杨柳喻送别情事。C.全诗极写戍边者不得还乡的怨情,情绪消极悲切。4. 对比读古诗,回答问题。(甲)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乙)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1下列赏析不准确的一项是( )A.甲诗开篇即写眼前之景:虽山河仍在,可城破国陷,一片荒凉衰朽景象。一个“破”字,令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满目凄然。B.甲诗尾联写诗人忧愁渐深,头发愈少,简直连簪子也别不上。这种愁情是诗人与亲人书信中断,思念亲人所致。C.甲诗全诗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练,充分体现了诗人“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D.乙诗抒写诗人情感时运用了神态

4、描写和动作描写的手法。2乙诗尾联中连用了“巴峡”“巫峡”“襄阳”“洛阳”四个地名,请分析“即从”“穿”“便下”“向”这几个连接词的妙处。_3甲诗写于安史之乱开始时,乙诗写于安史之乱结束时,两诗都写到了“泪”,请分析它们各自蕴含的情感。_5. 补充诗句完成练习。从军行(唐)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_,_。1补充完整诗句。一、二句中的“暗”、“孤”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边塞_的景象,突出了将士们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2最后一句写出了将士们的心声,表现了他们_的意志和豪情。6. 阅读下面的古诗,然后回答问题。村晚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这首诗是

5、对_的描写。2“山衔落日浸寒漪”运用_的修辞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落日挂在山头的形象画面,其中的“信口”的意思是_。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7.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村晚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1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陂:_ (2)寒漪:_(3)腔:_ (4)信口:_2“山衔落日浸寒漪”中的“衔”字富有表现力,请作简要赏析。_3“牧童归去横牛背”中的“横”字写出了牧童的什么特点?_4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_5请选择你感受最深的一点,说说这首诗的表现手法。_8. 阅读下面苏轼的词作,完成练习。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

6、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注释)羽扇纶(un)巾:儒者的装束,形容周瑜有儒将风度。羽扇,羽毛制成的扇子。纶巾,佩有青丝带的头巾。樯橹(qin l):这里代指曹操的水军。酹(li):古人将酒洒在地上,表示祭奠。1这首词中讲到的人物是_,从“_”等词语可以看出来。他在这首词中的形象是_。2这首词中提到的历史事件是_。3词中的这一人物是古典名著_中的重要形象,他的身份是_。9. 知识百宝箱。双调沉醉东风(元)

7、关汉卿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1理解下列词意。咫尺:_月缺花飞:_2理解词意。(1)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_(2)刚道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_10. 读下面的儿童诗山村孩子的画,完成以下练习题。山村孩子的画云是画面的主角让阳光渲染它的模样暖一抹,冷一抹在小溪的天空漂浮树是画面的主角让风涂抹它的年轮浓一笔,淡一笔叶的眼睛在悬崖畔张望泥土是画面的主角让幻想展示它的富有深一脚,浅一脚山路上印满秋天的芬芳(1)这幅儿童的画中都画了哪些景物_。(2)诗中有三对意思相反的词:(3)诗中

8、运用这些反义词的好处是_。(4)这首诗中三个“它”分别是指:_11.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乞巧_,_。_,_。1这首诗是_代诗人_写的,描写了民间过_节时的盛况,表现了人们_的美好心愿。2“乞巧”是指向织女星_。3每当此时,人间女子通常对着_用_(a.五彩线;b.红丝线;c.金丝线;d.银丝线)穿针。12. 课内阅读。(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2)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意思是_。表达了作者_之情。13. 古诗文阅读。春 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注释)破:

9、沦陷。烽火:这里指战争。浑:简直。胜:能承受。簪(zn):一种束发的首饰。1从题目上看,这首诗是作者在_(季节)的时候写的。2从“草木深”三个字可以看出长安城的现状是( )A.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B.草木繁茂,一片生机。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句诗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4诗中反映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定的美好愿望的诗句是“_,_”。5古诗的最后一句,作者通过描写_的变化,使读者感受到诗人内心的_和_,更加体现诗人_的思想感情。14. 阅读古诗,然后答题。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其一)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1说说下列词语的意思。最

10、是:_绝胜:_2诗人抓住_、_描摹出早春特有的景致,表达了对早春景色的_之情。15. 阅读与理解。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解释古诗文中加点的词。三万里河:_ 摩天:_2用斜线画出下列诗句的停顿。三 万 里 河 东 入 海,五 千 仞 岳 上 摩 天。3写出下列诗句的意思。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_4判断下列语句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诗句中的“遗民”是指在金统治地区的原宋朝百姓。(_)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泪尽”一词字用得很好,写出作者一次又一次失望的心情。(_)5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的_,诗中描绘黄河、华山的趋势雄伟,还写了作者盼望朝廷收复失地却一次又一次失望。表达作者_的感情。6 / 6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