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方案201007

上传人:飞****9 文档编号:25097890 上传时间:2021-07-21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8.89MB
收藏 版权申诉 举报 下载
人口普查方案201007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口普查方案201007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口普查方案201007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资源描述:

《人口普查方案20100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口普查方案201007(25页珍藏版)》请在装配图网上搜索。

1、福建省人口普查地图标绘与数据建库实施方案福建省统计局2010年5月目 录1、项目建设方案21.1 项目建设范围21.2 项目建设内容与数据库结构31.3 地图标绘与地址编码41.4 项目实施数据要求61.5 项目实施流程71.6 数据加工工具及成果展示平台开发82、项目实施方案92.1 合作形式92.2 合作双方责任与义务122.2 人力物力投放机制162.3 计划安排173、项目培训方案183.1 培训方式与内容183.2 地图判读与标绘19福建省人口普查地图标绘与数据建库实施方案1、项目建设方案1.1 项目建设范围福建省人口普查综合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范围为:福建省9地市,面积约12.4万平方

2、公里,人口约3627万。目前福建省县级行政区共有85个(其中县级区26个,县级市13个,县46个);街道与乡镇1180个(其中街道171个,乡镇929个);居委会与村委会16814个(其中居委会约2190个,村委会约14407个)。本项目要求对全福建省的人口实体进行全面普查,县级与县级以上城区至少采用大比例尺电子地图与高分辨率的航空影像(或高分辨率的卫星影像)数据作为普查地图参照,其他周边广大农村区域至少采用小比例尺电子地图与分辨率稍低卫星影像(如SPOT)数据作为普查地图参照,涉及的空间要素主要有建筑物、道路、水系、绿地、铁路、桥梁以及一些重要注记。另外要为各区县的城区提供道路中心线以及热点

3、信息数据以用于空间定位。 图1.1-1福建人口普查区域范围1.2 项目建设内容与数据库结构1、项目建设内容本次人口普查项目涉及的建设工作包括四个方面:(1)画地图:踏勘与标绘普查区与普查小区,做到“区不漏房” ;(2)查房子:踏勘与标绘普查小区内的建筑物,做到“房不漏户”;(3)信息化:将所有普查资料信息化入库,做到“库不漏信息”。(4)建系统:开发一套人口普查成果展示系统,可对普查数据进行简单分析、统计、查询与定位。其中前三步工作获取两大部分内容:标绘好的各类人口普查使用的地图图层;普查好的电子化人口信息登记表。两部分内容通过地址编码进行关联落地,最终形成一套规范完整的福建省人口普查综合空间

4、数据库,以备建设人口普查成果展示系统。2、数据库结构人口普查综合空间数据库在结构上可分为5大子库,他们分别是:矢量基础背景电子地图数据子库、影像基础背景电子地图数据子库、人口普查专题空间数据子库(主要指用于定位的热点、道路与行政区划)、人口普查业务空间数据子库、人口普查业务属性数据子库,为了便于人口普查综合空间数据库与国家人口普查信息管理平台能够无缝、无障碍对接,所有建库数据采用国家标绘系统的数据格式与结构,并要求能用该系统直接运行与操作。该库与后期开发的人口普查成果展示系统可一起构成福建人口普查信息管理平台。数据库的组织方式可参见图1.2-1。图1.2-1 人普综合空间数据库结构1.3 地图

5、标绘与地址编码人口普查项目建设内容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地图标绘;第二部分是人口信息普查。两者的成果通过地址编码进行关联落地(即每条人口普查登记表记录的地址编码和电子地图上对应建筑物图斑的地址编码一样),使人口普查信息空间化,用户便可在地图上直观的进行人口信息查询、定位、分析与统计。乡镇边界直接采用已有数据,但需要经过各乡镇人员确认,若有异议由其上级部门(县人口普查办)明确。需要实地严格踏勘的数据主要有普查区(村界)、普查小区以及建筑物图斑,他们的区域划分方式与地址编码规则可参考图图1.3-2。1、普查区主要采用社区或村委的行政区划界,地址编码采用12位政区划码,12位行政区划码构成如下:图1

6、.3-1 行政编码构成2、普查小区(1)按照80户或250人的规则将普查区划分为若干普查小区;(2)若独栋建筑物的居住人口超过80户或250人则单独划分为一个普查小区;(3)若独栋建筑物的居住人口超过三位数,则该建筑物要分割,尽量保证每个普查小区人口不要达到四位数;(4)地址编码采用三位顺序自然数,各普查区内的普查小区地址编码均从1开始,不足三位的前面补0;(5)编码时从地图的左上角出发,采用螺旋行进方式顺时针编码。3、建筑物图斑(1)实地踏勘建筑物,根据实地情况对图纸上的建筑物图斑进行适当增加、删除、合并与分割;(2)需要对所有建筑物图斑进行地址编码,包括空房、厂房等非住宅性建筑物图斑;(3

7、)地址编码采用两位顺序自然数,各普查小区内的建筑物图斑的地址编码均从1开始,不足两位的前面补0。(4)编码时从地图的左上角出发,采用螺旋行进方式顺时针编码。图1.3-2 地图标绘与编码1.4 项目实施数据要求为了保证项目能够顺利实施,数据提供各方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向项目组提交所需地图数据。1、*市测绘单位各县市/区城区大比例尺矢量地图;2、省统计局二调项目使用的系列分辨率影像地图; 二调项目使用的系列比例尺矢量地图; 二调项目成果数据,内容包括从市到村的各级行政区划图层,尤其村委行政边界、地籍图层(建筑物)以及权属地类图层。1.5 项目实施流程该项目建设的重要任务是把人口普查所涉及到的各类资源进

8、行整合,并与实际空间坐标建立关联关系,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完备的、规范的人口普查成果综合空间数据库。整个项目的实施过程也就是人口普查综合空间数据库的建设过程,即建设矢量基础背景电子地图数据子库、影像基础背景电子地图数据子库、人口普查专题空间数据子库、人口普查业务空间数据子库、人口普查业务属性数据子库五大子库。五大子库与后期开发的人口普查成果展示系统一起构成福建省人口普查信息管理平台,流程参见图1.4-1。图1.4-1 人普综合空间数据库建设过程1.6 数据加工工具及成果展示平台开发1、数据加工工具开发需要开发的工具有:(1)地址编码编号工具:负责自动给普查小区及普查小区内的建筑物进行地址编码;(

9、2)地图数据切割工具:可根据提供的各级行政区划自动对电子地图数据进行切割;(3)地图数据格式转换工具:根据用户要求自动将地图数据由shp格式转为其他格式。2、成果展示平台开发成果展示平台需要提供以下功能: 序号功能名称功能说明1地图基本操作地图基本操作提供常用的电子地图操作功能,对地图显示对象和显示状态的进行方便的控制。该模块提供的电子地图操作包括直接放大、直接缩小、拉框放大、拉框缩小、地图漫游、全图显示、距离测量、面积测量、图例。2图层控制系统提供可视化的操作方式,控制基础背景图、统计专题图等各个图层的显示。3影像图显示影像图显示,用户在矢量与影像图实现切换显示查看等基本操作。4查询定位按行

10、政区划(如区县,街道(镇),社区(村),普查小区)查询定位。点选定位其中某个节点,即可直观地显示该区划为中心的地理位置信息.按基础地物(如xx路、大厦)查询定位.输入基础地物的名称,查找列表中显示出电子地图中所有满足条件的地物名称,点选定位即可直观地显示该地物为中心的地理位置信息。5区域查询统计可根据用户输入的行政区划如区,社区,街道、道路名称、信息热点查询等,查询某个具体的行政区域范围内及建筑物的总户数,总人口,教育程度,男女比例等,同时提供导出Excel功能。6普查成果图表分析对统计人口主要指标如男女比例,教育程度,年龄构成数据进行等常用的统计报表并将统计分析结果以直方图、饼图或曲线图等形

11、式展示给用户进行分析。7指标空间专题图运用统计学方法,从多个基层普查表中提取师表数据进行汇总统计后,将分析结果保存并以分别按行政区,乡镇,普查区,普查小区专题统计地图展示出来,供用户参考决策。8普查数据快速录入提供规范直观人口普查短表及长表录入界面,对录入指标自动做格式检查纠正及自动提示填充,方便用户快速录入。9普查指标快速汇总对录入的普查数据可快速汇总统计,如按行政区,乡镇,普查区,普查小区快速汇总总人,总户数等指标,同时提供导出Excel功能。表1.6-1 人普成果展示系统功能表2、项目实施方案2.1 合作形式采用双方合作各司其职的方式。1、*市测绘单位主要任务(1)负责矢量电子地图数据与

12、栅格电子地图的数据的加工、整理与建库;(2)采用国家标绘软件对各级人口普查区域、建筑物进行标绘、编码、打图与建库;(3)负责开发福建省人口普查成果展示系统。2、统计部门主要任务 (1)负责为勘测院测绘人员安排、调度各种项目实施必需的物力与人力;(2)负责协调与安排各乡镇人员配合测绘人员按时完成普查区(村界)标绘;(3)负责实地踏勘普查区界(村界)、普查小区界以及建筑物图斑;(4)负责各类打印图纸的分发以及已经踏勘好图纸的收集;(5)入户普查人口信息并编制人口信息登记表。243、职责分工明细图2.1-1 人普项目实施职责分工明细说明: (1)项目在开展过程中,各项工作交替滚动进行,双方人员紧密合

13、作,各个步骤必须按时完成,不得以任何借口延后。为确保各地区均在2010年8月30日前完成人普工作,各县市的人普工作不得超过45天(包括节假日)。以某县市为例,各步骤时间安排如下: 村界标绘:不得超过10日,由地方县市人普办组织与实施; 村界图打印:与村界标绘同步进行,要求村界标绘结束次日完成,由*市测绘单位负责;村图踏勘:包括普查区(村界)、普查小区及建筑物踏勘,不得超过7日,由地方县市人普办负责;村图邮寄:不得超过2日,谁邮寄谁负责,邮费自理; 数字化已踏勘村图并编码:不得超过10日,由*市测绘单位负责;普查小区图打印:不得超过10日,工作由*市测绘单位负责与监督,并为打印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14、耗材与人力由地方县市人普办负责调配;普查小区图踏勘:不得超过3日,由地方县市人普办负责;普查小区图邮寄:不得超过2日,谁邮寄谁负责,邮费自理; 数字化已踏勘(已变化)普查小区图:不得超过3日,由*市测绘单位负责。(2)*市测绘单位测绘人员在全省各地进行人普工作时,当地统计部门需要提供一个相对稳定的联络人员(组织人员),全程配合测绘人员开展工作。联络人员有两类:由地级市统计局提供,负责本地区所辖各县市/区之间的协调与沟通;由县市人普办提供,负责本县所辖各乡镇/街道之间的协调与沟通。(3)确保项目使用的各种地图图纸(村图与普查小区图)的安全,不得遗失、损坏,不得向非相关人员传阅,项目结束后,所有图

15、纸原件必须回收进行存根或销毁。(4)项目在开展过程中若刚好遇到节假日,相关人员不得以任何借口停顿正在进行的工作,除非能确保按时完成任务。(5)本项目要求省统计局提供二调项目使用地图与成果数据,整个项目的进展状况很大程度由二调数据收集的效果来决定。城区部分:打印两套村图,一套矢量,一套影像,地址编码编到建筑物;非城区部分:能收集到二调地图的区域,村图打印与编码与城区相同;不能收集到二调地图的区域,村图只打印一套影像,地址编码只编到普查小区,即用普查小区码代替建筑物码,对应人口全部挂接在普查小区上。2.2 合作双方责任与义务1、省统计局任务说明(1)提供二调项目使用的地图数据(2)负责整个项目的监

16、理与监督,并负责协调与调度项目实施所需的人力物力。2、*市测绘单位任务说明(1)制作人口普查使用的电子地图。利用*市测绘单位已有地图数据和二调项目使用地图数据加工整理一套人普项目可使用的电子地图(包括矢量电子地图与栅格电子地图);配置好地图数据显示样式,以便地图使用者正确判读。(2)提供地图标绘培训。*市测绘单位需要为全省各县市人普办的主要技术人员提供地图标绘培训,提供的培训内容主要有:矢量地图的识别与判读;栅格地图的识别与判读;在踏勘普查区(村界)与普查小区边界时,如何在图纸上进行标绘(包括区域边界及编码的增加、修改); 在踏勘建筑物图斑时,如何在图纸上进行标绘(包括房屋图斑的增加、修改、合

17、并与分割以及房屋图斑编码的增加与修改);(3)负责普查区(村界)标绘。*市测绘单位人员到各乡镇/街道政府所在地配合当地人员完成对应普查区(村界)的标绘,在标绘村界之余还需完成以下两件工作:让乡镇相关人员对自己的乡镇边界数据进行确认,保证已有乡镇数据的正确性;对参加村界标绘的所有现场人员进行简单地图标绘培训,保证后期地图标绘的质量。(4)打印普查区(村界)地图根据数字化好的村界打印纸质村界地图,工作要求如下:与村界标绘工作同步进行,要求在村界标绘结束的次日完成;打印好后立即邮寄给相应县市人普办相关人员,由其进行分发;对于城区:打两套地图,一套矢量,一套影像; 对于非城区分两种情况: 对于能收集到

18、二调项目地图,打两套地图,一套矢量,一套影像 对于不能收集到二调项目地图,只打一套影像地图。(5)将完成踏勘的普查区(村界)图纸上的修测内容数字化到电子地图中。将村图上的村界修测内容数字化到对应图层中并完成编码;将村图上的普查小区界内容数字化到对应图层中并完成编码;将村图上的建筑物修测内容数字化到对应图层中并完成编码;(6)将完成踏勘的普查小区图纸上的修测内容数字化到电子地图中。 联络员在收集已完成踏勘的普查小区图纸时,只将有变化的图纸邮局给*市测绘单位。(7)完成建筑物与人口普查信息登记表的关联落地工作该项工作要求人口普查信息登记表的地址编码与对应建筑物的地址编码保持一致,该工作不包含人口普

19、查信息登记表中错误地址编码的检查与修改,但要保证建筑物图斑的地址编码必须与踏勘图纸上的建筑物地址编码保持一致。3、地级市统计局任务说明(1)安排联络员(组织员)*市测绘单位测绘人员在到达各地区时,地级市统计局需要安排一个相对稳定的、业务能力强,对当地情况熟悉的人作为联络人员,在测绘人员与各县市/区人普办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2)向各县市/区人普办传达上级指示,安排好人普工作需要的人力物力。(3)打印普查小区图当所辖某县市普查小区标绘与编码工作完成后,需要按照普查小区打印普查小区图,该工作由地市统计局配合完成。地市统计局安排打印人员、打印设备以及耗材,*市测绘单位负责培训打印人员以及打印工作开展

20、。4、县市/区人普办任务说明 (1)安排联络员(组织员)*市测绘单位测绘人员在各县市进行人普相关工作时,县市人普办需要安排一个相对稳定的、业务能力强,对当地情况熟悉的人(有一定计算机技术基础)作为联络人员,在测绘人员与普查人员之间建立沟通的桥梁。具体工作有:负责为测绘人员安排住宿与办公场所,住宿费用由住宿人自理;负责村界标绘工作的组织与实施,要求车辆、路线、时间、人员安排尽量最优;负责各类打印图纸的分发,图纸踏勘完成后负责图纸的回收、保管并及时邮寄;监督普查人员按时提交踏勘成果;当出现冲突界线或三不管地带时,负责联系上级主管部门进行及时确认,要求在2个工作日内完成争议地块的确权。(2)配合村界

21、标绘 测绘人员到达乡镇/街道指定地点时,需要协调乡镇/街道各村派遣对村界最熟悉的人员按时到达现场,配合测绘人员将村界直接标绘在电子地图上。(3)利用勘测院打印的普查区(村界)图到实地踏勘普查区(村界)、普查小区以及建筑物图斑踏勘村界,要求村界包含的建筑物与实际一致,不能有遗漏;踏勘普查小区界,按照国家规范(80户或250人)对村界进行分割;踏勘建筑物,包括遗漏建筑物图斑增加、多余建筑物图斑删除、过小建筑物图斑合并以及过大建筑物图斑分割;(4)利用普查小区图踏勘建筑物结合打印的普查小区图,普查人员到实地踏勘建筑物情况,对建筑物作适当增加、删除,尽量保证普查小区界包含的建筑物与实地保持一致。若有新

22、增建筑物,要求手动给该建筑物编码,该码是在该小区最后一位编码后加一形成新的编码。(5)图纸分发与收集负责各类打印图纸的分发、踏勘后图纸的收集以及与*市测绘单位之间的邮寄。在收集踏勘图纸时要求:按照乡镇/街道进行装订,对于普查小区图要求同村图纸放置在一起;装订成册后需要制作规范封面,并注明每个村村名、行政区划码以及各村普查小区个数、图纸张数以及提交日期等信息。(6)人口信息普查结合打印的普查小区图,普查人员到实地踏勘建筑物中人员信息,填写人口普查登记表,要求给每个被普查人员编码,并且编码必须与对应建筑编码保持一致。2.2 人力物力投放机制在项目实施时,福建9地市的人口普查工作同步展开,除*市测绘

23、单位要向各地市派遣测绘工作组外,各地方统计部门也需要提供人力物力配合项目开展。1、*市测绘单位(1)往各地区至少派遣2个测绘工作组,每个工作组至少一名人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可根据项目进展情况对工作组人员进行适当增减,确保项目按照制定的计划进行;(2)为每个工作组提供一台笔记本。(3)在院内安排15名工作人员负责踏勘图纸(村图与普查小区图)的数字化及村图打印。2、各地级市统计局(1)为每个测绘工作组至少安排一名联络员、一台投影仪、一辆车(带司机)主要用于到达所辖县市/区开展村界标绘工作,其中投影仪在本地区村界标绘未结束前由测绘工作组保管。(2)为测绘工作组预留一台笔记本备用主要用于数据保存,项

24、目组人员扩充,在本地区村界标绘未结束前由测绘工作组保管。笔记本最低配置如下:CPU主频:2GHZ以上双核内存:2G以上显卡:512M以上显存操作系统:WindosXP(32位)或Windos2003(32位)(3)为项目组至少配置两台以上打印机,三台以上PC机(或笔记本,能连打印机),1名以上打印人员(一台计算机对应一名打印人员),各类打印耗材若干;主要用于打印普查小区地图,各类用品配置如下:打印机配置:能打印A3/A4,要求打印快速,支持联打,不易卡纸出错。PC机(笔记本)最低配置:CPU主频:2GHZ以上双核内存:2G以上显卡:512M以上显存操作系统:WindosXP(32位)或Wind

25、os2003(32位)打印人员要求:要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水平,平时有做过打印事宜。2、各县市/区人普办为每个测绘工作组至少安排一名联络员、一辆车(带司机,熟悉路况)主要用于到达所辖乡镇/街道开展村界标绘工作。 2.3 计划安排在项目实施时,福建9地市的人口普查工作同步展开,每个地市的人力、物力配备一步到齐,在工作全面展开前必须完成普查使用地图的整理与地图标绘培训工作,每个地区的各步工作提交日期见表2.3-1。任务名称时间安排负责单位备注人普电子地图制作6.10前*市测绘单位地图标绘培训6.5前*市测绘单位由福建省统计局组织与实施普查区(村界)标绘与打印7.25日前*市测绘单位由各县市/区人普办

26、组织与实施普查区打印图踏勘8.5日前地方统计局/人普办已踏勘普查区纸图数字化8.15日前*市测绘单位普查小区图打印8.31日前*市测绘单位打印设备与耗材由地方地级市统计局负责已踏勘普查小区打印图数字化9.10日前*市测绘单位建库9.15日前*市测绘单位质检9.30日前福建省统计局表2.3-1 人普各项工作完成时间表3、项目培训方案3.1 培训方式与内容采用分级撒网式培训方式1、由*市测绘单位测绘人员对各县市/区人普办人员进行集中培训。 (1)培训地点:福州市 (2)培训时间:2010年6月2日 (3)参加培训人员要求参加培训人员是人普统计技术人员,熟悉人口普查工作事宜,有一定的计算机技术基础,

27、该人员即为当地的“联络员”。 (4)培训内容:如何判读矢量地图与影像地图;在踏勘村界与普查小区时如何对其边界线进行增删与修改,在图纸上如何标绘;在踏勘建筑物时如何对建筑物进行增加、删除、合并与分割,在图纸上如何标绘; 如何对普查区、普查小区以及建筑物图斑进行地址编码。2、由各县市/区普查办人员对各乡镇统计人员进行集中培训;3、由各乡镇统计人员对各村统计人员进行培训;4、测绘人员在各乡镇/街道标绘村界时,可对参加标绘的各村人员进行适当加强培训。3.2 地图判读与标绘1、地图(矢量+影像)判读(1)影像地图的判读(2)影像与矢量对照2、普查区(村界)图踏勘与标绘当普查员拿到打印的普查区界(村界)图

28、,需要去实地进行三项工作: 踏勘普查区界(村界),对有误村界进行修改,并在图纸上做好对应标记,保证村界包含的房屋与实际一致; 踏勘普查小区界,将村界划分为若干普查小区,并在图纸上做好对应标记,保证每个小区的户数不超过80户或者不超过250人; 踏勘建筑物,将图纸上多余建筑物删除,对遗漏建筑物进行补充,对过小建筑物进行合并,对过大建筑物进行分割;(1)普查区界标绘(2)普查小区标绘普查小区修改普查小区标绘注意事项(3)建筑物标绘3、普查小区图踏勘、标绘与编码当普查员拿到打印的普查小区图,需要去实地进行两项工作: 踏勘建筑物,该工作实际上是对普查小区内的建筑物进行二次补踏,确保建筑物没有遗漏,工作包括:删除图纸上多余建筑物,并删除对应地址编码;在图纸上补绘遗漏建筑物,并手动为其地址编码;将图纸上过小建筑物进行合并,并删除多余地址编码;将图纸上过大建筑物进行分割,并为多出建筑物手动地址编码。 踏勘人口信息,编制人口登记表。(1)普查小区样图(2)普查小区图标绘

展开阅读全文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